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sun219580

    不會。欲揚先抑,先說影片兩個非常不喜歡的地方

    1 設定中手機是可以被定位追蹤的,殺人後第二天,男主去毀滅證據時,手機仍然可以開機,而且後期警方破案也使用了定位追蹤,那麼富察手機在被定位的時候應該可以看到兩次(一次去見女主約晚上見面,一次是被敲暈後活埋手機仍然沒有被完全損毀)在男主家裡的 長期定位,在手機可以設定定位的情況下,基本可以推斷男主全部證詞都可證偽。

    2 在第一次全家被審後,母親在未走出去警察局就對父親說,可算過了這一關,父親說,這才是個開始。這明顯是拍攝過程出現了bug,這句放在警察局說,嚴重破壞浸入式觀影體驗。

    最近密集觀看了 利刃出鞘、南方車站的聚會、誤殺 都帶有犯罪、黑色、懸疑的特點,但作為一個推理懸疑半愛好者來說,其實懸疑推理是一個很難從故事性上打動觀眾的類別,因為隨著監控、電子裝置的發達,懸疑推理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是犯罪人精心設計、漫天過海,可是這樣就像為了圓一個謊要撒十個謊一樣,步驟太多,總能被觀眾找到槽點或不合理的地方,另一個步驟就是時空裂隙,把犯罪挪在科技較落後的時代,進行古典懸疑,並進一步弱化警方偵查手段。所以除了懸疑推理外,一定要用電影的其它方面來共同推動電影劇情走向高潮。

    誤殺,就是包含了家庭親子關係、社會司法腐敗、社會階層的衝突的塞料慢慢的多層漢堡。

    首先從電影名誤字開始,我第一個感受到的誤,是被迷暈猥褻的大女兒,她在告訴父親說自己不是刻意的時候說自己其實只是想把手機打碎,沒有想傷害局長兒子。

    但她不自知的說謊了,她舉起鋤頭時,正好畫面切換到父親看泰拳的場景,媽媽被警察局兒子開始毆打的時候,她已經完全有能力用鋤頭打掉手機,但她在掙扎、猶豫,沒有第一時間出手。如果她是想把那部手機砸碎,她需要這個思考下決心的過程嗎?其實在那一個瞬間,她像格鬥遊戲裡的角色一樣在積攢怒氣,她思考打擊的物件是富察。

    但她在告訴父親時的那種說謊,不等同於一個單純的撇清罪責的說謊,而是一個孩子在面對巨大後果時,自我保護地選擇性記憶,就像小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幹了壞事以後,首先第一反應就是不承認。

    第二個誤殺,就是很明顯的,在最後開棺之時,棺材背面的劃痕,能看到素察並沒有死於一擊,而是被活埋後窒息而亡。

    第三個誤殺是,該殺而誤沒有殺,影片除了毫無反抗的底層勢力飛揚跋扈的警察局長一家,還塑造了更讓人噁心的警察桑坤,吃喝賴賬,習慣性收保護費,敲詐、威脅、恐嚇無惡不作,在解決警察局長兒子打人事情上甚至吃了原告吃被告,在恐嚇新警察局承包方時說,你以為是我一個人拿錢嗎,可以看出桑坤是整個警察隊伍,腐敗的官僚系統用來盤剝百姓的惡犬罷了,他打死的那隻替罪羊,實質上也是自己處境的體現,如果有一天要對警察隊伍動手,第一個背鍋的無疑就是桑坤這種鷹犬。

    但在故事的結尾,警察局長不在飛揚跋扈了,男主一家也盡數自首,但卻沒有人追究桑坤之流的責任。

    可以想見,等風波平息,鬣狗又將向腐肉前行,漏出爪牙。

    電影最大的誤就在於司法腐敗化,整個社會的誤。

    素察嫻熟的偷拍女生,給女生下藥迷姦,乃至於炫耀的影片其實已經發給自己的同學,沒有人敢提醒大女兒,小心素察,別喝他的酒。

    母親在知道女兒配拍下屈辱的影片,作為一個理智的成年人,她沒有選擇報警而是選擇等素察出現靠自己解決,在她的考量下讓整個司法系統保護自己的女兒比不上一個弱女子的武力。

    在以為殺死素察後,一家人沒有選擇報警,他們覺得對方的權勢熏天,他們連認罪伏法的機會都沒有,可能遭到更可怕的遭遇。

    在發生一家人被刑訊,民眾的憤怒被點燃了他們走上街頭打砸、燒燬,更多的破壞的卻是和他們一樣對被整個系統盤剝的普通人,明明每天作惡、收保護費的無賴有名有姓,但他們的怒氣只能聚集在一起變成一場單純的情緒發洩,事件的起因不重要、憤怒的物件不重要、對與錯也不重要。

    在這場鬧劇後,小女兒用塗改液獲得了滿分,因為她發現,如果謊言足夠逼真,沒有人在乎真相。

  • 2 # 十三盤娛樂

    《誤殺》票房破7億,成了同期上映的電影裡的最大贏家,口碑爆棚,看過的朋友都說有驚喜。這部電影改編自印度的《誤殺瞞天記》,導演是柯汶利,主演有肖央、譚卓、陳沖等。

    關於這部電影的故事我已經在過去的文章裡說過了很多,而在這篇文章裡,想和大家聊聊電影背後的花絮故事,導演是怎麼構思這部電影的?主演肖央、譚卓和陳沖又是怎麼理解這部電影的呢?

    《誤殺》是柯汶利獨立執導的處女座

    在此之前柯汶利是和來牧寬、姚文逸、戴墨聯合執導了電視版《唐人街探案》,之所以名不見經傳,是因為很多人都誤以為電視版《唐人街探案》也是陳思誠導演的。殊不知陳思誠其實在電視劇版裡擔任的卻是監製。

    柯汶利不認為拍攝《誤殺》是一次改編,他也否認了結局自首是為了過審

    柯汶利基本只保留了原作裡的反轉和蒙太奇,很多內容都改了,比如原版裡是聽經,而在《誤殺》裡則是看拳賽。除此以外,在電影裡柯汶利用了很多的鏡頭去表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柯汶利對結局的改動也是比較大的,在原作裡是酣暢淋漓的完美犯罪,而在《誤殺》裡,李維傑最後是自首了。柯汶利表示結局不是為了過審,而是原設定就是這樣的結果,希望是一個正面的有希望的結局,所以李維傑自首的那一刻,他是微笑的,代表著心靈得到了自由釋放。

    而最後李維傑在監獄裡的畫面其實是一個開放式的留白,也許李維傑會以另外一種形式獲得自由,這個讓觀眾去想。

    電影的英文名叫sheep without a Shepherd

    這是聖經裡的一句話,沒有被放牧的羊,代表烏合之眾的意思。對於羊的寓意導演柯汶利選擇了保留,他認為這個是留給觀眾的思考空間,每個人其實可以有不一樣的感悟和想法。

    其實這個英文名給了一個提示,就是牧羊人的重要性。羊被殺死,是因為放牧者沒有管好,這可以比喻很多東西,在眾多的理解裡,我比較贊同肖央的理解,見下文。

    主演肖央其實最初並沒有什麼信心

    肖央之所以沒有信心,是因為他從來沒有演過父親的角色,而在《誤殺》裡他卻要同時和兩個女兒相處。到底在生活中父親這個角色應該如何去演,他沒有底。

    對於演一個17歲女兒的爸爸,肖央覺得跨度有點大,直到他和平平的扮演者許文珊見面後,他才找到了那種代溝的感覺。因為在真實生活中,肖央也不知道怎麼和許文珊溝通,沒有共同的話題,然後他就順著這種感覺去塑造了角色。

    肖央為了更好地演好這部電影,不被前作所影響,所以他並沒有看印度版的原作,而是當成一部全新的電影去演。最後電影的反響非常的好,給了肖央很大的信心。他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可以再演幾部好戲。

    肖央對羊的寓意的深刻理解

    肖央認為李維傑作為一家之主,其實就是牧羊人。大女兒被素察強姦,隨後將素察“誤殺”,責任其實都在李維傑身上。李維傑是牧羊人,並沒有管理好自己的羊,結果一隻羊被狼咬傷了,所以他要去彌補,他去跟警察局長鬥智鬥勇,變得比狼還兇。

    素察的父母為了權利和地位,沒有盡好“牧羊人”的職責,所以他們的兒子素察從羊變成了禽獸。而影片中的民眾其實就是喪失了方向的胡亂衝撞的羊群。

    片中第二次出現的羊被警察打死了,然後被李維傑替換了素察的屍體,成為了替罪羊。這隻羊的死是因為他沒有被放牧,沒有被保護也沒有方向。肖央認為這就比喻人是需要被保護和指引方向的,就好比孩子就是羊,家長就是牧羊人。肖央認為這是影片最重要的寓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需要被保護和一個明確的方向。

    譚卓最初並沒有對這個劇本感興趣,覺得發揮空間不大

    坦率的說我覺得譚卓的判斷基本正確,在影片中阿玉這個角色的發揮空間確實不大。但是估計她最後也被片方的誠意打動了,才出演這個角色。

    不過在影片中阿玉和警察長的對峙中的怒吼還是讓人印象深刻,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羊也會有有兇猛的時候,“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這句話相信很多觀眾都被震撼到了。

    而為了變得更像阿玉這個角色,譚卓其中一項準備工作就是把自己曬黑,她必須要讓觀眾相信阿玉這個角色,就是那種農村婦女的樣子,有一種羸弱感。

    陳沖因為拍這部戲和小女兒的關係得到了拉近

    相信不少觀眾都已經知道平平的扮演者許文珊就是陳沖的小女兒,這次是難得的母女出演同一部戲。

    對於警察長的角色,陳沖非常自信地說這個人物本身的性格已經很多樣,已經被賦予得很清晰,所以一點都不難演。越是稜角分明的人物,其實更好演,不需要太多的琢磨。她也坦言,天下父母都是護犢子的,假設素察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反應可能也是一樣的。

    而陳沖也坦言,真實生活中的她和警察長有相似之處,是比較強勢的人,所以自己和女兒之間的溝通也不好,但是因為出演這部電影,自己和小女兒的關係近了許多。

    結語

    在肖央的一個專訪裡,他曾經被問到,《誤殺》會不會被加入到唐探的宇宙裡,肖央說這個只能問陳思誠了。相信不少觀眾都有這種感覺,《誤殺》的陳思誠風格非常的明顯,如果在將來的故事裡和唐探的故事融合,說不定也挺有趣的。但是不管將來怎樣,《誤殺》都毫無疑問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值得回味。

  • 3 # 白話兒Vlog

    #電影誤殺# 非常喜歡電影的拍攝剪下,把所有的細節全盤呈現,讓觀眾也參與其中,一起構造這瞞天過海。小女孩安安看到媽媽在墓地的時候,白叔就預料到這一細節瞞不過警察。電影還交代一個情節,警察局鋪設電纜,門口打死了一隻羊。雖然影片把懸念留到最後,其實這時就可以破局這狸貓換太子,而屍體就埋在警察局。

    從“當你看過一千部以上的電影,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什麼離奇的事情。”到 ”給我查他一年的觀影記錄!"影片充滿歡樂的電影情懷。

    誤殺的原版是印度電影《瞞天誤殺記》,重點落在瞞天,屍體埋在警察局下面,影片結束,非常有力量感,隱喻只有將腐敗和黑暗踩在腳下,才能在上面建立起正義和公平。

    其實,在我們這種法制社會,當然不提倡更不允許以暴制暴,國家越強大美好,法律越公正公開。

    肖央也完成了由老男孩到嫌疑人Q的蛻變。

    陳沖老師依舊駕馭著強大的氣場,據說在片場老師的神演技把小女孩當場嚇哭。

    譚卓是影片的最大驚喜,對陣陳沖絲毫不落下風,“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

    麵館老闆代表的眾生像,才是白叔眼中真正的主角,細思極恐。。

    一直堅定的認為李維傑沒有殺人,為了李維傑一家正義遊行,還引發了暴動,最後的真相卻是李維傑還真的犯法了,麵館老闆堅持的真理又變得可笑可悲,所以才有了最後的意味深長的表情。

    如果您喜歡,請關注白叔撩電影,後續更精彩。

  • 4 # 手機攝影藝術

    不會。

    當時覺得還挺驕傲的,美華人也來中國找故事。

    誰知道,沒過幾年,中國也開始去國外買故事。

    而且,是印度。

    美國和中國的電影差距,應該說遠遠大於中國電影和印度電音的距離。

    甚至,可以反過來說,中國電影在國內熱鬧,

    因為人多,因為人才多,因為錢多,電影產業規模可能比印度大不少,

    但是,在國際上,在國際影壇,中國電影和印度電影比,似乎還有明顯距離。

    這樣看,從印度買個電影故事,也屬於正常。

    《誤殺》不錯,改編的也不錯,更為精煉,更為集中,

    也可以說,更吸引人。

    更重要的是,改編後《誤殺》獲得的11億票房,是個奇蹟。

    遠遠超過了原片的市場效益。

    從電影市場來看,我們是成功的。

    從電影編劇和電影前途來看,有一點點可悲。

    我們的人數,我們的人才,我們的文學,我們的電影,

    居然缺乏好的故事,好的劇本,好的結構。

    需要從印度進口。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至此呢?

    有沒有人想過?有沒有人知道原因?有沒有人想過辦法?

    有沒有人想到過辦法?

    編劇的待遇,編劇的地位,編劇的體制,編劇與文學的關係,

    電影界和文學界的關係,電影人和小說人的關係,等等,

    主要是沒有人來認真對待,如果是,總會有改觀。

    到外面去買劇本,本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

    但是,歸根結底,有些問題需要我們自己來解決。

    偶爾去買一兩個,也算不錯。

    前些年連張藝謀這樣的,都去買《三槍》那樣的爛本子,

    結果傷了自己,也傷了中國電影一下子。

    最主要的,還是傷了中國電影人的心。

    回頭來看,《誤殺》的故事還是不錯的,有梗,有扣,

    有懸疑,有責任,有人情人性,有邏輯的迷宮審美,

    加上演員的真情演繹,的確對得起過十億的票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陳沖的表演可圈可點。

    一直在演,一直線上,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嘗試,一直在試圖突破,

    一個少年成名的藝術家,居然如此,其他人就沒有任何不去努力的理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想給孩子(兩歲)換個險種什麼的,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