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一般般
-
2 # 微史春秋
所謂的明武宗擊敗蒙古小王子一事,也稱“應州大捷”,這在《明史·武宗本紀》中只有寥寥一段:
“(正德十二年冬十月)甲辰,小王子犯陽和,掠應州。丁未,親督諸軍御之,戰五日。辛亥,寇引去,駐蹕大同。”
從這裡我們絲毫看不出明武宗大勝蒙古小王子。
蒙古小王子在正德朝屢次犯邊,成為邊患,這在《明史》中多次記載道。
《明史紀事本末》中,對於所謂的“應州大捷”,基本和《明史》類同:
“九月,上幸大同,獵陽和諸城。上時獨乘一馬,鹵簿侍從皆不及。二十七日,方獵,天雨冰雹,軍士有死者。是夜,又有星隕之異。明日,駕赴大同,北寇數萬騎犯陽和,掠應州,上命諸將擊之,引去。”
在《明史·江彬傳》中對於明武宗親征小王子的記載顯得詳細點:
“十二年八月,急裝微服出幸昌平,至居庸關,為御史張欽所遮,乃還。數日,復夜出……未幾,幸陽和。迤北五萬騎入寇,諸將王勳等力戰。至應州,寇引去。斬首十六級,官軍死數百人,以捷聞京師。帝自稱威武大將軍朱壽,又自稱鎮國公,所駐蹕稱軍門。”
這裡提到明武宗以死亡“數百人”的代價取得“斬首十六級”的戰績,實在是得不償失。
但是正德皇帝卻十分高興,“以捷聞京師”,成為著名的“應州大捷”。此後更是自封威武大將軍,搞一套大將軍的自嗨。
正史一般都是嚴肅的,在史學家眼中,所謂的應州大捷不過是明武宗胡來行為,更是奸臣江彬的蓄意誘導所致,所以正史自然不斷對此大書特書,在《江彬傳》中提起此事,也是為了突出江彬的奸佞。
但是在一些民間記載中,對於此事則樂於書寫。有記載說,明武宗親臨前線同敵人戰鬥,據說還親手斬敵一人,他自己也差點“乘輿幾陷”。
“躬御邊寇,奮然欲以武功自雄”,《明史》在最後的“贊”中是這樣說的,這也是史家對他御駕親征,對於應州一戰的看法。
“應州大捷”是名不副實的大捷,史學家自然不會刻意提及。
-
3 # 香茗史館
明武宗朱厚照可以說是明朝最為奇怪的一個皇帝,自古以來關於他的評價兩極分化極為嚴重,一方面他行事荒唐,看起來似乎不務正業,另一方面卻又剛毅果斷,倒也頗有一番功績,而應州大捷便是其中之一。然而,正史關於這場戰役不僅記載寥寥,且極度讓人難以相信。
明武宗朱厚照酷愛軍事,尋邊恰遇蒙古南下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唯一兒子(朱厚煒夭折),然而朱厚照的行事作風卻一點也沒有遺傳父親,其雖然天資聰穎,但行事作風卻不拘一格,尤其鍾愛軍事,甚至自封“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十二年(1517年)八月,以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為偶像的朱厚照,不顧大臣們的規勸乃至威脅,出居庸關,親自駕臨北部重鎮宣府。而作為懲罰,更為了耳根子清淨,他沒有允許任何一個文官隨駕。
然而,到達邊關的朱厚照才發現,這裡與自己想象中的金戈鐵馬景象完全不同,一連多天,連半個敵人的影子也沒有見到。於是,他索性來到了真正的邊防前線陽和,並以此為前沿指揮部,向各地將領發號施令。而為了看起來更像回事,他甚至自封“鎮國公”、“威武大將軍朱壽”而且一本正經的制定了俸祿和級別。
同年十月,蒙古韃靼部落小王子率兵五萬南下進犯,目標直指大同。大同總兵王勳一聽就急了,連忙派人告知朱厚照,要其回京避難。然而,好不容易等到敵人來犯的朱厚照此時已是兩眼冒光,哪裡肯就此返回京城,立即下令王勳集結軍隊,北上主動迎敵,王勳無奈之下只得照辦。
自從明成祖朱棣去世之後,明朝對於北方蒙古,便已經從戰略進攻轉入了戰略防禦,再也沒有主動出擊,尤其是自明英宗御駕親征遭遇“土木堡之變”後,朝中的文武大臣對於皇帝親臨邊地,簡直就是談虎色變。因此,當朱厚照親臨前線時,就連佞臣江彬都對此堅決反對。
然而,朱厚照對此卻並不理會,而是下令“遼東參將蕭滓,宣府遊擊將軍時春,率軍駐守聚落堡、天城。延綏參將杭雄,副總兵朱巒、遊擊將軍周政,駐守陽和、平虜、威武等地,以上部隊務必於十日內集結完畢,隨時聽候調遣!違令者重罰”。
明朝和韃靼混戰一團,韃靼最終無奈撤軍在朱厚照緊鑼密鼓調集軍隊的同時,蒙古小王子似乎也預感到了什麼,突然下令大軍改道,指揮軍隊向南攻向了王勳的部隊。
朱厚照得知之後,立即做出調整,命令“遼東參將蕭滓,宣府遊擊將軍時春,離開駐地,火速支援王勳。副總兵朱巒、遊擊將軍周政即日出發,尾隨韃靼軍,不得擅自作戰。宣府總兵朱振,參將左欽即刻出兵,駐守陽和,不得出戰。違令者重罰”。
十月甲辰日,戰鬥在山西應州打響,王勳兵力雖然不足,但在遼東參將蕭滓、宣府遊擊將軍時春的及時支援下,王勳命令全軍決一死戰,堅守至援軍的到來。同時,為了迷惑敵軍,進一步拖延時間,王勳在戰鬥打響之時,便下令軍隊猛攻,這種亡命的打法果然令韃靼小王子極為迷惑,他錯誤的認為自己遇到了明軍精銳主力,且兵力不在自己之下,因此反而選擇了不與王勳拼命,而是以守代攻。
王勳與小王子激戰一天,待到黃昏之際,小王子這才發現自己中計,一怒之下下令全軍出動,圍攻王勳所部。不過,由於此時天色已黑,為了確保己方安全,他還是命令軍隊先圍困王勳,待到天明再發動進攻。
然而,次日卻天降大霧,能見度僅為五米左右,直接導致蒙古大軍的圍攻計劃泡湯,而王勳則以大霧為掩護,率兵偷偷溜出了包圍圈,返回了應州城內。待到大霧散去,王勳發現負責跟蹤小王子的副總兵朱巒,竟然也由於大霧的影響,進入了應州城內。
待到大霧散去,還不等蒙古大軍的進攻發動,王勳在得知各路援軍已經相繼抵達的訊息後,便再度率領明軍主動發起了攻擊,小王子無奈之下只得再度率兵野戰,結果卻被明軍前後夾擊。小王子很快便發現了明軍兵力的變化,於是命令軍隊兵分兩路,防止明軍合圍。不過,明軍援軍雖然已經抵達,但兵力仍然處在下風,久戰之下便再度陷入了危局。
然而,令蒙古小王子沒想到的是,朱厚照竟然暗中在陽和再度集中了一路大軍,由張永、魏彬、張忠率領,朱厚照在大軍集結之後,當即率軍趕往應州戰場。交戰第三日,就在王勳已經絕望之際,朱厚照的援軍突然殺到,立即對蒙軍發動進攻,蒙軍猝不及防,被迫全面撤退,明軍各路大軍則就此會合。
第四日,雙方展開決戰,近十萬人在應州城外展開殊死拼殺,朱厚照不僅在戰場上來回狂奔為士兵打氣,甚至多次衝到一線和敵人直接拼命。在皇帝的鼓舞之下,明軍士氣大振,始終把握著戰場主動權。雙方激戰至下午,小王子實在撐不住了,只得下令撤兵。應州之戰至此結束。
為何史料關於此戰記載極少,而僅有的記載又令人難以相信?然而,如此一場大戰,《明史·明武宗本紀》中只有“甲辰,小王子犯陽和,掠應州。丁未,親督諸軍御之,戰五日。辛亥,寇引去,駐蹕大同”寥寥數語的記載。而在《武宗實錄》中,這場雙方投入近十萬軍隊,激戰五日的戰役,竟然只取得了“蒙古軍隊陣亡十六人,明軍陣亡五十二人”的戰果,這個數字不僅讓人難以相信,而且看上去明軍竟然更像是戰敗的一方。
那麼,這場應州大捷,真的只是取得了殺敵“十六人”的戰果嗎?以下證據間接表明,這個數字根本無法令人信服。
1、雙方投入的兵力。《武宗實錄》明確記載,應州之戰雙方投入兵力多達四萬,即使除去預備部隊和後勤人員,直接參戰人數也應該不少於六萬。這麼多軍隊擠在一起,近距離激戰四五日,怎麼可能只陣亡數十人,就算意外死亡、踩踏致死的人數也不止這些吧。可見,《武宗實錄》中記載的傷亡人數極不可靠。
2、皇帝親自上陣。朱厚照貴為皇帝,卻能夠“陣斬一人”。而根據蒙古方面的記載,當時統兵的蒙古小王子也極可能陣亡於此戰,亦或因這一戰而不久後去世。雙方最高統率全部親臨前線,可見此戰之激烈,豈會陣亡幾十人?
3、蒙古數十年不再南下。《韃靼列傳》有載,“(韃靼)是後歲犯邊,然不敢深入”。事實證明,在應州大捷後的數十年內,相較之前的頻繁南侵,韃靼再也沒有敢於輕易犯邊,這根本不是陣亡“十六人”便能取得的效果,反而從側面證明,蒙古在此戰中遭受到了重大損失。
根據現代學者的推論,此戰韃靼的傷亡至少也應該在近萬人。至於正史中為何出現如此令人難以信服的記載,我想,應該出自於文臣們對於皇帝的不滿。在皇帝拒絕聽取勸諫,並取得如此大勝的情況下,文臣們只能以此作為無聲的抗議,並蓄意抹黑這場戰役。而此戰之後發生的事情,似乎也為我們佐證了這種猜測。
朱厚照返回京師之後,曾搞了一次極為隆重的凱旋兼閱兵儀式,儀式結束之後,朱厚照便迫不及待的找到首輔楊廷和,對這位帝師說自己在戰場上親自殺死了一個蒙古軍官,楊廷和立即跪下祝賀皇帝取得的功績。
然而,僅僅數天之後,京城Ibanez開始流傳出另外一種說法,“應州之戰失敗了,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謊”。當東廠將此事彙報給朱厚照後,還在興頭上的皇帝立即變得沉默了,半晌才下詔,宣佈自己輟朝十日,要休息休息,可見這位皇帝當時的無奈。
參考史料:《明史·明武宗本紀》、《明宗實錄》、《明史·韃靼列傳》、《蒙古黃金史》
回覆列表
明武宗親自指揮的戰勝蒙古小王子達延汗的“應州大捷”,是中國歷史上一場非常奇怪的戰爭。為什麼說這場戰爭很奇怪呢?
(明武宗畫像)
這場大戰,明軍參戰兵力有五萬餘人,蒙古小王子參戰的兵力也有四五萬人,雙方的兵力加起來,至少有十來萬人。這場戰爭最後以蒙古小王子敗退結束。按照《明史·韃靼列傳》記載:“是後歲犯邊,然不敢大入。”也就是說,這場大戰給予了蒙古沉重的打擊,此後蒙古人雖然還是會按照慣例,每年都會到邊關抄掠,但也就是搶一點東西就趕緊逃走,不敢往內地走得太遠。
而且按照《蒙古黃金史》的記載,這個蒙古小王子達延汗,在蒙古歷史上可是個了不起的人,他6歲即位,在位38年,16歲親政以後,就東征西伐,先後征服了亦思馬因、火篩、亦卜剌等部落,統一漠南蒙古,被稱為蒙古歷史上的“中興之主”。而且,按照《蒙古黃金史》的記載,達延汗恰好也就是在與明朝交戰的這一年去世的,去世時44歲。去世後,統一的漠南蒙古再一次分裂。
雖然史書上並沒有說明,達延汗的去世,是否與應州戰敗有關。但是,本來他還能活蹦亂跳,指揮部隊長途奔襲,攻打明朝,突然就去世了,肯定與這場戰爭不無關係。
可以這麼說,明武宗指揮的這場應州大捷,不僅僅讓蒙古人從此不敢輕易進犯明朝邊關,而且還及時阻止了蒙古統一的程序,避免了蒙古草原上第二個成吉思汗的崛起,其意義是相當深遠的。
(達延汗畫像)
既然這場“應州大捷”參戰人數這麼多,戰鬥取得了如此大的勝利,戰鬥所產生的影響那麼深遠,為什麼史書上對這次大捷的記載,會如此奇怪呢?
說史書對這次大捷的記載很奇怪,主要體現在三點:
一是《明史·武宗本紀》記載比較簡略。就一句話:“甲辰,小王子犯陽和,掠應州。丁未,親督諸軍御之,戰五日。辛亥,寇引去,駐蹕大同。”
二是《明史·韃靼列傳》的記載充滿戲說的味道。“十二年冬,小王子以五萬騎自榆林入寇,圍總兵王勳等於應州。帝幸陽和,親部署,督諸將往援,殊死戰,敵稍卻。明日復來攻,自辰至酉,戰百餘合,敵引而西,追至平虜、朔州,值大風黑霧,晝晦,帝乃還,命宣捷於朝。是後歲犯邊,然不敢大入。”這段記錄,有過程,有結果,但滿滿都是戲說的意味。
三是《明實錄·武宗實錄》對戰果的記載耐人尋味。其中對戰果有一個詳細的說明:“是役也,斬虜首十六級;而我軍死者五十二人,重傷者五百六十三人。”一場十萬人參與的大戰,戰了五日,竟然只有幾十個人的死亡。這彷彿打的不是冷兵器時代的肉搏戰,而是現代的高科技戰爭。
(應州大捷)
那麼,為什麼正史會有這麼奇怪的記錄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其一,史書把明武宗定性為荒唐皇帝。所謂蓋棺論定,古代皇帝去世後,史官一般都會著手寫這個皇帝的“實錄”。在寫“實錄”的時候,一般都會給他定個性。從為尊者諱的角度出發,一般都不會把皇帝寫得很慘。但是明武宗是個例外。一來,他在世的時候,說話行事都與大臣們格格不入。包括應州之戰,大臣們本來就是反對他親自帶兵參戰的,他卻一定要去。所以就算戰勝了,寫史書的大臣們也對他這場大戰不以為然。二來,明武宗去世後,朱厚熜繼位。朱厚熜在“大禮議”中就表現出來了,他不把明武宗放在眼裡。所以肯定就默許史官們那樣輕描淡寫地寫。
其二,應州大捷的時候沒有文官在場。因為文官們都堅決反對明武宗親自率軍指揮作戰,因此明武宗一賭氣,一個文官也不帶在身邊。後來戰爭打贏以後,明武宗回去向文官們講這件事。但是文官們都不相信,覺得他在吹牛。但是又不敢明說他在吹牛,所以才寫了個很荒唐的資料,透過“微言大義”,表明文官們的態度。但文官們沒想到的是,這個記載一下暴露了他們的無知。一場十多萬人參加的大戰,殘殺五天,怎麼可能才死十幾個人!
其三,清人貶低明朝皇帝的一貫做法。《明史》是清人編寫的。清人在編寫《明史》的時候,本來對明朝皇帝就很不公允。現在他們得到的明朝史料《明實錄》就已經對明武宗不公允了,所以樂得在原先史料上,進一步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