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空駱駝

    客觀上說,沙丘之變中,趙武靈王已經完全被趙惠文王一黨封鎖,身邊的服務人員被重罪都嚇跑了,趙武靈王一沒手機二沒網,想聯絡到支持者確實是不可能的。

    還是客觀上說,由於沙丘宮中存在有一些動植物,也有水源,在裡面堅持3個月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尤其趙武靈王的年齡也不是太老。

    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另一個客觀因素:

    策劃一場政變,是否有必要選擇一種長達3個月的謀殺方式?策劃人是否考慮過拖延引發的一系列風險?

    那麼,究竟又是什麼原因呢?

    可能性大致有二:

    一為歷史的非理性因素,現實世界中確實存在大量不合理的事件,這一點確實無法排除;

    二為李兌在當時有某種政治訴求需要這樣做——同時期李兌正在趙廷進行血腥的政治清洗,即“族”,可見殺戮的範圍是比較廣泛的。

    而如此廣泛的殺伐,顯然無法在幾天之內快速完成,在這期間李兌可能需要趙武靈王先活一陣子,也不排除當時實為劫持主父發號施令又在大清洗後將其謀殺,然後掩蓋為絕宮餓死;也有可能是李兌早已殺死了主父,但秘不發喪,在3個月後宣稱主父已被餓死。

    總之,看歷史務必要牢記:

    史官沒長天眼,陰謀家也不是幹多缺德的事旁邊都得帶個史官。

    我們在史書上看到的陰謀活動,至少當時參與方在事後允許或默許再或被迫公開的部分內容。如果你認為其中有不合理之處,有可能是當時確實發生了某些不合理的事件,也有可能是陰謀運作過程中的掩飾。但無論如何,其中不可能有絕對化的答案。

  • 2 # 這個歷史很正

    沙丘宮變由趙國趙武靈王(趙雍)、趙國廢太子趙章和趙王趙何三方勢力參與,其結果就是趙章被殺,趙武靈王這個被梁啟超稱為黃帝以後的第一偉人被活活餓死,趙王趙何穩固了自己的王位。

    沙丘宮變之前,趙武靈王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勢,將趙國一分為二,最終為了奪回權力,發動了沙丘宮變。這場王室的變動直接導致了趙國的國力被削弱,間接的幫助了秦國加快了統一的步伐。

    沙丘宮變後,趙雍被自己的兒子上了個貶義性的諡號“武靈”,批判他前半生的英明,後半生昏潰。

    那麼來看看趙武靈王前半身和後半生都做了些什麼?

    趙武靈王本名趙雍,15歲繼位為趙國國君。即位初期,變法圖強,說服國內大貴族,推行“胡服騎射”,建立一支令中原各國聞風喪膽的輕騎兵。“胡服騎射”的改革和推行使得趙國一度成為關東六國第一強國。

    在趙武靈王繼位之初,趙國國力弱小,備受各國欺負。北方有強大的狄戎時常入侵、西邊有虎狼之師的秦國虎視眈眈、南方有魏韓兩國,且經常受到魏國的欺負、東邊有中原最富裕的國家齊國。甚至還有一個國中之國,千乘之國中山國。

    (春秋時期,劃分國家的強大與否主要就是領土大小和國內兵車的多少)當時的大國都是萬乘之國,中等國家就是千乘之國。

    就是在面臨這樣一種處境下的趙武靈王決定發奮圖強。索幸他說服了國內的貴族,建立起了一支令中原諸國膽寒的輕騎兵。

    帶領著這樣一支強大的騎兵,滅掉了國內的中山國,西北征服了林胡鄧異族,向西打敗了秦國,奪取了秦國的土地。至此,趙國的疆土擴大了足足三倍,成為了函谷關以西的中原第一強國。

    趙武靈王是戰國時期唯一一個敢於主動攻擊秦國,甚至是想滅掉秦國的君主。因此也被梁啟超稱為黃帝以後的第一偉人。

    然而趙武靈王作為一個英雄也是難過美人關,後來趙武靈王瘋狂迷戀上一個名叫“吳娃”的女子。

    那麼趙雍到底是有多迷戀她才會釀成沙丘宮變這樣的後果呢?

    吳娃在位趙雍生下了一個兒子,名為趙何。在吳娃死後,趙雍對幼子趙何更加的溺愛,並打算將其立為趙國的君主,於是廢掉了原來的太子趙章。這時趙雍想出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辦法,為了穩固小兒子的王位,他直接退位讓賢,讓小兒子接位成為國君,而他自己作為“主父”代理攝政。(這也為以後趙何和趙雍的權力爭奪埋下了隱患)

    此時,趙雍正值壯年,由他兒子治理國家政事,他則是率領軍隊四處征戰。(如此天馬行空,匪夷所思的事也就趙雍這樣一個聰明的人想得出來吧)

    很快,隨著趙何年齡的長大,處理政務也逐漸嫻熟了,開始逐漸的自己親政,這也就不可避免的損害到了趙雍的利益。趙雍在逐漸失去中央的掌控力的時候,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將趙國一分為二,廢太子趙章為代王,趙何為趙王,而他自己作為父親統治二王。

    所謂國無二主,國內三王並立,一場內亂是必不可避免。

    最後,趙雍為了收回所有的權力,與廢太子趙章策劃實施了沙丘宮變,但是失去了國內貴族大臣支援的趙雍,如何能夠鬥得過掌握了軍權的趙王。所以毫無疑問,趙雍和趙章完敗。

    為了不承擔殺父之名的趙何,決定將趙雍圍困在沙丘,最後竟是被活活餓死了。

    經過了這樣一場內亂,國內一分為二,趙國的國力不可避免的出現下降。而此時秦國正在商鞅變法,積累國力,逐漸的發展壯大。

    沙丘宮變直接的就是趙武靈王自己把自己玩死了,間接的也促成了秦國的大一統。

    可笑,可嘆趙武靈王。本可為一代明君,卻死的如此之戲劇。

  • 3 # 登哥讀歷史

    首先趙國的沙丘之亂對趙國的影響是很大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胡服騎射的改革中斷。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讓趙國的軍事能力得到極大增強。但這種改革僅僅是軍事上的改革,政治,經濟上的改革尚未開始,趙武靈王的死,直接打斷了這種改革。趙國因此失去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2,趙武靈王死後,公子成和李兌把握朝堂,打擊迫害趙武靈王的近臣,趙武靈王一派的能臣大多死去或者離開,這是趙國的一種損失。

    3,賢臣死亡

    沙丘之亂中,三朝重臣肥義死亡。肥義此人對趙國意義非凡,他輔佐年幼的趙武靈王,幫助其抵抗外敵,進行改革。朝堂上下對其十分敬重。

  • 4 # 歷史的影子

    趙武靈王一生英雄蓋世,十五歲登基就遇到了五國會葬,一不小心趙國就會覆滅,但趙武靈王在大臣肥義的輔佐下,一面做出誓死抵抗的準備,一面又透過外交手段合縱連橫拉攏其他國家結盟,終於化解了這次危機,這使得趙武靈王一舉在趙國內部乃至於天下建立了自己的威望。

    趙武靈王在位期間力排眾議釋出了胡服騎射的法令,這大大增強了趙國的實力,讓趙國可以滅掉自己的心腹大患中山國,同時大敗林胡、樓煩二族,開闢雲中、雁門、代郡三郡,使趙國迅速成為北方霸主。但趙武靈王一力推行的胡服騎射也讓他得罪了大批守舊貴族,特別是趙武靈王的叔父公子成,雖然後來公子成被趙武靈王說服,但公子成自此之後再也沒有掌握過權力。這也為沙丘之變中,公子成困死趙武靈王埋下了伏筆。

    但趙武靈王的英明神武卻沒有表現在家事之上,趙武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01年),備受趙武靈王寵愛的吳娃去世,趙武靈王答應了吳娃死前的最後請求,廢掉了長子太子章,改立吳娃的兒子王子何為太子。

    公元前299年5月,趙武靈王傳位於趙何,自稱主父,趙武靈王提前退位本意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與自己分別負責國內的政治和軍事,自己可以全心專注於趙國激烈的對外軍事鬥爭,在趙國構建二元政治,自己和兒子都是國中的君主,只是自己不再使用國王的稱號,而是使用有著太上皇意思的主父稱號。

    但他在見到公子章向趙惠文王行禮之時,卻又對公子章心生憐憫,對公子章大肆封賞,甚至在趙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想要將趙國一分為二讓公子章領代郡稱王,但他卻忘了“自古唯名與器不可假於人”這句話。此時趙國的政治中心早已轉移到趙惠文王身上,曾經與趙武靈王合作無間的肥義對此堅決反對,使其未能成行,但此舉卻助長了公子章的野心,為之後的沙丘之變埋下了伏筆。

    趙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公子章和輔相田不禮起兵反對趙惠文王,殺死了肥義。兵敗後逃到主父(趙武靈王)所居的沙丘宮。此時帶兵勤王的公子成與李兌追至,殺死了公子章,公子成下令圍困趙武靈王,致使趙武靈王餓死。從此趙國朝政落入了公子成和李兌的掌控之中,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法令自此大多荒廢,大量人才出走他國,最知名的就是樂毅。

    此時的中原霸主為齊國,趙秦兩國不相上下緊追其後,但此時的秦國在白起領軍之下,不斷取勝,實力迅速擴大,在齊國滅宋引發眾怒被諸國聯軍攻破之後,順勢成為中原霸主。但趙國卻因為沙丘之亂的影響,雖然在趙惠文王奪回大權之後迅速追趕,但卻終究是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被秦國拉開了差距。

  • 5 # 浮沉的歷史

    從後來趙國的歷史來看,趙武靈王在沙丘之變中被困餓而死,對於趙國來說並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在趙武靈王死後,由於趙惠文王年幼無法親理朝政,趙國的朝政被趙公子成和李兌完全掌握。由趙公子成和李兌執政期間,趙國在對外的政策上沒有出現太大變化,始終堅持趙武靈王制定都聯合秦、燕對抗齊國的戰略。這一政策使得趙國得以保持相對和平的環境,為趙國之後與秦有一戰之力奠定了基礎。

    反過來看,如果趙武靈王不死對於趙國反而會有不利的影響。因為趙武靈王對於趙惠文王和公子趙章誰來繼承王位的猶豫不決,趙武靈王曾有過分趙國為兩部分給兩個兒子的想法,如果這個繼續計劃執行下去,那麼趙國未來的內部危機更加嚴重。

    有人會說趙武靈王的死宣告了趙國“胡服騎射”改革的結束,如果趙武靈王不死的話,趙國的國力將會更加強大,趙武靈王下一步要攻打秦國的計劃也因此破產。

    這兩個說法其實並不符合當時趙國的情況,趙國“胡服騎射”的改革,其實在趙武靈王死亡的時候改革已經宣告成功了,因為發展騎射的目標就是擴張趙國在北部邊疆的土地,這是的趙國已經完成了擴張目標,而騎射的軍隊並不適合適用於與中原各國爭霸的戰爭中。

    另外的所謂趙武靈王要攻打秦國的計劃,實際上是非常不現實的計劃,趙武靈王之所以要親自前往秦國,應該是準備未來與秦國爭鋒時做準備。當時趙國的大敵齊國沒有遭受打擊,趙國也是不可能輕易與秦國開戰的。

  • 6 # 今古大觀

    沙丘之亂,也可說沙丘宮變,宮廷變亂,當然對趙國影響不小。

    沙丘宮變,直接使趙國損失兩個最厲害的人物。一個是一方雄主趙武靈王;一個是歷佐趙國三朝的重臣肥義。

    趙武靈王

    我們都知道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如果光論能力,趙武靈王,不比他們差。如果不是沙丘宮變,能君排名還真說不準怎樣排呢。

    趙武靈王最牛的地方,是胡服騎射,最有魄力的地方是敢為天下先。胡服騎射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有百利無一害。但是要想改變民族的傳統,移風易俗,談何容易。我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現在的紅白喜事,大家都知道提倡節儉是好事!可是酒席還是照樣辦,財禮還是不能少於幾十萬;推行火葬也是好事,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子女,情願花更多的錢,也不願讓老人火葬?還不是傳統觀念難以改變。怪不得梁啟超評價趙武靈王是黃帝之後第一偉人。

    肥義

    肥義是趙國的重臣,在趙武靈王的父親趙肅侯時期,肥義就是貴臣,趙肅侯非常器重他,臨死把兒子趙武靈王託付於他。趙武靈王接班時才15歲,趙肅侯生前好戰,估計樹敵不少,魏、楚、秦、燕、齊五國聯軍,趁肅侯剛死,主少好欺發難。趙武靈王在肥義的精心安排下,挫敗了五國聯軍,名聲大振。

    趙武靈王在胡服騎射的改革中,也曾氣餒過,也是多虧肥義鼓勵和開導,才堅持下來。

    趙惠文王是趙武靈王的次子,也是個比較有作為的明君,像他任用的樂毅、藺相如、廉頗、趙奢都是千古留名的能臣良將。當時的強秦也對當時的趙國忌憚三分。趙惠文王能有所作為,也離不開肥義的教導。趙惠文王登基時剛10歲,是肥義教導了他,最後又替他慷慨赴死。

    趙武靈王是雄霸之主,趙惠文王是賢能之主,他們都離不開肥義的輔佐。

    沙丘宮變,損失這兩個可以左右國運的能人,對趙國的影響能說不大嗎?據說當時趙國國力最強,因為趙國沒參加多國混戰,連當時的秦國都無法與之抗衡。肥義被公子章殺害,趙武靈王被幽禁餓死沙丘宮,使趙國錯失了邁入超級強國的機會。可見影響多麼大。

    人們往往感慨最是無情帝王家!殊不知有情也不一定能做好帝王。

    沙丘宮變就是壞在趙武靈王感情用事。

    首先他不應該因為更喜歡吳娃而費長立幼。

    其次他不應該為了達成立幼的事實,壯年退位。

    最後立幼已成事實,不應該再想著自己抓權,把公子章和公子何封成並肩王。

    一代雄主的感情用事,把趙國搞得糟糕至極,如果不發生沙丘宮變,按照趙武靈王的思路,趙國必將成分裂局面。

    在趙武靈王,有了想封公子章為王,想把趙國一分為二給他們兄弟時,曾找肥義商量,肥義的回答是“天無二日,國無二主”。這回答乾脆有力,可惜沒有驚醒“夢中人”。趙國的悲劇真的也就無法避免了。

    在趙武靈王被圍困的日子,做為兒子的趙惠文王,沒有顧及父子之情,以至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難道是皇權真的容不下親情?

    圖片:源自網路

  • 7 # 夏有涼風61

    戰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舉措,使得趙國變的強大,就連強秦都不敢招惹。

    可以說,自三家分晉後的趙國,一直到武靈王,還是比較仗義的,趙結好燕韓倆國的國策也是正確的。

    可惜的是“趙武靈王”在對待自己倆兒子的問題上犯下了大錯,導致“沙丘宮變”而身死。

    趙武靈王死後,趙國大權就落到了“公子成”(就是武靈王的叔父,曾反對胡服改革的那一位),和李兌的手裡。

    此後的“趙惠王”及趙國,就成了別國的打手,先是和多年和平相處的韓燕開戰,然後又對齊國開戰,大大的為秦國削弱了其它強國,打破了制衡平衡,從而失去了對強秦的制約,使得秦國變的越來越強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些人覺得一定有外星文明,而不是人類是第一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