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她Say你是個好人

    大家好,我是三道。

    《浮生六記》裡面擁有愛情觀,因為主要只是《浮生六記》以作者夫婦生活為主線,贏餘了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遊各地的所見所聞。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陳芸情投意合,想要過一種布衣蔬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由於封建禮教的壓迫與貧困生活的煎熬,終至理想破滅。

    《浮生六記》是一部水平極高影響頗大的自傳體隨筆,在清代筆記體文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該書的特點在於真純率真,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富有創造性。

    在中國文學史上,描寫情愛的詩文很多,但大多或寫宮廷豔史,或寫權勢禮法淫威下的愛情悲劇,或寫風塵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間的纏綿,很少涉及夫妻之情。

    別具慧眼的陳寅恪指出:“吾國文學,自來以禮法顧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間關係,而於正式男女關係如夫婦者,尤少涉及。蓋閨房燕暱之情意,家庭迷鹽之瑣屑,大抵不列於篇章,惟以籠統之詞,概括言之而已。此後來沈三白《浮生六記》之《閨房記樂》,所以為例外創作。”

  • 2 # 之雅齋

    情趣十足,琴瑟諧和

    《浮生六記》中專有一章閨房記樂。

    與妻子一起讀書,品味書中的詩情畫意。

    似有李清照趙明誠之樂!

    玩一些有趣的遊戲,捉弄對方。

    帶著妻子女扮男裝外出遊玩。

    為滿足妻子游玩太湖的心願欺騙長輩回家省親。

    七夕的時候安排約會送上自己親手製作的禮物等等。

    撿起妻子鬢邊落下的茉莉,說“這朵茉莉原本沒那麼香,芸娘戴過之後莫名香得誘人”。

  • 3 # 亦有所思

    千古畫眉第一章,溫嫻幽靜為芸娘。

    銷魂最是吃粥記,是劫是緣是斷腸?

    每次讀到吃粥那個環節,眼晴都會溼起一團霧來。美好的婚姻比美好的愛情還要可貴,千萬分之一的機率無緣無故地就會把你砸成一個毫無出息的宅男。

    當你遇到對的人並且有幸和他(她)走進那個圍城之中,戴上世界上最小的手銬,你會發現,生活越來越甜蜜,所謂的三年之癢或是愛情墳墓根本是無稽之談。

    沈復和陳芸就是彼此生命中那個“對的人”

    諸君或許有所不知,民國期間,陳芸可以說是許多名人眼裡的理想伴侶。這個女主角集合了中國女人所有的優點。溫柔,善良,體貼,勤勞,勇敢,情趣,文藝,俏皮、自愛,高潔,忠貞,優雅……

    翻遍史書,完美的女人並不多見,而陳芸就是其一。

    古人寫文章,第一篇往往都是敘文以明志,我們所看到的所有古文,包括詩集,開篇第一節一定是言志。而《浮生六計》卻破天荒地把愛情放在了第一位,確切地說是“閨房記樂”。

    孝字頭上一把刀!從鄭莊公,到秦始皇,到漢武帝,到焦仲卿,到陸游,沒有人能逃得過孝道,一個不孝的人會被整個社會所拋棄,天下之大,必無他們夫妻兩人的容身之所。

    所以沈復已經做得很不了起。至於在外面喝花酒,在古人眼裡是正常的,更是應當的,不過是歌妓罷了,算不得什麼。如果按照這個標準,男人進電梯不小心碰了一名女子的手腕,那個女子豈不是要割臂明志?現代看起來很平常的事情,但在古代卻是大道。

    愛情會改變一個人,

    美好的婚姻會溫柔一個人。

    相濡以沫,相敬如賓,彼此安心,快活,寧靜,少一樣都不成!

    沈復如此幸運,得到陳芸。

    陳芸如此幸運,得到沈復。

    正所謂:

    浮生六記幻同真,煙火羅敷不染塵。

    只羨鴛鴦眠交頸,一生一世一雙人。

  • 4 # 奕康老師的新觀點

    我認為值得擁有!

    二、其次,和相愛的人在一起,這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最辛福的事情莫過於此。

    在結婚後,兩人形影不離,經常兩人偷偷摸摸地出去遊玩,路過美景時,兩人都要吟詩作對,你唱我和。陳芸和沈復有著相同的價值觀和愛情觀,這為他們的愛情打下了牢牢的基礎,生活和愛好都處理的很得當,“兩人就像是美酒和花生米,絕配。”

  • 5 # 花世間

    世上的愛情和婚姻有很多種樣子

    最好的愛情就是遇見了解

    遇見欣賞 遇見懂得 遇見疼惜

    沈復和芸娘有幸嫁給了愛情,

    更有幸在二十三年的婚姻生活中,

    活出了柴米油鹽中的春花秋月。

    如果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我感覺有點太唯美,因為喜新厭舊是人性的一個弱點。

    一輩子只愛一個人,其實說實話,很多人都很難做到。

    看他們夫妻把生活過成了詩

    七夕之夜,

    芸娘點起香燭,供上瓜果,

    二人在庭中共拜天孫(織女)。

    沈復還特意雕了兩方圖章,

    自己的是朱文,芸孃的是白文,

    都刻著“願生生世世為夫婦”。

    二人相約,以這枚圖章作為往來書信落款的憑證。

    結伴遊玩時,二人也不忘賦詩助興。

    還曾對著山月雲霞作出:

    獸雲吞落日、弓月彈流星

    這樣富有宇宙觀的佳句。

    他們~把生活過成了畫意

    深秋時,蔦蘿花滿山蔓延,

    就像藤蘿倒懸在石壁上,

    紅色的花朵,相稱著大放的“湖面”白萍,神遊其中,如登蓬島。

    真真是:

    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間煙霞俱足;

    會心不在遠,蓬窗竹屋下風月自賒。

    所謂夫唱婦隨,莫過如此。

    世人萬千種,浮雲莫去求

    斯人如彩虹,遇上方知有。

    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他們 把生活過成了千古恆愛:

    夫妻之間總離不開生生世世這樣的話題,

    沈復曾說:“來世卿當作男,我為女子相從。”

    芸娘說:“必得不昧今生,方覺有情趣。”

    今日最好,別說來日方長。

    沈復、芸娘對當下良辰時光的不輕放越,

    高下立判。

    後二人又請人繪月下老人圖,

    每月朔望之時,焚香拜禱,

    以求來生仍結姻緣。

    芸娘一直到最後的彌留之際,

    嘴裡都念念不忘,

    喊著來生……,

    然後悵然離世,先沈復一步。

  • 6 # 無霞半山亭

    《浮生六記》裡面最動人的就是沈復和芸孃的愛情,他們精神契合,相依相伴,感動了很多讀者。

    這個愛情美則美矣,但是如果要論愛情觀值不值得擁有,我覺得還是要慎重看待的,因為它並不完全可取。

    為什麼這麼說呢?請看我以下的分析:

    一、平等自由的夫妻

    先來看他們愛情裡面美好的部分。沈復和芸相依相伴二十三載,從成婚到芸病逝都是恩愛有加的。

    沈復最初見到芸就傾心於她,對母親說:“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這是一個美好的開端,因為母親也喜歡芸,並且答應了他們的婚事。

    成婚後沈復痴心不改,兩人如膠似漆。父親推薦沈復去趙省齋先生門下學習,結果因為思念芸,夢魂顛倒,老師察覺後只能讓他提前回家。

    兩人住在滄浪亭的時候,每天都是研習書卷、討論詩詞和古史、品月賞花。芸對於詩有些感悟,沈復便積極引導,讓她暢所欲言。漸漸地芸不再像剛開始那樣沉默寡言,什麼都可以一起討論。水仙廟裡的神誕節日有盛大的活動,沈復也慫恿芸女扮男裝一起去遊玩。沈復有事出門途經太湖的時候,芸可以假裝回孃家一起在太湖相聚。

    芸也是一個有趣的女子。比如會和沈復將蚊“留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衝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比如會奇思妙想僱了僱餛飩擔子為丈夫的賞花會熱酒菜。

    所有沈復想的,她都願意以實際行動來配合,用最有趣的方式。

    總之,沈復沒有像要求一個妻子那樣要求芸,他愛她,尊重她的天性,讓她自由地說心裡想說的話,自由地去想去的地方。兩個都是天真而簡單的人,有一樣的興趣愛好,精神契合。

    這是他們的愛情觀裡可取的地方,很純粹。

    二、他們的世界裡愛情大過天

    林語堂曾說過芸是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但是別忘了,那是男人的角度,而且是現代人的角度。

    在乾隆年間,在他們自己生活的年代裡,沈復對待芸的方式是少之又少的。

    1、兩人天真爛漫的相處,芸對於詩詞的開悟,在家裡招來了嘲弄和諷刺。沈復還感慨“女子無才便是德”才是千古名言。這是失去了同輩人的歡心。

    2、之後芸失去了公公的歡心,原因有二:一是沒有持續代筆寫信;二是在信裡和沈復調侃婆婆是令堂大人,公公是老人,還要想辦法遣退公公的小妾。

    3、芸最後又失去了婆婆的歡心,因為對公公納妾過於熱心,而且這個差事還是沈復給她攬過來的。

    芸習慣了和沈復的相處模式,自然而然地帶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試想一下,在當時社會,身為妻子和兒媳:成天和丈夫吟詩作對,行樂山水,和歌姬調笑;參與公公的納妾。是不是有點脫離世俗女子安全的軌道?畢竟那是在清朝,還屬於封建社會。

    要知道最開始的時候,芸都不敢晚起,怕長輩以為新婦懶惰。結果因為沈復愛情的滋潤她已經沒有警覺性,沒有危機感,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做。並不是說女子不能有那樣的自由,只是那個家庭和那個時代對於女性並沒有那麼寬容。加上沈復也是心思單純的人,他眼裡也只有風花雪月,他看不到芸真實的處境有多麼艱難,他也沒能力改變現實。

    所以在當時,除了沈復,沒有其他人看得到芸的好。以至於在她病中的時候,閤家上下都煩她。

    而前期交好的小姑子,後來在坎坷記愁的時候也沒有出面過,被逐出家門的時候,也沒有幫忙勸阻。

    沈復單方面引導芸破除禁忌,兩人如痴如醉地沉迷愛情,忘記了芸會面臨的問題。最後兩人遠走他鄉,而這個時候,他們才想起自己的子女。子女怎麼安置?他們讓女兒成為別人的童養媳,兒子去別處求學,最終死於異鄉。

    沈復和芸眼裡只有彼此,只願意遊山玩水,詩意快活。完全不考慮現實,不考慮芸獨自脫離與世俗女子的範圍何去何從,完全不懂如何養活自己,完全不在意子女教育甚至他們的未來。這種愛情大於一切的觀念是我們能接受並且擁有的嗎?

    總結:沈復雖然在男女平等的意識上超越那個時代的其他男性,但是他們的結局並不像開頭那樣美好。他的愛妻芸,活在後世讀者的心裡,卻是死於貧困交迫又冰冷的異鄉。所以,看待這種愛情觀,是需要理智的。

  • 7 # 棲鴻看紅樓

    《浮生六記》是一個悽美的故事,不止於愛情,基本上是作者前半生的生活經歷。比如《幼時記趣》寫的就是小時候捉蟲、鬥蚊之類的趣事,與愛情完全無關。

    說到愛情,沈復確實是自己看中了表姐,向母親提出要求,母親也如他所願,二人婚後過了一段幸福美滿的伉儷生活。

    但是,幸福很難長久。沈復的妻子給公公納妾,得罪了婆婆;在給丈夫的書信中稱公婆為“老人”“你母親”,被公公私閱,勃然大怒,勒令兒子休妻;不久又收回成命:不用休妻了,你跟你老婆一塊走吧,不用回來見我了(像不像《大宅門》裡二奶奶把景琦逐出家門?)。

    沈復是個文人,不像白景琦有謀生的本領。離開家庭,夫妻生活陷入困頓。窮到什麼程度呢?女兒給人做童養媳,妻子病重沒錢買藥,沈復本人到處求助,不能守候在妻子身邊……

    妻子死後,沈復又陷入家庭矛盾之中,被弟弟侵佔遺產,沒有在父親生前父子和解,與母親誤會重重……

    《浮生六記》,細膩地描寫了一個書生的半生際遇,其中有涉及到愛情的部分。但是要把愛情單提出來,說說什麼“愛情觀”,我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根本的,《浮生六記》中並沒有一個完整的愛情觀。

  • 8 # 故園聲

    孔子對《關雎》評價說“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我們讀《浮生六記》,也能感覺到“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意境。中國古代人對於描寫男女之間情感的事比較含蓄,而沈復在書中直白的描寫了閨房樂趣,寫了夫妻之間相濡以沫的深情。然而二人生活的並不快樂,愛情故事也是悽美的。真正使《浮生六記》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並不僅是二人的愛情故事,更在於它文字表達的清新直率,還有深情的筆調。

    夫妻二人想過一種布衣素食而從事藝術的平淡生活,書中說:“若布衣暖,菜飯飽,一室雍雍,優遊泉石,如滄浪亭、蕭爽樓之處境,真成煙火神仙矣。” 但現實是殘酷的,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想過一種無拘無束的平淡生活,前提是得有最基本的物質保障,二人後來就陷入了吃不飽,穿不暖的困境,無錢治病,境況非常悲慘。

    林語堂說:“芸,我想,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沈復也是一個很有才情的人,可是由於封建禮教的迫害與貧苦生活的磨難,夫妻二人在無比悽慘的境況下走完了一生,不能不令人感到惋惜。

    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夫妻相敬相愛的故事,有“賭書消得潑茶香”的趙明誠與李清照,有“爾儂我儂,忒煞情多”的趙孟頫與管道昇,還有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還有陸游與唐琬。還有誰呢?

  • 9 # 梨榕院落

    這問題我剛好能講兩句,最近剛看完。書不厚,文言文,不過高中以後就能看得懂。所謂六記不是記了六件事,也不是六個地方,作者沈復頗有點想記就記的意思,正好也對著他的浮生。裡面抽了一部分提煉成:閒情記趣,高中的應該都學過。

    現在說愛情,很樸素,很簡單,兩情相悅。可惜陳芸去世的早。沒有什麼波瀾壯闊,有的只是平平淡淡,也不是什麼富貴繁華,兩個人也經常為衣食住行發愁。但是能從字裡行間裡感受到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兩個人在一起的那種開心。如果你能擁有這樣的愛情,真的要好好珍惜,在當今這社會真的特別美好。書推薦給所有人,真的適合安靜的時候讀一讀

  • 10 # 天人之學

    沈復和芸娘,相敬如賓,情比金堅。芸娘讀書,多賴丈夫指點。雖是夫妻,更似朋友。二人志趣相投,感情深厚,他們過著恬淡素樸的生活。明人曾說,天下之夫妻而有若朋友者,莫過於清照明誠者也。那是他們不知道後世還有沈復與芸娘。林語堂說芸娘,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

  • 11 # 聽風軒主

    當然值得擁有!夫唱婦隨的典範,但世上鮮有似芸娘般的女子啊,林語堂先生稱芸娘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子。在與沈復過著清貧不易的日子裡,還能活出閒散風雅,清暖溫柔的味道。真是一個活潑,純真,善解語的女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科學栽培洋麻?有沒有什麼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