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5
回覆列表
  • 1 # 百將文化藝術

    楷書與練行書有聯絡,練字要先從楷書練起。只有練好楷書,才能練行書。楷書是行書的基礎,楷書練好並可以熟能生巧,在練行書。

  • 2 # 木桃記

    他們之間聯絡是肯定有的,具體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

    1. 產生與發展:楷書是先於行書存在的,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當然也有人說,行書是先出現的,但我還是偏向前者。

    2. 書寫特點: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行書是楷書的快寫,在筆法上會更肆意一些,沒有楷書那麼端正,但是也沒有草書那麼狂放,可以認為它是楷書的草化和草書的楷化。楷書的特徵更明顯的,叫做“行楷”,草書的特徵更明顯的,叫做“行草”。

    3. 現實生活應用:一般我們在練字的時候,通常先學習楷書,再學習行書,以楷書為基礎。

  • 3 # 雨夜構想

    只要在書法範疇之內,那他們之間就必然有聯絡。

    楷書與行書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們的聯絡不是一星半點,而是水乳交融。兩者相輔相成又各自獨立,在書法的字型之中相對獨立並且獨領風騷。可以書法中楷書和行書就像一對兄弟,也像一對夫妻,既有情親也有愛情。

    兄弟

    楷書和行書就像是一對兄弟,他們在歷代書法大家的手中,相互幫助,相輔相成,凡練楷書者必練行書,凡練楷書者必精通行書。這是自古以來書法家不成文的規定,按照兄弟禮法對待楷書和行書。相對於行書來講,楷書好像難度更大。他需要練習者平心靜氣,安穩如山,要有極大的耐心和毅力持久的練習。而行書要求揮灑自如,氣勢如虹,行筆間力透紙背,勾連處藕斷絲連。我們通常說楷書帶行意,行書有楷意,這才是最好的書法。可見行書和楷書之間的聯絡是多麼密切,楷書行書關聯之大猶如兄弟。

    夫妻

    楷書行書就像一對夫妻,他們之間有令人羨慕的愛情。當一位書法家的水平達到了一定水平,他一定是行書楷書雙絕,這對夫妻就像是書法家手中的利器,相互成就。有的書法家總是說自己只擅長一種字型,那就是謙虛。但凡到達書法家的水平,必定楷書行書都很棒,所謂的擅長也只是相對來講的。就像是夫妻之間必定有一人主內,一人主外。一人在外奔波一人在家職守。行書和楷書就是這樣的一對夫妻,在書法家手中必定有一項擅長,一項相對弱一些。可是不管怎樣,行書和楷書都是書法家的擅長。這和夫妻關係是一樣的,有一個強勢,就會有一個弱勢。這樣的夫妻關係才是最和諧的。楷書和行書這對夫妻就是這樣的和諧關係。

  • 4 # 愛讀寫的璐

    有聯絡,而且聯絡很緊密。沒有楷書的基本功行書的練習就比較困難。我自己就是一開始從行書練習的,所有好多的筆法和運筆都一直不得法。感覺怎麼練都練不出來,這種情況就應該重新練習楷書了。要不然一直不會有所提升。

  • 5 # 秋水長天125801895

    楷書盛於唐,而行書始於東晉,兩者之間關係緊密,行書的筆法氣韻出自於楷書的熟能生巧,如人先學會行,才會走,草如飛,

  • 6 # 王涉

    其實沒有聯絡

    東周五百年混戰,諸侯國文字之間漸漸通用,特別是東方六國的文字,很多是相通的,而秦國文字最為複雜,於是李斯參考六國文字對秦國大篆進行簡化,就是小篆。

    小篆輸了,被六國通用體打敗,這個通用體後來被稱為隸書,其實隸書並非某一個人創造的,而是當地的通用體,所以古代安全不同於秦大小篆書。

    1,通用體生隸書前身,楷書前身,行書前身

    三者同源,都是毛筆寫到竹簡上,隸書還有碑刻。

    傳統常識往往說隸書被某個人創造,而後篆書生隸書,隸書生楷書,楷書生行書,是錯誤的。

    考古出現很多竹簡布帛,證明三者雖然相似但是並非誰生誰的關係。

    2,楷書稱為正書

    是古代官書體,特別是紙張取代竹簡以後,楷書以周正封王,其實書法最初是指隸書和行書,沒有楷書啥事,但是作為官書公文體,還是擠進了書法。不過古代書法家對楷書並不太熱衷,以行書為書法第一書體。

    3,行書

    王羲之的行書,開啟了書法這個大門,後世皆是二王弟子,書法也就成了,王羲之以前的書法家不如王羲之,很多是追封的,比如李斯被追封為書法家等等。

    此外草書也是單獨的門類,起源也不晚。

    4,學書的誤區:以楷入行

    傳統學書法,大多以楷書入門,然後再學行書,其實不對,帶有嚴重的楷書思維,很難把握行書精髓,古代人,現代人,未來人都在這個誤區裡。

    主要是啟蒙,一開始學寫字以楷書為標準導致的一個慣性思維。

    古人寫行書,往往需要突破楷書思維才能得行書。所以王羲之很厲害,早早發現了這一點,而小王則不懂,所以小王的行楷很牛,單獨的行書要弱很多。

    5,行書的學習

    行書需要樹立獨立的行書思維,要以某一家入學,不要參考多家混合,不要帶有楷書思維,然後苦功才可以正向積累。

    現代人學書有三個通病,第一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混為一談,第二多家法帖一起聯絡,第三描摹不足,意臨有餘,死於自己的瞎理解,不尊照書帖苦練,過度高看自己的理解能力。

    隸書,楷書是將漢字結構固化,行書草書是將漢字結構書法化,是兩種筆法思維。

    隸書重筆畫而輕結構,楷書重結構輕筆畫,行書重行,草書重飛,行是走,走是跑,行書是走路,草書是飛跑,四大書體是四個思維。

    很多常識誤導人,還是要科學分析的。

  • 7 # 湖南李燕書畫

    楷書又叫真書、正書,產生於漢末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仍是通用的標準字型之一,它形體方正,筆劃平直,結構嚴謹,字形定型。楷書在體勢上多呈長方,章法上多取直行直勢,各部分的位置安排更合理得當。行書在楷書基礎上產生,介於草書真書之間的一種字型,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據張懷《書斷》說,行書者,乃後漢潁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小訛,務從簡易,故謂之行書,行書是真書轉變支而成的。

  • 8 # 寒柏隴臥子

    什麼為書法?

    書法:也叫“法書”,漢字的書寫法則。“法書”,是指用毛筆所寫可供觀賞的漢字書跡,也用作對別人書法的敬稱。

    其主要講究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分佈(行次、章法)等方法。比如:執筆,要指實掌虛、五指齊力;用筆,要中鋒鋪毫;點畫,要圓滿周到;結構,要橫直相安、意思呼應;分佈,要疏密得宜、變化錯綜、全章貫氣等,這些都是要在長期具體實踐中創造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

    什麼是楷書?

    楷書:楷書是在隸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書體。

    楷書的特點就是筆畫規範,字型方正,容易辨認,實用和藝術價值很高。直到現在,楷書在社會上通行的範圍仍是十分廣泛。

    楷書是學習書法的基礎。學習書法,必須首先學好楷書。學好了楷書,再去學行書、草書或篆書、隸書等字型,就會更加便利,進步也會更快。

    學習楷書,要特別注意把功夫用在筆畫和結構的練習上,並在練習中多注意筆法的應用。在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楷書有“顏體”、“歐體”、“柳體”、“趙體”等等,現今書法家中亦有不少值得臨摹學習的楷書,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

    什麼是行書?

    行書:行書的特點在於它的大眾化。

    行書的書寫速度不僅比楷書快,而且又比較容易辨認,特別適合書寫宣傳專欄、通告、通知等,古人用毛筆寫文章更是多用行書。

    在行書的筆畫之間己出現了連筆,比如有的由幾個筆畫組成的偏旁部首在行書中己連寫成一畫或二畫的連筆筆畫,而不像楷書的筆畫都是各自獨立存在。

    練習寫行書,要根據行書的上述特點,像練習寫楷書必須首先認真練習寫好筆畫一樣,寫好行書的偏旁部首。

    因字型形體方正,平畫平直,可作楷模,故而其名。其始於漢末,盛行於魏晉南北朝,一直通行到現在。

    其筆勢不像草書那麼潦草,也沒有楷書那樣端正,是一種介於草書、楷書之間的形式。始於漢末,流行至今。

    【另外】

    漢隸:漢代通行的隸書。

    行楷:行書中楷法多於草法,而接近楷書的叫“行楷”。

    行草:行書中草法多於楷法,而接近草書的叫“行草”。

    草書:為書寫方便迅速而產生的一種字型。

  • 9 # 李安平木雕藝人

    不告訴你,老是考別人,自己懂還要問別人,不理你,不好意思,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高手在民間,後繼有人代代相傳有高人

  • 10 # 申正義文

    構成中國書法的五大書體即篆、隸、楷、行、草都是源自中國漢字。這五大書體是中國漢字所生的五胞胎,漢字是中國書法之根。

    楷書和行書之間的聯絡,不是一般的聯絡,而是血緣上的聯絡,是“同祖同宗”的一對孿生兄弟。楷書和行書都始於東漢,行書是以楷書為基“演變”而成,是介於楷,草之間的一種字型。它是為了彌補楷書書寫緩慢和草書難於辯認而應運而生的一種書體。唐張懷瓘將行書定義為:“不真不草,是曰行書”。清劉熙載曰:“行書有真行,有草行”。隨著中國書法的傳承和發展,後世出現了表述楷書和行書之間聯絡的書法新術語,諸如楷法多於草法者稱“行楷”,草法多於楷法者稱“行草”,介於“行楷”和“行草”之間者稱“”行書”。可見楷書和行書之間有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緊密聯絡。

  • 11 # 葡萄書法

    楷如站,行如走;楷是靜如處子,行是動若脫兔;楷書表現的是恭敬和規矩,行書表現的是氣韻靈動,更多的是藝術的創造和情緒的宣洩表達

  • 12 # 谷鳴書社

    楷書及行書本是相通的。

    起筆之中即蘊藏著收筆之趨勢,收筆之中復含有起筆之新生。

    連綿不絕,若遊雲之出岫,若長河之綿延。

  • 13 # 工筆小強

    自古就有關於楷書和行書的不同說法,但古人也曾不止一人提到過 關於“學書先學楷”的說法,大多書家也認為楷書和行書之間也有必然聯絡,那麼這些人到底為什麼會有此說法呢,楷書和行書之間到底具有怎樣的聯絡?今天就此觀點我提出自己的看法。

    張敬玄曾經就說過:“初學書,先學真書,此不失節也。若不先學真書,便學縱體為宗主,後卻學正體,難成矣”。當然還有歐陽修也說過“善為書者,以正楷為難,而正楷又以小字為難”,他們都認為初學書,楷書之重要,而且,古人也有“初學書,先學楷,先寫大字”之說法,首先站在他們的角度來分析,我認為還是有原因的,古人對待書法的態度是非常嚴謹的,所以他們會認為作書還是先一步步來,以做好基礎為主,楷書和行書之間的聯絡可以透過不同書家之間的字型變換分析之。

    第一,結構上

    楷書就以顏真卿《多寶塔碑》的風格舉例,其結體風格以嚴謹道密,緊湊規整,平穩勻稱,為主要結體風格,而顏真卿之《祭侄文稿》同樣是他自己之作,在結體上,《祭侄文稿》打破了晉唐以來結體茂密、字形稍長的娟秀飄逸之風,形成了一種開張的體勢,結體寬博,平正奇險。這就形成了楷書與行書之間的結體之別,但其兩者又有聯絡,以“於”字的楷書和行書為例,左右結構的字這個字充分提現了“結”和“構”之不同風體,“結”以外向放為主,而“構”以內向收為主,於字左側的木筆畫交叉為“結”,右邊以單體筆畫為主為“構”,不管楷書還是行書,都會去遵守字的原本風格,不會刻意去改變“收”和“放”之間的關係,從而使得整個字平衡舒適。

    第二,筆法上

    楷書和行書有不同的筆法區別,具體舉例 以“心”為例,楷書之寫法點畫以平正為主,各點有各點之所在位置,從而形成一種平正的嚴謹美,而行書“心”的寫法,筆畫線條流暢,節奏韻味明顯,點畫相牽絲映帶,給人一種流暢完美之感。

    行書在書寫的過程當中會簡化筆畫用點或者牽絲等東西來替代,或者將原本的長一點的筆畫變成短橫或者點狀,但不論怎樣變化,怎樣書寫,楷書的基本結構還是存在。

    當然這種筆法還可以同樣體現在筆畫的方與圓上面,其在楷書的筆畫方面都是透過提筆轉峰換面來完成筆畫與筆畫之間的轉折,而行書多以餃轉、篆榴筆法為主來完成換峰進行書寫,如圖中的“而”字:

    筆法以餃轉、篆榴為主

    筆法以提按、切筆換面為主

    最後自然還有一些其它的狀態,在具體書法當中非常之多,根據各種字態之變化,依據字型本身的自然形態,該長則長,該短則短,應大則大,應小則小,本疏還疏,本密還密,原偏還偏,原正還正,而不能把字寫得-一樣大小。

    第三,章法上

    古人云說過“積點以成字,積字以成篇”這就形成了章法,而對於章法楷書和行書自然不盡相同,楷書的章法首先有幾種非常常見的佈局方法,首先,字與字之間字距之統一,其次也有“有行無列”、“有列無行”者,“無行無列者”,還有“中堂”“對聯”“條幅”等方式以及整體佈局給人一穩定、莊重的視覺效果,這種形式最適合嚴格意義的楷書。當然楷書結字的寬窄、長短不同的造型產生區域性參差變化,會使得楷書雖然整齊一律而不呆板拘謹更不會出現不和諧或單調之弊,給人以舒適的整體勻稱之美。

    行書章法,我認為比楷書章法的可塑性更強更廣,楷書每個字呈現的大小與字距不盡相同,大多會有字和字之間以及筆與筆相牽絲映帶,既有實連,也有虛連,既有意連,也有韻連,有斷有連,顧盼呼應更有收放結合,就像上文中所說一樣一般是線條短的為收,線條長的為放;筆法餃轉篆榴,蒼勁多姿,氣勢集委婉張揚於一體,上下行氣貫通,再增加之以作書者的感情色彩,有喜有悲,有徐有疾,會使得一個完美的行書作品,不僅具有藝術美,更具有色彩美,讓人真正的從作品中看到各種姿態各種感覺之不同,可謂非常美妙。

    楷書和行書之間的關係遠不止這些,也並不一定學寫書之前必須得先學楷書,這個具體看各書友之個人意見,但先學楷書的好處還是有的,看古人凡是出名的大書法家,都是行楷互通的,尤其是初學者可以在練習楷書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筆法、運筆、結體、章法等基礎能力,從而可以在學習中一舉兩得,共同發展,這樣何樂而不為呢,也可以為以後行書以及楷書的創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得我們書法功底更上一層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入手一輛家庭版別克GL8,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