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史小棧
-
2 # 西風悍馬
我是潘多拉效應,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焉國是西周初封建的一個男爵小國,也叫鄢國,《國語》記載為妘姓,跟鄶國(河南新密市一帶)、偪陽國(山東棗莊市臺兒莊西南)同姓。妘姓是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姓,其後裔分裂出許多姓氏。武王克商後,追封妘姓後裔到今河南鄢陵西北一帶建立焉國。焉國與虢、鄶、蔽、補、丹、依、弢(tāo)、歷、莘統稱後來鄭國的洛濟十邑
“焉”雖找不到甲骨文,但從“焉”字結構來看,“焉”來源於一種鳥,我們暫可以說它是“焉鳥”,《說文解字》說:“焉,焉鳥,黃色,出於江淮。”一種說法焉鳥就是現在的黃鶯,也叫黑枕黃鸝,頭枕部、兩翅、尾部帶黑色,其餘都呈黃色。“焉”字上面有個“正”,“正”即“徵”,遠征,即遷徙,說明它是一種候鳥。焉鳥成群結隊出入當地部族,與族人友好相處,這個部族便以“焉”來命名,並以此作為圖騰。由於目前已知甲骨卜辭不見焉字,故商代有沒有焉方尚不能確定,但古籍中“鄢”通假“鄔”字,如《國語·鄭語》載:“妘姓鄔、鄶……”此“鄔”即為“鄢”,“鄔”即“烏”,“烏”字也尚不見甲骨文,根據金文“烏”的象形也來源於一種鳥,即烏鴉,不過古籍《小爾雅》說:“烏,陽烏,鴻雁是也。”焉,也有可能是一種產於江淮流域類似鴻雁的鳥類。商代時河南境內有一個以“鴻”為圖騰的方國——鴻方,春秋江國即由此而來,山東到南淮地區一帶多有帶“鴻”地名,均跟商代鴻方有關,西周焉國也很有可能跟商代鴻方有關。
焉的金文
西周鄢國曆史不見史載,我們熟知的有關鄢國曆史出自“鄭桓公寄帑”。據《國語·鄭語》載:“(武公)東寄帑與賄,虢、鄶受之,十邑皆有寄地。”指西周末年,當時擔任周朝卿士的鄭國(今陝西華縣)國君鄭桓公察覺到周幽王昏聵,周室將亡,恐有連禍,為了鄭國前途,決定東遷。他請太史伯詳細考察了洛、濟一帶的地形和當地諸侯分佈的情況,鄭桓公巧施妙計,以寄帑為藉口向洛、濟流域最大的兩個國家東虢國和鄶國租借城邑存放財物,其它八個小國為了巴結這個當今天子的親叔叔也紛紛見風使舵將城邑借給鄭桓公,鄭國以此為根基成功將家財轉移,躲過了西戎之亂。鄭桓公轉移家財後,著手開始擴張計劃,他首先將目標瞄準了最具實力的虢、鄶兩國。透過鄭桓公、鄭武公兩代君主的謀劃,洛濟十國很快收入囊中,鄢國悄無聲息退出了歷史舞臺。
鄢國的滅亡固然是鄭國處心積慮的結果,但鄢國晚期的國政腐敗也是一大因素。據《路史》記載:“(鄢)侯納仲任,貪冒愛吝,蔑賢簡耐,而滅於鄭。”意思是末代鄢國國君娶了一位任姓女子仲任,鄢侯自此不理朝政,這個時候鄭國正緊鑼密鼓蠶食周邊的國家,大概鄢侯得了一些鄭國的好處,於是就不顧唇亡齒寒的道理不聞不問,鄢侯又偏偏是個見利忘義、心胸狹隘之人,眼睜睜看著鄢國的屏障被鄭國一個個剪除,最後只剩下孤零零的鄢國,終於因貪小失大而亡國。《國語·周語》也說:“昔鄢之亡由仲任。”史官將鄢國的亡國之因推給仲任。仲任可能來自任國,可見當時鄢國與任國有聯姻。
鄭國吞併鄢國後,將鄢地改為鄢陵,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兵家重地,許多重要戰役都發生在這裡。公元前772年,鄭莊公的弟弟共叔段意欲謀奪哥哥的君位,與母親武姜裡應外合發動兵變,與早有預備的鄭莊公在鄢地大戰一場,共叔段兵敗後出奔,這就是《左傳》中記載的“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到了公元前575年,晉楚爭霸,又在鄢地上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戰爭,史稱“鄢陵之戰”,以楚國失敗告終,楚莊王建立的中原霸業就此沉寂。鄢國被鄭國吞併後,華人以國為氏形成鄢姓、焉姓、鄔姓,一部分鄢人歸附鄭國,一部分則南遷,後轉輾淪為楚人,春秋楚國鄢都(今湖北宜城境內)可能跟鄢人南遷有關。春秋時衛國有個鄢武子,應該是鄢國後裔。
-
3 # 璟潤法律線上
鄢國,妘姓,《國語·鄭語》中記載的“妘姓鄔、鄶、路、偪陽。”,“鄔”即為“鄢”,古代兩字通假。據《姓氏考略》說,陸終第四子求言,其封地在鄶(今河南新鄭一帶),傳說,鄶國建立後,妘姓後裔在鄶國鄰近一帶又陸續建立了許多小方國,包括鄢、蔽、補、丹、依、弢(tāo)、歷、莘,統稱八邑,以鄶國為最大。鄢國,其封地在今河南鄢陵縣以北一帶。
鄭桓公建立鄭國後,開始東擴計劃,首先將目標瞄準了最具實力的鄶國。關於鄭桓公、鄭武公兩代滅鄶國、東虢及八邑的歷史在各種史籍中記載得較為詳盡。《國語·鄭語》中說:“(武公)東寄帑與賄,虢、鄶受之,十邑皆有寄地。”因為東虢和鄶國實力最強,所以鄭武公先實施滅掉東虢和鄶國。為了儲存自己的實力,鄭國並沒有直接用兵,而是透過賄賂、通婚的方式以麻痺對手,當時鄭國的財物“十邑皆有寄地”。所謂的十邑就是東虢、鄶國及周邊八邑。《老子》說:“將欲取之,必先與之。”說得就是這個意思吧。鄶國和鄰近一縱小國都把鄭國當成豪爽“大腕”,絲毫不起懷疑,殊不知危險已經降臨。鄭國在趁鄶國昏昏欲睡時,一舉攻破鄶都,滅了鄶國,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掉同樣掉進溫柔鄉里的東虢。再回頭收拾一縱失了龍頭的小國,十個國家輕輕鬆鬆收為囊下,鄢國也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退出了歷史舞臺。
據《路史》記載:“(鄢)侯納仲任,貪冒愛吝,蔑賢簡耐,而滅於鄭。”意思是春秋初期有一位鄢侯娶了仲任女(不知哪家女子),而這位鄢侯有貪色愛財、妒賢忌能的毛病,最終被鄰近的鄭國所滅。看來鄢侯和鄶國國君一樣都是些貪財好色安於享樂之輩。“貪小失大”用在他們身上最恰當不過了。
鄭國吞併鄢國後,將鄢地改為鄢陵。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兵家重地,許多重要戰役都發生在這裡。比如公元前772年,鄭莊公的弟弟共叔段意欲謀奪哥哥的君位,與母親裡應外合發動兵變,與早有預備的鄭莊公在鄢地大戰一場,共叔段兵敗後出奔,這就是“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再比如公元前575年,晉楚爭霸,在鄢地上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戰爭,史稱“鄢陵之戰”,這場戰役大大削弱了楚國的勢力,成為春秋史上的重要戰役。
鄢陵是個美麗的地方,據說鄢陵地區以盛產臘梅著稱,有“花都”的美譽,有“中國花木第一縣”之稱。鄢國亡國後,分化出鄢、焉、鄔等姓氏,春秋時衛國有個鄢武子,應該是鄢國後裔。
-
4 # SN邵恩
據史書記載,在西周初期,鄢為妘姓之國,即古鄢國。
到東周平王初改為鄢陵,春秋時期為鄭所滅,在今河南中部,黃河南岸。
歷史上有名的“晉楚鄢陵之戰”、“唐雎不辱使命”、“鄭伯克段於鄢與掘地見母”等歷史故事均發生於此!!
古鄢國故城遺址位於河南省鄢陵縣城北9公里處,故城坐南朝北,呈長方形,是黃淮流域為數不多的早期歷史文化遺存,可謂歷史悠久!!
-
5 # 歷史檔案館
我是真君,我來回答。
鄢國(今河南省鄢陵縣)鄢陵位於河南省中部,母親河黃河南岸。屬於河南省直管縣級行政單位,在漢魏故都許昌東,下轄7鄉5鎮,總面積 87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2萬畝,人口62萬人。鄢陵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約8000年前,先民們便在此繁衍生息。周初封為鄢國,東周平王初改為鄢陵,漢初置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鄭伯克段於鄢、晉楚鄢陵之戰、唐睢不辱使命,李白訪道安陵(古鄢陵)等著名歷史事件均發生於此。文物古蹟遍佈,主要有乾明寺塔、尹宙碑、曹操議事臺,曹彰墓、許由隱耕處、許由墓、醉翁亭碑、興國寺塔、甘羅古柏等。
鄢陵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西距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20公里,北距新鄭國際機場70公里,311國道橫穿東西,219省道縱貫南北,蘭南高速、許亳高速也從此經過。
鄢陵農業發達,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和優質棉生產基地縣。花卉是鄢陵一大特色,素有“花都”“花縣”之美稱,享有“鄢陵蠟梅冠天下”之美譽,花卉苗木種植發展迅速,種植面積已達40萬畝,是“中國花木之鄉”,被譽
為“中國花木第一縣”。
鄢陵工業門類較為齊全,已形成紡織服飾、食品飲料、機械製造、有色金屬精細加工等幾大主導產業。
鄢陵旅遊業發展迅速,已建成了“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花都莊園”、“花都溫泉度假區”、“Sunny生態旅遊度假區”、“花鄉農家樂”等一大批生態旅遊觀光景區。如今,鄢陵被譽為花的世界,草的海洋,樹的故鄉,鳥的天堂!這是鄢陵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是全縣人民的驕傲!
-
6 # 劇中大爆笑
鄢國位於鄢陵位於河南省中部,母親河黃河南岸。約8000年前,先民們便在此繁衍生息。周初封為鄢國,東周平王初改為鄢陵,漢初置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鄭伯克段於鄢、晉楚鄢陵之戰、唐睢不辱使命,李白訪道安陵(古鄢陵)等著名歷史事件均發生於此。
-
7 # 圖文繪歷史
先講一下鄢國的來歷,黃帝的孫子顓頊,姬姓,五帝之一,他有個孫子叫求言,被封在了鄶地,今天的新鄭縣,周建立後,周天子分封天下,同為黃帝后裔,都是姬姓,分封的話,求言這一支當然也有份,於是被封在了鄢地,稱為鄢國。
箭頭為鄢國所在位置。鄢國有多大呢,不到一千平方公里,相當於比縣城小,比鄉鎮大,這樣的一個存在,當年的周天子分封天下有數百個諸侯國,鄢國是很小,很普通的一個。周平王時期,鄭武公擊退犬戎有功,受到重用,並受賞大片土地,實力大增,鄭武公開始兼併周邊小國,開疆拓土。
圖為鄢國故城遺址,發掘於70年代,為西周初期,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元前769年,鄭武公吞併周邊虢、鄶、補、丹等8個小諸侯國,其中就有鄢國,於是鄢成了鄭國屬地,並改為鄢陵,鄢君的後人仍以鄢為姓氏,按周朝建立的時間,鄢國存在大概280年,後來鄭國也衰落,面臨北邊的晉國和南邊的楚國,沒有喘息機會,鄢陵便被楚國佔領。
圖為鄢國故城遺址出土的陶器。春秋中期晉楚兩國爭霸爆發大戰,其中就有鄢陵之戰,楚平王時期,迫害太子建與伍奢全家的亂臣鄢將師和費無極,這裡的鄢將師就是當年鄢國後人,戰國時期鄢陵為魏國屬地,西漢時置鄢陵縣,歷史長河中雖有短暫易名,但基本都叫鄢陵縣,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已有2000多年曆史。
回覆列表
鄢地在哪
《路史·國名紀》:鄢地有三,楚之鄢都,襄陽之宜城也。鄭伯克段於鄢,開封之鄢陵也。若穆叔如莒及鄢陵,則沂之安陵也。
由此可知,鄢國本是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期為鄭國所滅,後改名為鄢陵。
晉楚鄢陵之戰鄢陵之戰是春秋中期,繼城濮之戰、邲之戰之後,晉楚爭霸中最後一次主力會戰,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這是一場晉、楚兩國為爭取小國附庸而進行的戰爭,最後以晉軍獲勝結束。
公元前575年春,楚人誘使鄭國叛晉歸楚,唆使鄭國進攻晉國的盟友宋國。
鄭國與楚國公開結盟,又趁著宋內憂外患時出兵於宋;面對宋國的求援、鄭國的背叛,晉厲公怎麼也咽不下這口氣。五月,晉厲公與齊魯衛等國相約伐鄭,楚共王領兵救鄭,兩軍相遇於鄢陵。
楚軍在黎明時突然逼近晉軍營壘,然而晉軍填井平灶,疏散行道,有序列隊應戰。
苗賁皇獻計晉厲公,他認為楚中軍兵力強大,左、右軍分別為鄭軍和蠻兵,佇列不整。
此法于田忌賽馬原理相同。
首先要改變晉軍中、下軍嚴整的軍容,誘使楚左、右軍進攻中軍,再以晉中軍先分兵進擊楚左、右軍,俟其陷入包圍時,再由上、下軍配合中軍聚而殲之,然後集中上、中、下軍與新軍共擊楚精銳的中軍王卒。
晉厲公聽從了苗賁皇的計謀,楚共王見晉軍兵力薄弱,遂率中軍進攻,遭到抗擊。共王受傷,中軍後退,晉軍乘勢猛攻楚左右軍,追擊中晉下軍將軍韓厥數次幾乎生擒楚王。
激戰了一天,楚軍傷亡慘重,只得暫時收兵,在夜間補充士兵,準備天亮再戰。但是主帥子反卻醉酒不醒,不能商議軍機,楚軍被迫夜遁,子反也因為貽誤軍機自殺。
直到戰爭結束,魯、衛兩國都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在晉軍回師的時候,齊國的盟軍方才趕到。
晉國藉助鄢陵之戰鞏固了霸業,其創造的攻弱避堅戰術,成為古代戰爭中著名的範例。
唐睢不辱使命秦國就統一天下之後,安陵一度還保持著獨立的地位。
秦王就想用欺騙的手段輕取安陵,用小誘而釣大魚以騙取利益。秦惠王曾派張儀入楚,把商於之地六百里許給楚懷王,條件是讓楚與齊斷交,結果傻頭傻腦的懷王上了當。秦昭襄王以十五城請易趙惠文王的和氏璧,結果騙局被藺相如識破,偷雞不成蝕把米。
這些事據唐雎出使,不過幾十年的時間。而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作為區區五十里小國之臣,唐雎在孤立無緣的危難情況下,臨危不懼,置個人生死於不顧,折服秦王,不辱使命,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李白訪道安陵公元744年秋冬之際,李白先後與高適、杜甫分別後,到陳留訪問採訪使李彥允。
由李彥允介紹,李白到齊州(今山東歷城)紫極宮請道士高如貴授道籙,成了道門一位真正的道士。這也算圓了李白多年向道、學道的仙道夢。
為了鞏固這次受道籙的信念,李白又北到安陵,請當時著名的高道蓋還,為他造真籙,並特意作此長詩《訪道安陵遇蓋還為餘造真籙臨別留贈》來紀念。
詩共三十二句,前十六句,描述蓋還道士的功能及在山東的影響;後十六句,寫蓋還為自己草真籙的作用和批判世人追求名利的虛無下場。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實踏實地地迴歸道門的平靜心態,此時此刻,他完全摒棄和否定了常人追求功名富貴的思想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