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402年,中國歷史上的關鍵年份。
六月,南京城,亂如麻。方孝孺靜坐家中,等待被捕的一刻。
城內佈滿通緝令,舉國正在追捕上榜的29個“奸臣”,排名前五的是:
方孝孺第一個被捕。準確地說,他是被“靖難之役”的勝利者朱棣派人“請”去的。
3年前,朱棣在北京起兵,以“清君側”的名義,反對侄子建文帝的削藩政策。發兵前,他的軍師姚廣孝跪地囑託,說南京城破之日,方孝孺一定不肯投降,希望不要殺他。
“殺方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姚廣孝意味深長地說。
朱棣打下南京城後,方孝孺果然不逃,也不降。
下獄後,朱棣再三請人去勸降,方孝孺終不從。
等到朱棣準備登極時,為了借重方孝孺在天下士人中的名氣,便要他起草登位詔書。
方孝孺身穿孝服,大哭上殿,見朱棣。
史書記下了兩人的對話。
說完,命左右上紙筆。
朱棣:登極詔書,非先生起草不可。
方孝孺寫了幾個字,隨即擲筆於地,大哭。且哭且罵:死即死,詔不可草。
朱棣:難道你不怕誅九族?
方孝孺:便誅十族奈我何!
朱棣徹底被激怒,當場命人用刀割裂方孝孺的嘴巴,從臉頰割到耳朵。
野史記載,方孝孺的族人、朋友、門生,一個個在他面前被處死,他都不為所動。
輪到他的弟弟方孝友,他罕見地留下眼淚,弟弟反過來勸他,“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
整整殺了7天,一共殺了873人(一說847人)。
最後才輪到方孝孺本人。他慨然赴死,並寫了一首絕命詞:
死時,年僅46歲。
這是中國歷史上株連最廣的一次慘殺。方孝孺,此後成為“骨鯁之士”的代名詞,成為明朝最硬的“硬骨頭”。
但是,關於他的死,幾百年來的爭議,才剛剛開始。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寧海人
方孝孺死後,他的硬漢之名,蓋過他的學問之名。但事實上,他在世時,學問才是他成名的基礎。
他是明初最重要的思想家、文學家之一,年輕時師從“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併成為宋濂最得意的門生。宋濂常把他比喻為“孤鳳凰”。
朱棣的軍師姚廣孝稱方孝孺為“讀書種子”,後世理解為方孝孺只會讀書,其實不然。
當時的“讀書種子”,所指的精神核心,不僅在於讀書、學問一流,更重要的在於學以用世,以道事君,代表儒家的入世追求。所以《明史》說,方孝孺“恆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
簡單說吧,方孝孺是“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堅定踐行者。
朱元璋在世時,曾兩度召見方孝孺,稱讚他為“異才”“壯士”,不過終未用他。老朱公開的說法是,把帝華人才留給子孫去用。
實際上,方孝孺的政治改革理念,與老朱建立的政治體制截然對立。這才是方孝孺在朱元璋統治時期空有文名不見用的根本原因。
朱元璋在位期間,透過一系列專制政策,比如廢除丞相、重用內監、實行特務統治等等,極大地擴大了皇權,形成絕對的君主獨裁。
任何有礙他構建君主專制政治的人和制度,都被他一一清理乾淨。
方孝孺的老師宋濂,在明朝開國後,基本已被閒置,後來還因“胡惟庸案”牽連,被貶謫而死。在朱元璋看來,宋濂倡導的仁政治國理念,已經過時了。
方孝孺的政治主張與乃師相近,倡導“仁德治世”。他提出“格君”之說,要把人君規訓成道德與智慧並重的聖賢之主。
換句話說,老朱要的是“霸道”,小方講的是“王道”。政治分歧的結果,是方孝孺坐了十多年冷板凳。
1398年,朱元璋去世時,42歲的方孝孺已在漢中府學教授任上幹了6年,心中滿是鬱悶。他在那年的立春,寫詩抒發不得志的惆悵:
然後,這個想學諸葛亮的中年書生,終於等到了天降大任。
朱元璋畫像
繼任的建文帝朱允炆,召見並起用方孝孺,授為侍講學士。
官品不高,但位置重要,有大把機會把他的治國理念灌輸給新皇帝。
朱允炆但凡讀書有疑問,就把方孝孺請來講解。遇到國事,難以定奪,也會請人去諮詢方孝孺。鑑於皇帝的信任和恩遇,方孝孺在建文朝的地位,相當於國師。
君臣二人在治國理念上達成高度一致,朝中幾乎所有重要文書,都由方孝孺草擬。某種程度上,方孝孺成了新皇帝的代言人。這是方孝孺覺得可以大展拳腳的基礎。
在方孝孺的推動下,朱允炆決心厲行仁政,進行政治革新。
這時候,文人從政的毛病,徹底暴露出來了。政治家從政,一切改革講究切合實際,而文人從政,最容易掉入理想主義的陷阱。
在進化論出現並傳入中國以前,華人認識的歷史,不是線性發展,而是不斷倒退。儒家知識分子對於理想世界的期許,不是在未來,而是在過去。具體來說,這個理想世界,就是早期儒家推崇備至的周朝。許多讀書人以恢復周製為畢生努力的方向,只是他們沒有掌權,無法實踐罷了。
當然,脫離了歷史發展的政治實踐,必敗無疑。最早全面恢復周制的新朝皇帝王莽,就是最好的例證。
但是,架不住更多人依然不死心啊。
在朱棣起兵發動“靖難之役”的4年時間裡,方孝孺與他的忠實信徒朱允炆,對按照周制改革朝政顯示出極大的熱情。他們整日在研究如何復古,修建省躬殿,給城門改名字,還計劃恢復井田制……
應對如火如荼的軍情,從來不是他們的第一要務。
等到朱棣的軍隊渡過長江,直逼南京,朱允炆才從恢復周制的夢遊中醒過來。
史載,“帝憂懼,或勸帝他幸,圖興復。孝孺立請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濟,當死社稷”。
當時,朱棣孤軍從朝廷軍隊的夾縫中,衝到了南京城下,實際控制的地盤其實很小,大半個中國還在朝廷的號令之下。如果朱允炆棄城而去,實施戰略轉移,完全可以號令天下軍隊反攻朱棣,所以臣下紛紛勸他出走,圖謀東山再起。
但是,方孝孺竟然勸朱允炆“死社稷”。真是迂腐到家了。
錯失最後一次翻盤的機會,朱允炆把自己弄失蹤了,已然於事無補。而朱棣直接宣佈了這名年輕皇帝的死訊,接過帝國權柄。
可以說,是方孝孺的政治幼稚病,害慘了朱允炆。
朱允炆畫像
方孝孺被逮捕入獄後,表現出了孟子所說的大丈夫氣概,拒絕與篡位的燕王朱棣合作,從而招致“誅十族”的血腥殺戮。
明清之際的大儒黃宗羲說,朱棣“天性刻薄”,而方孝孺是天下士林領袖,只有跟他合作一條路;如果不合作,則“怨毒倒行,無所不至”,肯定會把方孝孺收拾得很慘。方孝孺激不激怒他,都是這個結果。
朱棣是個政治家,政治家的特性是,目的大於手段。朱棣武裝奪取皇位後,只能以酷烈的手段來證明他的合法性。這些手段包括在肉體上消滅朱允炆的死忠,在宣傳上抹黑建文朝,以及銷燬反對派的言論、著作等等。
偏偏方孝孺是個硬骨頭。
朱棣對其屠戮十族、焚燬著作,目標就是要消除方孝孺在儒林中的影響,震懾其他士人承認當前的政治事實。
關於方孝孺之死,最早的記載來自《奉天靖難記》,這書是朱棣統治時期,一部對靖難之役作出政治合理性解釋的文獻。書中把方孝孺醜化成一個貪生怕死、跪地求饒的懦夫:
與此同時,方孝孺及其門生的著述,被打成禁書,一概在焚燬之列。當時有個名叫章樸的官員,家中藏有方孝孺文集,他的同事楊善知道後,馬上去檢舉告密,結果楊善得到升遷,章樸直接被處死。這已經帶有文字獄的血腥氣息了。
整個永樂朝,談論方孝孺都是犯禁的,除非按照官方口徑,把方孝孺當成乞憐搖尾的“奸臣”進行批判。
這之後,士大夫才敢爭取為方孝孺平反。
平反的歷程很漫長。到1585年,明朝皇帝才首次以官方形式為方孝孺平反,距離方孝孺殉難,已經過去了183年。
每一個歷史時期的人,提起方孝孺,真實目的都不是為了方孝孺,而是為了因應時下的現實問題。尤其是明末,世亂道衰,內憂外患,士人追憶方孝孺的氣節,藉以表達對現實政治的不滿。
明末官員普遍只會打嘴炮,遇到變局,跑得比誰都快。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明朝最後一個狀元、張嘴閉嘴“寧死不從賊”的楊廷鑑,看到李自成,跪倒在泥淖中,三呼萬歲,然後才敢起身。後來,楊廷鑑與另一名明朝官員爭著要給李自成起草登位詔書,兩人廝打在一起,把衣服都扯破了。
王夫之說,方孝孺死,“讀書之種絕於天下”。
天下讀書人真的就是隻埋首學問,不問是非,但求活命了。時隔200多年,正應了當初姚廣孝特意叮囑朱棣的那句話。
朱棣畫像
方孝孺學問好,人品好,有骨氣,這是數百年來公認的事實。他被譽為“程朱復出”“有明之學祖”“當世文章第一人”等等。
這些,是任誰也無法抹殺掉的。哪怕是朱棣,大權在握時,可以組織寫作班子醜化、詆譭方孝孺;但是,朱棣死後,歷史評價的天平,仍會趨向事實一邊。
不過,我們在肯定方孝孺的精神的同時,也應該對歷史人物作一番全面的剖析,不能以精神涵蓋一切。
在實際的政治生活中,方孝孺的能力、魄力和識見,存在很明顯的短板,遠不如後世的張居正。
要知道,具有道德潔癖的人,是難以勝任政治改革的。在這方面,張居正的手腕和權謀,雖然被人詬病,但這恰是其得以推動帝國改革的原因。而方孝孺,雖有改革天下的理想,無奈道德癖太重,過於愛惜羽毛,最後就是以誤國收場。
後世推崇方孝孺,也僅限於道德、學問層面的肯定。他成了帝國的一個道德模範。
我們嚮往道德節氣,不忍歷史上任何一個骨鯁之士的事蹟遭到埋沒,這是中華民族得以砥礪天地間數千年,而文化一脈相承,不曾中斷的底色。正如魯迅所說,“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但我們也應明白,浮動在這層底色之上,是每個時代應對具體挑戰的渲染之色。說到底,歷史上的人,無時無刻都在與這層層新染的顏色打交道,這才是真正的日常,解決問題的出口。
我們需要道德模範,也需要能幹事的人,需要解決實際問題的人。
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道德氣節很重要,但是,道德氣節不是唯一的標準。尤其是,用人品去議論政治人物,會顯得十分幼稚。
權謀不好,但妥協有時候是必須的。正如動嘴的人永遠乾乾淨淨,動手的人則難免沾染泥巴。
不是隻有“死”才能贏得歷史的尊重。生,有時候比死更難。中國歷史上不乏這樣的情景:猛士赴死前,囑咐同伴快走,說“君為其難,我為其易”。
然而,這個社會上的很多人,因為推崇方孝孺式的死法,導致對歷史上其他人物的看法,顯得十分簡單粗暴:面臨權力更替,這個人能不能死,能死則英雄,不能死則狗熊。
恕我直言,這就叫頭腦簡單。
我寫過趙孟頫,寫他在南宋滅亡時沒有像他的族兄一樣殉國,而是降了元朝,用生存換取了藝術上的大成。
我寫過譚嗣同和梁啟超,戊戌政變時梁啟超和譚嗣同的訣別,譚嗣同選擇了死,但他要求梁啟超活下去。一個自願赴死的人,卻對一個艱苦逃生的人,表達了最大的敬意,“去留肝膽兩崑崙”。
有的人負責死,有的人負責生。只要他們的選擇,有利於制度的改善,有利於文化的傳承,而且不會對民眾造成傷害,無論生死,都值得致敬。
我敬重方孝孺的死。說實話,在那種情況下,他也只有死,才是真正的方孝孺。但我也常常為他的死感到惋惜,600年過去,他所捍衛的正統性,他所維護的老朱家的皇位繼承秩序,早已變得毫無價值。
他不惜以873人的性命為代價死守的東西,竟然變得十分可笑。整個血腥事件中,只有死守的精神有意義,而死守的東西全無意義。
我時常在想,要是方孝孺像200年後的布魯諾一樣,死守的是科學真理,而不是皇權正統,那該多好!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
[清]計六奇:《明季北略》,中華書局,2012年
樊樹志:《明史講稿》,中華書局,2012年
王春南、趙映林:《宋濂方孝孺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偉、劉喜濤:《從明清兩代方孝孺評價看士人與政府的博弈》,《求索》,2011年第8期
趙偉:《以道事君:方孝孺與明初士大夫政治文化》,《東方論壇》,2011年第1期
1
1402年,中國歷史上的關鍵年份。
六月,南京城,亂如麻。方孝孺靜坐家中,等待被捕的一刻。
城內佈滿通緝令,舉國正在追捕上榜的29個“奸臣”,排名前五的是:
太常侍卿黃子澄,兵部尚書齊泰,禮部尚書陳迪,文學博士方孝孺,御史大夫練子寧。方孝孺第一個被捕。準確地說,他是被“靖難之役”的勝利者朱棣派人“請”去的。
3年前,朱棣在北京起兵,以“清君側”的名義,反對侄子建文帝的削藩政策。發兵前,他的軍師姚廣孝跪地囑託,說南京城破之日,方孝孺一定不肯投降,希望不要殺他。
“殺方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姚廣孝意味深長地說。
朱棣打下南京城後,方孝孺果然不逃,也不降。
下獄後,朱棣再三請人去勸降,方孝孺終不從。
等到朱棣準備登極時,為了借重方孝孺在天下士人中的名氣,便要他起草登位詔書。
方孝孺身穿孝服,大哭上殿,見朱棣。
史書記下了兩人的對話。
朱棣:先生請不要悲傷,我不過是效法周公輔佐周成王。方孝孺:那成王現在哪裡?朱棣:他(指建文帝朱允炆)自焚,死了。方孝孺:成王不在了,為何不立成王之子為帝?朱棣:國賴長君(意為朱允炆之子年幼,不適合掌國)。方孝孺:為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這是我們的家事,請先生不要過度操心。說完,命左右上紙筆。
朱棣:登極詔書,非先生起草不可。
方孝孺寫了幾個字,隨即擲筆於地,大哭。且哭且罵:死即死,詔不可草。
朱棣:難道你不怕誅九族?
方孝孺:便誅十族奈我何!
朱棣徹底被激怒,當場命人用刀割裂方孝孺的嘴巴,從臉頰割到耳朵。
野史記載,方孝孺的族人、朋友、門生,一個個在他面前被處死,他都不為所動。
輪到他的弟弟方孝友,他罕見地留下眼淚,弟弟反過來勸他,“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
整整殺了7天,一共殺了873人(一說847人)。
最後才輪到方孝孺本人。他慨然赴死,並寫了一首絕命詞:
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死時,年僅46歲。
這是中國歷史上株連最廣的一次慘殺。方孝孺,此後成為“骨鯁之士”的代名詞,成為明朝最硬的“硬骨頭”。
但是,關於他的死,幾百年來的爭議,才剛剛開始。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寧海人
2方孝孺死後,他的硬漢之名,蓋過他的學問之名。但事實上,他在世時,學問才是他成名的基礎。
他是明初最重要的思想家、文學家之一,年輕時師從“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併成為宋濂最得意的門生。宋濂常把他比喻為“孤鳳凰”。
朱棣的軍師姚廣孝稱方孝孺為“讀書種子”,後世理解為方孝孺只會讀書,其實不然。
當時的“讀書種子”,所指的精神核心,不僅在於讀書、學問一流,更重要的在於學以用世,以道事君,代表儒家的入世追求。所以《明史》說,方孝孺“恆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
簡單說吧,方孝孺是“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堅定踐行者。
朱元璋在世時,曾兩度召見方孝孺,稱讚他為“異才”“壯士”,不過終未用他。老朱公開的說法是,把帝華人才留給子孫去用。
實際上,方孝孺的政治改革理念,與老朱建立的政治體制截然對立。這才是方孝孺在朱元璋統治時期空有文名不見用的根本原因。
朱元璋在位期間,透過一系列專制政策,比如廢除丞相、重用內監、實行特務統治等等,極大地擴大了皇權,形成絕對的君主獨裁。
任何有礙他構建君主專制政治的人和制度,都被他一一清理乾淨。
方孝孺的老師宋濂,在明朝開國後,基本已被閒置,後來還因“胡惟庸案”牽連,被貶謫而死。在朱元璋看來,宋濂倡導的仁政治國理念,已經過時了。
方孝孺的政治主張與乃師相近,倡導“仁德治世”。他提出“格君”之說,要把人君規訓成道德與智慧並重的聖賢之主。
換句話說,老朱要的是“霸道”,小方講的是“王道”。政治分歧的結果,是方孝孺坐了十多年冷板凳。
1398年,朱元璋去世時,42歲的方孝孺已在漢中府學教授任上幹了6年,心中滿是鬱悶。他在那年的立春,寫詩抒發不得志的惆悵:
萬事悠悠白髮生,強顏閱盡靜中聲。效忠無計歸無路,深愧淵明與孔明。然後,這個想學諸葛亮的中年書生,終於等到了天降大任。
朱元璋畫像
3繼任的建文帝朱允炆,召見並起用方孝孺,授為侍講學士。
官品不高,但位置重要,有大把機會把他的治國理念灌輸給新皇帝。
朱允炆但凡讀書有疑問,就把方孝孺請來講解。遇到國事,難以定奪,也會請人去諮詢方孝孺。鑑於皇帝的信任和恩遇,方孝孺在建文朝的地位,相當於國師。
君臣二人在治國理念上達成高度一致,朝中幾乎所有重要文書,都由方孝孺草擬。某種程度上,方孝孺成了新皇帝的代言人。這是方孝孺覺得可以大展拳腳的基礎。
在方孝孺的推動下,朱允炆決心厲行仁政,進行政治革新。
這時候,文人從政的毛病,徹底暴露出來了。政治家從政,一切改革講究切合實際,而文人從政,最容易掉入理想主義的陷阱。
在進化論出現並傳入中國以前,華人認識的歷史,不是線性發展,而是不斷倒退。儒家知識分子對於理想世界的期許,不是在未來,而是在過去。具體來說,這個理想世界,就是早期儒家推崇備至的周朝。許多讀書人以恢復周製為畢生努力的方向,只是他們沒有掌權,無法實踐罷了。
當然,脫離了歷史發展的政治實踐,必敗無疑。最早全面恢復周制的新朝皇帝王莽,就是最好的例證。
但是,架不住更多人依然不死心啊。
在朱棣起兵發動“靖難之役”的4年時間裡,方孝孺與他的忠實信徒朱允炆,對按照周制改革朝政顯示出極大的熱情。他們整日在研究如何復古,修建省躬殿,給城門改名字,還計劃恢復井田制……
應對如火如荼的軍情,從來不是他們的第一要務。
等到朱棣的軍隊渡過長江,直逼南京,朱允炆才從恢復周制的夢遊中醒過來。
史載,“帝憂懼,或勸帝他幸,圖興復。孝孺立請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濟,當死社稷”。
當時,朱棣孤軍從朝廷軍隊的夾縫中,衝到了南京城下,實際控制的地盤其實很小,大半個中國還在朝廷的號令之下。如果朱允炆棄城而去,實施戰略轉移,完全可以號令天下軍隊反攻朱棣,所以臣下紛紛勸他出走,圖謀東山再起。
但是,方孝孺竟然勸朱允炆“死社稷”。真是迂腐到家了。
錯失最後一次翻盤的機會,朱允炆把自己弄失蹤了,已然於事無補。而朱棣直接宣佈了這名年輕皇帝的死訊,接過帝國權柄。
可以說,是方孝孺的政治幼稚病,害慘了朱允炆。
朱允炆畫像
4方孝孺被逮捕入獄後,表現出了孟子所說的大丈夫氣概,拒絕與篡位的燕王朱棣合作,從而招致“誅十族”的血腥殺戮。
明清之際的大儒黃宗羲說,朱棣“天性刻薄”,而方孝孺是天下士林領袖,只有跟他合作一條路;如果不合作,則“怨毒倒行,無所不至”,肯定會把方孝孺收拾得很慘。方孝孺激不激怒他,都是這個結果。
朱棣是個政治家,政治家的特性是,目的大於手段。朱棣武裝奪取皇位後,只能以酷烈的手段來證明他的合法性。這些手段包括在肉體上消滅朱允炆的死忠,在宣傳上抹黑建文朝,以及銷燬反對派的言論、著作等等。
偏偏方孝孺是個硬骨頭。
朱棣對其屠戮十族、焚燬著作,目標就是要消除方孝孺在儒林中的影響,震懾其他士人承認當前的政治事實。
關於方孝孺之死,最早的記載來自《奉天靖難記》,這書是朱棣統治時期,一部對靖難之役作出政治合理性解釋的文獻。書中把方孝孺醜化成一個貪生怕死、跪地求饒的懦夫:
上(指朱棣)嘆曰:“小子無知,乃至此乎?”時有執方孝孺來獻。上指煙焰處謂方孝孺曰:“今日使幼君自焚者,皆汝輩所為也!汝死有餘辜!”方孝孺稽首祈哀乞憐。遂命收之……丁丑,執奸惡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至闕下。上數其罪,鹹伏其辜,磔戮於市。與此同時,方孝孺及其門生的著述,被打成禁書,一概在焚燬之列。當時有個名叫章樸的官員,家中藏有方孝孺文集,他的同事楊善知道後,馬上去檢舉告密,結果楊善得到升遷,章樸直接被處死。這已經帶有文字獄的血腥氣息了。
整個永樂朝,談論方孝孺都是犯禁的,除非按照官方口徑,把方孝孺當成乞憐搖尾的“奸臣”進行批判。
這之後,士大夫才敢爭取為方孝孺平反。
平反的歷程很漫長。到1585年,明朝皇帝才首次以官方形式為方孝孺平反,距離方孝孺殉難,已經過去了183年。
每一個歷史時期的人,提起方孝孺,真實目的都不是為了方孝孺,而是為了因應時下的現實問題。尤其是明末,世亂道衰,內憂外患,士人追憶方孝孺的氣節,藉以表達對現實政治的不滿。
明末官員普遍只會打嘴炮,遇到變局,跑得比誰都快。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明朝最後一個狀元、張嘴閉嘴“寧死不從賊”的楊廷鑑,看到李自成,跪倒在泥淖中,三呼萬歲,然後才敢起身。後來,楊廷鑑與另一名明朝官員爭著要給李自成起草登位詔書,兩人廝打在一起,把衣服都扯破了。
王夫之說,方孝孺死,“讀書之種絕於天下”。
天下讀書人真的就是隻埋首學問,不問是非,但求活命了。時隔200多年,正應了當初姚廣孝特意叮囑朱棣的那句話。
朱棣畫像
5方孝孺學問好,人品好,有骨氣,這是數百年來公認的事實。他被譽為“程朱復出”“有明之學祖”“當世文章第一人”等等。
這些,是任誰也無法抹殺掉的。哪怕是朱棣,大權在握時,可以組織寫作班子醜化、詆譭方孝孺;但是,朱棣死後,歷史評價的天平,仍會趨向事實一邊。
不過,我們在肯定方孝孺的精神的同時,也應該對歷史人物作一番全面的剖析,不能以精神涵蓋一切。
在實際的政治生活中,方孝孺的能力、魄力和識見,存在很明顯的短板,遠不如後世的張居正。
要知道,具有道德潔癖的人,是難以勝任政治改革的。在這方面,張居正的手腕和權謀,雖然被人詬病,但這恰是其得以推動帝國改革的原因。而方孝孺,雖有改革天下的理想,無奈道德癖太重,過於愛惜羽毛,最後就是以誤國收場。
後世推崇方孝孺,也僅限於道德、學問層面的肯定。他成了帝國的一個道德模範。
我們嚮往道德節氣,不忍歷史上任何一個骨鯁之士的事蹟遭到埋沒,這是中華民族得以砥礪天地間數千年,而文化一脈相承,不曾中斷的底色。正如魯迅所說,“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但我們也應明白,浮動在這層底色之上,是每個時代應對具體挑戰的渲染之色。說到底,歷史上的人,無時無刻都在與這層層新染的顏色打交道,這才是真正的日常,解決問題的出口。
我們需要道德模範,也需要能幹事的人,需要解決實際問題的人。
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道德氣節很重要,但是,道德氣節不是唯一的標準。尤其是,用人品去議論政治人物,會顯得十分幼稚。
權謀不好,但妥協有時候是必須的。正如動嘴的人永遠乾乾淨淨,動手的人則難免沾染泥巴。
不是隻有“死”才能贏得歷史的尊重。生,有時候比死更難。中國歷史上不乏這樣的情景:猛士赴死前,囑咐同伴快走,說“君為其難,我為其易”。
然而,這個社會上的很多人,因為推崇方孝孺式的死法,導致對歷史上其他人物的看法,顯得十分簡單粗暴:面臨權力更替,這個人能不能死,能死則英雄,不能死則狗熊。
恕我直言,這就叫頭腦簡單。
我寫過趙孟頫,寫他在南宋滅亡時沒有像他的族兄一樣殉國,而是降了元朝,用生存換取了藝術上的大成。
我寫過譚嗣同和梁啟超,戊戌政變時梁啟超和譚嗣同的訣別,譚嗣同選擇了死,但他要求梁啟超活下去。一個自願赴死的人,卻對一個艱苦逃生的人,表達了最大的敬意,“去留肝膽兩崑崙”。
有的人負責死,有的人負責生。只要他們的選擇,有利於制度的改善,有利於文化的傳承,而且不會對民眾造成傷害,無論生死,都值得致敬。
我敬重方孝孺的死。說實話,在那種情況下,他也只有死,才是真正的方孝孺。但我也常常為他的死感到惋惜,600年過去,他所捍衛的正統性,他所維護的老朱家的皇位繼承秩序,早已變得毫無價值。
他不惜以873人的性命為代價死守的東西,竟然變得十分可笑。整個血腥事件中,只有死守的精神有意義,而死守的東西全無意義。
我時常在想,要是方孝孺像200年後的布魯諾一樣,死守的是科學真理,而不是皇權正統,那該多好!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
[清]計六奇:《明季北略》,中華書局,2012年
樊樹志:《明史講稿》,中華書局,2012年
王春南、趙映林:《宋濂方孝孺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偉、劉喜濤:《從明清兩代方孝孺評價看士人與政府的博弈》,《求索》,2011年第8期
趙偉:《以道事君:方孝孺與明初士大夫政治文化》,《東方論壇》,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