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一號普洱茶
-
2 # 深圳鄭海洲
宋之亡,根本原因是宋朝太文弱,宋朝軍隊是敗仗專業戶,只要有對手就可能滅亡,不管對手強大不強大。
當然,元軍強大也是原因之一。一支能橫掃亞歐大陸的無敵之師,要滅南宋只是時間問題。當年元蒙建立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它的強大在於它的作戰樣式有別於各族,在當時可以說是最先進的戰法。每有交戰,必以重灌騎兵開路,遇敵時重騎兵兩翼分開,輕騎兵中央突出,一陣弓箭滅敵於二十步之外。別人的刀槍只有在數步之內才能格鬥,也就是說一般軍隊還來不及出手就被滅了。輕騎一出即退,等敵方攻來又由重騎兵擋住。他們就憑這種戰法橫掃天下所向披靡。
而反觀宋軍,歷來將帥不得自專,敵人進攻了擺什麼樣的陣法防禦都要報呈御批,焉有不敗之理?別說南宋,就是北宋,楊家將也死的冤,老潘家被人罵得冤,實際都是御批制惹的禍,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而戰將不能臨機決斷,貽誤戰機自速其亡。
說崖山一戰被滅的是文化精華,那是因為宋朝重文采而元朝重武輕文,南宋君臣是當時的文化精英。南宋被滅後,元蒙無文,元朝歷代蒙古王公貴族,能與漢族文人比肩的只有薩都剌一人。皇帝都不識漢字,各級官員自然上行下效,以武這榮,以文為恥,造成元蒙一朝人有民間文化,缺少官方文化。
-
3 # 護法天瓶
因為你仔細分析宋儒和之後的明儒,民國儒都不是完全一樣的。宋儒是仁義禮智信氣最全面的時候,也是儒家氣運最純正的時候。如果領土和現在的美國一樣大的話,其實就是現在美國的地位。美國武力很長一段時間也是靠數量堆的,並不是非常厲害。但文明程度非常高。宋也是重商的。
中國真正意義上開始儒家治國,除了漢之外,就是宋。宋興仁,全國修建八十一座放生池,並且規定全國每年三月,無論僧俗,不得殺生,規定不得殺耕牛。得極大的善報。不殺士大夫,宋無論是經濟科技還是商業在全球都是頂尖的。
後宋氣(仁氣)入日,成就了完整的日本之氣。日本的大和大和,就是大寬大愛大仁的意思。另外頒佈禁肉令,一千年不得吃肉。成就福報極為驚人。日本保護動物,地名中群馬,青森,鹿兒島非常多。一直到現在屠夫都是不潔職業生涯普通人機會結婚。
宋是中國古代儒家氣最完整的時代。也是仁風最濃厚的時代。
當然還有一個朝代明朝,是興禮德,崇禮者善,明朝以善為命名的地名同樣很多。只不過放生這種福報深厚綿長的行為,在明比較少見了。所以明主要是戒律福報。叫做戒福。
民國忠孝福
新加坡廉德。
-
4 # 我們需要真情
南宋之亡非亡於趙昺,亡於高宗,實亡於太祖,始亡於石敬瑭。公元936年,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於契丹。從此,中原農耕民族失去了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最堅實的一道防線。北宋年間,無論是遼或者是金,鐵蹄洶洶,在平坦的河北平原來去如風,肆無忌憚。後來西夏的崛起更讓北宋政府失去了騎兵寶貴戰馬最後的來源之地,也丟失了冷兵器現戰場上最厲害的機動兵種。所以兩宋之間,一直以步兵對抗騎兵,勝不能追,敗不能走,整個軍事力量的優勢完全傾向於遊牧名族。太祖得國不正,極具手下大將重蹈黃袍加身之故事。於是杯酒釋兵權,重文抑武之制度的形成也成了北宋政府冗官冗兵現象。這種現象給北宋政府帶來了沉重的財政壓力。內部消耗巨大的同時由於軍事上的毫無建樹,不得不採用歲幣等手段迎合遊牧民族,更造成了經濟上的崩潰。高宗繼位,私心甚重,殺岳飛父子及張憲等大將。戰略戰術上出現重大失誤。雖有海上貿易與江南水鄉糧食的高產勉力維持,但其統治已羸弱不堪。無有蒙古與女真人的連年大戰,或金或蒙早已馬踏江南,那來南宋偏安一百餘年的局面。再者,無論是盟金抗遼還是聯蒙擊金都是南宋政府政治和軍事上嚴重短視的愚蠢作為,進一步為南宋政府的覆滅埋下禍根。崖山之戰只是南宋迴光返照,也是漢民族最後悲慘壯烈的尊嚴之戰。陸秀夫背幼帝投海,十幾萬文人自盡,華夏民族被蒙古黑暗統治的時代到來。雖有幾位包括忽必烈在內的蒙古皇帝也醉心漢文化的薰陶,但不可否認在那個歷史時期,漢文化遭到嚴重的摧殘。孔聖門徒有骨氣的為南宋盡忠,更多的無良酸儒甘做元庭走狗,何能為漢文化帶來繼承和發展。崖山之後無中華,史書斑斑誠不欺人也!
-
5 # 狼主1970
蒙元強似虎狼,南宋弱猶釁邊。
蒙元橫掃歐亞大陸,開疆拓土超乎想象。蒙古兒童長於馬背,精擅騎射,蒙騎兵一人馭馬四,食乾酪馬奶,時刺馬血飲。掃亞細亞歐羅巴多不攜輜重,一路閃擊,靠掠奪自給,屠城殺盡男丁,擄婦女財貨以歸,兵尚納稅,是以屢戰國不乏財,兵以戰爭為致富途徑,奪人妻而妻之,掠人財而自富,其態於獅王爭霸幾似。
艮嶽之慾,肇崖山覆宗之禍;蔡賈二憝,成坐井投海推手。北宋徽宗,窮奢極欲。以耳目之淫,縱情聲色;快觀賞之便,敝民移山。重文輕武,君臣鬥藝;花鳥瘦金,偏招金致。與遼本以言和,竟與虎謀皮,聯金滅遼,內倚蔡京之奸,外用刑餘童貫,臣佞君昏,度不量力,復開釁金邦,致坐井微縮天地。
南宋高宗時,人民有亡國之痛,國有能戰之良將,軍民為用,此恢復之良機也,為一苟安而延宕,一味求和,自毀長城。偏安而不得安,君主憂擾惶惶,高宗禪位,其子又禪,其後禪之又禪。
至蒙掃歐亞,碾壓女真,金成殘喘之際,南宋先假其道,後聯蒙滅金,與北宋聯金滅遼如出一轍。時南宋相賈似道,起於雞蟲小兒,文筆遜於蔡京,奸邪則更甚之,聯盟之墨未乾,乘蒙隙復奪汴京十餘城,先開釁端。遂致蒙軍南下,奪取荊襄,未取反失,賈似道擬議和納金,值蒙廷變故,應其議而罷兵,似道以大勝奏功,後蒙遣使索值,留使不遣,竊聞弱者守理而直義,強盜悖道猶強辭。南宋反道逆理,以羊質而誘虎狼。
宋盛時猶遜於遼,金能滅遼,自能滅宋,蒙能掃金,南宋安保?崖山天涯海角,一隅之地,蒙擁亞歐,九州餐食,宋氣數盡矣!崖山碧血丹心,臣歿君亡,然民族氣節猶立崖頭,看殘陽如血,虎狼逸豫,幾代更迭,便似羔羊;聚華夏異采,潛形砥礪,百年之後,龍游故地。
華夏雖有蒙滿入主,然文化從未易位,土地雖承其足,文化足使之屈膝。
-
6 # 猊藥丸
崖山之後無中華?
這是日本人編造自己才是中華文明的繼承者
按這樣說法,二戰之後無日本呢
-
7 # 冬天的房子
公元1279年的初春,海風還帶著微寒,一直顛沛流離的南宋流亡政權,崖山最後一戰慘敗。站在降元宋將張弘範的船頭,文天祥親眼目睹了,陸秀夫懷抱年幼的懷帝趙昺沉海,十幾萬大宋子民寧做大宋的鬼,也不做亡國奴,捨生投海的悲壯場面。陸秀夫與懷帝沉海的瞬間,宣告了在中國存在152年的南宋政權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強大的北方遊牧民族建立的元朝。今天我們重新思考南宋滅亡的原因,以及它對中國文化產生的深遠影響,對我們每一個生命個體、以至於對整個社會仍然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南宋的滅亡與對手的強大有關係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當然有。就像清朝屢戰屢敗於西方列強一樣,一定與對手的強大有關係。但,這絕對不是最主要的關係。當時的實際情況,無論人口數量、經濟實力,還是人的綜合素質,南宋都要強於蒙古幾倍。任何事件的發生發展,都會有很多原因,從哲學角度思考,有內因和外因。內因起決定作用,外因起輔助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滅掉南宋的不是蒙古鐵騎,而是南宋自己。
一則是北宋以來的重文輕武政策和兵不識帥、帥不識兵的軍隊體制,造成了軍事力量的相對薄弱。
二是對外政策在戰和之間搖擺不定,不能一而貫之。強一點就要收拾舊河山,打敗了又搖尾乞憐、和議偷生。
三是給北方各族政權和議後的大量歲幣,助敵強,致己弱。
四是南宋的九位皇帝,除第二位為岳飛平反的宋孝宗外,其餘,有的只願偏安,不思進取。有的猜疑下屬,害怕功高蓋主。還有精神病的、智障的、沉迷酒色的,年幼無知的等等。怎麼可以與雄心壯志,英雄威武的忽必烈相比。國無明君,國危矣,國君如南宋者,國不亡何來天理。
五是奸臣當道,先有秦檜,史彌遠,後有賈似道。欺君瞞上,排斥異己,獨斷專行,結黨營私,殘害忠良,畏敵如虎,禍國殃民,時間很長近八十年。
六是積年的,不能速戰速勝的戰爭,不但極大地削弱了國力,也使人們厭倦了戰爭,甚至連南宋的皇帝自己。
七是每當大敵當前,總會有人為了生,或是為了他們所謂的“榮華富貴”,而放棄義,投敵叛國,甘做漢奸。如張弘範之流。壯大了敵人,削弱了自己,動搖了民心。
總地來說,當時的南宋國運將盡已無天時,佔盡地利不會用也沒用,雖有民心而不善和,亡國是必然,只不過是千百萬個精忠報國如岳飛者,使它由金苟延殘喘到了元,而已。滅掉南宋的不是別人,是他自己。
第二問,為什麼崖山一戰被滅的是文化精華。我想,所謂文化精華應該是一種魂,一種民族的魂,一種深埋在骨子裡的民族精神,民族氣節,一種寧肯餓死首陽山也不食周粟的大仁大義。“崖山多忠魂,後先照千古。”從這種意義上講,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三忠”為代表的南宋忠臣義士,以及不屈投海殉國的十餘萬南宋軍民應是中華文化的精華。
但在那裡,在崖山被滅的只是他們的軀體,他們的精神在那裡得到了超越,昇華為永恆。任憑滄海桑田,時代更迭,永遠被歷史和人民銘記,千古流芳。蔡東藩《宋史通俗演義》最後結句詩:“一代滄桑洗不盡,倖存三烈尚流芳。”正因為有了他們的精神存在,崖山不僅僅是南宋王朝最後滅亡的遺恨之地,也是當時的漢人最後家國地,更是後人抒發愛國情懷之地。歷代政要、墨客、普通百姓臨崖憑弔,在嘆息、追懷中,都會油然而生一種偉大的情感———愛國主義,澎湃在自己的血管深處,經久不息。
2018年的冬月,也是一個海風微寒的日子,我有幸從珠海斗門的黃楊山也字峰的張世傑墓前,憑欄遠眺崖山和零丁洋。我彷彿如站在張弘範船頭的文天祥一樣,目睹了那場偉大的悲壯,我的血管深處也不自覺地澎湃起那種極其偉大的情感,經久不息。
-
8 # 小蓓尤嬌安堪折
南宋以半壁江山而擎世界經濟之巨臂,文人騷客輩出一時獨領風騷,柱國重將尚存釣魚城蒙哥授首。南宋底蘊之優厚可見一斑。崖山交戰雙方皆漢人,實屬民族之恥。中國也第一次整體被異族北方遊牧民族所征服。但文化乃民族之魂,雖有政權更迭,但文明之火不滅。
-
9 # 行蹇
徽欽二帝囚北冥,
開封荼毒無汴京,
白馬渡得康王去,
杭州美景風波亭。
話說徽欽二宗,軟弱無能,被金國擒去,所幸有一子趙康王外出招兵買馬,得脫此難,得白馬渡得河去(有白馬渡康王一說,如今河南的白馬寺為證。),在杭州稱帝,既為南宋,站穩腳跟的趙構此時卻不思圖強進取,卻偏安一隅。表面上顯示與金國仇深似海,暗地裡卻私通款曲。領會意圖的奸佞之徒秦檜,一味求和;錯解了的上意的忠良志士岳飛,卻要“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要一雪靖康之恥辱,迎回徽欽二帝,因此,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賜死在杭州的風波亭。後來才有南宋連結蒙古,南北合擊滅了金國,但不料,被虎狼之師的蒙古順勢而為,由此,南宋滅亡,元朝建立。
有人說,宋朝是中華文化最燦爛的時期,有宋詞,有清明上河圖,那樣的繁榮,那樣的歌舞昇平,那樣的娛樂至死,怎不被武裝到牙齒的對手滅亡。
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前車之鑑。
回覆列表
公元1279年,南宋被元朝軍隊打敗,盛極一時的大宋王朝就此結束了。宋朝失敗後,左丞相陸秀夫投海自盡,楊太妃也以身殉國,喪命大海。可以說,此戰堪稱中國史上最慘烈的亡國之戰。今天,就給大家解讀關於導致南宋滅亡的關鍵性戰役,至今仍困擾著大家的三個疑問。
第一,南宋的領導為什麼會選擇,將所有的軍隊都集中在崖山以此來和元軍開展對抗?因為崖山的地理位置並不是很好,按照宋軍以往的慣例,他們都會選擇崖山以南的一個海域駐守軍隊,利用海島來和元軍對戰。
然而,在宋朝滅亡的關鍵性一戰中,宋軍選擇駐紮崖山,崖山的方向和元軍追擊的方向剛好相同,相當於宋軍朝元軍自投羅網。再加上宋軍在崖山作戰的方向剛好逆風,給戰鬥增加了不少阻力,因此許多人不理解宋軍選擇崖山作戰的目的。
有人說,可能是宋軍已經看清了形勢,知道孱弱的宋軍內部力量無法對抗強大強悍的蒙古元軍,出於鄉土情節的緣故,將作戰大軍從海域轉到了陸地。
第二,元宋作戰,宋朝擁有20萬的兵力,而元軍只有區區2萬。相差如此巨大的實力,是什麼因素導致了宋軍的失敗呢?而且元宋之間的那場戰役是在海邊,蒙古人擅長騎射,在海域,他們的騎兵優勢根本無法充分地發揮,按理說宋軍在陸戰方便比較佔優勢,然而為何最後還是敗在了元軍手裡?
有人說,元宋軍隊不僅數量上差距甚遠,在軍隊士氣和軍隊內部人員構成上也相差天壤之別。別看宋軍有20萬人,但是這些人都是各地的勤王軍隊中東拼西湊的組成的。
而且在元軍的追擊下,宋軍屢戰屢敗,士氣低落,作戰時根本沒有統一性。而元軍雖然人少,但是一路高歌猛進,屢戰屢勝,越戰越勇,和宋軍作戰時士氣高漲,眾志成城。由此可見,這一點可能是宋軍失敗的關鍵性因素。
第三,當時的南宋軍隊將領張世傑指揮方法上有些讓人看不懂,南宋的水師力量很龐大,但是他卻決定讓所有人在海港之中待戰,狹小擁擠的海面讓人數眾多的宋軍顯得十分擁擠,最大的作戰潛能也無法充分發揮,張世傑為何這麼做呢?崖山海戰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經過?
當時元軍兵臨山下,張世傑借用了三國曹軍“赤壁大戰”的作戰策略。他先將數百艘戰艦連在一起,然後讓南宋末代皇帝的船位於最中間。元軍將領張弘範建議使用火攻,可以將宋軍的連環船燒個精光,但是有人提出反對意見,火攻極大可能會造成宋軍趁亂逃跑,很難一舉殲滅。
既然火攻行不通,張弘範開始另闢蹊徑。張弘範先派一支隊伍正面進攻宋軍,引開敵人的注意力後,他悄悄帶著一支精兵隊伍俯身在甲板上靠近宋軍的船隻。一聲號令,這支精兵隊伍就攻破了宋軍七八艘戰船。眼看形勢不對,張世傑立刻斬斷繩索進行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