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羊羊嘛嘛
-
2 # 小生活大樂趣
每次咬人都要馬上制止。如果孩子小於兩歲,馬上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就行了。大於兩歲的孩子,要開始講道理,告訴孩子這是錯誤的,絕對不可以的,如果再犯,就要有懲罰了。比如罰坐幾分鐘(幾歲就坐幾分鐘)。到了時間才允許從椅子上下來,自己跑下來要抱回去重新計時。時間到了,就去抱抱孩子,讓孩子明白為什麼懲罰他,並且要孩子說對不起。一般小孩子都會重複犯錯,你就要按照你自己說的去做,絕不可心軟。重複幾次後,孩子會明白的。
-
3 # 寧靜致遠—家有萌寶
孩子咬人一般發生在幼兒園初入園階段,有可能是孩子的牙齒還沒有長全,牙齒很癢,同伴間有小的衝突就會用咬人的方式應對。同時也可能孩子的語言表達還不夠清晰,不能表達完整,就會用咬的方式應對。這裡生理方面的原因等待,人際溝通方面的原因讓孩子學習語言表達,學習謙讓等等。
-
4 # 姜塵默
, 孩子的牙齦癢癢。咬人的行為多發生在年齡較小的孩子身上,特別是在即將長牙和正在長牙的孩子身上,長牙的過程中,孩子的牙齦非常的不舒服,總想找東西咬一咬,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可以磨牙的物品,比如,牙膠。還有很多時候,孩子故意去咬人發脾氣,我覺得應該以說服教育為主,適當的懲罰為輔。 孩子咬人、打人,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我們要因人、因時、因地、因勢而異,以愛心呵護孩子,以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千萬不要鼓勵孩子你今天打人咬人真棒!以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
5 # 街角回憶22470484
孩子喜歡咬人可能跟長牙期牙齒不舒服有關,可以跟寶寶說:寶貝如果你的牙齒不舒服,媽媽給你拿牙刷或者牙咬來磨磨牙齒吧,不要強調咬人,有時候只是借用“咬”來緩解牙齒的不舒服。2、孩子發脾氣,一定要找出原因,在理解的基礎上找原因就會發現沒有無緣無故發脾氣的寶寶,只有不理解孩子的家長。這個時候寶貝可能更多的是確定我和我的的概念。無非就是保護自己的吃的,還有保護自己的玩具。家長更多的是跟孩子講“分享”,但是孩子更需要的是你要讓他確定自己的還是大家的。如果是孩子自己的玩具,家長首先要肯定孩子:是的這個玩具是你的,如果你還想玩,你可以自己拿著,不想玩的時候可以給大家玩。如果這個玩具是公用的,跟孩子說:這個玩具是大家一起玩的,現在你拿著你可以先玩,不玩了再給大家玩。就像這樣,如果你想玩別人拿著的玩具,你可以去交換,也可以先等待。慢慢的孩子區分自己的、別人的、大家的就會好了。家長多學習,瞭解孩子的身心發展過程,理解接納,適當引導。
-
6 # salight
小寶寶首先是透過嘴巴來感知和探索世界的。我們會發現,他先是吃手,有了更多活動能力後,吃腳丫,啃玩具,咬人等等。他能接觸到的東西都要送到嘴巴里品嚐一番,從這裡,發展出了對自己,他人和世界的認識。當他要你時,你不會對攻擊他,他就會知道,你對他而言是安全的,建立了對你的信任感。這就是媽媽對孩子的愛。給了孩子安全感和有信心繼續探索世界。
-
7 # 官豔平
有些小朋友在小時候因為要東西被制止長大後容易咬人或者亂咬東西是因為她的口欲期沒有得到滿足。當然,孩子大了在咬人是肯定不對的。我覺得首先可以和孩子說咬人是不對的,寶寶不要去要別人。而且咬人也是很不衛生的,因為畢竟是用嘴巴直接去接觸其它東西或者其他人。如果還不聽。可以讓孩子自己感受下被咬的感覺。然後和她說,如果寶寶咬別人別人也會痛的。
-
8 # 原子小野貓喵喵
你家寶寶多大了? 首先,在寶寶長牙期間,咬人是很正常的。兒童的嘴在發育發展過程中,是一件很重要的器官。在嬰兒期很軟弱的時候,他們用嘴來進食,吮吸,從而產生快感,使心理得到滿足,同時也用嘴去感知世界,咬東西是嬰兒探索世界的行為,是無意識的,尤其是一歲左右的小小孩,他們對人與物體的概念不是非常清楚,咬人與咬物對於她來說沒有什麼不同。另一個原因是,兒童在長牙的時候,牙會發癢的,所以小孩一般在出牙時喜歡咬東西。
對待寶寶咬人有三個小辦法
第一,忽視,寶寶看到你反應很大,他覺得新鮮,因為他還不知道對錯,所以他會不斷地咬你,看你的反應。
第二,咬回去,讓他知道咬人很疼,使勁兒咬,感同身受,就不咬了。我兒子在一歲左右的時候餓了困了煩躁的情況就喜歡咬人。這兩種方法都試了效果不好。
第三種方法對我兒子很管用- 裝可憐。他咬我我就假哭,說媽媽好疼,不要咬我。前幾次都能把他嚇哭,他很委屈,我家娃很敏感很愛我,所以我說疼,不咬我,他自己還重複:“咬我” 假哭一下,然後給我揉揉。到後來就咬的越老越少,不怎麼咬了。
-
9 # 早教研習社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在3-4歲這個階段突然出現咬人的情況,而無論是家裡的小孩咬了別的小朋友、還是被別的小朋友咬了,都是一件讓人很頭疼的事情,因為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還可能使孩子養成壞習慣,或留下嚴重的心理陰影。那家長該怎麼辦呢?在這裡,蒙臺梭利學習會就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孩子咬人的原因及對策~
探尋原因:生理+心理雙重因素
小孩出現咬人行為,既有生理層面的原因也有心理的因素。
首先,3-4歲寶寶的牙齒髮育還沒有結束,而有時牙齒髮育帶來的不適感會讓寶寶感到焦躁,他需要透過一些方式來緩解,包括咬人等。但寶寶咬人時往往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對別的小朋友造成傷害,咬人也不是他的初衷和目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的寶寶咬人不是牙齒髮育造成的,而是在他成長過程中遺留的心理因素導致的,那寶寶咬人則同寶寶吃手和咬手指等行為的本質一樣。
我們知道寶寶在口欲期是透過口腔來探索周邊的事物的,包括對自己身體的認識等,如果這個階段寶寶的行為受到父母的阻止,吃手沒有吃夠,孩子的心裡就會留下欠缺,以致於孩子長大後總覺得還要再補償一下,吃手或咬人的行為就始終沒從孩子意識上抹去。
積極面對: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面對不同情況,父母要有區別的對待。如果孩子是由於牙齒不適導致的咬人行為,那就無需干預,在不適感消失後,孩子的行為也會消失。父母也可以多關注寶寶的心理變化,透過情感安慰緩解Ta們身體的不適,或者藉助一些護理措施來幫孩子緩解壓力。
如果孩子是由於口欲期遺留的因素導致的咬人行為,家長要及時關注,儘量避免孩子的無意識行為轉化為幼兒園人際之間的矛盾,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心理陰影。3-4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了理解和協商能力,社會性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孩子要想在社會交往中獲得安全感,他的行為就必須得到社會成員的認可。
-
10 # 43892639
孩子有一階段是會這樣的。我兒子那時候一發脾氣就咬人 我是屬於讓他親身體驗一下。所以他每次咬完我我也會咬他 不要很輕 要有一點痛。他就會哭著叫痛死了 我就會告訴他 那你剛咬我我也是這樣的感覺。你喜歡這個痛的感覺嗎?所以不可以咬人 因為你會痛 別人也會痛!
-
11 # 咘咘島島主
小孩子咬人是最難對付的問題之一,咬人行為在幼兒群體是非常常見的一種。
首先先來說說孩子為什麼咬人,多數情況下,孩子咬人都是因為焦慮時找不到其他的發洩手段。例如,他可能覺得周圍環境過於雜亂沒有安全感,也可能因為自己想要的玩具被搶了而感到生氣,因為孩子還不具備語言表達的能力,所以只能藉助咬人來達到目的。
也有一些小孩咬人是因為精力過剩或過於興奮,或是因為他們正在長牙,咬人會讓他們覺得舒服一些。回到題主的問題,孩子經常咬人怎麼辦?
如果孩子咬人,應該立即檢查被咬的孩子,看看他有沒有受傷,並給予適當的安慰。然後把咬人的孩子帶走,向他解釋他這種行為“不好”,會傷害到其他小朋友,要讓他知道:“媽媽(爸爸)可以幫你,不許咬人,下一次一定要先找媽媽(爸爸)。”
平時,應該多讓孩子從事和他們發育水平相吻合的活動,減少他們的焦慮感,多關注咬人的孩子,慢慢就能預測在什麼情況下他可能會咬人。
-
12 # 成雲社初心
咬人分幾種。
一種是高興了咬,這種經常是打招呼。
一種是傷心了咬,這種是種攻擊。
一種是沒事了咬,長牙,嘴癢。
一種是咬指甲之類的。是安全感缺乏。
具體觀察,對症下藥。
-
13 # TT倆寶媽媽
好像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一段經歷吧,比如現在我家的二寶,就喜歡咬一切的東西,拿身邊一切能吃的不能吃的都往嘴巴里塞,因為他這個時期就喜歡用嘴巴探索外界,8個月的寶寶特有的吧。
還有長到3、4歲的孩子也會喜歡咬人,之前的大寶在前一段時間就出現過,後來問問是跟隔壁的小姐姐學的,而她並不知道這樣做是對還是錯。後來經過我們的說教,還好很快就過渡過去了,所以還是要分清楚寶寶到底為什麼喜歡咬人,她想要表達什麼,才能對症處理。
-
14 # 小落9318
孩子到了一歲左右的階段,總是喜歡到處咬東西,甚至有時候媽媽抱著孩子,他不經意對著媽媽的胳膊上來這麼一口,沒輕沒重,甚至會破皮淤青。咬一些自己能夠到的東西,衛不衛生不說,家長也怕太硬的東西會把孩子幼嫩的乳牙給硌下來,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其實這段時期孩子愛亂咬也非常正常,他們處於弗洛伊德所稱的“口唇期”,嘴巴極為敏感,甚至是感受外部世界的重要方式。不光是透過咬母親的乳房來獲取養分,如果嘴巴空了,就要找其他東西填滿,這對他們是是一個滿足心理需要的過程。看到他人對被咬做出反應,孩子們看見了,會感覺這種互動可能覺得很好玩,甚至是表達喜愛的方式,我們大人看到小嬰兒白白嫩嫩的小面板,有時候也想上去輕輕咬一下呢。
現階段他們正處於長牙的過程中,牙齒正準備從壓床中“破土而出”,口腔裡面難免會有癢癢的感覺,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於是想透過外界事物來緩解這種感覺。孩子在一歲左右,還沒有發展出自己的言語能力,對於自己的想法,大人們能夠猜出大概意思,但也畢竟不是嬰兒自己。在自己的想法不被人理解時,孩子情急之下只能選擇“咬人”這種激烈的方式來告訴別人是不對的。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咬的目標控制在我們想要的物品上面。比起活生生的人和冰冷的玩具,可以購買專門的產品來滿足孩子的需求。市面上有專門的牙膠玩具給孩子磨牙使用,來緩解長牙的不適感,需要注意的是對於牙膠的軟硬程度、大小要有一個基本的判斷,使用的時候注意清潔消毒。還有特製的磨牙餅乾磨牙棒,家長們需要注意這個是否適合該階段孩子使用,以及食材的安全性。
面對這種咬人咬東西的行為,家長可以做到寬容卻不縱容。我們理解他咬人的原因,卻不代表這種行為是對的,要對他進行糾正。可以告訴他們,如果是別人咬他,他也是很痛的,反過來也一樣,不要因為自己覺得好玩就給別人帶來傷害。也許他不能很好的理解,但是面孔表情也可以傳遞給他很多資訊。有時候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我們需要分析,在這個行為的背後,他們的需求到底是什麼,也許根據他們的需要作出適當的調整,不良行為也就會慢慢隨著時間消失了。
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很多寶媽都遇到了是否該讓寶寶識字的問題。作為過來人,我覺得應該尊重寶寶的意願,不能強迫他識字。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孩子,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透過遊戲和故事來接觸文字,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同時與寶寶多互動,呵護孩子的興趣,讓他真正喜歡上識字。
等寶寶大了教他學習時,推薦你使用遊戲+教學這樣的方法。比如陪著寶寶做遊戲互動,在生活的過程中教學,還有閱讀繪圖,不過這東西寶寶容易拿來吃。
我家閨女從三歲開始接觸漢字,現在用了一年認字300多個勒,基本上都是軟體裡面學來的,裡面動畫故事超多,寶寶特喜歡看,還有遊戲可以玩(遊戲是鞏固識字的喲),開始我還擔心玩太長時間對寶寶眼睛不太好,然後發現裡面竟然有個設定功能,可以設定學習時間,和使用時間自動關閉,超讚。用的久了還鍛鍊了寶寶的用眼習慣。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現在學的字多了,故事聽多了,我下班回來還會跑過來給我講故事,超暖心的(雖然講的斷斷續續的,但是超可愛的喲)。
-
15 # 星空成長課堂
想起來我被一個孩子咬的經歷。
有一次和幾個朋友去另一個好朋友家去玩,來的朋友帶了她女兒,三歲左右。我們原來都是在照片裡看過這孩子,我們很熟悉她,她不熟悉我們。
大家就逗著她玩,突然這小姑娘就咬了我一口,當時我正和她玩呢,而且她也笑嘻嘻地看著我,但不知道為啥冷不丁咬了我一下。
因為這位朋友在我們大家看來是很會教育孩子的人,是我們公認的養娃專家,其他有孩子的朋友都可以向她請教,她也經常和我們分享孩子的事情。
我就問朋友原因。
她說:“最近一段時間發現她有這個問題。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就這樣了。
我查了資料,說是因為孩子咬人是正常的現象,很多小孩都有咬人的行為。心理學家分析是孩子在尋求關注,表達自己情緒的一種方式。因為他們還小,不怎麼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所以就透過咬人的方式來表達。
而且咬人不一定是她生氣不開心,有的時候她高興也會咬人。就像我在餵奶的時候,她那時候已經長出了牙,可能是不舒服,有的時候就會咬我,有的時候我忍不住大喊了,她咬的更歡實了,或許她覺得我是在和她玩呢。後來她咬再疼我也忍著不喊叫,她慢慢地不咬了。
現在她又開始咬人了,我們分析可能是因為老二,雖然我不怎麼照顧老二,都是讓她爺爺奶奶照顧老二,有時間都會陪著她,但我總得給老二餵奶呀,就這樣她也覺得媽媽被弟弟搶走了,她不樂意。
我把能做的都做了,看了那麼多育兒書,學了那麼多道理,但有時候孩子就是不受控制。
除了接受還能怎樣呢?慢慢教她唄,等她再大一點就會好吧。”
-
16 # 吃熱狗早教育兒
其實大多數媽媽們都碰到過這種情況。在某些階段寶寶為什麼愛咬人,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口欲期,口腔是寶寶探索世界的一種途徑,用嘴吃東西、吮吸、感知世界,咬東西也是探索世界的嚴重表達方式,從而獲得滿足感。這種正常的的生理需求。
4-10個月,寶寶會長出第一顆乳牙。長牙期會有口腔不適的感覺,會因為牙齦疼癢而咬人咬物;太晚新增輔食,寶寶沒辦法體會咀嚼的感覺,所以會透過咬人來體驗牙齒和口腔的感覺。
情感表達,嬰兒愉悅的心情大多是在哺乳時獲得的。吃飽後的小寶寶常會咬媽媽,是對媽媽表達感激的方式。彷彿在說:“謝謝媽媽給我這麼好吃的乳汁。”1-2歲的寶寶和媽媽玩得高興時忽然咬媽媽。寶寶這時的想法是:“我很愛媽媽,因此忍不住用力咬一口。”
模仿或發洩,1-2歲左右的寶寶好奇心強,也有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當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時,會覺得很有趣,某些家長也透過“輕咬寶寶的肌膚表達親近和喜愛”,於是寶寶也會模仿著去咬人;有時候當寶寶的要求沒有被滿足、心理感到不滿時,也會透過咬人去發洩出來;此外,如果看護者忽視寶寶的安全需求,讓他一個人獨自玩耍,會導致他對新鮮、陌生環境的害怕和恐懼,咬人成為他保護自己,戰勝恐懼的一種方式。
如何糾正寶寶咬人的行為呢?
適時新增輔食,同時給寶寶配一個磨牙棒。
提升寶寶語言表達能力,
儘早幫助寶寶學會用語言來表達他的需求。即使被他咬了,也裝做若無其事的樣子,從而淡化孩子咬人的行為。要明確地告訴寶寶,咬人是一種錯誤行為,咬人會傷害別人,帶給別人疼痛,不應該去模仿。看到孩子要咬人時,可以用其他寶寶感興趣的物品轉移注意力或教他藉助於其他的情緒宣洩方法來替代這種不良行為。媽媽要儘量剋制情緒,以抱抱他、親親他的方式來影響寶寶的行為,引導寶寶用語言、手勢、擁抱表達情感。
研究表明,充足的睡眠可以平靜寶寶的情緒,當他們心理有不滿時,也不至於極端地採取咬人行為。另外,家長還應該注意保持家庭氣氛的和諧,增加孩子日常的遊戲活動,讓寶寶玩安靜的遊戲,不過分抑制孩子的行為,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孩子因咬人而產生的興奮情緒。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17 # 辣眼睛的大腦斧
寶寶咬人原因
1、寶寶要冒牙了。這時候寶寶牙齦癢痛,為了緩解這種不適,寶寶就會喜歡咬人咬東西。
2、寶寶對於周遭的一切一直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經常用嘴來探索。當他咬人後,對方會出現大叫的表現,這對他來講也是很有趣的現象。於是,他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遊戲,自己悶時,就試探地玩一下。
3、對他們來說“咬一咬”媽媽或者其他人,與“咬一咬”玩具或者桌椅沒有太大的區別。而且,爸爸媽媽也常常會用“親一親”“摸一摸”寶寶的臉頰和頭來向寶寶表示親切,所以寶寶也會模仿著用“咬一咬”的方式向其他人表示友好。
應對方法1、如果是寶寶長牙,粑粑麻麻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磨牙工具,等牙長出來,寶寶自然就不咬人了。
2、如果是寶寶在咬人玩,覺得被咬的人反應激烈有意思,這時候被咬的人要儘量忍著或者轉移注意力,那麼寶寶就會覺得咬人也沒有那麼好玩,就不會咬了。
3、如果寶寶是透過咬咬跟媽咪表示友好,可以直接告訴寶寶:“媽咪會疼。”教寶寶正確表示友好的方法。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
18 # 紫蘇媽媽育兒小百科
孩子喜歡咬人家長一定要分清楚原因:
1、長牙期
這個針對小月齡的寶寶,長牙的時候,牙床會癢癢的,為了緩解出牙的腫脹感,會出現咬人的情況,家長可準備一些磨牙棒和磨牙玩具。
2、表達自己的情感
對於1-2歲寶寶而言,由於語言比較貧乏,尚不能用語言表達他們的生活感受,所以常常喜歡透過咬人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包括高興和喜歡某人。在這個階段,我們要教育孩子用其他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也要多教孩子說話,學會用語言表達,而不是咬人。
3、好玩、模仿
有時寶寶咬人是一種模仿行為,透過觀察別人的行為方式而學習到的。孩子好奇心強,當看到別的小朋友咬人時,會覺得是件很新奇的事,於是自己也會嘗試著去咬人。所以家長一定要告訴寶寶:咬人不是一個好的行為,以後不要再做,並要及時地反覆強調。
4、引起關注
當寶寶想要獲得大人的關注,又或者是情緒得不到迴應時,常常會採取咬人、摔東西、大聲尖叫等行為,只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
家長也要注意糾正孩子的行為:
告訴孩子咬人是不正確的,因為被咬的人不僅感到十分疼痛,還有可能造成傷口感染;加上病從口入,咬人會吃入很多細菌。同時要高質量的陪伴,並不只是陪在寶寶身邊就可以哦,還需要多花心思與寶寶互動。
當寶寶尋求鼓勵或做對了事兒,家長不但要及時迴應,還要給予大量表揚與關注。如果看到寶寶情緒不高,又或者有異常反應,可以先詢問原因,而不是一味指責。
媽媽們在教育寶寶之前,一定要先進行初步判斷,找到原因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幫助寶寶改掉咬人的壞習慣,並告知寶寶正確的情感表達方式。
-
19 # 每天讀點書的一媽
低齡兒童的很多行為都是用嘴和手來進行,所以咬人和打人有可能在孩子看來就是正常的交流方式,並不是生氣或攻擊性行為,我們大人不要因此就給孩子定性。但是咬人或打人畢竟看起來比較討厭,而且可能導致沒有人願意跟咬人者玩,所以這個行為我們還是要幫孩子糾正過來的。我女兒二歲多時也出現了頻繁咬人打人的行為,在查閱了相關資料,跟前輩寶媽交流之後,我是這樣分三步來引導她改正掉攻擊人的行為的。
第一步 找到導火索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是什麼事讓她想要咬人和打人,是不是餓了、累了、無聊,還是生病了不舒服,找出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的攻擊性行為。那段時間,我剛生二胎,家裡雞飛狗跳,女兒開始上幼兒園的半日託,老師頻繁反饋女兒經常打班級裡面的男生。聽到這個訊息後,我反思應該是有了二寶,大寶感覺受到了冷落,沒有安全感導致的。我開始儘量每天去接她放學,放學路上這段時間媽媽是專屬於她一個人的,跟她聊天陪她跑跑跳跳。
第二步 教孩子用溫和的方式來表達
很多父母發現有一個階段,孩子在家開始動不動就摔玩具,扔玩偶,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教孩子用溫和的方式來表達情緒。當女兒扔自己的洋娃娃時,我跟她說“這樣子洋娃娃很痛,我們一起輕輕的摸摸她”。接著就示範如何輕輕地摸,這裡的示範很關鍵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她會把這個當成一個遊戲而去模仿你。另外當孩子情緒波動很大的時候有一個超級好用的方法就是擁抱。我試過在女兒大哭時跟她講道理,呵斥她都沒有效果,而蹲下來給她一個擁抱,五秒鐘女兒立馬就安靜下來。所以在她摸完洋娃娃以後,我也會讓她給洋娃娃一個擁抱。我們希望孩子沒有暴力行為,首先我們自己要心態平和,教孩子用溫和的方式來表達。
第三 正確的懲罰
新聞上經常有熊孩子搗亂,熊家長不作為的報道,當孩子打人時,父母要怎麼樣進行正確的懲罰吶?剛開始女兒打我,我會打回去,讓她知道打人是會疼的。不過後面看了一篇文章,我才知道這樣是不對的,以不成熟的行為迴應同樣不成熟的行為,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嚴重。正確的處理方式應該是讓咬人的小傢伙暫停活動,乖乖在椅子上坐1~5分鐘,告訴她“咬人會疼,把別人弄疼是不對的,我們就坐在這個椅子上,想一想為什麼你不應該咬人”。先讓孩子意識到咬人會讓她被帶離遊戲場所。如果孩子不配合,我們可以按住她,讓她坐在椅子上說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我們幫她說出感受。
我就是這樣三步走來引導女兒的打人行為的。有一個溫馨提示,所有的方法父母們在用的時候可能要用了十幾二十次,甚至上百次,孩子才會漸漸明白,希望寶爸寶媽們不要試了一兩次就說不行,教育向來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沒有立竿見影的靈藥。
-
20 # 雲彩教養筆記
孩子總是喜歡咬人怎麼辦?
除去孩子長牙期間外,孩子咬人最大有兩種可能:要麼有攻擊行為傾向故意為之,要麼,就是孩子並不是真的想咬人,只是孩子處於口腔敏感期或者在口腔敏感期,孩子沒有得到滿足。
首先,我們來說第一種,有攻擊行為傾向的咬人行為。孩子咬人,通常發生在較小的年齡階段,比如,2-3歲多的孩子,特別是剛上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很多這種現象,一般咬人都是處於著急狀態的情節之下。
這個階段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弱,又容易著急,孩子大腦又主要是受底層大腦的支配,即比較原始的部分,情緒化,本能原始的反映,處於理智的上層大腦還沒有發育好。
當孩子之間發生衝突或遇到時,很難控制自己,情節之下最先動用的是嘴,因為這能讓他馬上得到想要的結果,一般孩子都會用咬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是他們最容易操作和想到的。
作為家長,我們要善於引導孩子,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給予孩子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充當孩子的上腦,幫助孩子返回理智的一面,學會正確的處理和解決問題。
口手敏感期如果孩子頻繁的咬人,除了咬人,還有吃手或者咬其他東西的現象,那麼,孩子可能處於口腔敏感期。在幼兒園小班,常會發現一個孩子突然就給另外一個孩子咬了,就是屬於這種現象。
敏感期,是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的,他認為孩子的成長是存在敏感期的。
口腔敏感期的孩子,他不是真的想咬人,他也不知道,自己咬了別人,別人會疼,會難受。有時候他都控制不住自己,他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做。
4~12個月是口手敏感期,孩子喜歡吃手,用口進行嘗試、感覺,同時喜歡扔東西,這是最早的手眼協調發育的標誌。在這一階段,要給孩子口腔發育的機會,不要管制孩孩子太多,多給孩子能咬的東西,嘗試不同的東西,保持衛生即可。
如果這個時期,孩子沒有得到滿足,在三四歲甚至五六歲,孩子還會出現咬桌椅,書,甚至咬人的現象,這些都是在口腔期沒有得到滿足的現象。
解決的辦法,就是儘量地滿足孩子,給予孩子能咬的一些東西。只要得到充分的滿足,這種心理需求自然就消除了。
回覆列表
首先要向寶寶說明,咬人是不可以的,咬人會讓別人覺得很疼。媽媽要平靜且堅決地對寶寶說:“寶寶,不能咬人。被咬的人會很痛。你咬人就傷害了別人,如果別人來咬你你也會感到很痛的”。父母要多多觀察寶寶,看看他到底在什麼情況下會咬人,在咬人之前先阻止他。
如果孩子為了搶自己玩具咬人,先制止他,然後讓他冷靜下來。咬人是不好的行為,即使別人搶你東西可以用其他方式,比如可以和小朋友說:“這是我的東西,如果你要玩得先經過我的同意”。或者可以給對方別的玩具呀。有很多其他方式能夠解決,不一定要用咬人的這種傷害人的方式來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