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馳
-
2 # 傲慢的塵埃74533075
主要就是唯心主義,王守仁秉承陸九淵的學說,使陸的思想得以發揚光大,因此他們被稱為“陸王學派”.陸九淵從“心即理”說出發,認為格物的下手處,就是體認本心.王守仁並不滿意陸九淵的解釋,他說:陸象山之學,“其學問思辨,致知格物之語,雖亦未免沿襲之累”.
王守仁反對程頤朱熹透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陸九淵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則明“天理”.故王守仁強調:“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認為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為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比如,當知道孝順這個道理的時候,就已經對父母非常的孝順和關心;知道仁愛的時候,就已經採用仁愛的方式對待周圍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於確實的按照所知在行動,知和行是同時發生的.他的目的在於“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對於朱熹的“先知後行”等分裂知與行的理論,王守仁在他學生編著的《傳習錄》中是這樣理解的,古代的聖賢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認為這樣下去會造成浮誇的風氣,於是開始強調要知,更要行,而後世的人就理解為要先知而後行,這就錯誤的理解了聖賢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學、東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把它作為校訓的一部分.
-
3 # 使用者言午澤群
王重陽,全真教創始人,主張儒、釋、道三教平等,提出了“三教從來一祖風”的和諧學說。是中國道教歷史上有名的“全真七子”的宗師。他生於宋政和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113年1月11日),咸陽〈今陝西咸陽)人。王重陽以《道德經》為主、《孝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輔,創立了全真教。對舊道教進行了大量的改革,主張無心忘言,柔弱清靜,正心誠意,少思寡慾,進一步把老莊清靜無為的思想貫徹到教義中。全真教因內修“求返其真”,旨在功行雙會,以期成仙證真。既修性,也修命,真行既外修。
王重陽重視群體形式的修練,“凡人入道,必戒酒色財氣、攀緣愛念、憂愁思慮,此更無良藥矣”,主張濟世度人。
主要傳世著作有《重陽全真集》、《重陽教化集》、《重陽立教十五論》等。
-
4 # 讀八字明人生
從命理角度分析王陽明和心學
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心學”創始人。心在《黃帝內經》中用火的五行來表示,即少陰君火,心在人體中處在君之位,可見其地位之崇高。心學在哲學思想上,就是火之學,就是指導人們知行合一的光明之學。
“陽明”二字就日月光明之意,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王守仁是多麼崇尚光明,崇尚正義道德光明的理想社會,崇尚光明正大的做人做事。王守仁這麼渴求火、渴求光明,從命理上能否找到淵源呢?
從明代流傳下來的命理書《子平玄珠》可以找到王守仁的八字,用排盤反推也是準確的出生年月日,即1472年10月31日。具體八字為:壬辰 辛亥 癸亥 癸亥。
從命理角度分析,這是一個特殊格局的八字,即飛天祿馬格。因八字亥字多,古人認為用亥水衝出巳火,巳火中有丙火戊土庚金,代表命主的癸水可以由此得到財官印。
如果不從飛天祿馬的特殊格局看,那這個八字根本不好,八個字六個水一個金一個水墓庫,幾乎全是水,用易學取象看,象冬天夜裡黑沉沉的大海,或者初冬下著雨加雪的夜晚,對應的人生必然孤苦淒涼、貧賤無依。
而從王守仁的人生成就反推,恰恰符合飛天祿馬的格局原理,就是黑暗的亥水多衝出巳火光明來,巳火也是丙火,就是夜裡大海中的燈塔,就是普照萬物的太陽!
從王守仁的八字,我們透過冰冷的大海之夜或者初冬的雨夜,看到對火的渴望,看到對溫暖光明太陽的渴望。其實,這一切都源自他出生這一刻的八字,來自骨子裡的嚮往和人生使命。
王守仁的八字,從納音看,也是一片汪洋,壬辰是長流水,辛亥是釵釧金,兩個癸亥是大海水。水本身代表智慧,又是柔中有剛,平時風平浪靜,而鎮壓土匪、平叛寧王朱宸濠時,水則表現出排山倒海波浪滔天的力量。由這種大智慧的八字,創立偉大的心學也就是必然了。
《子平玄珠》是這樣解析他的字:“癸亥日亥多能虛沖巳中丙戊庚,為癸之財官印綬,身旺飛天有力,文謨武略,遂為一代偉人。”
“縱皆陰影,吾心光明”的龍場悟道,開創了震古爍金的陽明心學。“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就是心學的最高概括。
對於當代時代,推崇良知,推崇知行合一,心學仍有著積極的意義。
-
5 # 一生最服王陽明
一生中經歷了無數次幾乎無路可走之絕境透過積極有為反能迅速反敗為勝的情況,認知能力和生活品質都有了質的飛躍;也經歷了在人生境遇各方面發生有利大轉折時應該有為時,仍採取無為和明哲保身,而反讓自己不停被人暗算和蹂躪的情況,認知水平停滯甚至下降,百思不得其解中困惑中痛苦中折磨中,直到四年前重病中看到先生的傳習錄,才霍然開悟。
1、致良知才是絕境中讓自己擁有最接近天道人道之明窗。在大道前行進的汽車憑的是擦洗得越乾淨的擋風玻璃和車窗越安全,灰塵越多越容易遇到大事故。人類社會是緊緊圍繞慾望而有了發展動力的,自覺選擇基於最接近天道人道的慾望就是致良知,在人生大道上如果自己心能做到處處致良知,遇到上天為讓你儘快知天命而設的大坑,你肯定比灰塵矇蔽的惡知輕鬆提前看出大坑的位置,即使不小落入坑也看出第一個挖坑出於什麼目地落下鋤頭,如何讓這個坑反變成第一個挖坑者現形的工具和讓他自作自受的泥潭,反從這個自救過程讓自己受用不淺,一切皆拜致良知所賜。
2、事上煉精神是用積極有為的心態,去經歷事情的各種磨礪中,逐漸明白自己天命,和提高自己認知水平的入世心態。你若恍惚中不明白自己的天命,上天就會安排一連串絕境,讓你自己逐漸透過解決和脫離這些絕境過程,讓你至少有了量變的積累和認知水平的大幅提升甚至生活品質飛躍;當你在優裕的生活環境中開始迷失自己,上天就會安排一些小事折磨你蹂躪你,你若不明白上天的本意,在迷失的道路上走遠了,認知水平下降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幾乎能致命的絕境就會降臨,過去的量變在這場劇變中可能變成質變,逐漸明白天命和自己完成天命應該擁有的認知水平。事上煉是自己和天命的最快捷橋樑,是提升認知水平最好手段。
3、知行合一是知天命盡人事的最大表現。透過事上煉得到提升後認知水平,都要在完成天命的道路上處處不斷驗證和服務天命,否則必為天所厭棄。
4、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看人看事不要憑人與事對自己的利害關係來確定是好事還是壞事,人和事都只是完成天命中的要素之一,不能用對自己有利就為善,不利就為惡,把每個要素的善惡方向都引向有利天命的的方向,就是神級存在。
-
6 # zoe範範
我們接觸王陽明的學說,主要是指王陽明的心學,心即理也。
理解王陽明的心說,我們不妨從與理學的比較中出發。朱子從前人,也就是二程的理學角度出發的,王陽明則是認為從心學的角度出發,求其誠心。
在此,“理” 並非現在寓意下的道理或是西方哲學中的理性,理是無往不在的本源,本質上來說是儒學中的三綱五常倫理道德,是天理。氣可簡單看為實物。
心即理也
王陽明的本體論思想的核心,心本體論是什麼?就是任何人的所聞,所想,所感,總之你知覺到的一切就是全部的世界,至於你所未知覺的就是沒有意義的世界。
無獨有偶,貝克萊的存在即是被感知也有如此意味。一切實體的存在,因為他被感知。閉上眼睛,這些事物的視覺感知就都不存在。這些都是存在於精神內部的。
回到王陽明身上,心即理也他的主要意思就是人的倫理道德與外部的一切是沒有關係的,而發自自身的內心本性。
良知與知行合一
在此王陽明引入了良知的概念。什麼是善,善就是你發自內心贊成的。什麼又是惡呢,惡就是你發自內心厭惡的,唾棄的。我們的內心能夠分辨什麼是善的,什麼事惡的, 這就是我們的良知。正如孟子言: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靈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發見,是乃明德之本體,而即所謂良知也。王陽明≪大學問≫
在這裡,很多人瞭解王陽明的良知觀點的時候,都接觸過佐證良知的盜賊的故事。就不再贅述。
或許讀到這裡你會困惑(雖然也沒啥人獨),如果說每一個人先天都有良知,為什麼還會有罪惡的事情發生。
王陽明認為雖然人人都有良知,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知行合一。正是因為人的內心的雜念,糟糕的慾望導致不純粹。人的嗔痴貪等等慾望讓良知蒙上了陰影。
舉個例子,放到現代的社會里,對於學生而言明明知道作弊是不好的行為,但他卻為了有一個好成績去抄襲。在這裡不管處於何種目的獲得好成績,他都知道學生應當有好的成績,作弊是不對的,這就是他的良知。不管處於何種目的為了獲得好的成績,他選擇了作弊,他都是被自己的一己私慾矇蔽了。
王陽明認為,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在於他的行為與他的良知是一致的,做到了知行合一。而普通人之所以為普通人,是因為太多的慾望纏身,造成了他違背良知去做不好的事情。
所以他進一步提出:存天理,去人慾。這樣的解決方式。
格物致知,致良知
王陽明心學的最終落腳點落在了格物致知,致良知上。是其到達理的方法論。
這裡的知是指的良知,而非知識。王陽明認為想要人若想要致良知,必須格物。
故致知必在於格物。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王陽明<<大學問>>
物是諸事,事情事物。此出物並非外物,是內心對於諸事的倒影,即是前文所提到心所感知的物(意所在之事胃之物)
格物致知,重要的在於格。格,正心誠意之意,也就是按照自己的本心良知。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引用同上)
格物,即是按照自己的良知去體悟實踐事事物物,也就是知行合一。本該存有的人慾私慾會隨著你的歷練消失,日積月累,達到最終良知的狀態。 在這裡,很容易將朱熹的格物致知混淆,所以在理解王陽明的這一觀點時,不要先入為主。
書言“格於上下”“格於文祖”“格其非心”,格物之格實兼其義也。良知所知之善,雖誠欲好之矣,苟不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實有以為之,則是物有未格,而好之之意猶為未誠也。
引用同上
王陽明認為,格物致知,是修身以致明明德。
-
7 # 空觀12345
瞭解得不多,只是大概看了他的一點介紹!王陽明真名叫王守仁,因貶貴州住陽明洞人稱陽明先生而得名,是明代集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書法家,軍事家於一身眾家之長的心學大家!他對“儒釋道”學皆有研究,浙江紹興府餘姚人,其父狀元出身,他本身也是進士出身,屬書香門第,入朝封官幾經展轉於雲南,貴州,江西,浙江紹興南京,福建等地做大不大小不小的官沉沉浮浮,大家儒將剿匪平定一方反而無功被奸恁賊臣擋道擠懟,在社會政治活動中卻煉得心智成熟,知天人合一,懂替天行道之理!寫有佳作有名的文章作品,著名的有《瘱旅文》,《教條示龍場諸生》《象祠記》等!
-
8 # i米和平
當年老蔣在臺,住的就是陽明山,一生也崇王陽明,,也有很多感想,故取名陽明山。
天理也罷,人慾望也罷,
說是事,做又是又是另外的事。
從道德經,到孔聖,二幹餘年,人啊,教也?做也?成也?
用歷史反思未來,用現代成就將來!
回覆列表
略知一二。
一、以佛為心。
龍場悟道,悟的就是本性自足,無須外求。用王陽明的話說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這句話與六祖慧能悟道時所說的“何其自性本自圓滿,何期自效能生萬法”,本質上是一樣的。
一切唯心所現,心即理,即明此理,便當應用於實際,以使知行合一。而應用到實際的同時,即是印證,只有印證過的東西,才是真正的知道,才叫做知行合一。印證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格物致知,這就從了悟大道轉向了現實世界、世俗生活,從佛轉向了儒。
二、以儒為用。
儒家講內聖外王,既然悟道,作為一個儒生,自然要立德立言立功。於是,授徒教課,以廣其學;從政用兵,以建其功;智慧仁愛,言行一致,以明其德。王陽明真正做到了三不朽,所以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完人之一。
另外,提一下王陽明在哲學上的貢獻。
王陽明認為任何外在事物不能脫離主觀意識而存在,他的有名的山中之花的比喻就是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他還有一個巧妙的說法,似乎只有我注意到了。他說格物即是格事,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是:格物的是心,因為對外部世界所有的東西的觀察、理解、形成概念,都是一個事件。心與物接,皆為事,沒有離開“心”能夠獨立存在的“事”。這種說法實際上暗含了貝克萊的“存在即是被感知”和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只是中國曆來缺乏邏輯思辨的傳統,王陽明也不可能因此建立一個西方哲學式的認識論,所以他的這種認識會被大家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