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果每天只聽100多首從沒聽過的歌,堅持一段時間,會對流行音樂的認知有明顯的提高嗎?
4
回覆列表
  • 1 # 超越自己的人生贏家

    我聽的很多,也是什麼類別都聽,什麼語種都聽。沒有專業樂理知識,只是喜歡聽。也沒學過樂器,由於各種原因吧,自身原因只能說。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聽歌也是如此吧。聽多了,會覺得流行沒有內涵,沒有味道。

    聽了沒有一萬首也差不多了。粵語、日語(內心是恨小日本的)應該是我認為比較舒服的,語言的味道更濃厚些。法文的浪漫氣息濃一些。英文聽起來較開放,比較散。中文的聽聽經典還可以,味兒差點意思。類別上來說,挺多了,會覺得搖滾更有內涵更穿透靈魂,流行也就聽聽得。

    自己聽音樂也是進階式的,聽的多了,慢慢會只聽曲子,不聽帶詞的。而且越來越喜歡古典樂器,壎、笙、窯笛、編鐘等。西洋樂器也喜歡,鋼琴的、吉他的、SOLO片段聽起來會很爽。

  • 2 # 如魔似佛

    非常得錯誤 是先有了音樂以後才被人總結出來的所謂的專業知識 甚至被分成了各種派別 音樂就是用來抒發情緒愉悅精神的 你可能不會譜曲不會寫歌甚至不會唱歌 但如果你能從音樂中感受到了些什麼 那就沒白天 這就是好音樂 這也是音樂存在的唯一價值

  • 3 # 15991982979

    在音樂常識方面,本人是百分之百的門外漢,對所有樂理可以說一竅不通,但也不能說在沒有音樂知識的情況下聽歌等於白聽。道理很簡單:但凡一首新歌創作出來,其目的就是為了滿足和娛樂廣大聽眾,並且最大可能地得到廣大聽眾的喜歡和稱讚,從而希望擁有更多聽眾。這才是這首歌曲創作的初衷和目的。而這些喜歡所歌的廣大聽眾絕不可能每個人都是懂音樂的行家裡手,那些歌星們也不可能因此而不允許他們去聽去娛樂,恰恰相反,歌星們肯定是喜歡他們的追捧者和粉絲越多越好。在我看來,這利情形無論對演員或者是聽眾,都是有益而無害的,何樂不為?怎麼是白聽呢?喜歡唐詩的人很多,你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成為李白杜甫,喜歡看小說的人很多,難道每個人都是作家?我認為,即使是一個完全不懂樂音理常識的人,在他心裡也有一個標準,他也會感覺到那個好聽,那個不好聽,而且這種感覺往往是和大多數人的感覺相吻合的。這正應了那句笑話:我不會下蛋,但我知道雞蛋味道,但是雞知道雞蛋的味道嗎?!

  • 4 # 凌晨與月

    每天聽100首歌肯定不會白聽!就拿沒有專業音樂知識的普通聽眾來說,聽完歌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一些吧,然後會去查一查這些音樂的演唱者、音樂型別等等,這就是一個良性迴圈的認知過程。

    如果是對於想往音樂路上走的小白,大量聽歌也並不是白聽。舉個例子:如果看到勁舞團很火很好玩,她可以模仿去做一款某某炫舞吧。不用再解釋了吧。

    一般人聽歌,她並不要求懂什麼樂理,開心就好。這首歌給我共鳴,Ok好歌;這首歌節奏不錯,Ok好歌;這首歌氣氛不錯,Ok好歌。只要有一點點滿足,就不算白聽。所以我不懂,所謂的白聽難道是指非要學到專業知識才不算白聽嗎?自己的情緒得到抒發,激勵了自己的鬥志等等,難道不算從音樂上面得到的嗎。

    即使退一萬步說,沒有獲得一些東西誰特麼去聽歌,大家都挺忙的,就這樣吧。

  • 5 # 橙子先森_

    個人覺得,這個聽肯定不是白聽。不管你是不是在"認真"聽,他都是有用的。比如重音輕音。可能你一開始聽會沒有感覺就是純粹聽歌,但是聽多了,自然就有一定的"節奏感"。還要大概知道一些節奏方面的基本的東西。至於認知,這取決於你對這個東西的瞭解。首先要知道一些基本風格。流行音樂之所以叫流行音樂是因為眾所周知,朗朗上口,表達分明,大部分歌曲形式也較簡單。所以這個是不能用聽歌量來概括的。聽歌量的作用可能只是在間接訓練我們對歌的一種結構。比如弱起,強起等等。找到一種自己喜歡或者追求的風格然後循序漸進比一天幾百首更的盲目聽歌量快很多。

  • 6 # 街頭起藝

    我先這麼反問一句吧:是不是在沒有專業電影知識的情況下,大量看電影等於白看?

    好了,展開說兩點:

    第一,淺了說,只要你不是音樂專業的學生在做專業作業或者考試中,那麼聽音樂的第一要義不是去忙著分析樂曲,而是原始地去感知它。這樣的感知給我們帶來情緒上的波動。相信你會選擇你喜歡的音樂型別,那麼就一定對你有吸引力,你會產生愉悅的感覺,因此,從這一上看,怎麼說沒有幫助呢?

    第二,深入點說,我知道題主其實是想問:“這樣做是不是對於音樂專業素養的提高沒什麼幫助?”我的回答是:看你的反饋了——聰明的人做幾道習題然後總結規律然後弄懂一大片習題,愚笨的人只知道不停地單調刷題,最後進步緩慢。

    也就是說,既然你想去專業地分析樂曲,那麼久要有一顆學習的心態,和你學其他的知識一個道理,把一些理論知識實踐到你的聽音樂的過程中,慢慢的才會內化成你的音樂鑑賞能力等等。總之,如果你大量不走心地聽歌,那隻會對你的心理情緒有一定的積極影響;而如果要有音樂專業能力的提升,不管你的量是多少,是一定要走心的。

    聽音樂如此,對待很多其他東西,也是一個道理。

  • 7 # 鄧柯

    在沒有專業樂理知識,流行產業音樂知識,大量聽大概一天100-200首流行音樂(廣義),是不是沒有幫助?如果每天只聽100-200以前從沒聽過的歌,一遍,積累到幾萬首,會對流行音樂的認知有明顯的提高麼?

    流行歌曲一首大概 3-5 分鐘,按一首 4 分鐘計算。100 首歌就是 400 分鐘,連續聽完需要六個多小時(這還是完全不中斷的情況下),很難想象不吃不喝不休息連續聽幾個小時歌之後你的腦子會是什麼狀態,估計連歌名都記不住了吧。

    你想提高自己,但你得想明白要提高哪方面啊。想學作曲編曲的話,靠聽歌提高自己之前先得學會樂理視唱練耳作品分析作曲技法,然後聽別人的歌時邊聽邊扒,想把一首歌準確地扒出來,一個普通的音樂本科生至少要反覆聽個十幾遍吧。扒完了以後分析人家這裡為什麼這麼寫那裡為什麼那樣安排,這些技巧哪些能為我所用。把歌聽到這個程度,才算有所收穫。

    就算不學作曲不需要扒歌只是把音樂當談資(比如當個音樂寫手或者網路電臺DJ什麼的),那至少也得把歌曲的相關資訊理清楚啊。比如這歌哪年發的收錄在哪張專輯詞曲作者是誰哪個唱片公司發行的得過什麼獎項是不是哪個電影電視劇遊戲的主題曲?這歌是歌手什麼時期的作品是否能算作某個時期的代表作?這個是在什麼背景下創作出來的在什麼重要場合表演過除了原始錄音還有什麼重要版本?這歌作詞作曲編曲都是何方神聖和歌手還有過什麼合作?光把上面這些資訊蒐集一遍就得花多少時間?然後還要整理記憶再橫向縱向比較提煉線索才能得出結論,這得花多少時間?

    所以,如果不是想靠音樂吃飯,就怎麼開心怎麼來。但如果想幹這行(你每天花六小時在這件事情上應該還是想以此為發展方向吧?),請打好基礎,磨刀不誤砍柴工。缺乏知識和思考的重複勞動是無效的,就像黑車司機開多少年車也成不了賽車手一樣。

    談方法之前要先明確目的。

  • 8 # 老吧wslbhzx

    這個首先要涉及到音樂的功能及作用,音樂是有各種功能的,大家可以去翻閱相關的資料查詢。但是如果沒有專業的音樂知識,大量的聽歌對音樂的認知有沒有提高,這個就要因人而異了,不能一概而論了,有的人生性愚鈍,對樂音天生就沒有什麼感覺,對節奏也毫無意識,怎麼聽都無法產生記憶,今天聽明天就忘了,那不就是白搭了。但有的人天資聰慧,尤其是對樂音這一塊有特別的功力,他一聽就能哼唱並且記憶,對於這種人來說,聽得越多,就會越有幫助。拋開上面兩點,就正常的情況來說,長期大量的聽歌,不管你有沒有專業的音樂知識,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認知的,量變到質變這是最明顯的法則,音樂有一種功能,就是能激發人們潛藏的某種意識,它能驅使你琢磨分析你聽到的東西,並加以研究學習,從而開啟你對音樂的興趣和認知,所以從這點來說,只要是你喜歡並且發自內心想聽的音樂,都不會白聽,而且是多多益善。你可以看看我們身邊的很多人,大多數並不具有一定的專業音樂知識,可是他們卻會寫歌,而且有很多成功的例子,這就足以證明了,只要不是天生愚鈍的人,任何情況下,聽音樂都會對音樂產生不一樣的認知。。。

  • 9 # 格德米斯總監扎基

    直白一點說,就是等於白聽。

    在音樂藝術已經發展得相當完備的今天,你不去找音樂專業的老師學習,而是試著自己靠聽歌去培養XX能力,這相當於小孩不上學自己數手指頭去研加減乘除,並企圖透過每天六小時數手指頭爭取早日自己悟出微積分。

    想培養專業能力,去交錢找好老師,一分錢一分貨,不要在便宜的廉價課程裡浪費時間,菜市場大媽每天算加減乘除算一輩子也通不過高考數學卷,唱卡拉OK唱到它倒閉你也成不了歌手。

  • 10 # 鄒小櫻

    請問“白聽”的定義是什麼?

    或者,換句話說,你想從這些音樂裡面,獲得些什麼?

    從題主的描述中,是希望“對流行音樂的認識有明顯的提高”。ok,那麼,“流行音樂的認識”,包括以下:

    · 現代流行音樂的工業化起源及發展(從布魯斯到現代R&B);

    · 流行工業的生產、銷售機制;

    · 流行音樂作品的創作流程及寫作技巧(作詞、作曲、編曲、錄音等其他)

    · 音樂分發及推廣;

    · 系統的聆聽史及音樂審美;

    · 等等。

    其實呢,這個問題和“一萬小時理論”類似。我們每天都在各種IM工具上打字啊,至少上萬字肯定有吧?我每天都在練習寫作?我是不是一年後就可以成為作家?或者,我現在已經是作家?

    同理,“大量的聽”這一動作,如果僅僅是聽,不去思考,那,你當然是白聽了。

    樂理知識,其實並沒有這麼可怕。樂理,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規律”。打個比方,我們最常見的和聲套路,“1-6-4-5”,即C大調裡面的“C-Am-Dm-G(7)”,這一種和聲解決方案,出現在大部分的流行音樂當中。從梁弘志老師處女作《恰似你的溫柔》,到汪峰老師的《春天裡》,都是這種套路。經常會有小朋友說,我可以用某某某歌曲的伴奏,唱所有的流行歌!這不就是和聲的法則嗎?你對流行音樂的探索,是到此為止呢,還是繼續往下鑽研,這就是個人的修行了。

    比如我,學生時代開始,我常常就會想:這張唱片,A面B面,一首接著一首,這是有什麼樣特別的考慮呢?為什麼那些最hit的歌,通常都會出現在A面第三首呢?為什麼B面的那些歌通常沒有A面好聽呢?後來,我也開始做唱片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當初的那些好奇,是讓我更加進入這個行業的驅動力呀。

    所以,是否白聽,在於——你是否有動腦子。

  • 11 # GT_yang

    也不能叫白聽,關鍵在於怎麼聽,聽到了什麼。音樂其實都有章法,這就是所謂的樂理。就像有樂理的人能聽出音階旋律,和絃,演奏技巧,節奏型別。而沒樂理的人大多隻是聽感上的好聽與否。當然樂理這玩意並沒有那麼高大上,喜歡音樂的人,慢慢地就會去了解學習樂理知識,聽出來的東西就越來越多。大量聽歌不等於白聽,但有樂理支撐,效率高得多。

  • 12 # 漸入佳語

    沒有這麼誇張,我雖然也有音樂基礎,從小學習鋼琴。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聽得歌曲的種類也很複雜,很廣闊。

    在每個年齡階段也有不同的理解和喜愛。

    類似的有流行的旋律,民謠的動人,輕音樂的舒緩,搖滾的熱情與溫柔,後搖帶給我的冥想。

    還有很多吧,音樂能帶給一個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喜歡就好。

  • 13 # 北極企鵝說

    從小喜歡聽歌。初中去網咖,先點開QQ音樂,然後漫無目的的玩。後來有了自己的mp3存放三四百首歌。手機裡蝦米,網易雲,QQ音樂都有。雖然很多時候QQ音樂裡面都沒有版權,但還是保留了下來。怎麼說呢。有沒有白聽我不知道,但是至少和喜歡聽歌的人很能聊得來。談民謠,談小眾音樂。別人有好聽的歌也會樂意和你分享。也更樂意跟別人介紹喜歡的歌。至於現在呢,別人隨口問你,這是什麼歌。大概都回答的上來。就這樣~

  • 14 # 追趕星河

    這個問題我認為要看你的目的是什麼。首先,很多時候我們聽音樂都是為了娛樂、放鬆心情。這樣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很多時候聽的是曲調,當有心事的時候可能會在意歌詞,這種情況下對音樂沒有什麼思考,所以只是單純的聽,可能會提高自己的音樂審美,但比較單一,並不能增加音樂方面的知識。其次,你如果是想專業一點兒,那你必定要接觸各方面的音樂。雖然沒有沒有樂理知識,但你仔細聽不同音樂之間的特點,有自己的想法還是有作用的。不過,聽的時候要注意舒適度,太過了,可能反而會很煩躁,人不能一口吃個大胖子,重點是用心感受。

  • 15 # 閱聞天下事

    沒有專業知識和大量聽歌有什麼根本聯絡嗎?再說,你大量聽歌是有多大的量?一天聽多少算是大量?你為什麼要大量聽歌?你的目的在哪?如果你是想做音樂人或者創作音樂你大量聽歌有什麼好處?就算短時間內大量聽歌能夠提升音樂感,可是你能記住什麼?就算專業的音樂人也沒有靠專門聽歌聽出來的吧,你做音樂人,大量聽歌不去實踐有什麼用呢,你打算唱歌時間都用在聽上,不練又會有什麼成就呢?所以說,你問問題之前應該先知道,既然沒有專業知識為什麼還要用那麼多時間去聽歌。

    沒有專業知識不等於白聽,難道唱歌的都是唱給懂音樂的人唱的?醒醒吧,他們唱歌還不是絕大部分都是唱給普通人聽的,沒有專業知識,如果想提高對流行音樂的認知,應該是去看,去了解,你只聽會有什麼用,再說你一天聽幾百首,這樣下去你能聽幾天,你確定你不會聽煩嗎,恐怕你聽不了一個月就會聽吐,到那時候別說你提高對流行音樂的認知了就是你聽都不想聽了,那樣你能達到目的了?

    聽音樂,只是藉助對音樂的認知而已,聽,並不是全部,你要提高對流行音樂的認知要知道方法,不要認死理,所謂提高對流行音樂的認知不僅僅是大範圍練習,聽歌,這樣過多的執行還有可能有反效果,把握音樂,能夠慢慢整理,推測新音樂的流行方向才會有一定的成效,不能僅僅進行填鴨式,知道目的,知道途徑和方法你還不能達到目的嗎?還不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嗎?

  • 16 # 6根鋼絲

    很難有幫助,我記得18.9歲時特別喜歡歌,天天聽,但那時候不懂音樂,所以只是把那些歌學會了,至於和聲了,節奏了,等等一概不明白,只是知道,嗯!好聽,。。。後來做這個行業了,才知道應該聽一首歌裡更多的東西了

  • 17 # 小養愛漫威

    這就要看聽的什麼歌,如果是聽學貓叫離人愁等口水歌,等於白聽,因為這些歌曲沒有什麼營養,旋律來歷不明,歌詞狗屁不通,聽了只會誤導聽眾,讓人認為這就是好的歌曲

  • 18 # 照影吹笙

    欣賞音樂只論“好不好聽”,要求聽音樂的受眾都懂得音樂的專業知識,等於要在飯店吃牛排的用餐者知道自己正在咬的是牛身上的“第幾根排骨”?這也太腦殘了!

  • 19 # 冷門音樂

    有是有幫助,反正我每天就是不停地聽歌,聽不同種類的歌。但我對音樂的要求是極高。我也不懂作曲,編曲。我在聽一種類的音樂時,會產生靈感的,一般就是自己哼哼,可能我聽歌已經比較多了,所以對與編曲,我知道什麼地方用什麼的,會在腦子裡用這種樂器演奏。0

    也可能我無師自通的天才,從小就對音樂找迷,有時靈感來自夢裡,有時突然就有感覺了。好的音樂其實還是很少的,對於我來說,聽多了,耳朵其實已經快麻木了,然而好的東西是真的難找。

  • 20 # 彈吉他的李成福

    音樂是用來欣賞的,不會音樂一樣可以欣賞音樂。就像你不是廚師但也可以品嚐出菜品的美味來,你只需憑本能來體驗好還是不好。

    對於音樂從業者來說,就算目前對音樂處於很初級的階段,可能很多音樂聽不出什麼玄妙來,大量聽音樂還是會對自己有很大幫助的,這就叫薰陶。就好比一句話寫成文字,放在紙上看在眼裡還是很死板的,但當你聽到這句話用各種方言說出來時,就感覺它活了。

    音樂也是一樣,樂譜和樂理雖然重要,但聆聽也是很重要的。比如你只看書上教你如何演奏布魯斯音階以及和絃進行,還是不夠的,還是要聽大量的原汁原味的布魯斯音樂才能把它化到你的骨子裡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蘇軾和蘇轍的關係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