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兒早教那點事

    孩子應該處於“吸收性心智”這個階段。6歲以下的兒童,都有“吸收性心智”。蒙臺梭利博士用兩種東西比喻吸收性心智:海綿和照相機。

    我們都知道海綿的特質是不加區別的吸收任何東西,並且無法透過擠壓使其恢復。很多時候,無論好的壞的,孩子都會吸收,並且伴隨終生,不能回到以前的狀態。所以,成人的言傳身教對孩子而言就很重要了。

    而照相機只要輕輕一按,就會將所有的細節記錄下來,但當時是什麼都看不到的。孩子也是這樣,走到哪裡就照到哪裡,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來呈現。無論美好醜陋,孩子可以不帶任何偏見來攝取,對所發生的事情進行一個精確的描述。

    0~3歲時是無意識吸收心智,3歲之前是各種功能的建立階段,各個器官是獨立發展的,就是孩子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這些感官的發展,這個階段的孩子是需要父母透過語言、動作來告訴孩子,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3~6歲孩子已經能夠有意識的對周圍環境進行研究。比如你的孩子剛去幼兒園,他對這個環境不熟悉時,應該會站在一個地方用眼睛來看,他可以瞭解其他小朋友的作息規律,並且觀察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動相處,透過觀察,你的孩子可能會主動融入這個環境了。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處於這個階段,父母一定要做到言傳身教。

  • 2 # 圓夢老魯

    孩子對有些人和事的好壞沒有區分是正常的,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透過感知和學習,逐漸的就有了區別和判斷的能力。

  • 3 # 可兒的寶爸Vlog

    在孩子的年齡段裡只有單純、玩伴、學習知識、不要以成人的視角來看待孩子,我建議你把精力放在培養孩子上面,這樣對孩子成長有幫助。

  • 4 # 王年平

    因為孩子們的大腦,正象一張白紙,需要現實生活給他去繪畫,他們對世上萬物都喜歡。但他們還不具備分辯能力或分辯能力差。

    所以孩子就難分辯真偽,好壞。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無可非議。

    伴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辨別能力也隨著增長。當他們成人後,就有了辯別真偽,好壞的能力了。

  • 5 # 水石齋書法

    這兩個問題其實可以並列回答,因為孩子的好壞是教育引導的結果。“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裡的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人剛出生的時候是本善的,後來變乖變壞是因為被後天因素的影響。首先是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言傳身教,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和言行合一、嚴肅己身的父母,可以讓每個孩子都變的乖巧聽話,要知道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不是學校老師而是自己的父母;然後是孩子每個成長階段的交友物件,每個人的成長環境都不一樣,所以孩子的交往物件良莠不齊,性格和人生信條各異,三教九流都有,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看孩子跟什麼人交往了;其三是有一個良師和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孩子學習得益於老師的諄諄教誨和精神引領,學習的進步則受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所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異地任職應向領導提出什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