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一棵紮了根的楊樹

    盧綸《塞下曲》共六首一組,分別寫發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語多讚美之意。此為第四首,描寫我軍勝利後慶祝時的場景。

      其一

      鷲翎金僕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譯文】將軍配戴著用鷲鳥的羽毛做成的箭,燕尾形刺繡的旌旗飄帶迎風飄動。屹立著宣佈新的命令,千營的將士一齊迴應。

      【註釋】

      鷲翎:箭尾羽毛。

      金僕姑:神箭名。

      燕尾:旗的兩角叉開,若燕尾狀。

      蝥弧:旗名。

      獨立:猶言屹立。

      揚新令:揚旗下達新指令。

      【賞析】此為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一首。本詩描寫了威武的將軍傳達新命令時的誓師場面,千營軍士的一同迴應,正表現出威武的軍容,嚴明的軍紀及大家必勝的信心,讀起來不免被這種雄壯的氣勢所征服。

      【匯評】

      民國·俞陛雲《詩境淺說》:寥寥二十字中,有軍容荼火之觀。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鷲翎金僕姑,

      ●○○●△

      燕尾繡蝥弧。

      ⊙●●○△

      獨立揚新令,

      ●●○○⊙

      千營共一呼。

      ○○⊙●△

      其二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譯文】

      昏暗的樹林中,草突然被風吹得搖擺不定,颯颯作響,將軍以為野獸來了,連忙開弓射箭。

      天亮去尋找那隻箭,已經深深地陷入石稜中。

      【註釋】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這類作品多是描寫邊境風光和戰爭生活的。

      ②驚風――突然被風吹動。

      ④平明――天剛亮的時候。

      ⑤白羽――箭桿後部的白色羽毛,這裡指箭。

      ⑥沒――陷入,這裡是鑽進的意思。

      ⑦石稜――石頭的邊角。

      【賞析】

      這首邊塞小詩,寫一位將軍獵虎的故事,取材於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記載當時名將李廣事蹟的《李將軍列傳》。原文是:“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沒鏃(箭頭),視之,石也。”

      詩的前兩句寫事件的發生:深夜,山林裡一片昏暗,突然狂風大作,草叢被驚得刷啦啦起伏抖動;蛙人起落處恍恍惚惚有一頭白虎撲來。這時,將軍正從林邊馳馬而過,他眼疾手快,拉滿弓一箭射出… …

      後兩句寫事件的結果是:第二天清晨,將軍記起昨晚林間的事,順原路來到現場,他不禁大吃一驚: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見被他射中的原來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懼感默然蹲在那裡,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鑽進石稜裡去了!請注意箭射入的部位,不是石孔,不是石縫,也不是石面,而是窄細的尖突的石稜――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藝啊!

      有人要問,將軍射老虎,幹嗎不當時就看結果,還要等第二天早晨?原來的故事並沒說第二天才知道射中的是石頭呀!這,就是詩人的藝術處理了。第一,這樣可以表現將軍的自信,從來是百發百中,這一次還怕它死不了跑掉嗎?第二,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觀性,讓人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當夜就看,固然也能發現是一場誤會,但很難取得現在這樣的畫面一般的鮮明效果。

      詩,最注重含蓄,最講究意在言外。看到詩中箭入石的描寫,我們會油然聯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將會射成什麼樣子?如果在戰場上射擊敵軍兵馬呢?於是,一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的將軍形象,便盤馬彎弓、巍然屹立在我們眼前了。

      其三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月黑雁飛高,

      ●●●○○

      單于夜遁逃。

      ⊙○●●△

      欲將輕騎逐,

      ●⊙⊙⊙●

      大雪滿弓刀。

      ●●●○△

      【註釋】

      1.塞下曲:古時的一種軍歌。

      2.月黑:沒有月光。

      3.單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領。這裡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

      4.遁:逃走。

      5.將:率領。

      6.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

      7.逐:追趕。

      8.弓刀:像弓一樣彎曲的軍刀。

      【譯文】

      夜靜時黑雁群飛得很高,

      單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竄。

      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

      大雪紛飛落滿身上弓刀。

      【簡析】

      這是盧綸《塞下曲》組詩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

      前兩句寫敵軍的潰逃。“月黑雁飛高”,月亮被雲遮掩,一片漆黑,宿雁驚起,飛得高高。“單于夜遁逃”,在這月黑風高的不尋常的夜晚,敵軍偷偷地逃跑了。“單于”,原指匈奴最高統治者,這裡借指當時經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後兩句寫將軍準備追敵的場面,氣勢不凡。“欲將輕騎逐”,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正準備出發之際,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剎那間弓刀上落滿了雪花。最後一句“大雪滿弓刀”是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達了戰鬥的艱苦性和將士們奮勇的精神。

      本詩情景交融。敵軍是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潰逃的,將軍是在“大雪滿弓刀”的情景下準備追擊的。一逃一追的氣氛有

      力地渲染出來了。全詩沒有寫冒雪追敵的過程,也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鬥場面,但留給人們的想象是非常豐富的。

      《塞下曲》組詩共六首,這是第三首。盧綸雖為中唐詩人,其邊塞詩卻依舊是盛唐的氣象,雄壯豪放,字裡行間充溢著英雄氣概,讀後令人振奮。

      一二句“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寫敵軍的潰退。“月黑”,無光也。“雁飛高”,無聲也。趁著這樣一個漆黑的闃寂的夜晚,敵人悄悄地逃跑了。單于,是古時匈奴最高統治者,這裡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夜遁逃,可見他們已經全線崩潰。

      儘管有夜色掩護,敵人的行動還是被我軍察覺了。三、四句“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寫我軍準備追擊的情形,表現了將士們威武的氣概。試想,一支騎兵列隊欲出,剎那間弓刀上就落滿了大雪,這是一個多麼扣人心絃的場面!

      從這首詩看來,盧綸是很善於捕捉形象、捕捉時機的。他不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義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藝術效果的時刻加以表現。詩人不寫軍隊如何出擊,也不告訴你追上敵人沒有,他只描繪一個準備追擊的場面,就把當時的氣氛情緒有力地烘托出來了。“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並不是戰鬥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時刻。這個時刻,猶如箭在弦上,將發未發,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許覺得不滿足,因為沒有把結果交代出來。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啟發性,更能引逗讀者的聯想和想象,這叫言有盡而意無窮。神龍見首不見尾,並不是沒有尾,那尾在雲中,若隱若現,更富有意趣和魅力。

      其四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野幕敞瓊筵,

      ●●●○○

      羌戎賀勞旋。

      ○○●⊙△

      醉和金甲舞,

      ●⊙○●●

      雷鼓動山川。

      ○●●○△

      【註釋】

      1.雷鼓:舊時也以祀天神之八面鼓解。實即擂鼓。

      【簡析】

      寫凱旋歸營,設宴勞軍的歡樂場面。語言精煉含蓄,情態活躍鮮明,細吟組詩,軍營之生活,守邊之艱苦,勝利之歡騰,無不歷歷在目,令人感奮。

  • 2 # 水憶坊

    《塞下曲》是古時邊塞地區的一種軍歌。

    如果是概括的來說,《塞下曲》通常指一些邊塞詩,多是描寫邊境風光和戰爭生活的。用以表達邊塞的荒涼,戰後的蕭瑟,襯托詩人的厭倦戰爭和悲涼之情;當然也有用蕭瑟的情景來烘托詩人的豪情壯志和愛國之情的,如盧綸《塞下曲》。

  • 3 # 花世間

    花拾間文化來回答這個問題

    《塞下曲》屬於唐樂府,出自唐代詩人盧綸,一共有兩首

    其一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其二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第一首是這首詩是改寫《史記·李將軍列傳》中的一小段而來的時,講的是漢朝飛將軍李廣射虎的故事。

    01

    《史記》的原文是這麼寫的:“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簡單兩句說出了時間地點人物氛圍,時間:一個夜晚。地點:野外樹林裡。人物:一個將軍。事件:出外打獵歸來。

    天色已晚,四處一片漆黑,打獵而歸的將軍穿梭於樹林裡。忽然一陣風來,草叢搖晃,露出一個模糊的影子。

    這是什麼東西潛伏在那裡,這大半夜的深山老林中出來百獸之王老虎還會是誰呢?

    饒是身經百戰的將軍,也暗暗吃了一驚。可是,將軍畢竟是將軍,無論何時都不會亂了方寸,只聽“嗖”的一聲,箭鏃已經射向草叢。

    這就是“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的整個事件過程了。

    02

    第二句:“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箭射出去了,接下來呢?等到第二天早晨,將軍記掛著昨晚那次驚魂事件,也想看看自己那支箭到底有沒有射中老虎,於是又回到原地尋找。

    這才吃驚地發現,哪裡有什麼老虎,只是一塊大石頭臥在草叢之中。

    那箭呢?一支白羽箭,直插在巨石的稜角之中,不僅僅是箭頭,而且整個箭身都深深地插了進去,外面只露出箭尾的羽毛。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第二首詩講的是敵軍的單于在這月黑風高的不尋常的夜晚,敵軍偷偷地逃跑了。將軍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在飛馳中,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剎那間弓刀上落滿了雪花。

    01

    首二句交代了事情發生的時間及背景:“月黑”。即是沒有月亮的夜晚;雁飛高,表示出夜晚應該是寂靜無聲的,大雁被驚擾。

    這樣的景,並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飛的正常時刻。而宿雁驚飛,正透露出敵人正在行動。

    寥寥五字,既交待了時間,又烘托了戰鬥前的緊張氣氛,直接逼出下句“單于夜遁逃”來。

    原來是敵軍的首領趁著月黑風高夜要逃跑,那是不是要去追擊啊

    本詩情景交融。敵軍是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潰逃的,將軍是在“大雪滿弓刀”的情景下準備追擊的。

    02

    單于本是古匈奴的君主,這裡借指敵軍統帥。敵軍在夜間逃走,將軍輕騎追擊,讀到這裡,頓覺一股豪邁之情撲面而來。

    敵人夜間行動,並非率兵來襲,而是借夜色的掩護倉惶逃遁,由此也可見唐朝軍隊的英勇威武。

    一逃一追的氣氛有力地渲染出來了。全詩沒有寫冒雪追敵的過程,也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鬥場面,但留給人們的想象是非常豐富的。

    “大雪滿弓刀”一句,將全詩意境推向高潮。在茫茫的夜色中,在潔白的雪地上,一支輕騎兵正在集結,雪花頃刻便落滿了他們全身,遮掩了他們武器的寒光。

    他們就像一支支即將離弦的箭,雖然尚未出發,卻早就滿懷著必勝的信心。這是一幅非常動人的畫面。

  • 4 # A珊瑚海

    《塞下曲》屬於邊塞詩,主要是寫邊塞風光和邊塞戰爭。詩裡的人都在幹啥?他們在邊塞,他們一邊在拼命保家衛國,一邊又在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例舉三首看看是不是?

    塞下曲 唐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塞下曲 唐 戎昱

    漢將歸來虜塞空,旌旗初下玉關中。

    高蹄戰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塞下曲 唐 丁稜

    北風鳴晚角,雨雪塞雲低。

    烽舉戰軍功,天寒征馬嘶。

    出營紅旆展,過磧喑沙迷。

    諸將年皆老,何時罷鼓鼙。

  • 5 # 林間清風翻羽

    在《品中國文人》一書中,講到司馬遷時,特地講課他和李廣一家的關係。他目睹,聽到這將門一家如何被面首迫害的。

    《塞下曲》是漢代飛將軍李廣的典故.據說李廣有一次出去巡邏,暮色蒼茫中看到草叢中臥著一隻虎,便拉開弓射去.次日早晨去找虎,卻發現箭射在一塊大石頭上,箭鏃已經沒入石頭.但是他再次引弓射石頭,卻再也射不進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分辨大米加沒加香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