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指尖東子

    草菇的栽培看來簡單,但要達到高產穩產,必須要認真細緻地做好栽培管理。沒有掌握草菇的栽培技巧,是影響草菇產量的主要因素。因此,為了保證草菇豐產,就要合理、有效地進行科學栽培,接著本文將從三方面與大家共同分享如何科學進行草菇栽培。

    一、栽培季節

    二、栽培前準備工作

    三、栽培方法

    栽培季節

    平均氣溫23℃以上即可栽培草菇,例如廣東地區從4月-9月,均是草菇的生產季節。但應當指出,連續多雨、寒潮或颱風的侵襲,都嚴重影響到出菇甚至死菇。最好能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在相距這種惡劣天氣半個月以上的期間內下種。用塑膠薄膜覆蓋,這樣可以防寒保溫,栽培季節便可提前和延長。

    栽培前的準備工作

    稻草的準備和儲存

    要使草菇高產,一定要選用金黃色、無黴味的乾燥稻草。這樣的稻草營養豐富,發酵期長,雜菌少,種菇產量高。因此在收割晚稻時,就要把稻草充分曬乾,堆於計劃種菇的地塊附近和地勢較高的地方。稻草要堆得結實,要經常檢查,要防漏雨、防水浸、防黴爛等,以保證第二年春末夏初種菇時有優質的稻草使用。

    早造稻草曬乾後,立即可用於種菇,如不能立即種菇,也應把稻草堆起來,防止大雨衝淋。由於晚造稻草貯藏的營養較早造稻草的多,而且晚造稻草草稈質較粗硬,不易腐爛,因此產菇期較長,總產量比用早稻草的高。未經曬乾的新鮮稻草,不宜用來種菇,因為草菇是腐生菌類,同時新鮮稻草堆放後發高溫,腐爛快。種植1畝地草菇,約需稻草15000-20000斤。

    選地與整地

    選地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必須貫徹“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儘量利用旱地、“五邊”地種草菇。據統計,早造菇約有40-50%的產量生於畦邊土上,而晚造菇則有60-80%產於畦邊土上,因此種菇地的好壞與產量有密切的關係。

    ◎較理想的菇地

    早造種菇:選擇可避北風、南面寬敞、Sunny充足的地方,這有利於防風增溫,避免因春寒而造成菇蕾死亡。

    晚造種菇:選通風涼爽、能放長流水的地方,以防盛夏酷熱時草菇大量死亡。土質疏鬆,具有一定肥力的砂壤土。這種土壤保溫保溼,貯存養分及通氣良好,有利於草菇菌絲及子實體的生長髮育,產量高。粘性太大或砂石多的土地,應在畦面四周表面加沙或填泥,以改良土質。

    草菇生長過程中需用大量水分,靠近水源能節省勞力。但地下水位高或低窪的田地,排水不良,土壤過溼,土溫低,對草菇生長不利,不應選用。許多地方利用晚造秧田種菇,這可以合理地解決與糧爭地的問題。

    旱地蚯蚓較多,應在種菇前10天用1%的茶麩水或辣蓼水潑施地面,以除害蟲,早晨和傍晚。蚯蚓多在表土活動,這時施藥效果最好。殺蟲後,即翻犁曝曬並起畦。水田在種菇前半月左右,翻犁浸水8-4天,然後犁耙再浸3-4天,以除蟲滅草,放水曬乾後即可犁翻起哇。

    無論旱地或水田,都應於種菇前5-7天起畦,讓畦土曬乾曬透,以利於種菇時吸收稻草水溶液的養分及提高土溫。畦的寬長度視種植季節、稻草長短、堆草方法、管理方便及地形而定,一般寬3尺,高8寸左右,溝寬2尺(晚造氣溫高,為了加強通氣,溝可寬些,一般2.4尺)。畦面土壤要求細碎、疏鬆、平整,龜背形,草堆兩側應有5寸左右的畦面(從草堆邊至畦腳的斜面),以便生長地菇,這叫“出菇面”。

    早、晚造起畦均做成東西向,以便日照均衡,溫度、溼度良好,出菇均勻,並可防止晚造種菇時因烈日單向直射、高溫悶熱而死菇。此外,還要在菇地四周挖一條較深的水溝,以便排水和減少害蟲侵入。另外,在酷熱天氣種菇時,有些地方的經驗認為:翻犁後略為起畦,即可種菇,這樣在泥塊間有許多空隙,可加強通氣與散熱,促進草菇高產。

    栽培方法

    在大田草菇生產中,種菇是成敗的關鍵。種菇的要點是:浸草均勻,疊草緊實,下種得當,淋水合理,草被適中。現分述於下:

    用直草種菇的,種菇前要先捆紮好草把,每把於重0.8-1市斤左右。在近草頭三分之一處捆紮,要求草頭整齊,草把捆得結實、牢固。也有不捆紮草把的,種菇時才用手抓成束堆草。

    種菇時將稻草浸於清水中,邊浸邊踩,使稻草充分吸水,直至稻草變色發軟為止。已經捆好草把的,浸水時,一般踩浸20-80分鐘。早稻草較柔軟,易吸水,踩浸時間可縮短些;晚稻草質硬,不易吸水,踩浸時間應適當延長些。不捆草把的,而是原捆大草(幾十斤)浸踩的,要延長浸踩時間,一般1小時,甚至更長。

    浸踩時間不足,稻草乾硬,難於堆實,同時,草堆易發高溫,影響菌絲生長;浸踩過度,水分過多,通氣不良,草堆腐爛快,也不利於菌絲生長。只浸不踩,不僅難於使稻草吸足水分,同時稻草未破裂,發酵慢,養分釋放遲,影響菌絲生長。浸草要求均勻一致,如果幹溼混合堆疊,效果不好,種後難於調節溫度和溼度。

    稻草可供給草菇菌絲及子實體生長髮育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因此單純用稻草不施任何肥料,可以種出草菇。但適當施些有機肥料作基肥,還能提高產量。

    在畦面的施肥圈靠內部位之上(即距離畦腳四周邊緣6-7寸處)及每層草之上的四周邊緣,下一圈菌種,播幅1寸左右,每堆草共下種8-4層。除選用優良菌種外,用種量也要適當。每百斤幹稻草下純草種1-1.5市斤(即750毫升瓶裝菌種1.5-2瓶)。

    擺種位置約在草堆邊0.5寸處,並儘量靠近草堆邊緣(但注意不能掉出草堆)。這樣下種,能更好地利用前期草堆的優良環境,菌絲生長好,出菇快,爭得收菇的時間和產量。

    根據試驗,不同品種的菌種,不能在同一草堆混合下種,否則便不能出菇或出菇很差。因此,種菇時應特別注意。

    堆草的方法很多,現介紹三種較好的方法:

    ①長草堆草法

    此法適用於2尺以上較長的稻草。

    做法:在畦面施肥圈上下了第一層菌種後,把浸好的草把撈起,一把緊靠一把,橫向平臥於畦面上,草頭在畦的一側,草尾在另一側,同時折轉草尾,折成扁平,使草堆緊實。草堆兩端草把要用草繩捆紮,以免崩塌。接著下第二層種於第一層草面的四周離邊緣0.5寸處,然後排第二層草,方法同前,但草頭方向與第一層相反,並壓在第一層草尾之上,兩側均比第一層草縮排0.5寸。為了使草堆平整,在第二層草上的中間,填放一些亂的或直的稻草,稱"填心草”,同時人站上草堆,邊踩實邊淋水一次。

    接著下第三、四層種及排第三、四層草,第三層方法同第一層一樣,第四層方法同第二層一樣,但每層排草方向調轉頭,並往內縮排0.5-1寸。在第四層草之上,堆放厚6寸左右(壓實後的高度)的屋脊形稻草,稱“龍骨草”(見圖十六),以壓實草堆及保溫保溼,並防水入堆。

    人再站上草堆,邊踩實邊淋水一次,人下草堆後,再淋一次水。然後把草堆兩側修齊,清除畦面亂草。在“龍骨”之上,蓋上臨時草被。草被儘可能選用長而優質的稻草,紮成束,並把草束分開騎在“龍骨”之上。

    ②短草堆草法

    稻草長2尺以下的,宜採用此法。

    做法:堆草方法與長草堆草法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只在於不折轉草尾,草頭均向外,草尾在哇中央交疊。

    有的地方用機械和牛力脫谷,稻草很亂,無法捆成整齊的草把,可用此法堆疊。

    做法:在畦面四周下第一層菌種後,先把一個紮好的草枕橫放在畦的一端,取浸好的稻草一把(乾重約1.5市斤),橫放於畦的-側,並在其中部向畦中心折回,折緣靠在畦邊壓於菌種上,並與草枕一端平齊,緊靠草枕。這樣,一個緊貼一個,由畦的一端排至另一端,排成一列,到末端時放一個紮好的草枕。

    然後,用同法排另一側的一列,使兩列草枕折緣朝外,草尾互相交叉,中央處再放些亂草作“填心草”,使草堆平整,避免草層中部低窪積水,即為第一層。人站上草堆,邊踩實邊淋水一次。重複上述方法繼續疊第二層和第三層,但每增加一層其寬度與長度應縮小0.5-1寸。最後,同上法加疊“龍骨草”和蓋上臨時草被。

    ④小草把堆草法

    利用亂草堆疊。

    方法:前畦底寬4尺,草堆基部寬2.8尺。把浸好的稻草像扭臉巾那樣扭折成小草把,每把乾重3兩左右,一個緊靠一個,排於畦面,扭折處壓住菌種,排成一圈,中心填上亂草,使草堆平整,即為一層。同法排5-6層,每層縮排1.5-2寸。

    最後用亂草做成圓簡形的大草枕,成列地縱壓在草層之上(相當於“龍骨草”),以防草把鬆脫,並在周圍和頂部蓋以草簾式草被。據調查,草堆溫度對產菇影響甚大。草堆中層的中心溫度在60-70℃時出菇最好。因此,草堆的大小與高低必須合理,才能獲得適宜的溫度。

    堆好的草堆,以基部寬1.7-1.8尺、高1.8-2尺左右的比較理想(小草把堆草法的規格例外)。夏季氣溫高,可堆3層草,草堆稍低稍窄。草堆頂部也要稍窄,但不能過度,以免草堆兩側斜度大,容易造成草被緊貼草堆,溼度過大,通氣不良,雜菌多,影響菌絲及草菇的生長。草堆越緊實越好,這有利於保溫保溼、發酵和養分釋放,使菌絲與子實體的生長良好。否則不但得不到上述的好處,反而會造成草堆短期內發高溫,稻草變黑腐爛,失去作用。實踐證明,草堆堆得緊實、整齊,可顯著提高產量,一般可提高50%以上。

    總結:想要提高草菇的整體產量,栽培的方法很重要,根據草菇的要求來決定選擇何種方法來進行種植。只有在種植前掌握其技巧,熟悉草菇在生長過程中遇到異常問題的解決方法,才能有助於提高草菇的產量,達到豐產的效果。

  • 2 # 阿涵的日常生活

    草菇的種植方法

    1、栽培適期:草菇播種過早因溫度而低不利於生長,播種過晚又影響秋冬茬蔬菜生產,可在冬春茬蔬菜生產結束後清園,進行大棚消毒,用硫磺燻蒸,同時用敵敵畏或敵百蟲處理土壤。

    2、養料處理:草菇栽培料要新鮮、乾燥、無黴變,用前曝曬2~3天,然後按100千克麥糠10千克石灰充分拌勻後放入水池中,上部用塑膠薄膜蓋嚴,經過24~36小時的充分浸泡後撈出。

    3、栽培方法

    ①整畦:草菇栽培畦為南北向,寬度1米,長度視棚寬而定,畦深為8~10釐米,畦間距為30~50釐米,挖畦的土暫放在畦埂上。

    ②鋪料:浸泡好的培養料在畦內鋪成龜背形,也可鋪成波浪形,料壟厚15釐米,兩邊料厚5~8釐米,用料15~20千克/平方米。

    ④覆土:覆土不可用黏土和沙土,不能過幹過溼,覆土厚度比料壟厚1釐米、料溝厚3~5釐米,然後用直徑2釐米消過毒的木棍打眼通氣,眼間距10釐米,打眼深度以打通料為宜。

    4、栽培管理

    ①溫度:播後1~2天,透過揭膜降溫使料溫保持在35~38℃,棚內氣溫保持在35℃左右。

    ②溼度:播後3~4天,菌絲基本發滿,由於通風棚內空氣溼氣不足時,可噴1次2%石灰水。

    ④光照:草菇在無光條件下可正常生長,棚上要覆蓋草苫,光線以散射光為宜。

    ⑤蟲害:害蟲主要有蟎類、菇蠅和金針蟲等,可用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5、適時採收:草菇一般在頂部稍尖的寶塔形變為卵形,菇體飽滿光滑,手捏略感變軟,顏色由深變淺,包膜未破裂,菌蓋、菌柄沒有伸出時採收最好。

    擴充套件資料:

    草菇的種植條件

    1、溫度:草菇屬高溫性菌類,生長髮育溫度10~44℃,生長髮育時期不同對溫度要求不同,擔孢子萌芽溫度為30~40℃,菌絲在10~44℃溫度下均可生長,子實體發育溫度以28~32℃最適宜。

    2、水分:草菇適宜在較高溼度條件下生長,培養料含水量在70%左右,空氣相對溼度90~95%為適宜。空氣溼度低於80%時,子實體生長緩慢,表面粗糙無光澤,高於96%時菇體容易壞死和發病。

    3、光照:草菇營養生長階段對光照要求不嚴,在無光條件下可正常生長,轉入生殖生長階段需要光的誘導才能產生子實體。但忌強光,適宜光照50~100lx,子實體的色澤與光照強弱有關。

    4、養分:葡萄糖、果糖、蔗糖、蛋白腖、天門冬醯胺、谷氨醯氨等都是草菇的良好碳、氮源,稻草、廢棉、蔗渣等是栽培草菇的主要材料。

    5、pH值:草菇對pH要求在4~10.3之間,擔孢子萌發率以pH7.5時最高,菌絲和子實體階段,以pH4.7~6.5和8適宜。

  • 3 # dai春華

    草菇又叫稻草菇、蘭花菇等,其栽培方法簡單,生長週期短,原料宜得,易於推廣。

    適於栽培草菇的原料有稻草、甘蔗渣、高粱稈、花生藤、油菜稈、山芋藤、芧草等,但應以稻草為主。配料有家畜、家禽糞便、磷肥等。

    栽培場地:春初秋末應選擇避風向陽處,夏季應選通風蔽蔭處。栽培土質宜肥沃,疏鬆通氣,排水性良好,並接近水源。翻土做畦,畦高約5寸,寬4一5尺,東西走向,高溫時可南北走向,畦面呈龜背形,撒上菜籽餅或石灰水驅殺害蟲和雜菌。

    接種: 草菇絲體生長溫度為20一40℃,最適溫度為25一34℃;子實體發生溫度為24一38℃,最適溫度是28一32℃,一般可在6一9月份栽種。

    下種前,稻草先紮成1.5一2斤的草把(亂草可不必扎把),浸水中泡軟。然後草梢向內,草根向外,分兩排對鋪於畦面上,澆水踩實,距草根外緣1一2寸處下種,按比例加入糞料和其它輔助料。以後每堆一層草,澆水踩實,下種相同。如此四層,層層面積略縮小,如寶塔塔基;空出的畦邊也可放一些菌種,並以亂草遮蓋。草堆接種完後可用草簾覆蓋,3一4天后,每天早上踩實一次。培養料含水控制在60度左右,太溼的可揭草簾通風,過乾的可噴水保溼;雨季要蓋實防滲,四周開好排水溝。一般堆草後3一4天堆溫可達50一60℃,1一2天后下降到42一32℃,開始形成菇蕾。播種後約半個月即可採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判定肖戰是否成為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