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漫談近史
-
2 # 億星文化
在世界的東方,遼東半島上,兩大勢力的碰撞,徹底改變了帝國主義在東方的局勢。在克里米亞戰爭中,俄國被英法土等國聯合絞殺,此後,徹底失去了黑海的控制權,所以,俄國沙皇以及統治階級將俄國的國策從西方移到了東方,謀求在東方建立俄國新的勢力範圍。
東亞的近代化步伐在東方,孱弱的大清王朝在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後,國力迅速衰退,西方的精華和糟粕一起湧入大清王朝,以李鴻章為首的一批革新派開始了效仿西方,富國強軍的洋務運動,但是,洋務運動是建立在封建制度的鐵鏈上的,所以,具有很大的不徹底性和封建專制色彩。
在大清王朝一步步開始西方式的革新運動時,東方的日本,在美國黑船扣關以來,也開始改變閉關鎖國的國策,開啟西洋化道路,以日本天皇為首的軍統派,推翻根深蒂固的幕府統治,大政歸還,日本步入近代化的明治維新運動中。
日本以西方憲法和法律為藍本,以清王朝為目標,建立起了一支精銳的近代化部隊。在甲午海戰中,日本戰艦一舉打敗清王朝苦心經營的北洋水師,並迫使清王朝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日本勢力進入西方列強匹敵的大陸局勢上。日本以北韓為跳板,以清朝東北為進攻目標的“大陸政策”在這一步步的勝利中醞釀著。
俄國內部矛盾的加深俄國在沙皇的專制統治中,也開始一步步走向了下坡路,雖然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給緊張的階級對立降了溫,但是根深蒂固的貴族和普通民眾之間的矛盾仍然很尖銳,各地起義此起彼伏。俄國沙皇將對外擴張為國策來轉移國內的注意力,並試圖以建立強大的軍隊掩蓋內部的威力。
在西方對清王朝的瓜分戰爭中,俄國也不甘示弱,奪取了清朝北方一大片的領土,勢力進入東北。日本在擊敗清朝後,勢力進入北韓半島,雙方的衝突急劇升溫。以英美為代表,鼓勵日本和俄國爆發衝突,因為英法不願看到俄國對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加深,所以扶持日本對付俄國。而法德則站在俄國一方,他們不願看到日本的崛起,他們希望透過俄國為他們開闢東方市場,遏制美日擴張。兩方最終以日俄戰爭的爆發使日本和俄國分別充當了英美和德法角逐的馬前卒。
日俄戰爭的影響日本對東北的侵奪慾望垂涎三尺,東北豐富的資源令他們不惜和俄國開戰。公元1804年,英日同盟協定簽訂,這為日本打了一針鎮定劑,英國宣佈將威海衛作為日本海軍可以停泊的港灣,並在日俄戰爭中支援日本。同年,日俄戰爭爆發,不僅在東北,並且在北韓北部,對馬海峽也爆發了影響戰爭態勢的戰役。雙方力量對比懸殊,日本不惜拼上多年積攢的國力,俄國也不惜呼叫遠在黑海的艦隊去東方支援,雙方爆發了慘烈的戰爭。戰後,俄國不敵日本源源不斷的進攻,並且俄國懼怕內部起義,所以與日本簽訂條約,退出戰爭,日本獲得東北的一系列經濟、政治以及居住特權。
日俄戰爭,日本能在清王朝領土上派兵作戰,這經過了清朝統治階級的默許和同意,因為相比俄國漫無目的、貪得無厭的擴張和掠奪,日本的要求要少的多,殊不知,日本才是清王朝以及中國日後的大敵。這是一場帝國主義在清王朝領土上爆發的不正義的爭奪戰爭,它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和利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受到了嚴重摧殘,不少民眾過上了流離失所的生活,這為清王朝封建統治的覆滅敲響了喪鐘。
總結日俄戰役是兩個帝國主義列強在清王朝領地上爆發的殖民掠奪戰爭,它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和利益。在國際上,俄國的失敗迫使國內的起義浪潮更加強烈,沙皇俄國在世界舞臺上一蹶不振,徹底失去了一流強國的席位。而日本透過戰爭的勝利,令英美等國警惕,他們不希望看到一支更強大的力量取代俄國,便開始對日本進行制約。
歐洲列強以及日本對清王朝的腐敗無能更加肆無忌憚,他們聯合劃分勢力範圍,帝國主義的本質暴露無疑。戰爭中衍生出一大批新式武器,機槍以及新式火炮的運用,加深了戰爭的慘烈程度,這也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各國的軍備競賽提供了樣板,各國重新劃分了勢力同盟。清廷在戰後,不思進取,依然過著壓榨民眾的統治生活,矛盾對立更加加劇。在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覆滅,隨之消亡的,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民主共和制度開始在中國歷史上開啟了新紀元。
-
3 # 都市南鄉子
因為,這場戰爭竟然是在中國東北和北韓境內爆發的!日俄兩軍在別人領土上大打出手,華夏子民和北韓民眾成了犧牲品。如果你當時生活在清朝,你對統治者會怎麼看?當然是巴不得他們明天就完蛋啦!同時,對亞洲最大的影響就是舊日本帝國的崛起和軍國主義的發祥,從此,鬼子與中華民族深深糾纏不休,中日韓之間的歷史恩怨達致頂峰。直到二戰勝利方告一段落。今天依然回聲不絕。
-
4 # 米粒閒聊
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共連續發生了三次帝國主義戰爭。分別是: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戰爭;1899年——1902年英國與布林人之間的戰爭;1904年——1905年日本與俄羅斯間的戰爭。其中最慘烈的日俄戰爭起因是為了爭奪中國東北和北韓,稱霸遠東。對當時的中國大清王朝滅亡及亞洲地緣政治的變化(它的影響可以說深遠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產生了重要影響。日本從明治維新(1868年7月江戶改名東京,9月改年號為明治)開始了近代化。除去在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方面進行改革外,在外交政策上,基本上是採取的吉田松陰(吉田松陰是德川幕府末期的政冶家、教育家及改革家,木戶孝允伊藤博文、山縣有朋,井上馨等是他的學生)早在1854年就提岀來的,“收滿洲逼俄國,並北韓窺中國等向外擴張政策,再具體的就是:當前應同歐美各國增進信義。在此期間養蓄國力,要分割易於奪取的北韓、中國東北,使之服從,在交易上失於歐美的,應在土地上從北韓、中國東北得到補償。所以1869年,曰本就提岀了徵韓論,將佔領北韓作為既定政策。1876年,日本用武力強迫北韓簽訂《朝曰友好條約》,曰本勢力開始進入北韓。1880年,曰軍總參謀長山縣有朋在《鄰邦兵備略》中,提岀強兵為富國之本,將未來的侵略目標定為北韓和中國。1894年日本挑起了中曰之間的甲午戰爭(日本1878年成立了參謀本部,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調查中國的地理與軍事,為中曰未來戰爭做準備),在獲勝後強迫中國清朝簽訂了《馬關條約》(1895年4月17日),將北韓變成自己的殖民地,割佔了中國的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列島,另外還索取賠款2億白銀(這才是山縣有朋等人提岀強兵為富國之本的最好的證明,強兵為了侵略擴張,然後就能憑藉的掠奪而富國)。而就在1895年4月23日,俄國聯合法國和德國,要求日本放棄對遼東半島領土的要求,日本無力對抗三國,不得不接受三國的要求,但又乘機從中國勒索了3千萬白銀。因為此事件,曰本與俄國結下了仇怨。眀治天皇對首相伊藤博文說”我們已瞭解該地的地理、人情,不久將在北韓或其它地方再發生戰爭,那時再奪取也不為晚“。於是曰本制訂了1896年——1905年十年擴軍計劃,從這個計劃就可以看出,日本已開始為後來的曰俄戰爭作準備了。並在1900年,日本參謀本部剃訂了對俄作戰計劃,後來又反覆作了修改。
曰本在積極備戰的同時,還在尋找盟友,以備在戰前及戰時,能在外交方面和物質方面為自己提供支援。而俄國在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時,派兵佔領中國的東北地區,為了建立“黃色的俄羅斯地區”,大有獨佔中國的東北地區之意。這引起了英、美(與美國在1899年向列強們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相沖突)的兩國的不滿。特別是英國擔心俄國獨霸中國東北後,繼續南下就會可能控制中國的政治中心——北京及整個華北地區,這將極大影響到他在中國的殖民利益,再加上英俄在中亞、巴爾幹半島和黑海地區矛盾尖銳,而且英國正陷在與布林人的戰爭之中,還有英法,英德矛盾的存在,所以放棄了執行幾十年的“光榮孤立”的政策,與曰本在1902年1月30曰簽定了《英曰同盟條約》。其中英國向日本保證,一旦日、俄兩國交戰,英國將向日本提供貸款和技術援助。而美國在1903年,向曰本表示,一旦曰、俄交戰,美國的政策將有利於曰本。1904年1月,美國再次表示,它堅決支援曰本對俄作戰。而俄國也預料到了俄曰戰爭遲早會發生的。所以在旅順港為基地而建立了太平洋艦隊,並在1903年趕修完成了中東鐵路及其支線。在戰爭前夕,雙方還進行了一些所謂的“和平談判”,但雙方的要價都一樣——中國東北地區及北韓,所以只能用戰爭來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1903年12月,日本參謀本部制訂了具體的作戰計劃,任命海軍中將東鄉平八郎為聯合艦隊司令官。戰前的雙方兵力之比,俄國佔有絕對優勢,但兵力絕大部分部署在歐洲,所以在遠東兵力與曰本相比處於劣勢。
1904年2月8日夜,日本在戰而不宣的情況下,偷襲了旅順港的俄國艦隊,曰俄戰爭爆發。隨後,雙方在陸地上在九連城、旅順及遼陽,瀋陽進行了會戰,曰本均獲得了勝利,但付岀了巨大的損失,是典型的慘勝。曰俄間的最後一戰發生在,1905年5月28曰的對馬海戰,曰本海軍取得了大勝。
1905年9月5日,在美國老羅斯夫總統的調停下,曰俄在美國的朴茨茅斯簽訂了《朴茨茅斯和約》。和約使俄國不僅將中國的領土拱手讓給曰本,而且亊實上使北韓成為曰本的保護國。這一和約直接導致了1910年8月22曰,曰本兼併了北韓。而且中國的東北地區成了曰本的勢力範圍。而作為主戰場的中國的清朝政府,面對曰俄兩個強盜,為了搶奪中國領土和在中國領土內的勢力範圍,而宣佈中立,這樣的政府沒有任何理由再存在下去了,使許多想在清朝政府內部實行改革的人士,對清政府已不存在幻想了,參加到了對清王朝的革命亊業之中。1911年10月10曰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曰,溥儀退位,清王朝滅亡,民國建立。
曰本透過曰俄戰爭的勝利,成為了世界列強之一和亞洲的笫一強國,這使得亞洲,特別是東亞和東南亞地區,遭遇到了一位來自本地區的強盜。在日俄戰爭結束十二年後,1927年7月25曰,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提了“田中奏章”,“如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這一政策使中國成了日本侵略的目標,還引起了曰本與美、英之間的矛盾。這也就引發了後來的“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直到偷襲珍珠港及太平洋戰爭。這一系列的戰爭不僅使包中國在內的許多亞洲國家受到了曰本的侵略及掠奪,也使得當初支援曰本的美、英兩國,遭到了曰本的打擊,被迫與日本進行了三年多的慘酷的戰爭。
日俄戰爭是指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爭奪在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地區勢力範圍的戰爭。主戰場位於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一帶海域。戰爭以日本勝利告終,日本經過此戰跨入列強的行列。
回覆列表
日俄戰爭是指日本與沙俄於1904年2月8日至1905年9月15日為爭奪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勢力範圍而進行的戰爭!
對中國、日本乃至整個東亞的局面。
1.背景:
一方面,戰前東北形成了沙俄一家獨大的局面。庚子年,乘八國聯軍侵華之際,沙俄派兵進駐東北。《辛丑條約》簽訂後,清俄雙方進行了談判,達成了《交收東三省條約》,約定分三期撤軍,但沙俄後來違約。
在輿論方面,中國知識分子形成了反俄的風潮,後來繼而引起反清。此處按下不提,容接下來闡述。
另一方面,日本透過甲午戰爭,成為了東亞乃至亞洲的新貴,國際地位大幅提升,成為眾多列強亞洲的合作伙伴。其奉行的大陸擴張政策,東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俄在東北地區存在尖銳的矛盾。同時,日本想要進入列強俱樂部,僅僅戰勝滿清是不夠的,打敗一個成名已久且具有戰略衝突的對手,成為選擇。
再者,最重要的列強英美是支援日本的。沙俄作為與中國接壤的列強,攫取對華權益更具優勢,是英國在華競爭的第一對手!而雙方本就積怨已久,如果讓沙俄牢牢控制東北,獲得常年不凍港,將極大破壞英國在遠東地區的權益。對於美國而言,生意是最重要的,故而在1899年提出來“門戶開放”,只為做生意。沙俄產品本身不具備競爭力,故而在東北地區排斥其他國家商品,這直接威脅了美華人賺錢,美華人也因此支援日本。
2.戰爭經過不再贅述,結果是戰前頗不被看好的日本取得了明顯優勢,雙方簽訂《朴茨茅斯條約》,戰爭結束。
3.戰爭對清王朝滅亡的推動
日俄戰爭爆發於中國境內,清政府卻宣佈“中立”,可謂天大的笑話,引起有識之士的不滿,推動了革命運動的發展。在日本留學生群體中,興起了一支隊伍“拒俄義勇軍”,後改稱“軍國民教育團”,宣傳拒俄運動。後來軍國民教育團部分成員回國召開活動。
其成員黃興成立“華興會”,發動長沙起義,後併入同盟會,黃興與孫文並稱“孫黃”,成為滿清的掘墓人。
其成員龔寶銓發起成立“光復會”,以暗殺為主,是晚清重要的革命力量。
可以說,正是日俄戰爭,開闊了廣大留學生團體的視野,在立憲與革命搖擺不定中堅定了革命的理想,最終加入了反清的鬥爭,推動了滿清的覆亡。
4.日俄戰爭對日本乃至東亞局勢的影響?
透過這場戰爭,日本取得了中東鐵路長春至旅順口段,獲得旅順口大連灣,實際上確立了其在南滿地區的勢力,並以此為跳板,一步步侵蝕中國權益,進軍北滿、內蒙、華北等地。
其次,透過這場戰爭,日本確立了其新興列強的地位,加速了列強加在其身上不平等條約的改訂。成為了列強爭相拉攏的物件,不在是棋手的棋子,正式上場執子下旗。國力與國際地位迅速攀升。
再者,沙俄在東北的失利,使得沙俄喪失了在遠東的大部分權益,外加日本戰爭期間資助沙俄國內反動派的革命,使得沙俄政府不僅國力產生了巨大消耗,還使得國內天翻地覆,最終導致了12年後的政權顛覆。俄國再次以絕對力量進入東北地區,已經是1945年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