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0
回覆列表
  • 1 # 放牧灬

    觀點內容很重要,教育的利腳點是什麼?公私分明為社會進步服務。人們必須有文化,有科學頭腦。能變別事情的好壞。

  • 2 # 千森淼

    這只是莊子引用的一個小故事,莊子並沒有說讀書無用。他想表達的是要理解書中的內容,提煉精華,讓自己學以致用。

  • 3 # 尹先生生生

    是近現代有人說讀書無用論,八十和九十年代在經濟大潮下有一批人下海經商挖得第一桶金,相較那時的讀書人,即老師醫生公務員這一類人是提前富起來的一批人,才出現說讀書無用論這個詞彙。估計現在沒人這麼說了吧,因為現在的精英階層,都是文化底蘊深厚的讀書人。像馬雲馬化騰李彥宏任正非雷軍李開復這一批人,都是讀書人。現在的老師醫生公務員更是最香的崗位。

    再來看一看莊子對讀書的議論,有在哪裡說過讀書無用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這句話嗎?這是莊子對養生養身仍至達生精義的句子。道家裡有一句話叫“未有神仙不讀書”。你覺得像莊子那樣的道家高人,神仙,真人,至人,聖哲是什麼誕生的,不用讀書來的嗎,當然不是。這個借用佛教的說法,要成為莊子這樣的聖哲,是要從“有學位”進入到“無學位”。說到底,一切的文化,人類文明還不是從人心產生出來的。而神仙即真人至人,對讀書發表的這些議論是對那些皓首窮經,俗言鑽故紙堆的人而言的,普通人哪有資格不讀書。像禪宗六祖大師那樣,幾千年來也就只有一位六祖大師。

  • 4 # 大千淘淘客

    “劉項原來不讀書”!都以為自己原本是做帝王的料,其實不是,就算是,也不一定能與劉項比肩。我們這些有自知之明的低能兒還是讀點書好,至少讀書能使我們快樂!

  • 5 # 平安是福152552271

    我們華人歷來就祟拜讀書,尊重知識文化。

    不過那時候的人尊重的是道,貴重的事物都載於書中了,認為讀書可以悟道,可以發現貴重的東西。

    莊子認為書就是語言,可以傳達意,因為看得見,聽得著,摸得著東西不足以描繪,之所以看書沒用,只知道看表面,解不了文字背後想說的表現,只有把書中的智慧變自己的才有用。

    的確對於如今很多人而言,讀書是沒有什麼用,只會帶來痛苦而已!

  • 6 # 花草達人

    我覺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心情老是哀愁、鬱悶,沒精神頭,這樣比一個人的心死了還嚴重。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生的不如意十有八九,想開點,一切都會過去的,希望你的心情好一點。

  • 7 # 童心ing

    很多人曲解的題目的意思!!題目有兩個關鍵詞:“莊子”、“讀書無用”。

    很多人直接把“讀書”等同於學習,甚至教育???在現代漢語中,讀書狹義的意思是:看書;廣義是:學習知識的過程。但問題可不是現代漢語,其語境是先秦的莊子的某個時期。

    要搞清楚幾個問題:

    一、找到這個觀點的源頭?斷章取義就是耍流氓。

    二、結合莊子的時代背景和莊子的思想觀點。

    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怠已。——《莊子·養生主》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莊子·齊物論》

    並且莊子本身就是極其偉大的文學家、哲學家。這不是生出來的,是學出來的。所以可以從側面駁斥莊子認為“學習無用”的觀點。

    我還找到一個類似的典故(樓上答主提供的):出自《莊子·天道》,裡面有兩個片段很有意思。簡單描述一下:

    片段一:

    孔子編纂“六經”想藏書於周室,聽說老聃(老子)曾是圖書館館長就前去諮詢,本來想好好講一講自己的作品。但是老子不想聽讓他簡單說說,孔子就概括了兩個字“仁義”。

    但是老子曰:“噫,幾乎後言!夫兼愛,不亦迂夫!無私焉,乃私也。夫子 若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 列矣,禽獸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遁遁而趨, 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亂人之性 也。”

    大意:唉喲喲!剛才的話,令人擔憂。世道人心如此之壞,他還要去博愛,豈不迂腐可笑,未免太不現實。宣言自己無私,讓大家說他好,這正是自私喲。先生提倡仁義,要使萬物不失牧養,是嗎?可是,天反常,塌了嗎?沒有。地反常,隱了嗎?沒有。日月失明瞭嗎?沒有。星辰出列越座了嗎?沒有。禽獸失群了嗎?沒有。樹倒了嗎?沒有。誰要你濫操心!先生仿照天德做人,順隨天道做事,就很不錯了。何必高舉仁義大旗到處叫賣,就像丟失小孩,沿街打鼓尋找似的,惹人發笑。唉喲喲!你可別搞亂了別人的本性呀!

    片段二:

    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斫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 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 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 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 ”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 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乎其間。臣不 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 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大意是:齊桓公所讀的“聖人之言”被輪扁否定,他認為聖人思想的精華就像我給兒子傳授的木工技藝一樣,最關鍵的技巧,心頭明白,口頭說不清楚。沒法傳授給兒子,兒子也沒法學到手。古人死了,沒法傳授的東西也跟著他進了棺材。留給後人的書,你正在讀的這一捆竹簡,依俺的經驗看,不過是古人的糟粕罷了!

    在《莊子·天道》中暗含了“讀書無用”的道理。莊子還直接言說:

    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 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世雖貴之 ,我猶不足貴也,為其貴非其貴也。故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 可聞者,名與聲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 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

    世人相通道中書中,所以讀書學道。道既然受重視,書也跟著受重視了。書不過寫語言成文字而已,重視書又不如重視語言。語言之所以受重視,全在所蘊藏的意思。沒意思的話,誰聽。可見應該受重視的是意思,僅僅是意思。意思的背後還有難以表達的玄妙的東西,那是語言無法說清楚的,文字無法寫明白的,而又正是最關鍵的東西。通常說的妙不可言,就是指的這類東西。

    這就是老子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意。

    當然我知識淺陋也不能很好地歸納莊子的思想觀點。但有一點是可以窺見的是,莊子所說的“讀書無用”中的“書”不是當下的學習的意思,而是先秦時期倡導的“先王之道、聖人之言”,所以“克己復禮”的孔子才會被老子斥責。

    莊子承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之說,對儒家詩樂論進行了根本否定,並提出“擢亂六律,鑠絕竽瑟,塞師曠之耳”及“滅文章,散五采”的極端主張,他借輪扁謂“聖人之言”不過是“古人之糟粕”。在他看來,語言經典也是物,人該“物物而不物於物”。作為使用語言、表達思想的主體,人不能死於章句之下,不能死於人所創造的語言和由語言所表達的思想中。故莊子強調:“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他以其“謬悠”、“荒唐”、“無端崖”、“恣縱而不儻”的“卮言”、“重言”、“寓言”來消解儒家話語對人及人的思想的束縛,來“得意”,並抵達“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

    要理解這個觀點就要回到開頭的第二個問題,莊子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其思想主張。

    莊子所處的時代是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主張周禮的儒家思想在這一時期不符合時代現實。道家所主張的無為是針對當時統治者的胡作非為和強作妄為。莊子繼承老子的思想提出“自然無為”的核心思想。認為人應該體認自然之道順應自然之則,用以消除物我之間的對立,達到人與自然的契合,使人的精神獲得絕對的自由。

    然後要想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就必定要消解權威,其中也包括對代表“先王之道、聖人之言”的書籍、學問的消解。

    我們所熟知的抒寫青年男女相思的《關雎》曾經被《毛詩》闡釋為表現后妃之德。清代的張惠言《詞選》中就很牽強地評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曰:“‘庭院深深’,閨中既以邃遠也;‘樓高不見’,哲王又不寤也;章臺遊冶,小人之徑;‘雨橫風狂’,政令暴急也;‘亂紅’飛去,斥逐者非一人而已。

    莊子所謂的“讀書無用”說的大概就是這種,視言語為權威,卻忽略了書中真正妙不可言的精髓的人吧!諷刺的事當儒家經典剛剛出現時,老子就已經指出了其中的問題了,但後世的文人還是走上了這條路。

    當儒家賦予語言詩樂、聖人經典以神秘魔力和社會重任時,也就給詩和詩人披上了不堪重負的。黑袍;而老莊卻透過對語言、經典的徹底否定,來消解儒家施加於詩樂的魔咒和重負。

  • 8 # 我是青鳥

    莊子有言,“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莊子特別喜歡和擅長用講故事的方式,闡述自己對道的理解。在《莊子內篇·人間世》中,莊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名石的木匠前往齊國,路過曲轅時,看到一棵碩大無比的櫟樹,其樹冠足以遮蓋數千頭牛在樹下乘涼,其樹身也有百圍那麼粗,光是單枝樹幹就可達營造獨木舟的體量。前來觀賞瞻仰的人如同趕集,視為神樹。而石木匠卻不屑一顧,繼續趕路。隨行弟子很是不解,這麼難得一見的好材料,為什麼師父不欣賞而急於趕路呢?石木匠對弟子解釋:“櫟樹其實是一種什麼器物都做不成的樹木,如果做舟船則容易沉沒,如果做棺槨則容易腐朽,如果做傢俱則不耐用……這是一種無用之材。也正是無用,所以它才如此長壽,如此高大,沒有什麼神秘,不值得一看。”

    後來,那棵櫟樹給石木匠託了個夢,夢中言道:“你能用什麼和我比呢,難道用你們認為的可用之材嗎?你們所稱道的柤梨橘柚等果蔬之木,果實熟了被人們強行奪去,這不僅受到屈辱,大的枝幹還被折斷了,小的枝幹也受到摧殘,這都是你們認為有用而害苦了它們,往往等不到壽終就夭折了,其它被你們認為有用之材的樹木,也照樣逃脫不了這個下場。而我為了達到無所可用的境界,已經努力了很久了,中途也多次差點被你們給害死,現在,我終於如願以償,因無用而享天年,世俗還認為我是神樹,供養瞻拜,難道這不是大用嗎?”

    故事至此,答案似乎很明確,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其無用之用也”。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曾認為:儒家是從正面闡述人生的道理,而道家則是從反面去啟發。

    莊子“無用之用”的啟發,起碼有兩層意思:一、“有用”,是一種直接的功利。果蔬之木、成材之木能滿足人們的飲食起居需求,所以有用,它解決了人們的生存問題;二、“有用”與“無用”是相對並可以轉化的。看似無任何功利可言的櫟樹,不僅自己可享天年,還給人們帶來了蔭庇和精神上的寄託,它解決人們的生活質量問題。如此,何為有用、何為無用,已一目瞭然。

    在莊子這則寓言裡,功利更多地表現為眼前物質上的功效和利益,但是,莊子並不是全然反對“急功近利”,只是希望我們要摒棄世俗觀念,不要只顧眼前功利而忽視那些“無用之用”,故,莊子將無用之用稱之為“大用”。

    正如我們讀書,有些人只讀有用的專業書籍,或埋頭於苦幹之中,甚少“浪費時間”去讀所謂“無用”的書,為的是找一份好的工作,為的是賺取更多的錢,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而有些人更願意花一點時間,去讀一些與專業或職業無關的書,如唐詩宋詞、經典小說,又或是用好原料熬成的“心靈雞湯”,這就是一種修養,是潛移默化的人格品性的提升。其實,做人與做事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好的修養和品性者,難成大事也。所以,讀一點“無用”的書、做一會“無用”之人,乃明智之舉,是為“大用”

    當然,莊子所說的“大用”是“有用的無用”,而不是“無用的無用”。這絕對不是筆者故作玄乎,因為莊子的觀點就是如此,佶屈聱牙、精深難懂。

    莊子在《莊子外篇·山木》篇中,繼續地向世人講述著他關於“有用”與“無用”的故事:

    莊子從山中路過,看見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但伐木的人走近大樹卻沒有砍伐的意思,問其原因,伐木的人認為此樹沒有利用價值。於是莊子對隨行學生說:“因為這棵樹不材,所以得以享盡天年,這是‘無用’的好處啊!”

    出山後,莊子投宿於老朋友家中。為了招呼遠道而來的老友,主人命僕人殺鵝款待,僕人犯難:“有兩隻鵝,一隻會打鳴,一隻不會打鳴,到底殺哪隻呢?”“殺不會打鳴的。”主人不假思索答道。

    第二天,學生終於憋不住了,困惑不解地問莊子:“山中所見那棵大樹,由於沒有利用價值而享盡天年;而主人家那隻不會打鳴的鵝,卻是因為沒有利用價值(不能看家護院)而被殺了。不知老師如何看待材(有用)與不材(無用)的問題呢?”

    莊子坦然笑道:“我將選擇有用與無用之間。處於有用與無用之間、似有用似無用的做法,難免會受其拘束所累。但假如能順應自然(道心之德),自由而為就不一樣了。沒有讚譽和詆譭,時而像龍一樣騰飛,時而像蛇一樣蟄伏,隨時勢的變化而變化,不固執僵化;時而進取,時而退守,萬事以中和為原則,優遊自得地生存在萬物的本來狀態。能做到既合同外物又不被外物所控制的話,又怎會受外物拘束所累呢?”

    樹,因“無用”而盡享天年;鵝,因“無用”而中途夭折。看來莊子並不執著“有用”或“無用”,因為它們之間是可以轉化的,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順應自然,“與時俱化(莊子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鮮魚湯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