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邵哥說古今
-
2 # 鷹城沒有鷹
中國的房子不僅僅是居者有其屋那麼簡單,同時也是一種金融工具,就像美國的股市一樣是一個大型的資金蓄水池,如果沒有這個蓄水池超發的資金將四處推高物價影響人民生活,或許有人說房價高買不起房,我的建議是買不起可以去買郊區的,北京上海買不起買周邊,總有和我們收入相匹配的房子,但是物價高了那就不一樣了,基本生活是受到了影響將是致命的。同時房子推動了周邊的商業服務,傢俱家電等行業,在中國房地產的帶動力是無可比擬的。
-
3 # 思之遠方
房地產帶動能力強,帶動的產業鏈條比較長,有人計算過,大約有近50個產業同房地產有產業上的銜接和需求上的關聯。50%以上甚至更高的農民工在房地產的建築工地幹活掙錢。房地產是鋼材水泥等建築材料的需求大戶。房地產健康持續發展,對就業等民生保障的的影響較大。
-
4 # 房壇法菜
房地產業確實能帶動國民經濟發展,而且這個帶動作用還不小,這也是國家和地方都那麼依賴房地產業的地方。不管是國家,還是民眾,對房地產可以說是又愛又恨。這種趨勢,在未來可能會得到改變,小菜分享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供參考。
第一、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究竟佔有多大比重?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9年,房地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佔比達7%!這是個什麼概念?第一產業(農、林、牧、漁)增加值在GDP中的佔比為7.1%。
也就是說,我們心目中的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加起來的產業增加值約等於房地產業增加值。
曾經的農業大國,現在一個第三產業中的房地產業一項就能抵擋曾經的經濟支柱。可見,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有多大。
從圖表資料看,2010年房地產業增加值佔比在5.71%,到2019年,也就是10年後,這個佔比已經上升到7%,顯示房地產業的地位在穩步上升,國民經濟對房地產業的依賴在提高。
因此,房地產有經濟“壓艙石”的稱謂就不奇怪,這也是國家堅持要保護房地產的原因之一。
第二、國民經濟的“三駕馬車”得益於國民經濟的“三駕馬車”,也就是出口、投資和消費,國家經濟保持了長期、高速、穩步發展。
目前看,三駕馬車就一架馬車跑得順暢些,另外兩架馬車都遇到了困難。
01、出口
08年經濟危機後,中國“4萬億”救市,疊加城鎮化戰略和人口紅利,房地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國民經濟得以迅速復甦。
世界其他國家經濟韌性不夠,就連老牌資本主義的西歐國家,經濟也遲遲無法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購買力嚴重下滑,需求有限,向西歐的出口下降。
在經濟焦慮的氛圍下,美國悍然發動了貿易戰,加上日本、加拿大呼應,中國向北美市場的出口嚴重下滑。
世界其他地區,也就是廣大的亞非拉地區和俄羅斯,經濟較為貧弱,購買力不強,向這些地區的出口量也不大。
放眼全球,哪個地區的市場對中國都不利,出口創匯都比較艱辛,出口量嚴重下降,不得不出口轉內銷,產業轉型升級應對。
02、消費
也就是內需。
房價高企,房貸高企,民眾口袋裡的錢都跑到樓市裡面去了,掙的錢也還銀行貸款了,哪來的錢消費?沒錢消費,內需就不振,也就無法拉動經濟。
03、投資
得益於房地產業投資帶來的高速增長,三駕馬車有1駕還能動能充足,在全球經濟普遍低迷的情況下,中國還能保持高速增長。
房地產投資只是投資中的一項,還有基建、固定資產投資等,但基建週期長,修條高鐵,工期一般3-5年,甚至更長時間,而且基建就是單純的建設,能帶動多少上下游產業?受益的就是建設單位和途徑的地區和部分民眾,受益面窄。
房地產業投資週期短,一般8個月-2年左右,見效快,而且能帶動上下游產業實在太多了。比如,傢俱、家電、裝修、建材、銀行、中介、就業、家居等,解決了多少就業和銷售問題。
當然,對地方財政而言,也是極為重要的。據上海易居研究院的資料顯示,2019年,全國賣地收入達7.5萬億,在地方財政收入中的佔比為52.9%。
也就是說,地方財政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度超過了50%!寄於土地財政之下的房地產業地位可想而知。
可見,國民經濟的三駕馬車,僅剩投資還動能稍足,另外兩架馬車目前看,動能都不夠足,而且短期內難有較大改觀。
第三、如何看待新基建計劃?近期,國家出臺了規模宏大的新基建計劃,在出口和消費難有重大改觀的情況下,唯有投資還能依靠,必然將在這駕馬車上增加投入。
01、疫情的影響或將長期化
經過SARS後,中國在防控全國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上具有極強的體制優勢和動員能力,也有了值得借鑑的防疫經驗。
這從1月20日國家衛健委確認新冠肺炎為乙類傳染病,採取甲類傳染病防治措施起,短短2個月時間,就將疫情有效控制住,就能看出優勢和經驗。
但國外沒經歷過這種病毒,缺乏應對的經驗,體制上又存在劣勢,加上人口不多,防疫物資儲備和生產能力不足,因而,國外的疫情防控可能會長期化。
疫情長期持續,並愈演愈烈,必將讓緩慢復甦中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也將導致跟世界經濟緊密關聯的中國上下游產業遭遇困境,出口和外需將進一步減弱。
02、城鎮住房供需總體平衡
據恆大研究院的資料顯示,2018年末,中國的城鎮住房的套戶比為1.09,接近世界正常值1.1,略高於德國1.02,略低於名美國1.15,預示著我們城鎮住房供需總體平衡。
而西南財大在2017年的調研資料表明,中國城鎮居民家庭的住房自有率已達90%,則進一步說明中國城鎮住房總體供需已經接近飽和。
在這種背景下,“不以房地產作為短期內刺激經濟的手段!”既是保持房地產業健康、平穩發展的需要,也是住房總體存量已達供需平衡點的客觀需要。
缺少房地產投資拉動,那怎麼辦?
於是,國家新基建計劃就順理成章地出臺。這既是順應投資拉動國民經濟的需要,也是培育下一個支柱產業--科創及技術服務業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5G、高鐵、新能源、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產業急需投資促發展。
綜合全文:
因此,城鎮住房總體存量總體充足,房地產業的地位或將逐步弱化,而科創的地位或將逐步提升,科創替代房地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既是趨勢,也需要時間,我們一起迎接它吧。
-
5 # 房產老司機007
毫無疑問,能!過去20年已經證明了,剝離房地產一直都是空想。對於地方財政來說,房地產的貢獻接近一半,砍掉房地產,公務員教師警察的工資都發不出來,更別提造馬路建醫院了,這個事實很殘酷,但沒辦法忽視。
-
6 # 麥朗之光
房地產本身屬於實體經濟的一部分,地產經濟的整個產業鏈龐大,上至鋼筋水泥建材裝修,下至地產銷售中介等服務性群體統統都和地產有關。地產中價格比重最大的地皮也為地方財政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地方財政是城市建設的重要來源。所以你看,地產創造了就業,製造了消費需求,也為民眾享受的基礎設施建設增添保障,毫無疑問,地產是可以拉動民生經濟的。
But
過量成毒藥,當地產發展過熱,自然會帶來整個社會的運作成本升高,辦公以及商業租金的提高反過來會壓縮商戶的利潤,降低民眾的創業積極性。老百姓貸款買房揹負沉重的負債也嚴重壓縮了消費慾望;買賣房子或者直接做開發商賺錢比製造業更快,又會導致製造業的流逝,等等。
很多問題應該理性看待,房價上漲有一定的國內及國外因素影響。地產經過近30年的高速發展,未來會慢慢告別高週轉高負債的粗糙運作模式,地產企業也會慢慢向頭部靠攏,未來地產行業會越來越規範,地產的金融屬性會在一定程度上淡化,畢竟,製造業才是中國的根基。
-
7 # 買房參謀
房地產行業當然可以拉動經濟,但要分階段來看。
當居民儲蓄率過高,消費意願不強時,刺激房產消費,可以帶動非常多的產業發展。例如直接與房地產相關的鋼鐵、水泥、機械、化工等等行業,這些第二產業可以說是房地產業的基礎,而間接與房地產行業相關的就更多了,例如家電業、能源業等等。
但這個拉動經濟一定要注意簡一老師之前說的前提,儲蓄率高,消費意願不強。我們可以看21世紀前十年,國家都在鼓勵房產消費,甚至出現了“買房就是愛國”等偏激言論。
但是現在情況又不一樣了,居民負債率已經大幅上升,消費意願已被房貸擠壓,這時再鼓勵房地產市場就弊大於利了。雖然房地產行業發展依舊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但它卻擠壓了更多與人們相關的產業,衣食住行中的服裝業、食品業、汽車業就已經非常明顯被擠壓了。
比如從10年以後,樓市的調控政策就在放鬆和收緊之間來回變動,正是應對隨時變化的市場。進入2020年後,“房住不炒”再次強調,一城一策繼續實施,都是為了保證房地產市場不出現大幅波動影響民生。
-
8 # 黃埔地產老兵
房地產經濟是否能夠帶動民生經濟?我想稍微有點經濟常識的人都會給出肯定的答案,這並非難以理解的課題。
首先,房地產經濟對上下游產業的帶動,為民生經濟發展貢獻巨大;房地產產業上下游所帶動的水泥、建材、家電、家裝等行業投資,保守估計每年可以拉動2%左右的GDP。雖然中央已明確指出,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增長的手段,但其對整個國民經濟的貢獻不可否認,房地產經濟的貢獻越大,作為國民經濟一部分的民生經濟從中受益也越大。
其次,房地產提高了居民的居住品質,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房改之前,大家普遍居住在單位的筒子樓裡,十幾戶人家共用衛生間,四五家共用一個廚房,三代人擠在一個幾十平方的房子裡,居住環境和空間可想而知,根本無幸福感可言。衣食住行乃民生之本,居者有其屋更是民生之基。從1987年房改開始到現在三十多年,老百姓的居住環境和品質得到了質的飛躍,可以說房地產對民生的貢獻功不可沒。
第三、房地產的稅收貢獻,使得民生有了經濟基礎;房地產相關稅收是地方政府稅收收入的重要來源,涉及到房地產相關的稅種包括契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約11種。隨著房地產市場迅速發展,房地產相關稅收規模持續擴大。2018年房地產專項稅共1.8萬億元,佔當年地方本級稅收收入的23.7%。2019年國家實施了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但房地產仍貢獻了1.93萬億元專項稅,同比遞增了7%。稅收的原則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正因為房地產稅收的巨大貢獻,使得國家有更充足的資金用於民生經濟的發展。
第四,房地產解決了大量的人口就業。房地產解決了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為建築業、物業管理、裝飾裝修、傢俱建材等上下游產業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崗位,隨著勞動力密集型細分領域快速發展,房地產將承接更多的農業剩餘勞動力就業轉移。就業是社會穩定的基石,也是老百姓的生存之道,房地產提供的工作崗位就是最大的民生經濟。
總之,房地產經濟與民生經濟密不可分,房地產經濟支援民生經濟發展,民生經濟反哺房地產經濟,二者相互促進、相互作用,共同構成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組要動力。
-
9 # 標峰理論評
房地產業上下游相關產業達數百個,對拉動就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這就決定了,當下,房價不應該驟降,也不可能驟降。或者說:暴漲暴跌都不好,平穩健康才有益。
可話分兩頭:房價在相當高的水平線上企穩,廣大老百姓還是買不起。有人甚至提出,現在住房價格已經高到“和老百姓沒關係”了。一頭是經濟發展,一頭是民生所繫,似乎是個矛盾、是個困局。那麼,如何才能破局?
首先,從長遠看,房地產與國民經濟的關係,不應“捆綁”得太緊,不宜過度親密。有人說,過於依靠房地產拉動經濟是飲鴆止渴,話雖偏激,卻不無道理:房子既然這麼賺錢,幹嘛把錢投到別的行業去?其他行業將面臨這樣的釜底抽薪,經濟結構也將會日漸失衡;對老百姓來說,高房價大大降低幸福感不說,錢都用來還房貸還不夠,其他消費怎麼能拉得起來?拉動內需恐怕將困難重重;房價飛漲,有房階層與無房階層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勢必新添財產性收入分配不公……話不妨說得重一些:過於依賴房產經濟,不利於經濟結構的調整,不利於可持續發展。
其次,應該更加著重強調房地產的民生屬性,切實把建設保障性住房當作政府的責任。這方面工作其實政府早就在做,保障安居工程建設力度也在不斷加大。但從現實中看,保障性住房的覆蓋率還很低,困難群體尚且顧不過來,為數眾多的中間階層更排不上號了。
障礙首先在一個字:錢。公共產品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政府也需要拿出真金白銀。可錢自何出?目前,很多地方主要的資金來源是由商品房開發帶來的土地出讓收益和稅收收入,以商品房養保障房。可問題是,有些地方政府,對於能收錢的商品房,非常積極;面對要花錢的保障房,則不大“感冒”。剃頭挑子一頭熱,使保障房建設大大滯後,甚至象徵性蓋一點兒。杯水車薪,自然無力解決老百姓的住房難題。
能否克服利益驅動,把老百姓的民生問題放在該放的位置,這是關鍵所在。
其實,姓民生和姓經濟並不矛盾。住房保障搞好了,商品房市場才能真正祛除虛火,走向健康。老百姓的剛性需求得不到分流,不得已都直奔商品房那一條路而去,結果房價越來越高,企業風險也越來越大,路是越走越窄。
久虛之人,不能急藥猛攻,需要慢慢調理;保障房也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實現全覆蓋的。這個大家能理解——但不能忘了目的地:寫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的“住有所居”。要持之以恆,計年以期,切莫讓老百姓成為《莊子》裡那條躺在乾涸的車轍裡、思一瓢水而不可得的鮒魚。
回覆列表
有促進作用也有副作用,需要控制在合理範圍!現在很多家庭房貸佔到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這種情況下就會擠壓消費資金,較低消費品市場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