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眼媽
-
2 # 聲揚
微博上有好的醫生也有一般的醫生,有很多時候都是家長描述孩子的情況,醫生進行診斷,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誤診或者漏診,但也不能算是醫生的錯。大多數醫生在真實接觸病患的過程中更能瞭解他的病情,包括前後的一些變化,還有存在的一些致病因素都能瞭解得更加透徹一些,因為這個診斷過程醫生更加的主動。如果只是關於孩子的日常護理這點在微博上問問倒也無妨,畢竟不會延誤到孩子的身體狀況,日常護理畢竟也不需要家長特地去醫院請教醫生,在家裡提問一下、百度一下也挺方便的。
-
3 # 依依寶媽
好媽媽勝過好醫生,兒醫的話不能輕信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特意跟依依姥爺通了電話,查證相關專業知識。
依依姥爺從醫30餘年,每次坐診病人都是最多的那個。作為女兒,我平時都很難約到他,節假日永遠不休息,大年初一都是在病房度過,加上平時的講座、論壇、出差、學習、一年到頭忙的沒停。依依姥爺是我見過對醫學事業最有熱情的醫生,也是對病人最有愛心的醫生,我從小跟著他耳濡目染把醫院當家住,對醫護工作人員充滿了敬意。
如今居然要寫一篇文章告訴大家不要聽醫生的話,用依依姥爺的話來說:“不聽醫生的難道聽你的?”
我個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安分的病患,堅決遵循醫囑,讓查什麼查什麼,讓怎麼治就怎麼治。但是當媽之後開始在孩子健康問題上尤其較真,發現很多醫生給的建議常常經不起推敲和驗證,很多“醫生讓做的事情”並不靠譜。孩子的事無小事,作為一個對科學育兒錙銖必較的寶媽,這點質疑態度,必須有!
一.是什麼讓醫生成為醫生
一個人要想成為醫生,必經這幾步。
首先,大學本科當然要是醫學專業的。本科的醫學院學習內容比較寬泛,知識也較為基礎,要想更具競爭力,一般都會選擇繼續深造。隨著學歷的升高,分類越來越細、方向越來越明確,所以學歷越高的醫生對某一領域就越專一、也越深入,跨專業的可能性就越小。
不管你是本科、碩士還是博士,書本里教的知識都是抽象的,醫學院和其他學院一樣也有“60分萬歲”的法則,也是期末考之前劃重點背通宵,修夠學分不要掛科就能畢業。
讓一個醫學生從象牙塔走向臨床實踐的,是畢業之後必須參加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簡稱“規培”。規培的主要任務,是在二級學科範圍內,輪轉參加本學科各主要科室的臨床醫療工作,進行全面系統的臨床工作基本訓練。規培一般為期3年,碩士2年,結束之後會有一系列的考核。
規培期間,直到透過國家統一組織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拿到《醫師執業證書》的時候,才正式成為一名有“牌照”的醫生。
所以說,培養出一個醫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和時間。
但是在中國,行業規範並不能在每一個地方都得到落實,相比較發達國家,我們的醫療體制要鬆散得多。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的小醫院,還有一些鄉鎮衛生所,“無照醫生”憑著老中醫的經驗開藥看病的情況還很多。
不同醫學院之間的差別,醫生和醫生之間的差別也非常明顯,尤其是在貧富差距巨大、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中國,醫師行業行為規範並不能很好的統一。一個在一線城市三甲醫院就職、常常有機會交流學習新的先進醫療知識和醫療理念的醫生,和一個小城鎮衛生所光埋頭看病就疲於奔命的醫生,無疑水平差異是巨大的。
二.兒科醫生的特殊性
我們知道醫院的科室劃分很細緻,光是內科就分為消化內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兒科則沒有這麼細緻的劃分,大一點的醫院可能有兒內科和兒外科,專門的兒童醫院可能再分的具體一點,但是兒科醫生不管是在在校學習期間,還是在規培期間,整個兒科的臨床知識都是作為一個整體打包的。所以相比其他醫生,兒科醫生涉及的知識面更廣,但是不需要更深入。
兒科的特點決定了兒醫無法更加專一化。比如說,眼科醫生只需要研究人體眼睛這一個器官就行了,但是兒科醫生需要掌握人體所有器官和系統可能出現的異常和治療措施,這很好理解。
另外,很多情況下我們向兒科醫生尋求幫助並不是因為孩子出現了多麼明顯的疾病症狀,而是在養育過程中產生了一些疑惑。比如說小月齡的寶寶不停哭鬧不願睡覺,一些醫生直接會告訴你小孩哭不是很正常嗎?好一點的醫生會說出“腸絞痛”這三個字,讓你多順時針按摩小肚子。治療臨床上的小兒病痛是兒科醫生的分內之職,但科學育兒這種事就只能靠主動拓展。
西醫以化驗結果作為診斷證據,可化驗單有時候會找不出原因。有些媽媽發現寶寶大便有血絲有粘液,可是大便常規的結果不管是潛血還是輪狀都是陰性,化驗單怎麼看怎麼正常,也排除了外科損傷的可能,於是醫生只能給開了益生菌。這個時候,其實醫生也不知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所以我們強調媽媽要學習科學育兒知識,因為媽媽才是最瞭解孩子,也是和孩子最緊密連繫的人。只有媽媽做到心中有底,育兒過程才會輕鬆不慌亂。一個媽媽相當於半個兒醫、半個營養師、半個心理學家、半個教育家,這並不是玩笑話。
三.醫生根據什麼做出判斷、給出處方
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指導性規範,對醫生來說,就是《臨床指南》。《臨床指南》不是指某一本書,而是很多書,每一種病都會有臨床指南,並且國內國外都會發布自己的指南。在一個醫生的從業初期,《臨床指南》就是字典一樣的存在,透過病症表現索引出治療方法,簡單高效,不會出錯,不用擔責。
但是,如果《臨床指南》本身就是錯的,那後果可想而知。
比如說在兒科臨床中非常容易發生的熱性驚厥。國內把熱性驚厥稱為高熱驚厥,解釋為小兒在感染性疾病早期,體溫升高大於39℃時發生的驚厥。但實際上高熱驚厥的發生和高燒並沒有很大關係,國際上叫做Febrile Convulsions,翻譯過來就是熱性驚厥,低熱的時候也一樣會發生,等到高燒了再治療已經來不及。
再比如說,國內醫生對熱性驚厥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往孩子嘴裡塞勺子防止咬到舌頭,實際上,這樣是極其錯誤的。之前就有一則新聞,孩子發生驚厥後醫生硬撬開嘴給放了一把鐵勺,結果1歲多的小孩一口咬斷勺子並且被刺傷,之後搶救發現淤血已經造成窒息休克,非常危險。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兒科學會對於熱性驚厥的建議中早說的很清楚——“不要放任何東西到孩子的嘴裡,他不會咬掉舌頭的。但如果硬塞物體到寶寶的嘴裡,反而會導致孩子的嘴和牙齒受傷、嘔吐、咬傷家長的手等等,嚴重的會導致窒息而危急生命的情況出現。”但是目前就我看到的,國內絕大部分醫生都還在做錯誤的建議。
和所有現代科學一樣,醫學成果的更新換代特別快。技術越來越發達,實驗越來越豐富,社會越來越進步,昨天看起來證據確鑿的理論今天就有可能被新的證據推翻。
在大資料時代,醫學知識的更新速度遠遠超過了《臨床指南》的更新速度,而一個醫生常常工作非常繁忙,很少有空去關注最新學科動態。級別比較低的醫生也沒有機會去參加前沿的醫學講座和論壇,他們的知識很可能是落後的。比方說,6個月之前的寶寶不應該喂水(要麼純母乳、要麼配方粉),這在國際上已經是共識,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兒科學會、美國兒科學會、香港衛生署、包括中國衛生部都已經正式發文公告,但遺憾的是在傳統封建觀念根深蒂固的中國,即便是兒科醫生也仍舊在繼續鼓勵家長:天氣熱了多喝點水。以至於這一育兒科學難以普及。
四.面對兒科醫生的建議,我們可以這樣做
首先,尊重和理解是必須的。醫生是人不是神,有些家長對醫生一副你必須給我把所有問題都解決的架勢,頤氣指使、居高臨下,這種素質還是趁早別去醫院了。
其次,醫生的話要不要聽?當然要。如果一個問題你心中本來就沒底,自己也是一知半解,那肯定是聽醫生的,而且要儘量配合、儘量信任。
那麼,遇到醫生的建議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樣的情況怎麼辦?一方面,委婉的提出,說明理由,如果對方太忙或者表示反對,可以換一個醫生或醫院,多方求證;另一方面,不要某度搜索引擎上隨便搜出來的謠言就當做證據,貽笑大方。育兒知識更要嚴謹,多蒐集一些權威的證據再去判斷到底是自己對還是醫生對。
最後,再強調一點,用育兒知識武裝自己是寶媽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不是質疑權威的憤青,我們只是保護孩子的媽媽。
回覆列表
微博上的兒科醫生很多,但是否技術過關就不敢苟同,對於一些護理知識性的,每個醫生的意見都差不多,因為護理的原理都一樣;但是涉及到寶寶重病的時候還是建議直接找實體的醫生好,因為實體醫生可以看到寶寶的具體情況,這樣才可以幫助寶寶治療病情,這些是在網上與醫生溝通達不到的效果。有些寶寶生病了媽媽們不是自己去找方法護理或是找醫生,而是跑到網上去給醫生留言或是線上溝通,最後貽誤了病情。在這裡也提醒一些媽媽們,網上的兒科醫生說的一些方法知識,平常可以多看看多瞭解,當做豐富自己的經驗,但情急時還是去醫院找醫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