回覆列表
  • 1 # 農村大魏

    從種植面積來看水稻應該是超過小麥的,這個從中國的農業相關資料可以看出,稻穀是中國第一大糧食作物,是口糧中最主要的消費品種,中國的華南地區都是種植水稻,而且北方也有種植水稻,而小麥一般是北方種植比較多,所以大米種植面積大。

  • 2 # 三農梅哥

    答:水稻和小麥不是同一季節種植的,水稻的產物是米,小麥的產物是面。在中國,南方人基本上吃米飯,偶爾吃麵食,現在的北方人並不是以麵食為主,是即吃麵食又吃飯,所以水稻的種植面積和食用人口在中國最多,至於產量,從1991年起到現在,中國稻穀播種面積一般穩定在3000萬公頃就是4.5億畝左右。

    那麼小麥呢?

    中國的小麥基本穩定在2400萬公頃。而它們的產量如何呢?

    據統計,水稻的單產為6.89噸/公頃,而小麥的單產為5.39噸/公頃,水稻單產明顯高於小麥。所以,水稻面積大於小麥。

    隨著時代發展,加上南、北方氣候原因,追求更好的經濟收入,象華北,東北人改種植其它經濟收入高的農作物較多。

    例如小麥:

    把原來種植小麥地改成種植,大蒜、大蔥、土豆、果樹等高收入作物,所以種植小麥地減少。

    例如水稻:

    象我們南方湖北由於氣候原因,當地政府都大力推廣水稻種植套養小龍蝦,把原來荒田、荒地用機械整理好變成良田,再以商品田推銷市場轉租,都得到當地農民,工人、大學生一盤搶手,難得一塊良田。農民不外出打工,工人、大學生不願意去上班,都來搶一份良田種植水稻套養小龍蝦。這樣,水稻也增加了很多面積,套養小龍蝦也得到了很不錯的收入,再也沒有荒田、荒地了,稻穀也增產豐收了。

    以上是個人給大家談的,我們再沒有荒田荒地了,種植水稻面積增大了,你們有沒有其他更好見解呢?

  • 3 # 2868173650924大新疆

    中國南方人吃大米為主,偶爾也食用麵粉。北方人以吃小麥麵粉為主,也吃大米。所以在中國種植水稻面積最大,吃大米的人也最多。

    從九十年代到現在,水稻種植面積全國大約4.5億畝,水稻全中國產量2.03億噸。

    小麥全國種植面積2400百萬公傾。小麥全中國產量1.26億噸。

    水稻單產6.89噸/公傾。而小麥單產5.39噸/公傾。水稻單產明顯高於小麥單產。

    隨著時代發展,不管是南方和北方,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向華北,東北改種其它收入高的經濟作物,就在遙遠的新疆伊犁和南疆的阿克蘇地區也盛產大米,還遠銷其它地區。

  • 4 # 一個想當老闆的農三代

    我感覺從種植面積來看水稻都是超過小麥的,就中國的農業相關資料可以說明,資料顯示,稻穀是中國第一大糧食作物,是口糧中最主要的消費品種。華南地區都是種植水稻,北方也有種植水稻,而小麥一般是北方種植,所以大米種植面積大。

  • 5 #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是小麥種植面積大,還是水稻種植面積大,為什麼?導讀:

    中國地大物博,有黃海地區、沿江地區。是小麥面積大,還是水稻面積大?這就要根據各地土質氣候適合種植什麼作物而決定。

    一、我認為黃淮海區域省份,如:山東、河南、河北等省,主食以麵食為主,土質氣候適合種植小麥,這些省是小麥主產區,小麥產量品質高於其它省份。這些省的南方適合種植中稻,水稻面積佔全省十分之二左右。二、水稻是南方人的主食,在長江領域10省,如、四川、雲南、廣東、廣西、江西、浙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都有大面積種植,這些省的北方地區也種植小麥,面積佔全省水稻水面積三分之一左右。另外水稻在中國東北省份,黑龍江、遼寧、吉林、新疆地區也有大面積種植,東北大米以品質好,在全國深受消費者青睞。

    大米歷來是中國人民的主要糧食,沿江區域水利條件好,是著名的魚米之鄉,這裡適合種植早稻,二晚、中稻品種,產量品質居全國之首。

    北方人喜歡吃麵食,小麥是北方人的主要糧食,北方地區常年降水量少,這裡土質適合種植旱糧作物小麥,小麥產量比其它地區高。

    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90年代到現在,全國水稻種植面積大約在4.5億畝,全國水稻產量突破2.25億噸,而全國小麥種植面積,只有2400萬公頃(1公頃等於15畝),小麥全中國產量1.26億噸,水稻面積明顯高於小麥面積。(僅供答題,不代表權威)。

  • 6 # WangFDDI夢圓

    是小麥的種植面積大還是水稻?為什麼?

    小麥和水稻的種植面積究競誰大這要看什麼區域及氣候,在南方肯定是水稻種植面積大,因南方人愛吃米,很少吃麵,北方基本上以麵食為主,吃米較少,這就定義了水稻與小麥的種植面積。

    像黃淮區域還是小麥超過水稻面積,在60年之前,是不種水稻的,只種一點點旱稻,多數人不種,我們是68年才開始種的水稻,所以至今我們區域還是小麥面積超過水稻面積。

    最近三年我們沒有水源,因河渠被分田單幹而毀壞,改種旱稻,由於現在科技發展,旱稻單產在丨30O斤左右,也很客觀,但面積還不能超過小麥面積,始終低於小麥面積,因本區域人愛吃麵食,所以從始至終小麥種植面積高於水稻面積。

  • 7 # 鳥言夷面

    應該是小麥。

    小麥是三大谷物之一,幾乎全作食用。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麥的地區,中國是世界最早種植小麥的國家之一。2010年小麥是世界上總產量位居第二的糧食作物(6.51億噸),僅次於玉米(8.44億噸)。

    早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敘利亞、以色列就已廣泛栽培小麥;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前5000年在歐洲的希臘和西班牙,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前蘇聯的外高加索和土庫曼,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公元前2000年在中國,都已先後種植小麥。中國的小麥是由黃河中游逐漸擴充套件到長江以南各地,並傳入北韓、日本。公元15世紀至17世紀間,歐洲殖民者將小麥傳播至南、北美洲;18世紀,小麥傳播到大洋洲。分佈範圍

    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

    華東地區:山東、江蘇、安徽北部中部 ;

    華中地區:江西、湖北;

    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

    西南地區:重慶、四川、貴州;

    北方地區:內蒙古、新疆

    而水稻由於喜高溫、多溼、短日照的環境,無法分佈廣。

    稻生長的最北限是中國的黑龍江省呼瑪,但主要的生長區域是南方。

    一.華南雙季稻稻作區 位於南嶺以南,中國最南部。包括閩、粵、桂、滇的南部以及臺灣省、海南省和南海諸島全部。

    二.華中雙季稻稻作區 東起東海之濱,西至成都平原西緣,南接南嶺,北毗秦嶺、淮河,是中國最大的稻作區。

    三.西南高原單雙季稻稻作區 地處雲貴和青藏高原,黔東湘西高原。

    四.華北單季稻稻作區 位於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關中平原以東,包括京、津、冀、魯和晉、陝、蘇、皖的部分地區。

    五.東北早熟單季稻稻作區 位於遼東半島和長城以北,大興安嶺以東,及內蒙古東北部。

    六.西北乾燥區單季稻稻作區 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祁連山與青藏高原以北。

  • 8 # 豐收的希望2020

    水稻面積更大,因為南方可種兩季和三季稻,面積是倍增,而且全國都在種植水稻,僅黑龍江就7000萬畝,小麥主要是冬小麥一季,在華北和黃淮海種植。北方春小麥種植面積極小,僅在黑龍江和內蒙北部面積種植。

  • 9 # w前進

    1,目前為2153萬公頃左右,產量為6.51億噸左右。

    2,河南5263千公頃,山東3545千公頃,河北2394千公

    3,小麥是小麥系植物的統稱,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於中東新月沃土(Levant)地區,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農作物之一,小麥的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麵粉後可製作麵包、饅頭、餅乾、麵條等食物;發酵後可製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質燃料。小麥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維生素A及維生素C等。

    中國種小麥區域

    小麥主產區為:河北、山西、河南、山東、安徽、湖北、江蘇、四川、陝西等,其中河南為中國小麥產量第一大省,約佔全國小麥產量四分之一。 中國小麥栽培遍及全國,主要區域劃分有: 一、按地區分有:西南麥區、長江中下游麥區、黃淮海麥區和西北麥區等。黃淮海麥區的河南、山東、河北、蘇北、皖北、陝西等地;長江中下游麥區包括四川、湖北、河南南部和安徽、江蘇的沿江地區。西南麥區的雲、貴、川、渝四省。 二、按種植季節可劃分為三個區域: 1.春小麥區 主要分佈在長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區。這些地區大部分處在高寒或乾冷地帶,冬季嚴寒,冬小麥不能安全越冬,故種植春小麥;因無霜期短促,常在200天以下,栽培制度絕大部分是一年一熟。中國北方地區培育了一批抗逆性強、適應性廣、豐產性高的春麥良種,已在各地推廣,獲得顯著增產,對改變春小麥低產的作用很大。 2.北方冬小麥區 主要在長城以南,六盤山以東,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是中國最大的小麥集中產區和消費區,小麥播種面積和產量約佔中國2/3左右。一般實行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耕作制度,僅北部長城沿線兩側地帶為冬、春麥混合的過渡地帶。由於冬小麥是越冬作物,種植冬麥與其他糧食作物矛盾較少,可以減少冬閒地面積,擴大夏種面積,增加糧食總產量。因此,1949年以來冬小麥的播種面積不斷擴大。 3.南方冬小麥區 在秦嶺淮河以南、折多山以東,播種面積和總產量約佔中國30%左右。由於本區人民多以稻米為主要口糧,因此,小麥的商品率較高,是中國商品小麥重要產區。

    二,雜交水稻在中國的種植面積有多少

    截止2019年,目前中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已超過1333萬公頃,佔水稻總種植面積的51%,產量約佔水稻總產量的58%。在雜交水稻研究的最初階段,即1964~1975年,主要是袁隆平及其助手在經費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堅持搞下來的,9年間科研經費投入加起來不到20萬元。

    在推廣的初期,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行政干預對雜交水稻的推廣起到了重要作用,而90年代以後,則主要是靠市場機制下的槓桿調節作用。由於雜交水稻產量高,使得播種面積迅速增加,1975年全國多點示範雜交水稻373公頃,單產比常規稻增加20%左右,1976年迅速擴大到13.9萬公頃。

    擴充套件資料

    在20多年間,雜交水稻播種面積猛增35000餘倍。現在種植雜交水稻每年所增產的糧食相當於一個產糧大省的全年糧食總產量。雜交水稻的大面積推廣,不僅大幅度地提高了糧食產量,而且贏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和北京農業大學對江蘇省209個調查點進行分析,雜交秈稻比常規稻的相對經濟效益表現為:每公頃收益提高26.6%,每個工日淨產值提高25.9%,每元物質費用報酬提高12.5%,每元成本純效益提高20

    三,

    中國東北地區,是中國的一個地理大區和經濟大區。"東北"一詞,起源較早,《周禮·職方氏》:"東北曰幽州,其鎮山曰醫巫閭"。東北與、關外、關東、滿洲等名稱具有前後相繼的歷史承接關係,但它們具體所代指的地域範圍有一定差別。

    東北地區,歷史上東三省(為今天的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廣義上則包括遼吉黑和舊為東三省管轄的今內蒙古東五盟市(呼倫貝爾市、通遼市、赤峰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和東北文化區的承德市秦皇島市

    四季分明的東北地區坐擁中國最大的平原,是資源豐富、文化繁榮、經濟實力雄厚、以漢族為主多民族深度融合的區域,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東北地區經濟以重工業、農業以及第三產業旅遊業為主,2013年,東北地區GDP總值達61105.42億元,人均GDP達49894元。

    農業

    東北的經濟作物為春小麥、大豆、馬鈴薯、玉米、甜菜、高粱,其農作物分佈稍微有些區域差異,北部盛產大豆、甜菜、大米等,中部則盛產高粱、小米、棉、花生等,南部則盛產溫帶水果、玉米、棉花等,“寒暖農分異,乾溼林牧全,麥菽遍北地,花果布南山” 即說明了當地的農作物分佈現象。大連地區盛產蘋果、梨、桃等水果,沿海地區盛產海參、鮑魚、牡蠣、對蝦及各種魚類。

    受緯度、海陸位置、地勢等因素的影響,東北區屬大陸性季風型氣候。自南而北跨暖溫帶、中溫帶與寒溫帶,熱量顯著不同,大於等於10℃的積溫,南部可達3600℃,北部則僅有1000℃。冬小麥、棉花、暖溫帶水果在遼南各地可正常生長;中部可以生長春小麥、大豆、玉米、高粱、穀子、水稻、甜菜、向日葵、亞麻等春播作物;北部則以春小麥、馬鈴薯、大豆為主。自東而西,降水量自 1000毫米降至300毫米以下,氣候上從溼潤區、半溼潤區過渡到半乾旱區,農業上從農林區、農耕區、半農半牧區過渡到純牧區。水熱條件的縱橫交叉,形成東北區農業體系和農業地域分異的基本格局,是綜合性大農業基地的自然基礎。

    東北平原包括:松嫩、三江、和南部的遼河平原

    三江平原主產小麥 松嫩產主產玉米當然也有小麥,松嫩是玉米帶 遼河平原主產水稻、小麥,所以小麥種植面積大

  • 10 # 糧罐生活

    如果單單從種植面積上來看,水稻的種植面積要遠遠超過小麥,從1991年開始中國大米的種植面積就已經維持在4.5億畝左右,而小麥的種植面積維持在3.6億畝左右,而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大米是中國居民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主食,雖然麵粉同樣是主食,但全國食用大米的人數佔總人口的75%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人與兒子兒媳住在一起矛盾自然存在,房子是老人的該如何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