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應該怎麼做?
9
回覆列表
  • 1 # 豪諾媽媽育兒記

    如果寶寶是低熱,一般不用過於緊張,這是小兒體內的免疫細胞正和病菌做鬥爭的表現。如果寶寶是中度以上的發熱,這時候就要降溫——因為小兒,尤其是嬰兒,很容易發生高熱抽筋,而多次抽筋可能會影響智力發育!

    有的家長一發現孩子發熱,馬上亂了陣腳,胡亂收拾一下立馬奔醫院——其實這是不合適的。

    正確的做法:先根據寶寶體溫,判斷其發熱情況:如果是中度以上的發熱,應先服用退熱藥,把溫度降下來再去醫院就診,這樣比較安全。建議小兒家中應常備些口服或栓劑的退熱藥,以備寶寶發熱時急用。

    小兒急性發熱,需要化驗哪些專案?

    首先,跟各位家長們明確一下:小兒發熱是需要做一些化驗的。化驗結果一方面能幫助醫生明確診斷,看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另一方面,對孩子的治療方向也是一個保護——化驗就像給車上裝了導航儀,有利於醫生判斷方向,做有針對性的治療。

    其次,談談小兒急性發熱需要化驗哪些專案:

    血常規是不可缺少的——初步判斷是否上呼吸道感染;

    冬天時,醫生可能會用無菌棉籤刮一下寶寶的咽喉,送檢看是否流感病毒感染。

    有的寶寶合併腹瀉時,還需要化驗大便常規及病毒。

    如果是合併口腔皰疹,手足皰疹的情況,還需要化驗腸道病毒,判斷是否手足口病。

    有的寶寶急性發熱,測血常規顯示白細胞和C反應蛋白數值較高,卻沒有呼吸道感染症狀——這種情況下,需要化驗小便,排除小兒尿路感染的可能。

  • 2 # 文都肉多多

    發燒是孩子生病後的一種常見症狀,醫學稱之為發熱。引起小兒發熱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可分為兩大類,即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發熱包括各種急性傳染病,像麻疹、猩紅熱、幼兒急疹、水痘、風疹、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菌痢、傷寒均可伴有發熱。另外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中耳炎、敗血症、面板感染、尿路感染、化膿性腦膜炎等感染性疾病也會引起發熱。非感染性發熱常見於結締組織病如風溼熱、兒童類風溼病、面板黏膜淋巴結綜合徵等均可有發熱,此外,小兒脫水熱、藥物熱、暑熱症、腫瘤、白血病以及顱腦外傷後的中樞性發熱均屬於非感染性發熱。有些家長遇到孩子發熱,就非常著急,擔心發熱會把孩子燒壞了,所以一見發熱就帶孩子上醫院,發熱一兩天體溫不退,要麼責怪醫生治療沒效果,連個發熱都治不好,要麼帶著孩子一天去好幾家醫院。其實人體有一整套調節體溫的自動控制系統,使人體的體溫保持在一定範圍內。由於各種原因,當致熱原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或體溫調節中樞本身功能紊亂時,產熱大於散熱,則體溫就超出了正常範圍,稱為發熱。一般根據發熱的程度分低熱(體溫低於38℃)、中等度發熱(38至39℃之間)、高熱(39至41℃之間)和超高熱(體溫高於41℃)。寶寶出生後,正常的體溫要比成年人稍高,而且容易波動。這是因為小兒生長髮育、新陳代謝旺盛,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完善。一般小兒的正常體溫(腋下)在37~37.2℃左右,個別寶寶一天中最高體溫可達37.4℃。除此之外,寶寶體溫在一日之間可有較大波動,年幼兒一日之間體溫可相差0.5~1℃,稍大點的寶寶則在1℃以上。通常情況下進食飲水後、運動後、洗澡後、大哭後、大量出汗後及天熱、午後體溫較高,一般在上午和睡眠時體溫較低。由於每個人的正常體溫有差異,因此,並不是所有孩子的正常體溫均能達到37.2攝氏度,或每日上下午體溫均有0.5~1攝氏度的波動。那麼家長如何觀察寶寶的體溫情況呢?正常體溫的測量方法是在早晨8點左右、午後3點左右、晚上8點左右各測一次體溫,連續測量幾天,取其最穩定的值即為正常體溫。測量的時候應該儘量避開進食、運動後、洗澡後、大哭後及大量出汗的狀況。因為這時的測量不能夠反映寶寶體溫的真實情況,測量體溫一定要在寶寶安靜的狀態下進行。

  • 3 # 少年領秀

    寶寶發熱一般來講是身體裡面外來的病毒或者是細菌入侵正常的反應,大部分時候那並不是特別要緊,但是對於三個月以下的寶寶,那情況又是不一樣的,因為孩子的年齡不同,他們患疾病的,她患的疾病也會有所差別,然後在生病的時候身體的反應以及發生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寶寶的年齡越小,發生嚴重狀況可能性就越大,那麼對於三個月以下的孩子來說,如果是有發燒,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不查明原因,排除一些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疾病,所以,我在寶寶三個月以下的寶寶,如果他有發燒的話,一定要早點去醫院,讓醫生搞清楚是什麼原因,然後再做其他的處理。

  • 4 # 張路加醫生

    第一個問題:如何看待寶寶發熱?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孩子發燒是最容易引起焦慮的事情,常常把發燒當成是大老虎,最好是立馬完全控制下來。實際真有那麼可怕嗎?我們今天就來聊聊發燒的那點事。

    孩子發燒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感染,可以是病毒性的,也可以是細菌性的。據統計病毒性的佔了80%以上。出現感染之後,身體內的免疫衛兵系統就會衝上去,釋放許多殺敵武器,去消滅感染物質,這個戰鬥過程會產生多種發熱物質,從而表現為發熱。如果侵入的敵人量少或免疫衛兵系統的武器充足,很快就將侵入的敵人消滅,孩子可以不發熱;但由於寶寶免疫衛兵系統的武器往往不充足,尤其是嬰幼兒,必須在戰鬥中產生,這樣就容易發燒。所以感染引起的發熱並不是壞事,是機體免疫系統調動的表現之一,如果家長見燒就用退燒藥,那無疑是給身體的免疫系統添亂。

    下面的圖讓我們看到孩子發燒的體溫範圍:

    上面是以口腔溫度為參考的,如果是腋下,上面的數字減去0.5,肛門的溫度加上0.5。一般肛門溫度是最準確的。

    再說一個常見的錯誤概念,很多家長中間,特別是在爺爺奶奶中間,一直流傳一種觀念,發燒會燒壞腦子,或者發燒會燒出肺炎,所以一定要趕緊把燒退下來。

    其實正確的概念是:發熱本身並不會燒壞腦子或燒出肺炎,有些發燒的孩子出現腦子的問題,或者出現肺炎,是疾病本身的問題,不是發燒的結果。寶寶發熱的程度與疾病本身之間沒有關係,並不是發高熱就是疾病程度重,而低熱就疾病程度輕,這其中寶寶的免疫力是關鍵因素。

    第二個問題:應該怎麼做?

    孩子大部分的發燒還是屬於普通的感冒,是普通病毒引起,也會在一定時間(3-5天)內痊癒。例外的情況是在某些傳染病流行期,因為某些傳染病的早期症狀也和感冒類似,不過,這種情況一般在第3天也就會出現傳染病的其他症狀了,此時就醫一般也並不算遲。比如手足口病。還有例外的情況是孩子的抵抗力太弱,這種例外情況在目前也不算少見了,這往往和孩子之前生病過度治療有關,包括無原則的輸液,濫用抗生素;也和孩子飲食營養不均衡,缺乏鍛鍊有關。此時孩子被感染後,很容易併發其他的細菌感染,或者病毒直接侵犯到肺部。這樣的,還是儘早就醫。

    一般來說,孩子發熱3天以內,伴隨輕微咳嗽、流涕等症狀,沒有必要就診;但如果患兒精神很差,甚至昏睡,伴隨嘔吐、腹瀉、尿量很少、呼吸急促,甚至抽搐等症狀,則需及時就診。發熱3天以上,如果發熱的間隔和溫度都在好轉,也可以再觀察;但如果發熱三天沒有好轉的跡象,甚至出現劇烈咳嗽、咯痰等症狀,也建議及時就診;如果發熱超過1週一定要及時就診。上面就是我們家長可以觀察判斷的原則。

    那麼,什麼時候要用退燒藥?一般是在運用物理降溫等措施之後,口腔溫度仍然超過39度(腋下溫度超過38.5度),此時可以考慮用退燒藥。當然,這是一個大概的標準,如果有些孩子發燒很容易出現抽搐(醫學叫熱性驚厥),這種情況一般超過38度就可以考慮用點退燒藥了。

    發燒的家庭護理,主要就是物理降溫,補充水分,飲食少量多餐、易消化,注意休息。關於物理降溫,有退熱貼,溫水擦身等方法,退熱貼雖然省事,效果卻比溫水擦身要差,這個時候,家長還是不應該圖省事。有些傳統用酒精或者白酒擦的,嬰幼兒在家中還是不建議,一方面可能造成體溫過低,另外一方面酒精吸收也可能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在以上普通處理無效的情況下,就要根據孩子體溫情況選擇退燒藥了。WHO推薦的就是兩種:對乙醯氨基酚(3個月齡以上可以用)和布洛芬(6個月齡以上可以用)。按照說明書的推薦劑量來使用就可以了。

    更復雜的處理,就需要醫生的介入了,所以家庭護理及用藥無法緩解的,還是及時就醫。

  • 5 # 慢慢慢成長

    很多人聽到寶寶發熱,立馬神經緊繃,深怕燒壞了腦袋之類的。寶寶生病,大人緊張這個可以理解,但是沒必要緊張成好像是天塌下來了似的,太過於緊張了反而不利於自己的判斷,還有可能進行了錯誤治療,耽誤了病情!

    很多科普知識告訴我們,發熱只是一種症狀,不是病因。發熱還分非發燒,低燒和高燒!

    1.有時候我們摸著寶寶很熱,但是一量體溫,在正常範圍內,只是有些高,那麼我們可以考慮下是不是寶寶穿多了熱著了?可以適當減少衣服。

    2.如果寶寶體溫超過了37.5,那麼寶寶才是發燒了,確診寶寶發燒後,首先看精神,如果精神好的話,可以先觀察,自行處理;如果寶寶精神不好,建議立即去醫院!對於有高熱驚厥史的寶寶,那麼就要注意點了,在寶寶還沒達到高燒的時候就給退燒藥!至於寶寶發熱如何處理,這樣的文章很多,我以前也提到過,不再重複了!畢竟這個提問只是問如何看待寶寶發熱的。

    寶寶發熱是身體免疫系統發生反應的正常現象,家長們也別太過於擔心,自己多瞭解些科普知識,做到沉著冷靜

    希望每個寶寶都能健康茁壯成長

  • 6 # 媽媽老師王小嘴

    發熱是疾病發生髮展過程中的一個前驅或伴隨症狀,是孩子身體的免疫細胞進行抵抗疾病的過程。

    對於體溫的變化,一般以38.5為分水嶺,這個溫度以下,多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38.5℃以上,除了對幼兒採取相應的護理之外,還需要配合退燒藥物進行降溫。當然,這裡有個前提是,最好能前往醫院進行相關的診斷,如果檢查顯示有細菌感染,那麼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生素類的藥物進行對因治療。

    老人常說:孩子一發燒,個子竄的高!看來,這發燒還是件好事兒,咱別太焦慮啦!

  • 7 # 和你一起聊育兒

    寶寶發熱時父母怎麼辦?

    寶寶體溫37.5,醫生會判定低熱,不讓吃退燒藥,但是有痙攣史的病兒,醫生讓用退燒藥。當寶寶體溫超過38℃時,大夫就確定為發熱,讓吃退燒藥,物理降溫等。孩子發燒時,寶媽寶爸可以做以下幾件事情,幫助孩子降溫:

    1、讓孩子穿少一點衣服,以散發體溫,這個時候不要再把兒童包裹起來。有些老人看到孩子病了,會讓孩子多穿衣服,或是給孩子蓋上一條厚厚的被子,讓孩子發汗,把熱給逼出來,,其實這種方法是錯的。孩子發熱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父母會誤以為孩子發冷,其實他們的體溫一直在上升。所以這個時候應該減少衣物,如果是新生兒,可以把衣服開啟。記記住,孩子的手腳越冷說明孩子的體溫正在上升。孩子手腳溫度回溫後,說明體溫停止上升,這時孩子會舒服些。

    2、幫孩子降溫,寶媽寶爸要用溼布或冰塊放在孩子的額頭部位,但這樣做的效果往往並不好。因為冰塊太冷,會令血管及毛孔收縮,體溫反而散發不出來;冰塊還會令孩子發抖,發抖時會產生更多熱能,體溫會持續上升。這個時候父母應該用溫水沾溼毛巾,然後幫孩子擦身體,幫孩子擦手心、腳心、腋窩、大腿根。如果高燒不退,還可以嘗試一下酒精稀釋溫水的方法給孩子擦身體,因為酒精能散熱戀;如果家中備有兒童發熱的退燒藥,可以讓孩子服用。

    3、多給孩子喂水,給孩子補充足夠的水分,協助寶寶恢復正常的體溫。

    注:父母在實施了以上方法後,如果孩子的體溫還在繼續上升,應趕緊送往醫院。

    育兒經驗:

    我家寶寶發燒,一般都是感冒引起的嗓子發炎,一般吃上三到五天的消炎藥和治嗓子的藥就好了。發燒時,一般都是白天體溫正常,晚上體溫上升,所以,我一遇到孩子生病發熱,基本上晚上都沒睡好過覺,但,儘管如此,也要有耐心,否則,孩子的病情會延長的。孩子生病時,我一直堅持先用藥,能不輸液就不輸液。因為我怕孩子的抵抗力越來越低,所以,相信孩子的自愈能力。

  • 8 # 超級爸爸

    沒有哪個孩子沒經過發熱就長大了。我敢說,在我帶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記憶最深的就是孩子發熱。只要孩子一發熱,我就擔心發熱會把孩子燒傻;帶孩子去醫院的時候,連過道里都是人,都是來給孩子輸液打點滴的,估計家長都和我一樣焦慮;印象最深的是,每次輸液的時候都是夜裡一兩點,有的時候陪著孩子,看著孩子受罪,心裡心疼得要命,同時,又為自己的眼睛不爭氣、老是睜不開而責備自己。

    我舉自己的例子,不過是想說明,哪個家長都會經歷孩子發熱的事,孩子也不會那麼容易就出大毛病,所以,遇到孩子發熱,家長在慎重處理的同時,也不宜過分緊張。

    孩子發熱了,家長最擔心的是孩子會不會被燒壞。對此,家長常常是憂慮過多。事實上,發熱只是疾病症狀的表現之一,或代表了體內發炎和人體反應的激烈程度,真正會傷害腦部的是疾病本身對腦細胞的影響,並不是發熱本身。沒有證據顯示,普通的高熱本身會對腦部造成永久性損傷。一般地講,感染性疾病很少燒到41℃,發燒41℃以下不會對腦神經或其他器官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隨後的問題來了,發熱了是否應該及時退熱呢?現如今,許多醫生的觀點是,感染髮炎引起的發熱,如果孩子的體溫沒有過高,就不需要積極退熱。但如果是有慢性肺部疾病、新陳代謝異常、腦部疾病、心臟病或表現出不適的新生兒,體溫超過 38℃時就應考慮退熱。專家們認為,孩子發熱了,最重要的是查明引起發熱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強求退熱。有的時候,熱退了,但病因沒有消除,反而給了大人孩子已經痊癒的假象,可能會耽誤孩子治療。

    還有的家長一到醫院,就要求醫生給孩子打點滴,打點滴可以退熱嗎?其實單獨輸鹽水是不能退熱的。現今很多專家認為,既然打點滴不能退熱,只要孩子能喝水,就不需要打點滴補充水分了。

    孩子發燒以後,家長最應該做的是什麼?除了帶孩子去醫院查明病因之外,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多休息,多喝水,少運動、忌吃油膩、生冷的食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松材線蟲病是松樹的滅頂之災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