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動漫談談人生
-
2 # 緣葉二次元
寧次當初認為鳴人是改變自己命運的人,所以才這麼說的。但是這麼說很牽強。
1、主角光環
不管是不是寧次說的,就算是一個路人,你覺得主角的眼睛是不是看得非常的透徹呢?沒有任何一個人敢站出來說不是吧,所以說主角光環比什麼都重要。就像《魔法禁書目錄》中的當麻一樣,天天說自己運氣不好,但是後宮成群基友無數……是一個道理。
2、佐助是主線任務
不管是寧次也好,還是其他人也好,他們都認為鳴人能把佐助帶回來。那麼究竟是誰給你的勇氣?如果你轉生成為《火影忍者》中的一人,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看,你覺得你會相信他說的話嗎?還有啊,如果鳴人不是主角,那麼你會相信他說的話嗎?明顯不會。所以說佐助的叛逃是一個主線任務,而能做完這個任務的只有領了任務的人,其他人都沒有領這個任務,誰能完成呢?
3、為什麼是寧次說的這句話呢?
主要有2點。a、因為以一下吊車尾打敗天才的人就是鳴人。b、整個《火影忍者》中,唯一一個死了的十二小強就是寧次,也就是說他說出這句話是最具有含金量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寧次說出這句話是很牽強的。
-
3 # 月夜偉靖
寧次為何說鳴人的眼睛比自己更透徹,為何覺得鳴人才是能夠挽救佐助的人,事實上我覺得這是同一個問題
個人理解,我覺得鳴人的忍道可以說明,有話直說,說到做到!他單純,認死理,堅定的事情不會輕易改變,更不會輕易去放棄。
他單純的認為,既然命運是不公的,那改變就好了,所以寧次說鳴人的眼睛比自己更透徹
他想要佐助回來,也答應過小櫻要帶佐助回來,那就不管付出什麼代價,他都要讓佐助回來
-
4 # 滴滴漫談
現實生活中我們最反感的事情莫過於受人白眼,那剛開始的寧次基本上就是我們最反感的型別,愛給人“白眼”。
瞧不起這,瞧不起那,明明十幾歲出頭卻總愛把命運這些字眼掛在嘴邊。但是真當我們徹底瞭解寧次這個人的時候,相信再也沒幾個人討厭得起來了。
不僅如此,透過和鳴人的接觸,寧次的主觀意識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自此以後,寧次這個人物的形象開始逐漸討喜並深入人心。
他說鳴人的眼睛比自己更透徹,同時也覺得鳴人才是挽救佐助的最佳人選,除去字面上的意思,其實這裡面也有很多深層次的含義,下面一一詳述。
一、說鳴人的眼睛比自己更透徹,是在隱喻自己“故步自封”的狀態不知火玄間在中忍考試時對寧次說過,就算是被囚禁的鳥兒,只要自己想獲得自由,也能想辦法用自己的嘴啄開囚牢上的那把鎖。
意思很簡單,人的命運都是把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有改變命運的那份心思,就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反之,一味地怨天尤人是沒有用的。
而在之前沒有和鳴人有過接觸的寧次,恰巧就是屬於後者。之後他為什麼說鳴人的眼睛比自己更透徹,實際上就是對自己故步自封的諷刺。
1、自以為是的洞悉他人內心
同樣在中忍考試的時候,我們第一次見識到了寧次“眼光”的毒辣之處。他在和雛田對陣的過程中,似乎看清了雛田內心的所有活動。
無論當時的雛田有著什麼樣的動作或是面部表情,寧次都能從這些細微之處洞悉對方心靈。更厲害的是,寧次所得出的結論也恰恰就是雛田內心的真實寫照。
這其中也包括,雛田在受鳴人鼓舞時,她內心的那份勇敢和堅毅,寧次也同樣不留餘地的感覺出來過。用我們現實生活的角度來評判,寧次在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很豐富。
但在劇情的角度來看,寧次這一系列洞悉他人內心活動的行為,都來自他那自認為毒辣甚至是看得長遠的“眼光”。在他自己的認知裡,他的白眼能看清任何事物的本質。
2、承認自己“故步自封”
寧次為什麼要洞悉雛田的內心並且如此打擊雛田,實際上在他看來,這就是自己唯一能洩憤的做法。因為他恨宗家,但是他無法改變現狀。
寧次總是把“命運無法改變”等措辭掛在嘴邊,按照雛田的話來說,這字裡行間裡就深深體現出了寧次對命運不公的抱怨。
事實上,第一個看出寧次內心的人恰好就是雛田。由於這番話觸達了寧次內心深處的痛苦,所以寧次才會惱羞成怒般的對雛田起了殺心。
與雛田不同的是,鳴人並沒有像她這樣刺激寧次,而是用自己痛苦的經歷來感受寧次的痛苦。為什麼鳴人的嘴遁那麼厲害,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寧次看來,鳴人自始至終只是一個“吊車尾”,這就是鳴人本該默默承受的命運。但是,鳴人卻一直在努力改觀大家對自己的看法,甚至是意圖改寫這個所謂的“命運”。
最終,鳴人打敗了號稱天才的寧次,似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真正改寫了自己的命運。這一切的一切,寧次因為身處事件中心,所以感受尤為強烈。
與現在的鳴人相比,反觀以前的自己,原來都是一味的安於現狀不求進取,自己將自己囚禁於“命運”的牢籠裡不見天日。
綜上,寧次說鳴人的眼睛比自己更透徹,意思是說鳴人的眼光比自己更加長遠,他所看到的未來也總是充滿光明。
雖然自己能透過毒辣的眼光洞悉他人的內心世界,不過他所看到的未來只是雛田一輩子只能處於家族的保護養尊處優、鳴人一輩子都是“吊車尾”、自己一輩子被命運束縛的消極一面罷了。
二、鳴人是救佐助的最佳人選,是因為鳴人拯救了“無可救藥”的自己在佐助奪還戰中,寧次想一個人對付鬼童丸,從而讓其他人抽身繼續追尋佐助。在此之前,他對鳴人說:“佐助現在身處黑暗之中,只有你才能救他出來”。
按照我以前的理解,這個“黑暗”指的就是限制佐助活動的那個木桶。而實際上,這個詞彙所指代的東西絕非那麼簡單。
1、“黑暗”隱喻迷茫和歧途
大蛇丸在火影前期劇情中絕對是舉足輕重的存在,不僅如此,幾乎在所有木葉忍者的心中,大蛇丸就是邪惡的代名詞,包括十二小強。
就是因為大家對大蛇丸的深刻印象,所以對於“佐助投靠大蛇丸”這一事件,大家都將其預設為是大蛇丸欲掠奪佐助。
上文也說過,寧次能夠洞悉一個人的心靈,同時這也是作者體現寧次對這件事不同看法的鋪墊。在寧次看來,佐助肯定是因為某些外力因素被大蛇丸矇蔽了雙眼。
而這些外力因素,莫過於仇恨以及渴望得到力量的焦躁心態。雖然寧次和佐助產生仇恨的出發點並不一樣,但無疑他們都會因為這個而深陷“黑暗”。
2、將希望寄託於拯救了自己的鳴人
從五人小隊出發開始,鹿丸就說自己雖然和佐助的關係不好,但因為同是木葉忍者,他們就有義務救回佐助,這就是木葉忍者的做法。
在奪還過程中,每一個人都為了這個目標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努力,甚至是拼上性命也在所不惜。寧次自然也不是例外,他既然加入到了這個隊伍,就一定渴望奪回佐助。
與此同時,寧次將佐助深陷的“黑暗”與自己之前的狀態緊密聯絡在了一起。看看以前自己對於仇恨的執念和對命運無法改變的倔強,是鳴人拯救了自己。
在寧次心裡,沒有人比鳴人更適合讓佐助逃離黑暗。因為在鳴人身上,就是有那麼一份促使人改變的感染力。因為自己深有體會,所以他才將希望寄託在鳴人身上。
綜上,由於鳴人拯救了處於“黑暗”的自己,所以寧次相信鳴人同樣能拯救同處於黑暗的佐助。事實證明,鳴人確實辦到了。
看得出來,寧次的眼光還是一如既往的“毒辣”。無論是奪還佐助時的態度還是今後日向家族的狀態,寧次對鳴人的這份無條件信任都得到了應有的迴應。
總結綜上所述,寧次說鳴人的眼睛比自己更透徹,是說鳴人比自己的眼光更加長遠。不僅如此,與只能看見消極未來的自己相比,鳴人所看到的未來總是充滿光明。
而他之所以認為鳴人才是拯救佐助的不二人選,實際上就是將自己的經歷和佐助的現狀捆綁到了一起,因為鳴人救了自己,所以寧次相信鳴人同樣能救回佐助。寧次知道,佐助是“心病了”。
回覆列表
寧次之所以說鳴人的眼睛比自己更透徹,不僅僅是因為鳴人湛藍色的大眼睛比白眼有光澤,更在於鳴人看待世界和問題的角度比寧次更積極豁達。而之所以認為只有鳴人才能挽救佐助,則是由於鳴人和佐助之間的羈絆最深,而鳴人又是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
一、寧次的說法是一種比喻,比喻鳴人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想法比自己更積極樂觀。①鳴人看待問題的角度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我們知道鳴人從小遭遇不幸,然而鳴人從來沒有帶著仇視的目光去看待一切。他遭人冷眼,他悲傷,他哭泣,然而當淚水哭幹後,鳴人又重新振作起來,他希望憑藉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大家的認可,並非去責怪大家。
比如同樣是關於如何看待命運這件事,確實有一定的上天註定的成分,如果說寧次是過於悲觀,而鳴人就是過分的Sunny了,在鳴人的眼裡,命運是可以靠自己雙手去改變的。即使鳴人最終可能無法完全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他執著的過程會讓命運朝著積極的方向去發展。而原本可能會陷入泥沼的人生,也會因為不放棄的努力而變得越來越好。
正是因為鳴人看待問題總是考慮積極的一面,往好的方面想,而面對困難總是試圖去克服,而非逃避或者是放棄消極面對,他的精神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也正因為這樣,鳴人豁達的思想和樂觀的人生態度,反映到他的精神面貌上, 就會從眼睛這個心靈的視窗上表現出來,雖然是畫的,但是當鳴人說出一些積極正向的話語之時,觀眾就能從他的眼神中看出寧次所說的更加透徹明亮的眼睛。
②寧次的黑暗並未消散,健全的性格和精神才能夠對他人起到正向的引導
寧次雖然經過鳴人的勸說和擊敗,人生觀所有改觀,但是關於命運和他自己的未來,他還在思考中,並未完全想明白。所以一個自己都沒有完全找到人生方向,沒有步入正軌的人,又如何將一個深陷泥沼中的人拉扯出來呢。
有一句話叫做一個Sunny的男人會讓女人保持積極樂觀,就是說只有一個精神健全,性格積極樂觀的人,才能帶給身邊的人一種正向的影響力。而鳴人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不僅挽救了我愛羅、寧次、長門,甚至連綱手和自來也這些活了大半輩子的人,都能夠從鳴人的身上找到一種樂觀和豁達,朝著積極的方面去發展。
鳴人的嘴遁雖然經常被人調侃,但是實際上鳴人的嘴遁正是反應了他的這種積極的影響力,在黑暗、戰亂不斷的忍者世界中,能夠像鳴人這樣保持一顆樂觀的心,還能夠將他人帶回正途的人可謂是寥寥無幾。
小結:鳴人有著很強的人格魅力,積極的影響力能夠將人帶著往好的方向發展。而寧次本身都還沒有從之前的黑暗中完全走出來,就更不可能有能力將偏離正道的佐助帶回。
二、佐助的性格倔強,只有比他更倔強的鳴人才能將他帶回,因為鳴人決不放棄,二人羈絆最深。①佐助執拗的性格並非會輕易罷休
佐助是一個性格十分偏執的人,或者說宇智波家族都很容易陷入這種精神狀態,而佐助可謂是曾經擁有一切卻又失去了一切,原本還有一絲可能不被仇恨矇蔽,卻因為鼬的再一次刺激,讓他徹底地走上了一條修羅道。
而佐助為了復仇,不惜一切代價想要獲得力量的這份執拗,可謂是一點都不輸給鳴人想要當上火影。無論是卡卡西還是小櫻都沒能夠勸回佐助,可見佐助的執念之深,不是一般的人能夠勸回的,而縱觀整部火影,輪到勸人向善,無人能比過鳴人。
②鳴人更加執拗的性格從來不會放棄
如果說佐助是一個性格很犟的人,那麼鳴人就是一個性格更犟的人鳴人一旦認定了就不會放棄,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無論是什麼樣的困難都難不倒鳴人。而寧次對於鳴人的這點是非常認可的,寧次十幾年的執著因為鳴人的一席話受到了動搖,而擁有這種力量的鳴人,讓寧次深深地有自信,他一定能夠將佐助帶回來。
佐助原本是一個很容易依賴別人的人, 無論是哥哥還是父親,佐助常常撒嬌,而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佐助的性情大變,但是他的內心是孤獨的。火影中有一句名言,那便是沒有人能夠戰勝孤獨,佐助每次在橋邊獨自一人,唯有鳴人和他默默對視,二人相視一笑,可謂今生緣分已定。
當然二人之間的緣分是一種兄弟情誼,是一種不用多說就瞭解彼此之間的境遇、悲傷和感情的默契。佐助的心中除了復仇以外,可以說連小櫻的感情也不太放在心上,但是他確實一個重視同伴情誼的人,無論是中忍考試為了小櫻,還是再不斬事件為了鳴人。
佐助之所以會對鳴人充滿敵意,就是心中很在乎鳴人,而男人之間的兄弟情,總是伴隨著彼此之間的一種競爭,所以能夠將佐助勸回的必然是他最在乎的人,除了鼬就是鳴人了。
小結:執拗的佐助只有更執拗的鳴人才能尋回,因為鳴人具備這種力量,因為佐助在乎鳴人。
總結:寧次並無真正對命運釋懷,而是在試圖想開,而他看問題的眼光自然沒有鳴人豁達,而鳴人和佐助之間深厚的情誼,正是鳴人能將佐助帶回的關鍵,而在寧次眼中,鳴人擁有這種勸人向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