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學習了一年多的歐楷,想拓寬一下筆路,最近學習魏碑,從《龍門二十品》學起。現在每天寫一百魏碑,一百歐楷,請問各位老師,同時臨習兩種書體可以嗎?
11
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5580007871

    不會亂,只要心正,何來混亂,仔可分為時段練字,好似琴棋書畫一樣,會學亂嗎,不會的。關鍵有一個計劃表,有人監管才能成功

  • 2 # 卯卯12

    字型間都是有聯絡的,一種字型寫好了另外的寫起來會容易一些,混搭的書法作品多的是。比如祭侄文稿就是典型。個人認為完全模仿某種或是某個人的字型根本不叫書法,最多隻能說明你的模仿能力強~~···加上自己的風格才能事半功倍,搞不好將來還能創作出你獨一無二的字型。

    你看你的個人情況,如果是剛開始學習書法,我建議你一個好主意,練習楷書,然後練習行書,楷書的基礎上,這樣你後面練習其他字型速度更快。如果你已經寫了一個良好的字型,最好不要改。

  • 3 # 應作如是觀

    對於初學者來書,最好不要幾種字型一起練,最好也不要練習行書、草書這種講究意境,追求神似神韻,不拘一格的字型。建議是選擇楷書或者是隸書。這兩個書法首先都是中規中矩,側重基本功,能夠提高練習者的筆劃結構基本功,並且這兩種字型相比於其他字型而言,入門更為簡單,見效也快,能夠鼓勵練習者持之以恆的聯絡。

    聯絡書法講究勳勳漸進,不能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需要從最基本的筆劃開始練氣,然後開始描摹,最後臨摹,什麼時候能夠離開書帖,寫出一首好字,也就算是入門了。

    硬筆隸書

    毛筆字: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 4 # 陳天哲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好多種!背景不同,答案不同!我的答案是可以一起練,掌握好主次!

    我的主攻方向是草書,我就在臨草書帖的空間,有點時間就練章草、漢簡、Murano殘紙。而且會下功夫練下去!

    首先,書法這東西,形是基礎,神采才是關鍵,行草書的神采從哪裡來?

    自我悟性,讀帖能力,其他正書類書法的底蘊……

    一個書家,行草裡有篆味,有隸味,等等,厚重感和情趣已經有別於書匠!

    只是這個統一和諧漸變滲透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

  • 5 # 松風閣書法日講

    練習書法,最好先吃透研究透一家之後,再去學習其他書體不遲,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時間精力易被分散

    我們知道,書法是一門比較消耗時間和精力的學問,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時間去學習研究,如果不能專心去學習一家書體,而朝三暮四,希望可以同時掌握好幾種不同的書體,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以前老前輩們流傳這樣一句話:學畫要寫活,學字要寫死。意思是學習繪畫要去寫生,去觀察世間萬物,抓住他們的神態,而學習書法、臨帖要死死的盯住一家,把一家書法吃透,這樣才能得到精髓。這裡的死,不是死板,而是要深深研究,去鑽研的意思。一個爐子,你要同時燒八壺水,這壺水要開的時候你換了其他一壺,這樣就永遠沒有哪一壺水是開水,書法也是這個道理,先把一壺水燒開再說。

    二、容易造成風格混亂

    幾個不同風格的書體在一起學習所造成的困擾還有風格上的難以統一,這樣會對你自身風格的形成造成障礙。比如歐體書法是秀美的,顏體書法是陽剛壯美的,兩者一起學習就會有衝突,難以到達自身風格統一,造成混亂。

    三、難有成就

    幾種字型學來學去,不僅不會得到“取博百家長”的效果,還容易造成你可能你沒有多少成就的遺憾,先把一家書體學好,掌握了一個書體學習的經驗,對於學習其他書體也是一種幫助,例如如果你楷書功底較好,那麼行書也就不會太難了。

  • 6 # 存希齋書法

    練習書法時,能不能同時練習兩種字型,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不但可以,針對有些書體還必須練習兩種或者兩種以上作為輔助。

    但是,這裡所說的兩種書體,不是指兩個書家的字型,而是指書法中的兩種字型,比如,楷,行,草,隸,篆等。

    一個書家必然有他擅長的一種或者兩種書體,比如有人擅長楷書,有人擅長行草書,當然還有人擅長多種比如歐陽詢“八體盡能”。

    我們練習書法,都是從楷書開始,在練習楷書的同時,應該練練行草書,這樣才不至於使楷書寫得僵板,行草書給楷書帶來了靈動之勢,這種效果是潛移默化的。

    不知這種觀點,各位有什麼看法?或者有更好的瞭解。

  • 7 # 呂永亮

    答案是肯定的,如篆書與隸書及行書可同步進行。因為隸書本來就從篆書中來,關健的是起筆方法有很多相似處。而行書作為日常生活中的字型,篆書及隸書的運筆穩定性可提升行書用筆的厚實感。古人也是這麼自然的演變(化)而推進的。

    但是,初學者最好不要把篆、隸跟楷書一起練。它們之間的~用筆與發力及回力(提按)是不同的,特別是收尾處完全相反!

    由於通常從楷書學起的原因,楷書的書寫方法限制了篆書的書寫。所以我在教學生篆書時,第一堂課都是幫助學生們忘記楷書的書寫,改變習慣很累死人的啦……

    但是楷書和行書又可同時進行了,因為這二者間的書寫邏輯差不多的。

  • 8 # 白先生如是說

    可不可以同時練兩種書法的字型?

    這個可以從兩方面來講:

    一、 初學書法,建議只練一種。

    初學書法時,要描紅、臨貼,對執筆、筆畫、結構等各方面都是一個全新的瞭解,萬事開關難,對收法門瞭解都是從這些開始的,可以從一個貼子逐漸掌握用筆及對筆墨的感覺,假如練顏體,要認真讀貼,臨時要嚴格執行其書法特點,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臨其它貼子,容易造成混亂,寫成四不象,以至於無法入貼,基礎打不牢,對書法道路造成不良的影響。

    二、 有了一定書法基礎的,需要練習兩種字貼。

    學習書法,練習了一段時間後,對練習的法貼有了一定的瞭解和掌握,寫出來的字初具雛形,這時需要選 持另一個貼輔助練習,而且要選 的貼一定要和原來練的貼風格不同為好。比如臨顏體的《顏家廟》,也可以選 褚遂良的《大字陰符經》,甚至可以選 漢隸來臨。兩種書體同時練,一主一副,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以避免入貼出不來,有的朋友一本字貼練十年,再也出不來了,最終結果練得好的話是字匠,練不好的話更是麻煩。

    三、 遍臨法貼,這個已到書法家境界,哪個書法達人不是汲百家之營養而最終修練而成的。

    以上一家之言,敬請斧正!

  • 9 # 長江39563631

    (一)歷史上書法家大都會兩三種字型

    古代書法家大都會多種字型,如我們看大書法家顏真卿,他即在《多寶塔》碑中,寫出雄渾奇偉的正楷,又能在《祭姪文稿中》寫灑逸奔放的行草,還有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是典雅秀美的正楷,他還能書寫行書大草,由趙、董、歐、柳等多體融會貫通的“啟功體”顏真卿寫的行書體《祭姪文稿》顏真卿渾厚雄強的正楷《多寶塔碑》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正楷字型王獻之的行書字型是否大雅大氣

    近代的吳倉碩能寫高古的大小篆書,還能寫一手俊雅的行楷。先恩師啟元伯寫行草不讓古人,又能寫規距正統的歐柳。當代的沈鵬和劉炳森都能即寫瀟灑豪放的行書,又都嘗試寫名家隸書體,範曾自創一體,他的隸書不亞於其楷書。這些例子不勝列舉。

    大書畫家吳倉碩寫的行書體吳倉碩寫的篆隸書體

    (二)同時練兩種書法字型的好處,我自己長期的練習書法,有兩個深刻的體會,一是:如果你長期寫一夲字帖,寫一種字型,在有堅韌不拔的毅力,有時也會感到枯燥乏味,而換一本字帖和一種字型,不只是有新鮮感,還對你原來臨寫的字型有很大的促進,使你有更寬廣的眼界。二是:我們今天看許多書家獨創的字型,都是集多家多體之大成,如近代大家張大千,徐悲鴻等都是如此。張大千獨創一格的“大千體”,有魏碑有漢隸有行楷的字型

    這是徐悲鴻的楹聯,他和大千同時代探索魏碑隸書行楷柔為一體2015年在西汵拍賣的康有為五言聯,字型落落氣勢浩浩。

    康有為獨具匠心的書法楹聯,他是前清到民國書法改革的旗手,看康有為的寬博字型,就是把顏楷魏碑隸書都臨摹後,獨創的一體。先師啟元伯先生超凡脫俗的行書啟先生八十多歲後寫的正楷柳體《僧瑞甫塔銘》這是恩師啟元伯先生1988年給我寫的楹聯(第一次發表請匆轉載此幅作品)

    啟先生的行楷書法楹聯,啟先生的書法,是由趙,董,歐,柳四體千錘百煉融為一體。

    當然我們今天練書法兩體不都是為了成名成家,對於養生和有志於書法的人,同時練兩種書法字型是大有禆意的。

  • 10 # 四小齋主人

    誠謝! 答案是肯定的,對於一個書家來說也是必須的。 書分五體,“篆隸真行草” ,傳承有序,演變隨時。各體各有其約定規範 ,自成體系,但書家各有風格。這也許就是書法吸引人的地方。 同時練習兩種或多種書體,其好處在於楷書容易寫活,行草飄逸而不失穩重 ,款識變化豐富。 當然,如果你有精力,有悟性,主攻之一,兼顧其他,長久堅持,定有所成。

  • 11 # 老沛說書

    可不可以同時練習兩種書法的字型?

    首先得搞明白“書體”與“字型”的區別。書體:指的是文字的結構形式,如真、草、隸、篆,而字型,指的是書法家的風格,如顏、柳、歐、趙。

    根據個人經驗,無論是書體還是字型,都是可以同時練習的,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要注意兩點——目的性和相關性。

    第一,目的性:也就是說,你要知道自己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比如你在練習懷素的草書,為了提高線條質量,就可以同時練練小篆。你練習楷書,如果想增加楷書的流暢性、書寫性,就可以同時練練行草。

    懷素《自敘帖》

    小篆《嶧山碑》

    第二,相關性:即這兩個字型得有某種關係,比如你主攻王鐸,就可以同時練練米芾,以豐富技巧,因為王鐸也學過米。

    下面二圖是米芾與王鐸

    但如果沒有相關性,效果就不會好,甚至會適得其反。假如你練習歐陽詢的同時又練顏真卿,恐怕不行,因為歐體外放,顏體內斂,這兩個風格會打架,搞不好的話,字練不成精神分裂了……

    歐陽詢《九成宮》

    顏真卿《勤禮碑》

    個人認為所有的練習方案都像一個個藥方,沒有絕對的可不可以,只有是否對症,不同方案會有不同的效果。但是,你得知道什麼方子治什麼病。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即使是在同時練習兩個字型,也要有主次之分。

    另外,我只是說可以兩個字型同時練,但並不是支援每個人都去那麼做,這個方法只適合一部分目標明確、頭腦清醒的人。

    更多人可能會因此犯朝三暮四、喜新厭舊的毛病,而無法專一。

  • 12 # 創新炎黃

    《初學書法最好不脫離靜態書法,打基礎、練結構》

    一、書法從技法角度可分為兩種書法,靜態書法更容易適合初學者學習,難度更低;

    雖然很朋書法家爭論書法入門是不是要選擇楷書,但是誰也不反對從靜態書法來入門練習。其中原因極為簡單,靜態書法書寫速度要求慢而穩健,是練習培養育漢字結構的必須方法。不過因為現代社會通用文字是楷書體的“規範簡體漢字”,所以選擇楷書入門已成為大眾共識。

    從一張書法分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行楷是一種兼顧了靜態書法與動態書法的混合體,兩相兼顧。是現實中使用量第一的書寫體!基於這樣原因,初學者從行楷入門其實是一個好辦法!

    二、書法入門從行楷入手,可以兼顧楷書的結構,也可以兼顧行筆的快速性;

    現代實用的硬筆書法與古代的館閣體都是行楷與楷書的綜合體書寫技法!

    其它整理中......

  • 13 # 楚秋堂

      對於可不可以同時練兩種書法的字型,我的回答是:可以!要深刻理解這個問題,還需要從書法發展的歷史中去辯證地尋找答案。

    一、書法字型演變的簡史

      1.距今3000---4000年的甲骨文是目前發現的最早而有相當成熟的文字。

      2.戰國時期銘刻在鼎(青銅器)上的“鐘鼎文”(籀文),著名的有毛公鼎、。

      3.春秋戰國時期,大篆開始盛行並出現了的古隸、簡書。

      4.秦統一天下後,由李斯主導實行“書同文”制度,創立了小篆。

      5.漢代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這是中國書法發展史上關鍵性的一代。漢代分為西漢和東漢,兩漢三百餘年間,書法由籀篆變隸分,由隸分變為章草、真、行書,至漢末,中國漢字書體已基本齊備。

      6.魏晉書法這一書法史上了不起的時代,造就了兩個承前啟後,巍然綽立的大書法革新家—鍾繇,王羲之。他們揭開了中國書法發展史的新的一頁。樹立了真書、行書、草書美的典範,此後歷朝歷代,乃至東鄰日本,學書者莫不宗法“鐘王”。盛稱“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獻之)

    ,甚至尊王羲之為“書聖”。又有王洵(羲之侄)善行書,有《伯遠帖》傳世。

      

      從漢字書法的發展上看,魏晉是完成書體演變的承上啟下的重要歷史階段。是篆隸真行草諸體鹹備俱臻完善的一代。漢隸定型化了迄今為止的中國方塊漢字的基本形態。隸書產生、發展、成熟的過程就孕育著真書(楷書),而行草書幾乎是在隸書產生的同時就已經萌芽了。真書、行書、草書的定型是在魏晉二百年間。它們的定型,美化無疑是漢字書法史上的又一巨大變革。

      截止到魏晉,中國書法所有的書體基本定型,無論從筆法還是從結體都形成了規範理論與實踐樣本。到了隋唐之後,尤其是唐代,將各種書體的規律性寫法,特別是對楷書的寫法與創新,形成了影響後世的重要書家(歐、顏、柳楷書三大家)。

      之後的中國書法歷史的程序,只是在變換各種字型的表現風格與神采,並沒有創新一個新的字型。一直到了元代,才重新出現了一個創新第四大楷書的一代奇才—— 趙孟頫,他創立了中國第四大楷書——趙體。再往後,進入明清兩代,基本上書法字型上沒有新的突破。

    二、每日練習書法是為了練什麼

      從上面筆者梳理出的書法簡史中(可能有遺漏,敬請指正),我們可以看出,書體演變的重點時期一個是漢末,一個是魏晉。所以,有名的書家心中有個至理名言:書不師魏晉,終成下品。

      回到我們的主話題,我們可以看到,練習書法其實是為了選擇一類風格、意味、神態與自己審美情趣相符的字型來學習的過程。你認為美的字,你就可以選擇練習;你認為不美的字,大可不必聽旁人意見而去花時間臨摹。當然前提是,最好選擇魏晉時期出現的書體和拓帖來臨摹最好。

      每日練習書法,就是為了日積月累地訓練自己像古人那樣寫字,寫自己喜歡的那一類的字。只有這樣,你才能在練字中找到天然的快樂與成就感。如果,一味聽信他人的言論選擇自己不喜歡的書風字型來練,那麼時間越長,你越會對書法學習的興趣越少。希望初學書法的朋友謹記這點。

    三、兩種書體的選擇參考

      書法是可以兩種書體同時練習的。要講清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容易。

      有了上面對書法簡史的一個梳理,我們可以看出楷、行兩書的根(根主要指筆法與結體的母體),其實主要來自於隸書,而隸書的根來自於篆書。

      這裡,我只能簡單說一下如果練兩種字型,應當如何選擇。

      一類,喜歡流動性線條美的書友,可以習草書為主字型,輔助以臨摹篆書來訓練圓轉使轉的技法。

      一類,喜歡大小不一,但字型規整風格的書友,可以習行書為主字型,輔助以臨摹趙體楷書來掌握行書筆意的實現方法與技巧。

      一類,喜歡認真書寫、一絲不苟的結體的朋友,可以習楷書為主字型,輔助以臨摹漢隸來掌握如何讓正楷書寫中表現出靈動之感。

      大體上就是這三類審美趣的書友。所以每日兩種書體的練習是完全可行的,而且筆者自己親歷過,確實很有幫助。

      書法的練習中,一定要學會動腦思考。不愛思考與不會思考其實都是學書法中需要避免的問題。學而思,思之而後悟,方能真正體會到書法學習中的另一種樂趣。

      後附筆者曾經的舊作,供書友指正。

      

  • 14 # 硬筆書法小學生

    謝謝邀請。我個人認為是可以同時臨兩種字型的,但臨習過程中要按循序來,隸書先暫且不提,今人大多喜歡臨習楷書行書,臨習時最好先臨楷書,在臨行書,畢竟行書是從楷書上發展而來。臨習過程中可以思考筆畫是如何由楷變為行,筆畫之間如何筆斷意連,之間如何通氣,有利於把字寫活。建議挑一位名家的兩種或三種字帖臨習,如王羲之的楷書行書,趙孟頫的楷書行書,當代田蘊章老師的楷行草千字文也是不錯的選擇。

  • 15 # 無為大聖o

    我認為必須按照自己的客觀條件來決定,比如工薪階層的人學書法也只能作為一種業餘愛好吧,學會一種書體就很好了因為你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學習。要想同時學習兩種或幾種書體首先你的有時間去臨字,每天學字時間在五小時以上請問能做到嗎?如果你有這時間又下定決心學習書法了那完全可以同時臨兩種書體,建議你就去臨智永真草千字文吧。三四十年後你定是書家!謝謝邀請多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寫書法和規範字,筆順到底起到什麼作用?請大家共同探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