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豬業前沿

    背景:養豬是為了盈利,而現在集約化養殖為了追求利潤,可能忽視了母豬的健康和正常生理週期,母豬年產胎次大約2.2胎,全年只有52天非生產天數,剩下的304天都在懷孕或者去往懷孕的路上。這就造成了母豬的生殖系統利用到了極限,再加上高產母豬耗損體能過大,如此高強度的利用,產後母豬極度虛弱,特別容易感染病菌,母豬產後消炎問題對於母豬抗感染和恢復非常重要。

    關鍵詞:母豬;產後消炎;抗生素;子宮炎

    母豬產後容易出現的問題乳房炎子宮炎、陰道炎發情遲緩或不發情屢配不孕或孕後流產產後感染、發燒、不食二胎綜合症產後癱瘓奶水不足或無乳仔豬腹瀉

    以上問題都與母豬產後護理和消炎直接相關,因此豬場必須要做好產後消炎問題

    為何母豬產後要打針消炎?

    1、產後母豬疼痛需要鎮痛

    分娩過程持續4-5個小時,在激素和體液的調節下,全身肌肉配合子宮宮縮,包括腹壁肌和膈肌還有呼吸肌都要參與,長期宮縮和怒責造成產後母豬子宮和肌肉疼痛,需要在產後鎮痛。

    2、產後子宮頸口未關閉,細菌容易侵入

    母豬產後由於惡露未排放乾淨,子宮頸口並未關閉,需要2-3天左右才能關閉,根據母豬個體情況而定。在產後前幾天,就需要格外注意,防止母豬產後感染,及時消炎。

    3、產後虛弱抵抗力差,容易感染

    母豬產前採食量不高,吸收能量少,分娩過程消耗大量能量,且產後氣血虧虛,體內激素和代謝紊亂,機體抵抗力下降,處於易感染狀態,需要加強護理,及時消炎。

    母豬產後如何消炎?打什麼針好?

    母豬產後消炎問題,沒有同一標準,有的豬場選擇在生產時輸液,有的豬場產後統一打消炎針,還有的豬場在圍產期給母豬保健投藥,個別豬場選擇產後對症治療。關於正確的豬場母豬產後消炎流程,一直都有爭議,下面我來給大家分下一下產後藥物選擇和消炎方式。

    一、藥物選擇

    1、解熱鎮痛類

    1)氨基比林、安乃近、安痛定:此類退熱藥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透過增加機體排汗來散熱,退熱快,但是副作用大。

    2)氟尼辛葡甲胺:抑制環氧化酶活性,減少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質的生成,不僅能夠緩解機體發熱,還有鎮痛效果,副作用小。

    3)卡巴匹林鈣:乙醯水楊酸鈣和尿素的螯合物,是一種鎮痛、退熱和抗炎藥物。

    總結:建議使用氟尼辛葡甲胺肌肉注射,或者卡巴匹林鈣飲水。

    2、清熱解毒類中藥

    臨床上常用的解熱排毒類重要,退熱效果比較好的有柴胡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板藍根注射液、柴辛注射液。產後退熱使用柴胡和柴辛的較多,魚腥草用於解熱消炎多一些。

    3、抗生素

    1)青黴素:成本低,藥物穿透力差,耐藥性強,對生殖系統藥物分佈不足,持續時間短,需要加大用量和增加使用次數。

    2)阿莫西林:有一定耐藥性,對革蘭氏陰性菌效果較好,但是對陽性菌效果一般,如葡萄球菌,

    3)頭孢:頭孢殺菌效果好,敏感性好,耐藥性低,尤其是三代頭孢。

    4)林可黴素:抗菌譜窄,適用於厭氧j菌治療,如子宮內膜炎、魏氏梭菌等,

    5)恩諾沙星:抗菌譜廣,對厭氧菌效果一般

    6)土黴素:抗菌譜廣,但是有耐藥性,可長效

    總結:抗生素建議使用頭孢肌肉注射、林可黴素拌料、阿莫西林拌料

    二、消炎方式

    1、打針

    母豬產後打針多數用於產後三針和產後治療,產後三針指的是長效土黴素、頭孢等,產後治療一般根據母豬自身情況,解熱消炎為主,一般適用抗生素配合解熱重要,如頭孢+魚腥草/柴胡

    2、圍產期拌藥口服

    圍產期保健是豬場使用較多的一種方法,不但可以預防母豬產後感染,對於產後仔豬黃白痢也有預防效果。

    3、輸液

    輸液一般用於母豬產程中無力補充能量,或者產後母豬消炎,或者用於產後母豬不食情況,既補充能量又消炎。但是要注意母豬產程中最好不要使用消炎、鎮痛類藥物。

    4、清宮灌注

    母豬清宮一直有爭議,第一是藥物能否充分接觸到子宮的各個部位。第二是藥物進入子宮會不會破壞子宮內環境,引起菌群失調。我個人建議清宮用於治療,不要產後母豬統一灌注。因為子宮炎發生的母豬,一般內環境已經失調,再灌注進入後,與子宮接觸,更利於殺菌。

    總結:個人建議以輸液+圍產期口服拌料的方式,產中輸液主要補充體能,產後可以輸液消炎、鎮痛、補充能量,一舉三得,而且治療起來,打一到兩次就能解決問題,比頻繁的打針治療效果更快,對於產後不食母豬,還能補充能量,見效更快。

    母豬產後還應該注意的問題

    1、切忌產中消炎、鎮痛

    母豬分娩過程中,有宮縮和怒責,這個過程會刺激母豬,有疼痛感,如果分娩過程中,鎮痛、消炎,那麼母豬疼痛感降低,會給母豬一個錯誤的訊號,母豬也不在怒責或者用力較小,這樣會影響仔豬娩出。

    2、產後注意能量補充

    分娩過程中可以飲用葡萄糖水補充體能,產後3天內飲用紅糖水恢復氣血,產後輸液補充能量,恢復食慾。

    3、產後母豬清潔

    乳頭:產後前三天要擦拭母豬乳房,一個是能夠減少仔豬喝奶喝到髒東西導致仔豬腹瀉,另外一個就是保持乳房衛生,減少感染乳房炎。

    外陰:母豬前三天子宮頸口未關閉,外界細菌特別容易從母豬子宮頸口進入,造成感染。因此在產後前幾天要對外陰和肛門初使用清水或者高錳酸鉀擦拭,減少感染機率。

    綜上所述,母豬產後消炎十個複雜問題,建議豬場產中和產後使用輸液的方式,圍產期是用拌藥的方式,可選擇的抗生素建議耐藥性低的頭孢,拌料選擇林可黴素和按摩西林,解熱鎮痛類藥物選擇氟尼辛葡甲胺,清熱中藥類選擇柴辛。

  • 2 # 鄉民鋒哥

    母豬是整個豬場的“發動機”,長久以往在養豬產業中都佔據著極其重要的“核心”地位。尤其是國內外仍處在非洲豬瘟的不利環境下,如果你的豬場擁有健康能繁的批次母豬,可以說就擁有了整個養豬行業的“話語權”。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母豬的生殖系統常常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受到傷害,被病菌感而染上如子宮炎,子宮糜爛等疾病,導致後續母豬久配不上、流產、死胎或產弱胎等生產問題,有的甚至提前淘汰,給豬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在生產管理中為產後的母豬例行保健消炎極其重要。

    母豬產後的保健主要以調理及消炎為主,具體可以從如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對母豬的免疫力和繁殖系統進行調理

    1、增強母豬的免疫力及調理其繁殖系統,促進體內的毒素加速完全排出,同時淨化母豬體內環境的有害細菌,增進母豬血液中始終有效的血藥濃度,免受病菌感染減少疾病的發生。

    2、調理過程中可以採用中西相結合的保健藥物進行用藥,既可以避免母豬疾病對仔豬的垂直傳播,又可以減少仔豬腹瀉的發生,增強母仔的抗病能力,保母又保仔。

    二、母豬產後保健消炎用藥的分類及注意事項

    正常母豬產後保健消炎用藥選用針劑注射給藥,如果是體格比較健壯的生產母豬,產程短在4個小時以內的,藥物一般採用子宮灌注或針劑1-2次,而產程超過4個小時的需要注射2-3次,若產程更長的母豬則比較多進行輸液消炎,具體操作一般有如下幾種:

    1、子宮灌注消炎藥物,子宮直接進行灌注最好,但要求操作必須嫻熟不能損傷子宮絨毛,此方法適合各種技術過硬的規模化的養豬場。

    2、普通西藥注射,如散養豬場使用比較多的青黴素、鏈黴素等,效果還是不錯的。但在使用過程中也有表現出很多弊端,由於青黴素藥物的抗菌效果為窄普,藥效持續時間相對較短,在血液中藥物的峰值只能持續6-8個小時,而且耐藥性嚴重。所以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使用劑量都會加大,一般350斤母豬可用到青黴素7-8支,而鏈黴素則用到4-5支,一天兩次連用2-3天,而且還要復配其他藥物。

    通常都會採用青黴素進行消炎,或者用點氨苄青黴素配合點安乃近使用。但需注意的是作為母豬產後的消炎,炎症消除相對比較快而且持續時間短,而且有的由於退燒過快,會造成母豬會有厭食的情況,而且會出現回奶現象。

    3、用散養戶使用比較多的5克袋裝的“頭孢噻呋”散的消炎。頭孢噻呋散為是微黃色,具體使用方法及用量說明書已標明。

    4、使用土黴素消炎,因為土黴素具有廣譜長效的特點,不但消炎效果有優勢,同時對附紅體或其它疾病也有很好的作用。土黴素的弊端在於油注射性時比較費勁,吸收性不高,血藥的濃度達難於起到更好的效果。

    5、規模化養豬場比較常用頭孢噻呋鈉,用藥效果雖好但造價成本高,在實際的小規模養殖中應用較少。

  • 3 # 尋夢鄉間

    母畜產後首先注射,催乳針,可治療產後虛,缺乳,食慾不振,氣虛不足。第二:消炎針。益母康。可治療混合感染,感冒,肺炎,腸炎,乳腺炎等。第三,注射產後康。可治療敗血症,胎衣不脫,產道炎。等症狀。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留下你寶貴意見。

  • 4 # 農夫村邊有點田

    母豬高耗能的分娩極易導致其體能與防衛能力的雙雙下降!尤其是剛產後幾天內的母豬更是處於氣血兩虧的高危時刻!而且在此期間,子宮頸口是完全開放的,這就使得由於分娩而導致受損的子宮粘膜、產後尚存惡露的子宮,失去了一道天然屏障,這就大大增加了母豬的生殖系統受到病原體侵襲的機會!所以為了保證母豬的身體健康,一定要加強母豬的產後護理!

    在所有母豬的產後護理中,“子宮護理”應當做為“重中之重”!透過精心護理,力爭達到:“三天淨宮,五天宮頸完全閉合!”

    母豬產後的常規處置方案如下:

    1、產後第1天-第3天,每天一次用適量魚腥草+恩諾沙星+頭孢噻呋鈉粉針+縮宮素混合肌注,同時在第一天產後肌注適量氯前列烯醇鈉。

    2、料中投餵適量益母生化散+地美硝唑預混劑+利高黴素預混劑,連喂5-7天。

    3、飲水中可加入適量葡萄糖粉+黃芪多糖粉劑,連飲7-10天。

    4、產後3-5天內,密切監控惡露排出的量、色(紅褐-灰白-無色)、味是否正常?若有異常,儘快按照“宮內感染”的處置方案來採取措施加以治療。

    對於剛產後幾天內的母豬一定要密切觀察,精心護理,發現問題,早日解決!確保母豬的生產效能足夠達到理想的狀態!

  • 5 # 果然悠

    母畜產後打什麼針好?母豬產後容易發生子宮內膜炎、乳房炎和產後無乳綜合徵,所以養豬朋友通常會在母豬產後給母豬肌注抗生素以預防母豬產後炎症的發生。而母豬產後所使用的藥物,筆者重點推薦兩個:

    1、長效敏感抗生素。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長效土黴素、長效頭孢噻呋鈉、長效阿莫西林等半衰期時間比較長的藥物。另外就是廣譜抗生素,可以針對母豬產後容易感染的大腸桿菌、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效的藥物。

    2、清熱解毒類中藥。母豬產後感染西醫認為是細菌感染,而中醫認為其為外邪入侵,需要使用清熱類藥物清除體內外邪。可以使用魚腥草注射液、銀黃注射液以及板藍根注射液等中藥。

    因為肌注藥物的作用時間相對比較短,而且肌注藥物對母豬的應激比較大,推薦母豬產後當天肌注一次即可,後續可以改為拌料給藥預防母豬產後炎症。可以在母豬產後的飼料中新增益母生化顆粒+林克大觀黴素,連用7天時間,可有效預防母豬產後炎症,另外林克大觀黴素可過奶,仔豬吃了含有藥物的奶水之後,還可以針對性預防哺乳仔豬的黃白痢,算是一舉兩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屆奧運會的音樂都有哪些?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