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歷史檔案館

    我是真君,我來詳細回答。

    自古以來,很多人都是以成敗來論英雄。所謂成王敗寇,願賭服輸,秦朝末年,在防抗暴秦的眾多人中,以劉邦與項羽的勢力最為強大。自然,秦朝滅亡以後,劉邦與項羽就天下展開了爭奪。

    西楚霸王項羽自刎烏江,劉邦順利的奪得了天下,建立了漢朝,成為了一代君王。不過後世對項羽與劉邦的評價不一而足。很多人並不因為劉邦建立了漢朝,從而喜歡劉邦,很多人還是覺得項羽比劉邦強多了,覺得劉邦就是一個小人。

    項羽與劉邦究竟誰厲害呢?我們來看看毛主席是如何評價的。

    眾所周知,毛主席對中國的經史子集是很有研究的,尤其是對《二十四史》,毛主席可以說讀了很多遍。司馬遷所寫的《史記》,是一部比較偉大的著作,上面不只是為皇帝,將相立傳,也記載了很多小人物,比如刺客,商人,學者等。

    毛主席

    在《史記》當中,項羽為什麼失敗?劉邦為什麼成功?都有記載。不同的是,項羽失敗的原因,是司馬遷總結的。劉邦成功的原因,是劉邦自己總結出來的。

    在《史記》中,司馬遷給出了四點原因:一,項羽心中只有楚地,放棄了關中之地。二,放棄了義帝,自立為王,失去了人心。三,居功自傲,不知道學習古人的經驗與教訓。四,只想著靠武力平定天下,而不知道收買人心,對手下的有功之臣,不知道獎賞。

    劉邦劇照

    劉邦在一次談話中說道了自己成功的經驗,劉邦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保障後勤,我不如蕭何,帶兵打仗,百戰百勝,我不如韓信。我劉邦之所以能夠打敗項羽,是在於我用了張良,蕭何,韓信三個傑出的人才。

    是的,項羽失敗,劉邦成功的原因都是多方面的。毛主席在看過項羽與劉邦的故事以後,說了一句話,道出了劉邦與項羽的偉大與失敗。

    毛主席說道:“項羽並不是政治家,而劉邦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是的,項羽可以說只適合帶兵打仗,是一位傑出的將領,而不是一位偉大的主帥,更不會成長為一名帝王----政治家。另外,相比於劉邦,項羽還是一個特別仁慈的傢伙。

    而劉邦呢?雖然帶兵打仗不行,但是,劉邦很有心機,善於收買人心,對於權利鬥爭很有心得,並且鐵石心腸,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真君覺得毛主席說的特別的對,項羽就是一個本領高強,但是心智不太成熟的孩子,而劉邦卻是一個武力值不行,但卻是一個老江湖。而亂世,不適合項羽這樣的人,項羽不適合做政治家,只適合做一個名將。

  • 2 # 銘記恩澤方

    劉邦厲害,儘管劉邦出身比不上項羽,年輕時項羽也勝過劉邦,但英雄不問出處,厲害不厲害也要看誰笑到最後誰才厲害。

  • 3 # 寒亭有雨

    在司馬遷所寫的《史記》十二本紀中有這樣兩篇:《項羽本紀》《高祖本紀》

    本紀:主要記載歷代帝王政績。

    據此我們可以得出大致判斷:在司馬遷看來,二者實際上是不分上下的。

    歷史上項羽並未稱帝,卻依舊被寫進本紀而非列傳,這也說明了司馬遷對於項羽在某種程度上的認可

    下面我們從《史記》中的幾個片段,簡略探究一下劉邦和項羽。

    出身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劉邦,本名劉季,季在古代意為最小,正因其是家中最小的兒子,故名為季。父母也都是普通人。

    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

    項籍,羽,因此後世多稱其為項羽。這個姓氏據說出自羋姓或姬姓,乃以國為姓。並且在秦時能有,我們可以肯定項羽身世不凡。

    少時經歷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少時劉邦可謂遊手好閒,好酒色,不務農,據說早年時劉邦的父親很不待見這個兒子。少年劉邦可謂是普通到了極致,任誰也無法想象到他會在未來成為一個朝代的君主。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少時項羽可謂是有著優渥的學習條件,但是從此段我們可以看出,對於書、劍他不是很願去學,這裡我們只能認為他對於這些都只是略知一二。而從他後期的經歷我們可以知道項羽是一個將才。

    遇秦始皇出行

    高祖常繇(yao)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kui)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史記》中這段話是說,劉邦看到秦始皇出行時,他感嘆道:“大丈夫就應該這個樣子啊!”劉邦認為秦始皇是榜樣,心中生出的是敬佩仰慕之情。

    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而項羽碰到秦始皇出行的陣仗時,他並未被震撼到,而是說道:“我可取而代之!”少年的項羽有這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自信。

    從兩人遇到秦始皇出行的不同反應,我們可以清晰地瞭解到兩人截然不同的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歸根結底是說,一個人性格會影響他的行為、選擇、判斷,而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也就構成了人物的最終命運。

    入關中

    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

    這裡講的是劉邦入關後“約法三章”,得到了秦人的認可。

    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與其產生對比的是,項羽入關後燒殺搶掠。使得秦人都害怕他、憎恨他。

    從兩人入關後的不同舉動,我們可以知道劉邦是有君主之才,而項羽只能稱為將才。但不可否認的是,項羽在反秦暴政中立下的不菲功績和巨大貢獻。

    成王敗寇

    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從泗上,即號沛公。嘯命豪傑,奮發材雄。彤雲鬱碭,素靈告豐。龍變星聚,蛇分徑空。項氏主命,負約棄功。王我巴蜀,實憤於衷。三秦既北,五兵遂東。氾(fan)水即位,咸陽築宮。威加四海,還歌大風。

    這是司馬遷在《高祖本紀》中對劉邦的評價,他充分地肯定了劉邦的建立漢朝的歷史功績,給予其很高的評價。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國家統一,為此後的文化發展,社會進步奠定了基礎。

    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始,楚懷王初封項籍為魯公,及其死,魯最後下,故以魯公禮葬項王谷城。漢王為發哀,泣之而去。

    而司馬遷在《史記》中表達的對項羽的思想感情,更多的是惋惜和同情

    但他又在《項羽本紀》的末尾較詳細地描寫了項羽烏江自刎後,他心中所念的江東父老也在唸著他。當天下都已降漢,唯獨魯地的江東父老不肯,漢朝以兵力威脅,不肯,當漢軍拿出項羽的首級時,他們才肯投降。

    成功與失敗並不能作為評價歷史人物的唯一標準。有些人生不逢時,有些人難遇展現自己的機會或是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時勢造就英雄。若是項羽生逢盛世,可能會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將領。

    劉邦和項羽誰更厲害呢?可以說很難比較出來,他們的才華是展現在兩個領域的。就連司馬遷也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認為二者不分仲伯,這大概也是司馬遷將並未稱帝的項羽寫入本紀的原因吧。

    後世評價秦帝始皇太暴虐,位傳二世而已矣。 漢室龍興滅秦項,高祖劉邦赤帝子。——(《歷代傳授歌》宋•陳普) 漢高辛苦事幹戈,帝業興隆俊傑多。 猶恨四方無壯士,還鄉悲唱大風歌。——(《沛宮》唐•胡曾)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題烏江亭》唐•杜牧)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疊題烏江亭》宋•王安石)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夏日絕句》宋•李清照)參考文獻

    1.《史記•項羽本紀》

    2.《史記•高祖本紀》

  • 4 # John14802

    政治戰略上劉邦是相當成功的包括看清秦帝國的軟肋不與其糾纏率先入關佔據政治優勢尊奉楚懷王,而項羽雖然擊潰秦主力但是坑降殺懷王直接導致政治上的失敗,失去了民心與其他諸侯的支援。第二是地緣優勢沒有很好調配,天下的幾個關鍵點沒能很好把控,削弱各諸侯的實力,徐州雖然是天下雄關重鎮,利與西楚騎兵四方出擊,同時也利於其他勢力對其合圍以至於最後被韓信斷後,彭越斷其糧道。做困獸之鬥。但是項羽作戰能力確實是古今難尋!徐州之戰三萬騎兵擊潰五十萬聯軍,至今都是經典。一句話論政治戰略劉邦厲害!論軍事作戰項羽厲害

  • 5 # 胡家小胡

    劉邦項羽的楚漢之爭,為後世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典故,劉邦和項羽可謂是一時瑜亮。要說誰更厲害,劉邦作為最後的勝利者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可是項羽也有劉邦所不具備的厲害之處,我們從出身、軍事、用人、性格四個方面對兩人比較一番。

    首先是出身,也就是現在說的起跑線,項羽是楚國貴族,軍事世家,劉邦是沛縣泗水一亭長,在那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還停留在只是一句口號的時代裡,這一點劉邦是無法與項羽相比擬的,項羽的出身比劉邦更高,起跑線更高一些。

    其次,軍事上面,每次劉邦帶兵打仗都被項羽打的丟盔棄甲,每次都是憑藉手下將領來翻盤,軍事才能上劉邦和項羽不是一個檔次,更兼項羽武力值爆表,真正的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冠絕諸侯,這不是劉邦所能比的。

    再次,用人方面,劉邦起於布衣,但是他豁達大度,善於聽取別人的諫言,能人盡其用,所以大家也都願意跟著劉邦幹,手下能人戰將眾多。反觀項羽,雖然勇武過人,但是剛愎自用,好猜忌,身邊就一個能出奇謀的范增,卻被劉邦利用項羽的猜忌心理使用反間計讓范增憤然離去,大好形勢毀於一旦,以致項王烏江自刎。

    最後,都說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爭奪天下的劉邦和項羽,劉邦性格豁達,膽子大,好結交,處事圓滑,而且深得厚黑學的精髓,臉皮夠厚,能做到過河拆橋和六親不認,而貴族項羽好面子,做事優柔寡斷,臉皮薄,那怎麼能鬥得過臉皮更厚的劉邦呢。

    綜上可以看出,四個方面項羽只在軍事才能和個人武功上比劉邦強,所以雖然項羽起跑線高,但是劉邦比項羽更接近成功。

  • 6 # 九井散人

    一:比形象,項羽遠勝於劉邦。

    項羽是一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史上第一猛將,形象威武勇猛,再加上楚國貴族氣質,形象必定遠勝於出生草莽、吊兒郎當的劉邦。《史記》中記載說,項羽“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而劉邦也確實是個混混,年輕時不太喜歡讀書,也不喜歡下地勞動,常被父親訓斥為“無賴”。

    二:比打戰,項羽比劉邦強太多。他27歲時就已經是一位銳不可擋的霸主了。在消滅秦國的戰爭中,項羽叱吒風雲,所向披靡,“攻定陶”,“拔襄陽”,“斬李由”,“殺宋義”,“諸將皆懾服”,東救齊地,西破章邯,而在鉅鹿一戰中,更是置生死不顧,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取得關鍵性勝利,“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氣概可謂雄偉英武,聲勢如日中天。

    後來項羽和劉邦爭奪天下時,項羽對陣劉邦也是從無敗績。

    歷史上項羽輸給了劉邦,因為在項羽的心中,他一直都把自己看作英雄,他也一直以英雄的形象來要求自己。因此他放縱自己的情感,憑自己的喜好獎罰部下,憑自己的喜好殺人。他沒有把心思放在國家的管理上,沒有把心思放在招攬人才上。

    他排斥才華過人的韓信,因為韓信受過胯下之辱。他欣賞敵對的樊噲,因為樊噲忠勇豪爽,他認為樊噲是個壯士。

    項羽的人生一直都很順,似乎沒受過什麼挫折。當他經歷人生中的挫折時,就是烏江兵敗,而他處理這次挫折的方法卻是採用了自刎。

    而劉邦是個草根,是個混混。在他的成長經歷中,他一定經歷了太多的挫折。他在與人打道的過程中,也一定積累了很多的經驗。

    這就是劉邦最後贏了項羽的原因,實際上項羽的能力要強於劉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犬夜叉》這部動漫成為了多少人的回憶?盆友們留下你們的點贊和留言,讓我看到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