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歲月晴好m

    許多人盼著孩子儘快回到學校,家長們迴歸正常生活,你卻有一種失落感,估計有以下原因吧:

    熱鬧感沒有了。天下父母都希望兒孫繞膝,享天倫之樂。可兒大不由娘,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不可能一直守在父母跟前,心情矛盾但不得不面對現實,所以有失落感。

    雖然孩子在家,互相有許多看不慣的方面,彼此牽掛又彼此厭倦,有些父母為孩子願意付出的更多而不求回報,有些父母卻把與孩子的吵鬧變成了一種我對你付出的索取,在這種爭吵中尋找自尊與安慰。 孩子走了,他反而失去了對手,覺得索然無味,所以感到失落。

    單親家庭的父母這種感覺更為強烈,孩子是他們精神的寄託,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 恨不得日夜陪伴,生活失去顏色,做飯湊合,沒有說話的人,沒有目標和動力,孩子一離開就會感到失落。

    無論何種原因,我們做家長的都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孩子大了,終究會遠行,過好自己的生活,不要成為孩子的脫累,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安慰。

  • 2 # 特立獨行的教育

    疫情這幾個月時間,雖然和孩子的關係吵吵鬧鬧,但是無形中已經習慣了孩子天天在家的日子,冷不丁一上學分開,從原有的習慣打破,肯定要不習慣的,就好像兩個人談戀愛,雖然有打有鬧但是彼此已經習慣了生活中有對方的存在,等到分手的時候才會這麼痛苦,不是捨不得這個人,捨不得的是跟這個人在一起的回憶和習慣而已。

    因此,人就是習慣的產物,誰能打破習慣的束縛,誰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人一習慣了某種行為一定會附加的討厭另外一種行為,比如習慣了孩子天天在家的日子,就會覺得上學了心裡反而不舒服。而以往是孩子上學成習慣,在家裡反而不習慣,這都是習慣使然。

    要想不失落不起情緒心平氣和,就需要修煉“超然物外”,“物來則迎物去不留”,孩子在家正常,疫情這段期間本來就不能出門。孩子上學也正常,疫情有效控制,終歸是要上學,當把一切都看正常了,也就無所謂失落不失落了

  • 3 # 無琳琳

    一直以來都是一直帶著他,身邊習慣了有他的陪伴,當他從你身邊離開的時候,你會不習慣。本來就應該感到輕鬆,但又會感到有點失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相性格身材都偏向御姐撒嬌會不會很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