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天天報料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中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

  • 2 # 驍爻侯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看看我曾經所寫的這篇文章。

    每年的新曆四月五日前後便是我們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之一的清明節。如今已經是三月份了,距離這個節日似乎也沒有多久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我們在上學時代就耳熟能詳的一句古詩,每每到了清明時節前後,無一例外,幾乎都是或多或少的伴有雨水天氣,至少在我的老家是這樣。對此筆者深有體會。清明是中國傳統節氣中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們祭祖掃墓祭奠先人的日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也在為這種祭祖的節日渲染氛圍,所以每逢清明,便會多是陰雨天氣。然而作為節氣,人們從這一天起也開始了農作物的耕種,種豆種瓜,植樹造林,農作物在這一天開始生長。對逝者的追思和對生長的期望翹首,竟也會同時集中於一天進行,看似有些矛盾,可這又何曾不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可敬與偉大之處?逝去的即重生的,消失的即生長的。

    一、清明掃墓

    在清明節期間,人們都會去為先人進行掃墓,祭拜先輩。但是掃墓的習俗卻是由來已久,掃墓的習俗其實早在秦朝以前就已經存在,也不一定非要等到清明時期才可進行。而清明節進行掃墓的儀式是秦朝以後的事情了,並且一直到了唐朝才開始逐漸盛行,然後一直延續傳承至今。

    清明期間,掃墓一般都會道墓地墳塋進行。但是以前啊,由於各地情況不一樣,每戶每家的經濟條件都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產生了不同的區別。“燒包袱”是以前最主要的祭祖方式。“包袱”其實就和我們如今的快遞包裹一樣。只不過它更為特殊,是指家屬從陽間寄往陰間先人的郵包。過去,一些紙店還會有賣所謂的“包袱皮”,就是用白紙糊成的一個大口袋。一種是用木刻刻板,然後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上一座寫著先人名諱的蓮座牌位,如同我們寄送快遞時需要寫上收件人一般。當然也可以是素包袱皮,不用印上任何東西,只是在中間貼一蘭籤,寫上亡人名諱用作主牌位用就可以。這樣在人世陽間燒去的物件,先人們在陰間便能夠收到。

    二、吃青團和艾餈

    在筆者的老家,通常到了清明節。為了掃墓而作的準備,通常會備好很多祭掃時供先人食用的美食。其中大部分多為寒食。比如青團,艾粑等。清明時節剛好是艾草以及清明草生長剛好的時節,所以家中多會提前採摘清明草或者艾草用來製作青團和艾粑。等到了清明節前去先人的墳塋進行祭掃,便會將提前製作的青團和艾粑,還有水果與一些肉類等供品拿出來給先人享用。

    三、公子重耳與介子推

    說的此處,對於清明節,在此處我們不得不先說另外一個節日——寒食節。據記載,遠在中國20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便有了寒食節。當初晉國公子重耳,也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逃亡在外過著艱苦交迫的生活,在他的隨護人員中有一個叫介子推的,便不惜割下自己腿上的肉來讓他充飢。此事重耳一直記在心底。後來重耳回到了晉國,並且當上了晉國的國君,於是便封賞那些曾經跟隨他一起流亡人,可是介子推卻拒絕了當時已經當上國君的重耳的封賞。他竟是帶著母親隱退進了綿山,對於晉文公的召見也不肯露面。晉文公無計可施,無奈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以此來迫使孝順的介子推會帶著母親出來。可是誰知弄巧成拙,這場大火卻沒能將介子推帶到自己的身邊,而是傳來了介子推母子被大夥燒死的死訊。晉文公對此愧疚不已,於是為了追思介子推,晉文公便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為了不被捱餓,只好在前一天提前準備好食物,第二天都只能前天所準備的生冷食物,於是這一天便成為了寒食節。

    四、寒食節與清明節的聯絡

    其實寒食節與清明節並不在同一天,寒食節其實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時候人們常常把寒食節自行的延續到了清明,隨著時光的流逝與發展,寒食節與清明節逐漸被人們合二為一。如今,清明節早已取代了寒食節,已經沒有什麼拜介子推的習俗了,而是逐漸演變成了清明掃墓的習俗。

    五、清明放風箏

    清明節發展至今,除了掃墓這個大致一樣的重要方式之外,因為地域的不同其實還有這各種其他的形式。畢竟我們中國地域廣大,橫縱跨度也非常大,在習俗方面總是避免不了差異性的。清明節期間,正是萬物生髮的春季,春風和煦,放風箏也就成為了這個節日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一些地方每逢清明時節,人們都會進行放風箏,不僅在白天,夜晚也會放。通常夜裡放風箏都會在風箏下面或者風箏的拉線上掛著小燈籠,如同那閃爍的星辰,這樣的小燈籠叫做“神燈”。仿若能夠指引往生,又像似在為先人點亮座標位置,便於歸來。有事把風箏放上天空後,便會剪斷牽線,任憑風把他們送往天涯海角,以此來祈求除病消災。

    六、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植樹節

    清明節前後,正值春天萬物生長,一派生生不息。春雨綿綿,萬物生長迅速,十分合適栽種農作物以及樹木幼苗。所以清明節也可以說是我們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植樹節。小時候,就經常在清明節前後跟著家裡的長輩沒去種植杉木苗啊,或者別的什麼果樹苗之類。因為這個季候雨水充沛,十分利於農作物的存活。

    七、清明插柳

    出了以上所說,其實清明還有著插柳的習慣。據說,清明期間插柳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我們中國農事的祖師神農氏。用以感謝這位偉大的先祖“教民稼穡”的偉大貢獻。屆時,人們通常會把柳條插在屋簷下,以此用來預測天氣,“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除此之外,黃巢起義時也有曾經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一說。後來其起義失敗,戴柳不存,而插柳卻不知為何盛行不衰。而在很多地方卻有著個人覺的更為可信的說法,據說清明期間插柳戴柳,是因為華人以清明、七月半以及十月朔稱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夜行,出沒討索的日子。而在民間,柳樹通常被視為“打鬼樹”,柳條更是被視為“打鬼鞭”,所以人們為了防止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擾迫害,進而插柳戴柳。

  • 3 # 琿哥

    今年的4月4日是中國傳統習俗清明節,我知道的清明節習俗及其來歷:有掃墓、踏青、插柳、植樹、蕩秋、千放風箏6個習俗,下面呢我分別說一下這幾個習俗及其來歷:

    1、 首先是咱們的掃墓(上墳)活動習俗

      掃墓呢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習俗,到了唐代以來逐漸合併於清明,於是呢形成了清明節的習俗。也就是說後人對先祖先輩的“思時之敬”。

    2、清明踏青

      踏青呢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說法。中國的踏青習俗由來已久,相傳遠在先秦時就已形成,但也有的說始於魏晉。不管是始於何時,但是我們知道的唐代大詩人杜甫就曾記載皇家遊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以後呢這踏青的習俗漸漸地成了一種儀式。

    3、清明插柳

      到了唐代以後,清明踏青與插柳的民俗在民間就十分盛行了。所謂插柳,原指人們身上插戴柳枝的一種行為,但在田野踏青和墳塋祭祖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會習慣性地將柳枝往墳頭或地上一插,柳便成活,這無意中呢也起到了植樹的作用。據說插柳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柳條有強大的生命力,插土就活,年年插柳,處處成陰,就慢慢形成了清明插柳的習俗。

    4、清明植樹

      這植樹也是源於寒食節,其實古人在這之前就有在陵墓周邊植樹的習俗,大多是種一些植松、柏樹等樹種,寓意有千古不朽的意思。清明節前後植樹,這是因為春天雨水較多,土地溼潤,氣候溫和,適合草木生長。因此呢也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先生曾極力提倡植樹造林,經他提議中國在1915年7月30日首次規定,每年清明為植樹節。

    5、清明盪鞦韆

      鞦韆,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呢是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這個說法呢,於是人們把改為鞦韆。古代鞦韆大多用樹椏為支架,然後拴上彩帶做成,後來慢慢發展為只用兩根繩子,據《荊楚歲時記》中就有了這樣的記載。到了唐宋時期呢,盪鞦韆在清明這一習俗就被稱為"半仙之戲",婦女和一些兒童的喜愛程度,我們可以感受當時盪鞦韆之風已經是相當盛行了。

    6、清明放風箏

      風箏在中國的歷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相傳魯班大師曾用木、竹做風箏。《墨子·魯問》中“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可以說這是有關風箏的較早記載了。清明節放風箏是一種民間流傳的習俗,據我聽到的老輩人說呢,它最主要的寓意是“放晦氣”。人們在風箏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放上天去,再又故意剪斷牽線讓風箏隨風飛走,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放走“晦氣”交上好運,從而達到“消災法難”的目的。

    綜上所述,根據我知道的回答了:清明節都有哪些習俗及來歷?

  • 4 # 野駱駝9777

    清明節的來歷和各地的習俗有哪些?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歷史非常悠久,說法各異。

    西漢時代淮南王劉安《淮南子,天文訓》在書中記述:“春分後15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音比仲日。”

    劉安說到了24節氣季春月清明的來歷。

    春秋戰國時期,晉文公重耳,和忠臣介子推,也促成了寒食節,在三月三日前後,記24節氣中,清明節期間緬懷祭奠先人。

    清明節最恆盛興旺於盛唐時期。

    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政治環境有關,盛唐時期的時代背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政治清明,物阜民豐,人民安居,社會安定。人們盡情地享受盛春時節的美景。

    順勢興起【孝】文化:【春光正好清明時,柳絮青冢家哀思。】之民族節日之風。

    現在社會已經步入了新時代,清明節文化文脈也應該有所改進,緬懷祖先,傳承文化血脈,是清明節的主題。我們更應該感恩祖先,親和自然,追念逝者,快樂的生活。我們對生命的尊重:更應當關愛生命,在活動當中:【慎終追遠,珍愛生命】。

    在清明節期間,應該繼承傳承的習俗有很多,掃墓,種樹,插花,放風箏,踏青旅遊,等等。

    我們國家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幅原遼闊,所以清明節習俗也不盡相同,在節日期間玩的開心,生活快樂,比什麼都好!

    獻上一首詞助興:

    //《青門引,春思》

    宋,張先:

    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樓頭畫角風吹醒,入夜重門靜。

    那堪更比明月,隔牆送過鞦韆影。//

    再多說幾句北宋詞人張先;

    此位就是蘇軾調侃大作中“十八嬌娘八十郎,……”的主角人物。

    80歲娶小妾,並且育有二子二女,豔福不淺,堪稱是千古風流人物。

    所以婉約詞《春思》寫的惟妙惟肖。

    清明,清明,清清明明!

  • 5 # 娛樂獨家新天地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節來歷

    春秋戰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了逃避迫害流亡,同時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 ,又渴又餓,再也站不起來了 這時候隨臣在找重耳,但是,並沒有找到當他們找到的時候從而已經餓得站不起來了。這時候隨塵的芥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了一塊肉, 熬成了湯 給重耳喝了下去, 剛從漸漸的醒過來, 發現自己喝的肉湯是芥子推自己身上的肉, 默默地留下了眼淚 。在19年以後從而成為了國君, 從而立即封上了當年跟隨他的臣子,同時也是晉文公, 但是他唯獨忘了一個人的就是芥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不平, 後來介子推氣憤, 不過便收拾東西回山隱居,而晉文公羞愧不已 ,於是去找了介子推。但 是綿山太廣 ,兩兩個人太難了 ,於是有人提議火燒綿山 於是靜文公火燒綿山,也沒找到戒指推薦一棵柳樹下有兩個人 ,介子推可以在柳樹下死去,靜文公見狀很感動 ,同時也哭了 紀念戒指推進文公下令這一天為寒食節。

    清明節的習俗

    有的清明節習俗其實有很多踏青,掃墓,插柳,但是我們這邊基本上都是在掃墓踏青和插柳基本上很少在清明節的時候都是要在目前燒紙錢這個事清明節的慣例。清明節的時候不用針,不洗衣服,同時,大晚上最好不要出去。

  • 6 # 王京和王京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始於周代,距今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機,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的說法。受漢族的影響,中國的少數民族如滿族、壯族、苗族、土家族等,都有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節源於春秋時期的“介子推傳說”,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後更名為“清明節”。豫北地區清明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就是掃墓祭祖,掃墓一般在節前或當天,忌推後。清明上墳時,家家戶戶要到祖墳墓前給祖先焚燒錫箔紙錢,並培土墳頭。學校、單位還要組織到烈士陵園給革命烈士掃墓獻花圈。

    現在國家規定清明節有三天假期,又逢春暖花開,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大家三兩成群到郊外踏青遊玩也逐漸成為一種新時尚。

  • 7 # 笑談西風論滄海

    清明節處於在仲春與暮春之交,這時的太陽到達黃經15度,天氣清澈明朗被稱為“清”,萬物欣欣向榮被稱為“明”,所以被稱為“清明”。

    清明節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清明節的習俗:

    1.插柳

    清明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插柳枝。還有人把嫩柳簪在頭髮上。北京城還有一句俗話:“清明不戴柳,死在黃巢手。”

    還有的地方,將柳條編成圓圈,戴在頭上。根據史書記載,在蘇州、永嘉等地,人人在清明節頭戴柳圈,孩子在柳圈中間點綴鮮花,女子則把柳球戴在髮鬢上,意味著紅顏不老。

    2.踏青

    中國各地在清明節都有踏青的習俗。因為在清明前後,正是春光明媚、萬物復甦的大好時光,桃紅柳綠,鶯飛草長,一片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這時候,去郊外走走看看,放鬆一下心情,活動一下腿腳,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會感到非常愜意。

    3.掃墓

    清明節時,有親人去世的人家,都要扶老攜幼,前往掃墓,祭奠親人。為親人的墳頭拔去雜草,添一把新土,燒一點紙錢,擺上貢品,跟逝去的親人說說話,表達自己的思念牽掛之情。

    4.放風箏

    清明前後,春風拂面,碧空如洗, 正是放風箏的好日子,孩子們手持五顏六色的風箏,奔跑在田野或者廣場上,美麗的風箏在天空中翩翩起舞,爭奇鬥豔,孩子們歡笑,大人也開心,組成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日美景。

    5.盪鞦韆

    清明節這天,中國各地有盪鞦韆的習俗。

    中國古代就有盪鞦韆的記錄了:“陽春女兒笑語喧,綠楊影裡盪鞦韆。身輕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滿街楊柳綠菸絲,畫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簾花樹洞,女郎撩亂送鞦韆。”

  • 8 # 河南氣象

    清明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起源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與寒食節

    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說,後逐漸清明與寒食合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

    清明節與清明節氣

    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候的特點有關。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民眾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反映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耕、蠶桑等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清明對於古代農業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此時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農諺說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說的這個道理。其中的“清明”還只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

    清明節氣在時間和天氣物候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該節氣被看作清明節的源流之一。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發展歷史中融合了寒食節、上巳節的習俗,終於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

    中國幅員遼闊,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傳統活動專案有蹴鞠、盪鞦韆、拔河、踏青、植樹、放風箏、掃墓、插戴柳枝、射柳、鬥雞、蠶花會等。

  • 9 # 田園風190122624

    關於清明節的一點看法:

    清明節在農曆二十四節氣中處於春分和穀雨之間,這個時期冬去春來,三陽開泰,處處春暖花開。陰消陽長,晝夜之間由原來的晝短夜長漸漸變成晝長夜短,光照時間加長,景明氣和。人們也經過一冬的休養生息走出戶外,踏進大自然中進行掃暮祭祖,踏青效遊。開展植樹造林,放風箏等等一些有益活動。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又一年辛勤勞作。國家對這一傳統節日也很重視,節日期間有三天的休息日,能夠讓人們親近自然,盡情享受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00以內有哪些好看、逼格高的男士項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