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風宋月

    六華人說本地話當然互相聽不懂,就如你是個山西人,跟一個四川人說話,其難懂程度不亞於說外語。但是當時有一種通用語言,叫作雅言。

    《論語》: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意思是說,孔老師講課,說的都是上流社會的人才說的人人都能聽懂的話,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普通話。因為孔老師的學生來自天下各地,最南方的吳越楚最東北的燕國最西方的秦國以及中原的齊國魯國晉國等等都有學生,如果沒有一套通用語言,豈不是雞同鴨講。

    孔子曾經教育兒子,不學詩,無以言。許多人不明白啥意思,一頓瞎解釋,包括一些成名的專家學者。真的好多時候我看到他們在電視上一本正經的胡咧咧就想笑。能不能自己先搞明白再出來忽悠人?為啥不學詩無以言?因為當時上流社會的人都有一套通用的話語系統,就是《詩經》,人們在外交場合就靠互相熟練運用詩經來談判,而且談判時互相說的就是雅言,也就是普通話,也叫官話。你要是不懂詩經,說的都是本地方言,誰能知道啥意思啊。比如我老家常說的個蛋,東北人說的嘎達,都是隻有本地人才懂的詞彙,你說給外地人,誰知道啊。

    這是在上流社會的場合。或曰,孔子周遊列國經常走到荒郊野外,遇到種地的老農砍柴的樵夫,這幫人沒念過書,不懂雅言,怎麼交流?這就要用到一種人,就是翻譯。孔子出行一般都帶著子貢,子貢是國際大商人,一年到頭全天下做跨國生意,因此懂得各地方言。商人麼,天性好學。還有孔子的女婿公冶長,懂鳥語,其實鳥語就是吳越地區的人說的話,中原地區的人聽不懂,稱呼他們“赤發跣足,口操鳥語。”

    最後說一下,交通是跟經濟發展程度掛鉤的。經濟發展了,人們之間才互相交流,互通有無。經濟不發展,人們就會一輩子呆在小地方,混吃等死。我村裡老人有一輩子沒去過縣裡的,最多去過鄉里。只有手裡有錢了,才會全國亂跑。孔子周遊列國,接觸的都是當地的權勢人物,基本不怎麼跟底層人民打交道,說雅言就能辦事。

  • 2 # 問道黃老

    孔子周遊列國時期,諸侯國不像我們現在所說的有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認同的國家,而是周王朝分封的諸侯國,即諸侯的“家國”,這些諸侯國家有著共同的文化傳承,基本不存在語言障礙,尤其是中原一帶,各個時期分封的大小國家三四百個,諸侯國之下還有諸侯分封的“小國”,比如宋國就有“宿國”“蕭國”等附庸小國。孔子時期,這些“國家”之間就像現在的縣鄉之間進行經貿和文化交流。而孔子周遊列國,其實只是在蘇魯豫皖交界處轉悠,並沒走出中原,因此官方語言就可以直接交流。

    孔子周遊列國的原因是他被魯國的權臣“三桓”辭退了,為了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學術,他不得不離開故國,踏上西行之路,其實就是“出國”應聘,謀個一官半職,以施展政治抱負。孔子應聘肯定打交道的都是官方,因此交流不存在障礙。

    那個時期,雖然周王室已經衰微,但是各個諸侯國之間的學術交流和經貿往來還是十分活躍的,因此能夠保持著官方語言的正常交流,比如齊國在桓公和管仲時期,開門求賢,天下英才匯聚於齊都,田氏代齊後更開辦官學“稷下學宮”,各諸侯國凡有大才者一律被高新聘用,比如魯國的孟子,趙國的荀子、鄭國的申不害等等,他們之間的交流是不用翻譯的,因為各國語言是統一的“雅言”也叫“夏言”,是華夏民族的正式交流語言,而非地方言。

    孔子從公元前497年前往衛國,到前484年回國,前後14年,期間相繼去過陳國、蔡國、曹國、宋國、鄭國等當時比較大的國家,向北沒過黃河,向南沒過淮水,向西不過鄭州,大致路線圖是:曲阜——濮陽——長垣——商丘——夏邑——淮陽——周口——上蔡——羅山,然後原路返回,範圍侷限於現在的山東西南部、河南東南部和河北南部之間。因此在這麼大小的區域內活動,不用說雅言,即便是方言也不會造成多大交流障礙。

     

  • 3 # 宗伯正曜

    先秦古代的普通話叫做通語,寫成文字叫作通言。

    普通老百姓日常所用的是庶語,當時叫做通語,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普通話。雅言是先秦宗伯儒士內部專用的一種上古語言和文字。現代學者把它解釋為古代的普通話,這是一種錯誤觀點。

    例如雎鳩就是雅言,意思是告廟;采葛也是雅言,意思是指喪禮,參邅(zhān)的雅言是指舉行迍(zhūn)禮等等。

    普通士人如鄉士、都士等不進國子上院,因而不通雅言。

    秦朝焚書坑儒,宗伯學上院弟子大多被害,雅言傳承出現斷裂。

    漢朝之後的文學和史學都是由庶語學者繼承發揚,如漢朝伏生、董仲舒等,現代文、史、考古學的基礎就是古代通語經典之學。

    俗語庶語紫勝朱,詩禮訓詁疏雅言。

    舉例如下,摘自《中華儒士尋聚書》

    1、庶者通言(古漢語)

    夫中華之學分士庶二者,漢儒源於眾庶而取其褊狹,嘐嘐則不通雅言。

    先秦諸士皆為絺巾儒冠,始學於王庭闢癰頖宮,進禮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庶儒如康成朱子之屬不通上古符文、車文、參文和古文,今之學者則無從考證,瞠目不知其然。

    餘雖海外流民,被髮塞邊,然學自參周宗伯一脈,秉詔續紀,自當不惜此身,遵大宗陽甫遺旨,老師牖中先生所託,召議天下儒士,正中國史,推行禮儀,祈祀社稷。

    大宗詔旨,永世戍國。

    身在夷隅,心繫中華。

    無懼艱危,奔走馳驅。

    執劍斬棘,死而後已。

    3. 虎士寮言(屋語)

    柔濡之術用事下皆尚也,尚柔厄樂。

    參歸未冠者雊覺以闢癰頖宮,射樂矢桓室。

    鬥滄康成朱子閭比之華英。

    伯命豈世,

    為王齊殳。

    察諮嘉震,

    昌國永年。

    4. 古儒雅言(參文)

    崇旨厭且,定升侈盤。

    獫梅薨揚,求我守吉。

    重尹駢介,溥隰之澤。

    維豈束世,爰嗟四國。

  • 4 # 豹眼看歷史

    孔子周遊列國而不是周遊六國,儘管孔子能掐會算,但他”善易不卜“。

    春秋時期的孔子,不會預測戰國時期會出現七雄爭霸,更不可能提前周遊六國連橫抗秦。

    魯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年五十六歲,辭掉了在魯國以大司寇代理魯相的工作,開始了周遊列國,大致走過了衛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地,基本的周遊路徑是曲阜—濮陽—長垣—商丘—夏邑—淮陽—周口—上蔡—羅山。

    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

    經過十四年的遊歷之後,孔子回到了魯國。

    從孔子周遊列國的路線及到過的地方來看,主要活動範圍就在今天河南省內。

    在大部分時間裡,孔子聽到的都是河南腔。見人都會被問:“儂弄啥來?”孔子往往也是回答:“俺是山東滴,剛想來耍耍”,儘管彼此聽著有點彆扭,但孔子大部分還是能聽得懂的。

    孔子一呆就是十四年,回到魯國後,恐怕也是一口河南腔。

    雖然河南腔不很標準,但這絕對是中原核心地帶,幾乎可以說,這裡的語言就是官方用語的普通話。

    對於題主提到的語言問題,從孔子周遊的足跡看,可能去過晉國和楚國,這個方言味道濃一點,但難不倒孔子。

    《戰國策·秦策》記載:

    “項橐生七歲,而為孔子師。”

    《三字經》也說“昔仲尼,師項橐”。說得就是孔子拜七歲的項橐為師的故事。這在敦煌考古發現的《孔子項橐相問》記載了這個故事。

    不過,項橐是魯國的神童,孔子在去晉國的路上,遇到這小孩用瓦片碎石築造的城,小孩說沒有城給車讓道的道理,逼著孔子繞“城”而過。

    孔子覺得這小孩不簡單,說可以做自己的老師。

    雖然這個路線與孔子周遊的線路似乎不太對付,但也佐證孔子曾經想去晉國。

    據《孔子世家》記載:

    孔子既不得用於衛,將西見趙簡子。至於河而聞竇鳴犢、舜華之死也,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

    孔子在衛國得不到重用,就想繼續西去拜訪在晉國主政的趙簡子。

    來到黃河邊就聽說竇鳴犢、舜華被殺,孔子面對黃河而感嘆道“美哉,黃河之水,浩浩蕩蕩啊!我不能渡過黃河,這是命中註定的啊。!”

    於是,孔子就打道回府,回到陬鄉,撰作了《陬操》的琴曲以哀悼被害的晉國大夫。

    可見,孔子想去晉國,只來到了黃河邊,並沒有渡過河去。這大概還是在中原地區,當地人基本還是河南腔,詢問孔子依然是“儂來做啥來?”

    孔子活動範圍北面以黃河為界,南面以淮河為界,南面可能到過楚國,這恐怕是孔子遇到的最大的語言障礙。

    《孔子世家》記載:

    孔子遷於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於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閒,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遷居蔡國第三年時,吳國討伐陳國,楚國救援,聽說孔子停留在陳、蔡之間,楚昭王就派遣使者聘請孔子。

    陳、蔡聽說後,害怕孔子到了楚國,對自己不利,就橫加阻攔,孔子受困於陳,由於斷糧,陷入困境。

    於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後得免。

    孔子派遣子貢出使楚國,楚昭王就興師動眾迎接,孔子才得以脫困。

    楚昭王準備把方圓七百里之地封給孔子,楚國令尹子西插了一槓,力諫昭王不要這麼做。

    楚昭王取消了這個打算,孔子最終沒有能夠留在楚國。

    孔子是否去過楚國沒有具體的記載,楚國當時的都城在郢,在今天荊州市西北的紀南城。

    這應該是深入楚國腹地,遠離了中原地區。地方方言與中原地區差距較大,雖然他們不清楚孔子到來是想“搞啥子搞”,說起話來就跟鳥語一樣,但這難不倒孔子。

    孔子弟子三千,能人不少,其侄女婿公冶長就會鳥語。

    鳥語都能懂,何況是類似鳥語的楚國方言。

    孔子那是無事不曉,無事不通的聖人,雖然沒有史料記載孔子的語言才能,但孔子周遊列國,通曉幾國語言,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況且其弟子來自四面八方,說啥語言的都有,即便孔子聽不懂楚國的語言,其弟子也有楚華人為之翻譯。

    其中七十二賢之一、排名第十七位的任不齊,就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今湖北)人。

    任不齊死後葬在桃鄉(今山東濟寧城北房葛鋪),也有說法任不齊是山東濟寧任城人。

    但是,豹眼認為語言問題不是孔子周遊列國的障礙,河南地區是中原地帶,有方言但與齊魯,特別是魯國相處較近,溝通起來木有一點問題。就算孔子到了楚國,由於楚國跟中原等諸侯國交往密切,既然秦楚之間都能頻繁溝通,沒有語言障礙,諸侯國之間自然是有許多語言大師掌握這些方言。

    孔子及其弟子們,在當時都是頂尖的人才,就像今天一樣,只要是人才,誰還不會點英語啥的呢?

  • 5 # 文化歷史田園

    一、傳說中文字是由倉頡創造出來的,有了文字,人類的語言也發展起來。文化傳承也有了一定的載體。六國國民都是華夏民族一代代發展繁衍而來的,文化有一個總的根基,就是倉頡造出的文字,形成的語言系統,所以從這個維度來說,六國子民同宗同源,孔子周遊列國,不會有語言上的障礙,更何況孔老夫子還是儒學大師,肯定也是語言大師。

    二、語言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在發展演化,與時俱進。隨著時間的推移,六國之間的語言也會有一定的差異,但是孔子不會擔心語言問題,因為他有賢人72,門徒弟子3000多人,按照當時人口來估算,孔老夫子開辦私人學校,相當於辦了一個十萬人的大學,這樣看來,六國中每個國家都有孔子的學生,孔子不懂該國的語言能夠很容易的找到他的學生噹噹翻譯,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 6 # 廠花

    不要把先秦時期的“國”的概念想象成有多大,那個時候的“國”,也就相當於現在的省,甚至連省的面積都不如。我們來詳細說一下:

    一,孔子周遊列國,都去了哪?

    孔子周遊列國是從魯國出發,大致走了衛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地。

    放到現在:

    首先出發地魯國位於今天的魯西南,豫東,皖北一帶,包含了濟寧、菏澤、臨沂等地區。

    衛國位於現今冀魯豫三省交界地帶,國都濮陽。

    宋國位於現今河南省東南部,國都商丘睢陽。

    鄭國位於現今河南省中心地帶,國都新鄭,今鄭州市。

    陳國位於現今豫東、皖西北一帶,國都株野,今商丘市柘城縣。

    蔡國位於現今河南省南部,國都上蔡,今駐馬店市上蔡縣。

    也就是說,孔子他老人家周遊列國,大致就走了山東、河北、河南一帶的中原地區。

    很小。非常非常的小!

    二、再說語言。

    孔子周遊的山東、河南、河北一帶,上古時期同屬於華夏族。

    也就是說,語言體系是一樣的,即使有差別,也是“方言”的差別,並沒有語種的差別。

    至於春秋戰國時代各國之間語言交往,這主要還是一些上層人士的來往。

    像孔子孟子在各國講學,蘇秦張儀在列國合縱連橫,他們講的都是一種共同的語言。

    叫做雅言。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普通話。

    你所謂的“國”其實都是諸侯國,而各諸侯國都是當初周王分封到各地產生的,開枝散葉般在中華大地上生長,根畢竟還是在周朝那邊。

    最早的雅言以周朝的國都西岐地方語言為基礎,春秋戰國開始,洛邑的地方語言就成了整個東周雅言的基礎。

    所以——“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交流並沒有什麼難度。

    最後,還是我一直以來的觀點:不要以現代人的思維去看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什麼好的剪輯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