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鬱香墨
-
2 # 老張9844
《不可小覷的“畫龍點睛”》
看了題主的所提問題,老張心裡感觸頗多。願以此文作答,希望得到您的贊同。
古時侯,有人畫了一條巨龍,雄姿威風,氣勢恢宏……,可是沒有眼睛,顯得有點兒死板,僵硬。這時,有人順手給它點上了眼睛。 頓時,風起雲湧,巨龍騰空……。這便是“畫龍點睛
”這個成語的由來。
如今,用“畫龍點晴”來形容藝術作品的絕妙之處。文學作品的神來之筆!有人說:“畫龍點睛是一切藝術作品的靈魂”,我表示完全贊成!
龍好畫,睛難點!這個“睛”也不是隨意就可以點好的。要點得恰到好處,確實需要神來之筆。如果把“睛”
點在龍的屁股上,或其他不正確的部位上,會適得其反,貽笑大方。
當下,喜歡寫詩歌寫文章者眾多,其中不乏才華橫溢的高手。更多的卻是文彩平平,文無亮點之眾。他們的作品無主題,無中心,泛泛之談,毫無詩魂可言。究其原因,就是他們不會“畫龍點睛”。不懂得取捨關係,不懂得錘鍊語言的精華,不懂得凡事都有“主題”。更不懂得“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道理。
“畫龍點睛”需要較深的文化修養。並不是有人所言“只要你會寫字,就會成為寫作高手……”這是一派胡言,實足的“大怱悠”!多讀,多想,多寫,多改……,還要多學習“寫作技
術”,語法,修辭也必不可少。
就寫作而言,什麼樣的寫法才是“畫龍點睛”之筆呢?
首先,寫作要學習“推敲”!
唐代詩人賈島,本是和尚出身。有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他詩興大發,吟詠道:“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他突然覺得這個“推”還夠最好,
應該用“敲”,但到底是“推”好,還是“敲”好呢?他一時拿不準,他反覆在門板上斟酌多次,“推敲,推敲…”
哦,推僅有動感,而無聲。“敲”不僅有動還有聲,不是“敲”好。最終他寫定了:“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之絕句。這足見詩人的苦心和認真。
還有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當初詩人也下了一番苦心。這個“綠”,是“過”好?是“吹”好……。最後選定了“綠”!
“過”與“吹”都是動詞,卻沒有色彩。
“綠”本是形容詞,他來個形容詞動用,不僅有動還有色,一舉雙得。可謂“畫龍點睛”之作。
“畫龍點睛”,需要知識的廣泛性。決不能孤陋寡聞,少見多怪。
古時候,有位大詩人寫下這樣兩句詩:
“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 有人看過大笑道:“哈哈,還是大詩人哩,還犯如此低階的錯誤!明月怎能會叫?黃犬,不就是大黃狗嗎?這怎麼能臥在花心上呢?”於是,他給改成了:
“明月當空照,黃犬臥花蔭”。
他自鳴得意地找到那位大詩人炫耀。
大詩人看後,解釋道:“好友,恕我直言,你少見多怪了。我這裡的明月,是一種小蜜蜂;這個黃犬,是一種黑黃相間的大土蜂。不信,你去核查一下吧”。那個無地自容,只恨自己孤陋寡聞,少見多怪。
卑人在一往的寫作中,也力求“畫龍點睛”,不論點得如何,也算盡力了。 我在自己的小說中,描寫了一對戀人,由於父母的反對,在一個月圓之夜,他們分手了。男主人望天長嘆:“可恨的月呀,你偏在我們離別時圓!……”。這算不算亮點?算不算“畫龍點睛”?我不敢肯定。但願能起到“拋磚引玉”之功效。
文學作品的一段非同凡響的刻畫,一句恰到好處的詩句,確實能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畫龍點睛,不可小覷。輕則增加色彩,重則影響成敗。好的藝術作品概莫能外!
畫龍點睛,並不是華麗詞藻的堆砌。而是俗到極點的昇華!前幾天我寫了一首小詩,其中有一句,我比較滿意:
“嘆夕陽,你不能把生命延續;你只能把身影漸漸拉長……”。
古今中外,畫龍點睛的文學作品不勝列舉!《紅樓夢》中畫龍點之處,更是不計其數。有心的網友們不妨細細去品讀。
我一直銘記一個至理名言:越學習越知道自己的無知! 若想“畫龍點睛”,那就從虛心學習做起吧!那些自高自大,不可一世,詩人詩王見鬼去吧,那恰恰“滿瓶不響,半瓶晃當”的無知表現!
總之,一切藝術作品,不可小覷“畫龍點睛”的神奇作用。它是一切藝術作品的生命。沒有“畫龍點睛”的作品,它只能是兩個字“平庸”!
2020年元月5日晚,於金華
-
3 # 中亞思考
不一定是。畫龍點睛,點了睛的龍更像龍了,但不能說眼睛就是龍的靈魂。詩眼就是詩的眼睛,它可以表現出詩的主旨,強化詩的主題,但它不一定就是詩的靈魂。
-
4 # 使用者春來臨
"畫龍點睛","詩眼"在書畫和詩歌中,都有神來之筆的感覺,是畫家,詩人所必備的手筆。這對於點亮畫面,烘托作品的靈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說是這幅畫和那首詩的靈魂,恐怕就值得商量了。
-
5 # 天山雪蓮開滿山
是這樣的。書畫中有點睛之筆。詩歌中也有詩眼。包括文章,電影,電視劇中都有自己核心經典內容,被稱為作品的經典之筆。經典之筆,好比它們各自的靈魂。
比如:《大話西遊》“……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疼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比如《亮劍》,李雲龍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
書畫中的龍,如果沒有眼睛,就沒有方向感。畫龍點睛,睛是作品中的亮點,好比作品的眼睛。
#萌新作者進階計劃#!!!
-
6 # 鐵流詩詞
答:我認為是的。書畫中的“畫龍點睛”之筆,是指把整條龍都畫出來了,但就差眼睛這一筆,“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無眼睛,這條龍就無神了,有高人把龍的眼睛點上,這時,整條龍就像活過來了,栩栩如生,欲騰飛之。詩詞也是如此,整首詩的“詩眼”寫好了,那怕其它句子稍遜色,整首詩看起來也能獨立特色,與眾不同。所以,詩詞寫好後,要花時間“煉”字,在重點詞句上下功夫,一首詩往往靠關鍵的幾個字,就能使詩詞看起來獨具特色 。古人中傳承至今的很多好句子,就是靠古人靜心煉字寫出來的。
-
7 # 青燈讀歷史
詩眼
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力最強的關鍵詞句。 宋·蘇軾《次韻吳傳正<枯木歌>》:“君雖不作丹青手,詩眼亦自工識拔。”金元好問《繼愚軒和黨承旨雪詩》之四:“愚軒具詩眼,論文貴天然。”明袁宏道《與伯修書》:“近來詩學大進,詩集大饒,詩腸大寬,詩眼大闊。”
中文名
詩眼
外文名
Eye of Poem
所屬體裁
詩歌
釋義
詩歌中最開拓意旨和表現力詞句
基本資訊
【詞目】詩眼
【拼音】shī yǎn
【詞性】名詞
詳細釋義
1.詩人的賞鑑能力、觀察力。
宋·蘇軾《次韻吳傳正<枯木歌>》:“君雖不作丹青手,詩眼亦自工識拔。”金元好問《繼愚軒和黨承旨雪詩》之四:“愚軒具詩眼,論文貴天然。”明袁宏道《與伯修書》:“近來詩學大進,詩集大饒,詩腸大寬,詩眼大闊。”
2.指的是作品中點睛傳神之筆。它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詩詞句中最精煉傳神的某個字,以一字為工。一種是全篇最精彩和關鍵性的詩詞句子,是一篇詩詞的主旨所在。由於有了這個字詞或句子,而使形象鮮活,神情飛動,意味深長,引人深思,富於藝術魅力,稱為一篇詩詞的眼目。
詩眼的獲得,需要提煉字句,務必要使提煉的字詞和詞句,最能表現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達詩人對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而且這樣的詞句,要在詩詞的關鍵部位,具有統攝全篇的作用。
所以,詩眼的錘鍊,要立足於全篇,不可孤立地在字句上下功夫。
例如:李清照;詞人。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首詞透過描寫晚春時節海棠花的凋謝,抒發了詞人的感傷情緒。最後一句“應是綠肥紅瘦”是這首詞的詞眼。
開頭兩句描繪了一個抑鬱的情境。夜來風雨驟起,煩悶愁人,於是借酒澆愁,昏昏睡去,但一覺醒來,酒意併為消盡。三四兩句,寫在酒意朦朧中,記起了昨夜的風雨,它是否摧折了園中的海棠呢?於是深情地問正在捲簾的侍女,回答卻是漫不經心的,居然說“海棠依舊”。
這時,女主人不無嗔怪地連聲反問“知否?知否?”緊接著道出那最精彩的一句:“應是綠肥紅瘦”。這幾個尋常字眼,經李清照這門一組合,其色澤和韻味便油然而生。這只是就對風雨後的海棠樹的描繪而言。
在描繪中還有更深一層的情意在。這就是隨著對海棠花謝的深入描繪,詞人的惜春憐花的情緒也達到了高潮,在這種對春光的留戀與惜別中,委婉地寄寓著對自己青春將逝的煩悶與苦惱。
可見,這一句是含義豐富的情景交融的彩筆,是這首詞的點睛之筆,從而成為歷代人們傳誦的佳句。
3 “詩眼”一詞最早見於北宋。蘇軾詩云:“天工忽向背,詩眼巧增損。”范成大也在詩中寫到過“詩眼”:“道眼已盡詩眼在,梅花欲動雪花稀”。
作用
詩眼在句中的作用不一而足,以下是幾種典型作用:
[1]用以翻出新意。如:“獨恨太平無一事,江南閒殺老尚書”中的“恨”改為“幸”,“恨太平”是對天下太平的不滿,“幸太平”是因天下太平而感到幸福,一字之改詩意迥同。
[2]藉以增添情趣。如;“白玉堂中曾草詔,水晶宮裡近題詩”之“中”改為“深”,“裡”改為“冷”,,使得原來只是用以指示方位的“白玉堂”,“水晶宮”,轉眼間顯得雍容華貴,超凡脫俗。
[3]靠它增強形象性。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用“綠”字而不用“到”“過”“入”“滿”等字,是取“綠”字的色彩;秦觀的“山抹微雲,天連衰草”是取“抹”“連”的動作勾畫出的線條輪廓。
[4]有的詩眼關乎詩意的精確。如一首詠早梅的詩:“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梅。”若將“數”改為“一”,“一枝”與“早”絲絲入扣。
賞析關鍵
抓住詩眼,捕捉最佳資訊,深入挖掘詩詞意蘊。
詩歌的特點是高度簡潔凝練,因而它的語言更是高度個性化,經常透過比喻、通感、雙關等表達語意,從而使人感到含蓄、朦朧、多義。在詩詞的語味中,要善於尋找最明亮的那顆珍珠,即警句,這是不可忽視的。“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警策之言俗稱詩眼,它是詩中最凝練、最精神、最準確地傳達主旨的字句,最理清詩詞脈絡的盤節,是掌握詩歌各部分相互聯絡的關鍵。
能抓住詩眼或是文章的關鍵字句,就可以帶動全篇,完成對詩作的欣賞,而詩眼存在於中心句或出現在標題上,常表現為動詞、形容詞或副刊詞等形式。
如:柯巖的《周總理啊,你在哪裡?》的詩眼是“找”字,從高山找到大海,從北國找到南疆,呼喊周總理,反覆出現的“他剛離去,他剛離去”的回聲,濃重地演染了極度哀痛與深切的思念之情。
再如:艾青《我愛這土地》中的“愛”字就是詩眼,詩人借鳥兒對土地的眷戀和深沉執著的愛,表達了熱愛祖國併為之獻身的思想。
品析詩眼
一、品析詩眼應知人論世。如:《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和李德裕的《登崖州城作》兩詩都著一“望”字。李詩之“望”在首句,實寫登樓,引領全篇,既表達了對君國的眷念與嚮往,又蘊含了對“帝京”遙不可及的感傷。柳詩之“望”有何作用?讀這兩首詩必須瞭解當時背景兩詩寫作之時,作者都是貶謫之身,正值壯年的柳宗元被貶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則在垂暮之年被棄置崖州。兩人的處境與心境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我們不瞭解創作背景,就不可能準確把握。
二、品析詩眼要聯絡詩中的形象把握詩中的思想感情。柳宗元的《江雪》,《江雪》本詩詩眼應為“獨”字。從全詩意思看,它緊承前文“鳥飛絕”、“人蹤滅”、“孤舟”,勾畫出一幅“冰雪獨釣圖”:千山聳立,萬徑縱橫,但山無鳥飛,徑無人行,只有一隻孤舟,一個孤獨的垂釣者。從詩歌形象上看,“獨”字準確形象的刻畫出釣者遠離塵俗,清高脫俗、傲岸不群的個性特徵。從本詩的寫作背景看,“獨”字準確的展示出作者“永貞革新”失敗後連遭貶斥的孤獨景況,也展現了作者始終頑強不屈的精神狀態。
總之,“獨”字籠罩全篇,具有很強的概括性,堪為詩眼。大家非常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其“綠”字詩思深沉,情思浩蕩:既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江南春風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綠之景,又在這盎然生機中展示出作者當時奉詔回京的喜悅,還流露出作者經歷第一次罷相之後,雖被再次徵召回朝,但不能不產生的重重憂慮,豐富的表現力,也十分生動的確讓人稱道,難怪王安石不厭其煩,易“十許字,始定為綠”。
三、品析詩眼要仔細體悟修辭和表現手法。例如《題玉泉溪》紅數醉秋色,碧溪彈夜弦。佳期不可再,風雨杳如年。詩中“彈”字精練傳神。。寫出了溪水聲,富有音樂性。以動寫靜。將萬籟俱寂的夜色烘托得更加幽靜。同時運用擬人手法,賦予玉泉溪以人的情態、生動形象。柳宗元的《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和李德裕的《登崖州城作》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比較不難發現兩詩都著一“望”字。李詩之“望”在首句,實寫登樓,引領全篇,既表達了對君國的眷念與嚮往,又蘊含了對“帝京”遙不可及的感傷
詩眼是理解詩歌的一把鑰匙,抓住了詩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幫助解題。
回覆列表
這話講的沒有錯。
詩眼,指的是詞作者的靈魂和心思,主旨及物象,高概括的精靈之詩眼。
畫龍點晴,美學上稱之神韻獨到,靈通顯赫光照強烈,逼真據實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