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還堅持嗎
-
2 # 視聽音響
六百多年前,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啟動了第一次下西洋的探索之旅。此後二十八年間,他七出七歸,播仁愛於友邦。伴隨著這一壯舉的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偉大里程碑,這給中國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鄭和,原姓馬,名三寶,世稱三寶太監,因在“靖難之役”中有功,被朱棣賜“鄭”姓。
鄭和歷盡千難萬苦七下西洋究竟是為了什麼呢?這個問題,向來就爭論不休。其中流傳最早而且最廣的觀點就是尋找在靖難之役中神秘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對於這一說法在《明史》中也可以找到依據,《明史》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明史》中明確的記載了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尋找建文帝,另一個就是炫耀國威。
不管鄭和七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所起的作用卻是毋庸置疑的 。 鄭和的船隊到底有多龐大,你可能很難想象,只知道在中學歷史課本上講過,船隊很大,要是具體說還真說不上來。
至於為啥記錄不全,這個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明代兵部侍郎劉大夏燒燬了所有的有關“鄭和下西洋”的資料以及“鄭和寶船”的建造圖紙。“鄭和研究”這場600年前的航海壯舉仍然被許多迷霧所籠罩。
-
3 # 孤城影隨
明朝初期我們出現了一位有名的Nautilus,名字叫做鄭和,說起鄭和,大家都知道,鄭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鄭和原姓馬,籍貫雲南昆明人,幼年入宮被皇帝賜姓為鄭。
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大船,長達44丈,寬18丈,數量60多艘,人員2.7萬人,規模龐大。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先後七次出海,進行大規模的遠航,航行中經歷了無數次的艱難險阻,客服重重困難,到過南洋、印度洋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船隻給所到之處的國家帶去了大量的中國瓷器、銅器、金銀和各種精美的絲綢、羅紗等絲織品,同時也帶去了我們的文化,換回了各國的許多特產,如胡椒、象牙、寶石、香料、金錢豹等珍稀動物,廣泛的促進了與外國之間的交流。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問道,鄭和費神費力七次下西洋是為什麼呢?民間有各種說法,褒貶各異;
很多人認為是政治原因,朱棣派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消除政治隱患。朱棣的皇位是從他侄兒手裡搶過來的,當時建文帝出走,不知去向。朱棣心裡放心不下,所以才有此舉動。有人認為,建文帝忠厚善良,被朱棣奪了皇位之後,即使是逃到了海外也不會再回來的,朱棣也沒有必要這麼大費周章派人尋找,而,有些人認為,建文帝在南京城陷落前就已經葬身火海,不存在尋找建文帝的說法。
另一種說法,認為是朱棣登上皇位之後,為了炫耀大國富有,威懾海外國家。當時中國廣州等地沿海的大城市都十分繁榮。在這個時候,發展海外貿易也是非常好的時機,另一方面,朱棣為了展示自己的強國,大國,宣揚當時國家的威德。此外,他還想借揚軍威,來緩解一下人民對他統治的不滿。
但是,近些年來,人們對鄭和下西洋的原因分析有所改變,認為鄭和的任務第一次是為了安撫附近小國,減輕對中國的壓力,以後幾次主要是發展對外關係,促進了與周邊國家各國的友好往來。
總之,不管是何種原因,鄭和下西洋促進了各國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促進了貿易往來和經濟交流,讓更多的周邊國家瞭解了中國,鄭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一個創舉
-
4 # 醉裡挑燈侃歷史
這個問題問的好,明朝鄭和從1405-1433年,即永樂,宣德年間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南亞,東非及紅海,甚至有歐美國家發現鄭和到過的證據,如加文.孟席斯在《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中提出鄭和艦隊曾實現環球航行,且先於西方發現美洲和大洋洲。李約瑟引用地圖學家弗拉.毛羅所言,稱1420年鄭和已越過好望角,澳洲菲茨拉德認為,鄭和到過澳洲西北的達爾文港,馬來西亞祖菲加提出,鄭和最遠於1422年到達南極。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乃至15世紀大航海時代之前世界史上規模最大,船員船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對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和勢力格局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但為什麼如此壯舉後世記錄卻不甚詳細?我覺得應該有以下四個原因。
不過,分析之前先了解一下下西洋的原因,經過和影響,更容易瞭解之後資料流失的原因。
《明史.鄭和傳》記載了下西洋是尋找建文帝和宣揚大明威德。而也有防範帖木爾帝國,獲取還在朝貢,鞏固國防,建立大明為中心的藩屬國邦交,發展海外貿易,以及宗教目的說法。其中,我覺得尋找建文帝和防範帖木爾帝國說法有待商榷。
《明史》是清朝記載明朝的書籍,幾百年的篡改和抹黑,內容很多不可信。下西洋每次都是浩浩蕩蕩,大張旗鼓,若建文帝亡命海外,聽到風聲早就躲起來了。再說朱棣可派遣東廠錦衣衛暗中搜尋,豈不有效。帖木爾帝國(1370-1507)年,疆域從西亞的喬治亞到印度的西亞中亞南亞。而鄭和下西洋時帖木爾已經去世,繼承者對明朝友好,國家也正分裂中,不再對中國西陲有威脅。
七次下西洋有大體經過。
第一次永樂三年六月,鄭和途徑麻喏八歇國,東西二王交戰,西王誤殺船隊人員,西王向鄭和請罪,最終被寬恕。在三佛齊舊港,擊敗了海盜陳祖義,殺敵五千,燒燬俘獲船隻財寶無數,任命廣東華僑施進卿為舊港之主。兩年後回國,獲得封賞。
第二次主要是送外國使節回國,規模較小,在永樂五年出發,訪問了佔(越南中南部)城,暹(泰國)羅,爪哇和蘇門答臘北部,駛往印度洋,以柯枝和古(印度西南部)裡為目的地,冊封古裡王。回國途中訪問了暹羅和爪哇,到錫蘭時,並向佛寺佈施永樂七年夏還朝。但這次《明實錄》《明史》均未記載,《天妃之神靈應記》中記載。
第三次永樂七年九月,從太倉瀏家港啟航,冊封建立滿剌加國,國主親赴大明朝覲。在錫蘭山國打敗國王陰謀,生擒國王。永樂九年還朝,進一步提升了明帝國在東南亞威信。
第四次永樂十年統軍二萬七千餘人出使滿剌加,爪哇等國,打敗蘇門答臘偽王的進攻,生擒了蘇幹剌。船隊首次繞過阿拉伯半島,到達東非麻林(肯亞)迪。永樂十三年回國,同年,榜葛剌進貢麒(長頸鹿)麟。
第五次永樂十四年十二月,護送古裡,爪哇,滿剌加蘇門答臘等國使者和舊港宣慰使回國,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回國。
第六次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送十六國使臣回國,到達肯亞。
永樂二十二年明仁宗繼,停止下西洋,鄭和及下西洋部隊鎮守南京。
第七次宣德五年1430年,明宣宗朱瞻基命鄭和往西洋忽魯謨(霍爾木茲今伊朗東南)斯等國公幹。從竹布西行,最遠到達非洲南端,接近莫三鼻克海峽,據說鄭和在航行中去世。
宣德九年,王景弘受命率船隊出使南洋諸國。正統元年1436年,輔政大臣以英宗的名義停止了下西洋活動。
所以,最終是文官集團結束了下西洋的壯舉,使中國與航海大時代和殖民拓張史擦肩而過,最終沒落。
這就引出了下西洋記載缺失的第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文官集團與宦官集團爭奪權力,,勝利的一方會刻意削弱另一方的功績和歷史。明初文官集團與皇帝爭權,皇帝扶持宦官集團與之抗衡,而鄭和是當時太監集團領軍人物,他的功績萬古流芳,會成為宦官爭權執政的一大利器與依靠。文官集團以輿論和文化為武器,儘量抹黑,減少宦官正面形象,下西洋記錄缺失無可厚非。根據《殊域周咨錄》記載,下西洋資料《鄭和出使水程》存於兵部,明成化年間,查三保舊檔案,兵部尚書項忠查了三天也查不到,已被車駕郎中劉大夏藏起來了,項忠詢問,他說,下西洋勞民傷財無數,就算有虛名財寶有什麼益處,就算有檔案,也當銷燬。對下西洋持很強的反對態度。但劉大夏銷燬檔案的說法也有值得懷疑的地方。
大明律嚴厲處罰銷燬檔案者,即使有文官保護,風險也太大。劉大夏墓誌銘未記載,古代墓誌銘都記錄主人的生平大事,很少作假,但他的墓誌銘只記載了藏匿安南檔案的事。《殊域周咨錄》中沒有明確記載他銷燬檔案,只表明他的態度。但這些重要資料的缺失,很可能是文官集團所為,符合他們的利益,卻對鄭和和明代航海研究帶來很大不便。
第二點原因。
海禁的需要和文官政治經濟利益的保護政策。
封建王朝以及農業帝國的土地觀念戰勝了海洋觀念。
明朝實行重農抑商政策,認為經商會減少農業人口,降低農民生產積極性,而且會開民智,也不利於人口控制。所以在大明前期開海禁之後確是適應了商品經濟的發展趨勢,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但下西洋卻是以政治作用為主,而且全是官方形式,不許民間海商跟隨,所得利益全是統治階層所有。朝廷不許沿海軍民“私自下番,交通外國”,對於沿海居民的海外貿易“嚴禁絕之”,海洋被封閉。所以,下西洋停止後,就是全面海禁。但民間的走私卻是屢禁不止。
為了防止先進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以及海圖的流傳,為了維護自己統治,而且之後的皇帝並無開拓之心,下西洋記錄的遺失不可避免。
第三點,下西洋勞民傷財,入不敷出,屢禁不止的民航卻收入頗豐,但所謂民間走私卻與文官集團利益緊密相連,為了減少競爭,牢牢把握航海權,不讓皇權得利。需降低開海禁的優點。
明初海船二千多艘,寶船造價約五六千兩白銀。而且給個國的封賞花費很大。明成祖不惜“支動天下一十三省的錢糧“支費浩繁,庫藏為虛”,且海外貿易以政治交流和封賞為主,收益不大。後期皇帝欲開海禁,增加收入,但被文官以與民爭利之說阻止。但明代有實力民間走私的都是實力強大的官紳海盜。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也要減少航海熱情。
當然也是為了減少皇權復甦與擴大的機會,維護統治地位。
第四點,也是最重要一點,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清代幾百年篡改與抹黑,大興文字獄,銷燬古籍,如《四庫全書》,許多資料刻意流失和篡改,大明的歷史功績被抹殺,來鞏固自己統治,並推廣愚民政策。並且明清交替戰亂,許多珍貴檔案遺失銷燬如《永樂大典》。
如《明史》中許多記載都前後矛盾,與民間藏書記載大相徑庭,如朱元璋畫像極為醜陋,且亂殺功臣。明朝皇帝驕奢淫逸,殘暴荒謬,好大喜功,如正德皇帝應州大捷奠定了邊陲幾十年安定,卻被寫成戰果只有幾十人的小戰鬥。
有一件記載,在明末天啟年間國外傳教士對中國的印象是國力強盛,軍事強大,城市整潔繁華,宮殿富麗堂皇,人們眾多,有禮貌,沒有歧視與太多驚異感,富足而幸福。而乾隆時英國使節來到京城發展城市破財,人們衣不蔽體,目光呆滯,對他們很好奇,而且對他們賜予的殘羹剩飯感激涕零。這就是所謂的康乾盛世。
而同樣的,為了維護滿族統治,貫徹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減少民治開化,對先進文化與生產力的抹殺是必要。
經過幾百年人為或自然原因,下西洋記錄缺失,但不妨我們對鄭和下西洋功績的認可,對大明國力強盛的自豪,對中華民族輝煌的驕傲,我們當延續這種自豪與輝煌,讓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巔!
-
5 # 敏塗
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朱棣命令鄭和組織船隊下西洋。他與王景弘率領這支船隊,從南京龍江港起航,經江蘇太倉劉家河編隊集結出海,駛向福建長樂縣太平港駐泊等候東北季風到來,冬天,鄭和率船隊從福建閩江口五虎門開洋遠航,經南中國海域,首先到達占城(今越南歸仁),然後到達爪哇(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滿刺加(今馬來西亞馬六甲)、舊港、阿魯、蘇門答刺、南巫裡(以上四地均在今印尼蘇門答臘島上)。從南巫裡進入印度洋到達錫蘭山(今斯里蘭卡)然後到達小葛蘭(今印度奎隆)、柯枝(今印度科欽)、古裡(今印度卡利卡特)。鄭和在古裡立碑紀念,碑文說:“其國去中國十萬餘里,民物鹹若,熙皓同風,刻石於茲,永昭萬世。”這是鄭和在國外建立最早的一塊碑。鄭和從這裡返航。在回航途中於舊港了打擊了海盜陳祖義的襲擾,首次用兵大獲全勝,為東南亞海域剷除了禍患,維護了海上航行的安全,受到了各華人民的稱讚。鄭和船隊於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後來的6次都是在有第一遠航的基礎上完成的,第一次遠航是最艱難的,不知道前方會遇到什麼,一切都是未知數,是否會語言不通,是否會遇上海盜,船上的糧食淡水能維持多久,前方會航到那裡。第一次就是開啟各國貿易的一個基礎,就好像第一次吃螃蟹的人一樣。呵呵
-
6 # 古代一級建造師何大帥
歷史上真和七下西洋的真實目的其實難以考證,有人說是為尋找朱允炆,有人說是為了宣誓武力,傳遞友好,加強通商。其實除了尋找朱允炆沒有做到外,其餘兩點也算是成功的,。
隨著鄭和下西洋,中國同外國通商頻繁,海外諸國也同大明朝加強了合作和聯絡,但是這28年來卻使得國庫空虛,這是為什麼呢?古代中國講求士農工商階級,但卻收取最低的商稅。然後以天朝上國自居,出手大方,回禮往往是他人的數倍,以免失了大國氣度。
所以宣宗之後,開啟了閉關鎖國的態勢,鄭和下西洋所留下的珍貴資料也逐漸丟失,正德年間朝中保守派時任兵部尚書的劉大夏為防止海禁重開毀壞了所有文獻,只留下隻言片語,無從考證。
回覆列表
當時鄭和下西洋主要是以政治目的為主,是為了宣揚明朝的國威,不是像哥倫布等開闢新航路一樣影響了全世界的變化發展。鄭和七下西洋對於當時來說只能算一次較為特俗的政治活動,即使記載也不可能特別詳細。而且隨著掌權者的更替與社會政治經濟的變化,很少有人還會浪費精力在這上面,畢竟這次航行對當時的中國來說不具備太大的意義與實際利益,當時主要是重農抑商,而且隨著倭寇橫行,沿海逐漸封閉,朝廷對於這種外出航行就更加不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