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棒
-
2 # 強木
每個人出生之後都會有一個天命係數,有一個天賦係數。
成功= 努力x天命係數x天賦係數。
天命係數需要幾十年甚至百年的積累,當然,是根據傳承時候的成功數值而決定繼承者天命係數。但是天賦係數的取值確是0到1之間。
假如定義清華為成功,那如果天賦係數為1,則比0.5的省力一半。
假設清華需要成功點60點。a的努力是100(一天12小時的努力) 天命係數是0.5 天賦係數是0.5那他的成功是25。也就說他就算努力到24小時,定義成200點努力點,也只能是50點,依舊不能進去清華。
假設b的努力是60點(每天努力差不多七個半小時),天命係數1,天賦係數1。那他就可以進去清華。
現在有角色c 所有的天賦都不在平均線上,天賦係數高出正常人很多,那他只要30點的努力。
-
3 # 陌上布衣先生
我的孩子14年考上中科大少年班(未報道),15年考上清華。他比較聰明,學習效率高,除了高考前的半年看他很用功外其他時間感覺用功程度一般。我總結,天賦+努力=清華北大。天賦不高只是很努力能上清北的可能性有但機率不高,而考取其他的211、985高校的可能性很大。
-
4 # 搜尋互動
普通人也可以考上清華
一、自律性極強
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自律性極強的考生,有著嚴格的時間管理,總能按照制定的學習時間表進行復習和學習,無論是週末還是寒暑假從不鬆懈,除了必要的吃飯、睡覺時間,其他的時間一定會充分利用。在考場上也能根據試題的難易和分值進行時間的合理分配,即使題目沒做完,但時間一到,絕不留戀,總能在考場上掌控大局,進而掌控自己的發揮。
二、學習方法
能考上清華北大,就不是學霸這麼簡單了,可以用學神來形容。學神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他們樂於知識的探究,能更快的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解題技巧和學習方法。嫻熟特色的解題技巧能讓他們靈活的應對考題的各種陷阱,好的學習方法能讓他們更高效的學習,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一般考生面對學習總是頭疼不已,面對試卷總覺得心煩意亂,但學神面對試卷總能做上癮,對學習有極高的熱情。
三、家庭環境
雖然農村也有考上清華北大的,但卻是少之又少,大部分考上清華的還是家境優渥的孩子。父母大都是高學歷,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不管是學習資源還是學習心態上都能給予很好的幫助。這些人的父母相對於學習更關注孩子本身,這是一般家庭難以做到的。一般家庭只會唸叨,你要考上好大學,要對得起我們的辛苦付出,這無疑會給孩子巨大的精神壓力。而家境好的父母往往會對孩子說,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父母平時的積極上進也會給孩子樹立很好的榜樣。
四、心態良好
高考也是一場心態的較量,能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心態很好的人,不會因為緊張在考場上發揮失常。要知道,高考壓力是很大的,如果考得不好就會復讀或者進入不了心儀的大學,若是在考場上不能釋放這些壓力,就無法專注考試,從而高考失利。而考上清華北大的考生往往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心態良好,不被外界影響,能在有限的考試時間內發揮最好水平答對所有題目,獲得高分。
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真的非常不容易,說明他的付出要比常人多很多倍,除了天賦外,也要有持久的毅力和刻苦的學習,這些都是學神必備的特質,因此,當你羨慕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考生時,你可能想象不出他們付出了多少。每個人的成功絕非偶然,都是付出和堅持的結果。
-
5 # 青春一職
這是肯定,也是必須的,高考以來,全國無數的高三學子,考進了清華北大,絕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奮鬥和努力得來的結果。
-
6 # 學長老師
非常感謝能回答這一問題。其實上清華北大的難易程度,除了取決於努力程度以外,還有地域上的差異,僻如戶口在北京跟戶口在河北,那可是一個天一個地。
我戶口在廣東,以廣東為例,要上清華北大,文科生要660分左右,理科生要680分左右。如果學的是文科,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至少要考到390分,其他另外三門(文綜)要考到270分才行,也就是說,語文,數學,英語每科至少平均分要達到130分,政史地每門不少於90分才能上北大,語數英有哪門課只拿到100分,則另外兩門都要達到145分才行。所以,能上北大的文科同學,數學都接近滿分,普通人很難做到。
下面我們來看理科,理科上清華北大要680分左右,以680為準,則比文科生多20分,這20分加到哪裡比較合適呢?語數英?理綜?那都加吧,語數英三門總分要達到400分,理綜280分,那麼,數學要拿140分,語文125,英語135分。如果能拿到這些分數,那麼,應該也不是普通人了吧。
其實,還有一條路可以上清華,那就是神奇的藝術之路。這條路相對普通人來說應該會更容易一點,那就是學美術。美術生要上清華只要滿足以下這三個條件就可以了,一是美術考試要過清華美院的校考線,再是英語科單科成績不少於70分,最後是高考總分不低於廣東省高考文科優先投檔線的75%就可以了,以19年為例,即546×0.75=409.5分。以廣東開平市長師中學為例,這是一所普通高中,招生錄取分數線在江門地區是很低的,但是近幾年就考上了2個清華,他們如果走文科或理科路線,可能連本科都難以被錄取,但是學了美術,反而彎道超車,考上清華。
綜上所述,普通人要考上清華,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要在選對路且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加倍努力,還是有機率上清華北大的。
-
7 # study強國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2019年清華大學錄取新生3800餘人,來自普通農村家庭佔比約19.7%左右。可以說農村普通家庭孩子考上清華大學是比較難的。那麼普通人能否透過努力考上清華等名校嗎?我的答案是能,但是難度比較大!主要原因如下:
一、清華等名校錄取名額少清華大學在2019年共計招生3800人左右,除了北京以外的每個省份錄取名額一般只有40到50個名額。也就是說想要上清華大學,最少也要是全省排名前50左右,才有100%的把握能被錄取。而每個省份一般都有30萬以上的考生,所以競爭壓力可以說是相當之大。
二、錄取成績要求高要考上清華等名校,每個科目都要有相當好成績,並且不能偏科。這樣才有機會能進入全省前50名,從而被清華錄取。
三、普通人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普通人家庭條件一般,往往請不起優秀的輔導老師,也難以進入優質的學校。考清華正如百米賽跑一樣,普通人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
綜上分析,普通人考上清華名校難於上青天,但希望還是有的。
如何能考上清華呢?筆者個人建議如下:
(1)勤奮好學、努力拼搏
上天永遠眷顧努力的人,考清華雖然難,但如果能刻苦學習,努力拼搏,考上清華還是有一定的可能。
(2)學習過程中學會總結歸納
高中科目繁多,且知識點難度大。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歸納總結,對各科知識進行梳理總結,形成知識架構,這樣學習成績能有質的飛躍。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學習別人優秀的學習方法,多向他人請教。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心得,這是值得借鑑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他人的長處,這能快速掌握相應的知識,考試也能得心應手。
(4)不偏科、全面發展
考上清華的學生無一例外都是全能型的,每門科目都是拔尖的。無論何時何地也不能偏科。
(5)勞逸結合、提高效率
在刻苦學習的同時,一定要多鍛鍊,勞逸結合。好的身體素質,能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
(6)堅持不懈,為夢想奮鬥
堅持夢想,併為之努力奮鬥,相信普通人也能考上名牌大學。
總結:考上清華大學,對普通人來說,是一個夢想。但馬雲說過:“但夢想還是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加油,祝福每個都在為夢想奮鬥的人。
-
8 # 坐看終南山
儘管許多人說"有志者,事竟成",現實中想上清華並且為之付出艱苦努力的人肯定不少,但真正能進清華大門的都非尋常人。普通人一般只能考上普通的學校。而清華不是普通的學校,非普通人想上就能上的。當然了,只要努力了肯定會有進步,也會有收穫。
-
9 # 萌萌噠快樂美少女
切身經歷談一談。
答主普通(甚至末流)211本,CS相關專業,今年先後在騰訊,位元組跳動實習,在位元組跳動實習的時候組內有清華的同事,隔壁組有北大的同事,離我坐的很近。大家都很年輕,年齡差距在3~5歲,溝通無障礙,暫且認為他們代表了清北的平均水平。
首先既然大家在同一家公司,做著相近的工作,水平應當是在同一區間內的,當然我還只是個小實習生,他們是正式員工,當前的水平差距一定會有,但我相信隨著工作的深入大家的差距會越來越小,至少他們在談論工作的時候我能保證90%的內容都聽得懂。
我更想說的是清北人專業技能之外的一些三三四四:
負責。某次關於auto-deploy的需求找了組內的清華同事對接,因為之前他做過相關的工作,我本只是想簡單的詢問他之前的做法,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參考的地方。在內部的IM上和他簡單溝通後,他直接拉了個會議和我單聊,把我現在的問題和我的需求都問了一遍,探討一番之後又找了另一個實習生幫我。本不是他的工作內容,還是盡心盡責的幫我,絲毫沒有懈怠敷衍的意思。保持交流。交流並不一定是純工作性質的交流,比如我發現隔壁的北大同學就很能侃,並且接梗拋梗的速度非常快,談話之間透露出一股靈氣,當然這並不是重點,不斷地保持交流才會不斷有思路輸出,我堅信愛交流的同學對於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都會更open,每天都能聽到他和周圍的同事聊著聊著就開始討論問題,我是個相對不愛說話的人,但聽到他們討論的時候都會騰出耳朵來竊聽。印象比較深的一次,坐我右邊的同學聊到了“反向代理”,北大同學對何謂反向代理並不太瞭解,立馬跑過來問,引得其他同事也圍過來探討。高度的自律。這點沒什麼好說的,我們上班比較晚,剛到公司一般先刷會兒手機,但是每次進門都能看見北大同學盯著螢幕進入工作狀態了,是真的幾乎每次。但以上是清北同學的特質嗎?不,當然不是,只是在他們身上表現得更淋漓盡致罷了,或者說其實是我為了說明問題刻意拎出來的。
誠然有些清北同學對普通985/211的學生是存在智商碾壓的,但畢竟是少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都是普通人,誰也別不服誰。不得不承認的是,習慣與態度的差距可以是雲泥之別,更好的平臺意味著更廣闊的眼界與格局,再加上自我的奮鬥,想不成才都難吧?985/211的平臺和清北比當然是不足的,但是比下綽綽有餘了吧。
所以綜上,985/211的學生提升自己的格局,培養自己的習慣,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只管努力就好了,怕的不是努力了趕不上,怕的是想得多卻不努力。自信,踏實,然後對世界保持好奇。
-
10 # 井下堅
付出一定有回報的嗎?應該可以的吧。如果普通人不行的話,有多少不是普通人呢?天才畢竟是少數的,普通人的努力行的,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及心裡,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時間能見證一切付出的人!條件有三:1.自律2.方法3.環境具備這三個條件,老師的正確引導,具體的因人而異。基本就能考上的。
-
11 # 老神仙161891519
普通人不能。
因為普通人太多了。我們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普通人,百分之八九十的普通人也都在努力!
所以普通人木能!
-
12 # 死就死唄誰人不死
題主首先把上北大清華的人定位在非普通人的位置了,當然,不否認北大清華的學子中有天才級的人物存在,但大多數肯定還是普通人而以,他們能考上北大清華,更多的是在學習上專注而努力的結果!當然了,你雖很努力,但也未必能上北大清華,很抱歉,這個還得看你的戶籍所在省份,你在北京能上,但在湖北就未必了!
智商的高低也是一個因素,但就正常人來說,彼此相差也不很大,且智力是可以透過鍛鍊提高的,也就是說一個經常看書做題的人,肯定腦子裡積累的解題方法及知識,要比那些不做題不看書的人多。文盲即使智商再高,在見識上肯定比不上一個智商普通的大學生!
智商這個東西就相當於一個口袋,有的人手中的口袋較大,有的人口袋較小!口袋大的,當然裡面裝的東西會比小的多。但如果口袋大的人不努力往裡裝東西,未必裡面的東西會多過口袋小的!不努力裝東西,大口袋一樣會空空如也!一樣的道理,再好的智商,不努力學習,腦子裡一樣空空如也!
所以說,先不要考慮你是否能上北大清華,先想法子把你的專注和努力用到極致,即使上不了北大清華,至少你不遺憾!何況想成為人中龍鳳,不一定就要上北大清華呢!
-
13 # 陳魚落豔
當然可以,知識需要更多的努力,首先你要有強烈的意願,堅定我一定要上清華北大,之後再付諸實際,合理安排時間並尋求相關幫助,有志者事竟成
回覆列表
不過,“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也再次引發各界熱議。今天一篇名為“努力就可以上北大清華嗎”的文章再次刷屏微信圈。中國青年報今年年初的這篇報道用統計資料和抽樣調查披露了“骨感的現實”:一個孩子能進北大清華,並不僅僅因為他的努力,“你的家庭背景決定了你能接觸到資源的多少,決定了你的學習環境,決定了你上的小學、初中、高中,也決定了你的眼界和見識。”
更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學校層級的升高,“寒門貴子”比例越來越小,而最後的1%在社會這所大學校裡還會有所削減,“如果人生是一次長跑,寒門學子在起跑線上就落後太多,起跑後動力不足、補給不足、身體素質差,能夠咬牙堅持下來的實在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