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路邊攤老雲

    在去年發售的首款米切爾的簽名鞋,還是很喜歡其中的雪山配色的,還有鞋身的蜘蛛俠的logo設計,也是很有自己的個性存在的,但是在實際的實戰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問題的,比如不跟腳啊,尺碼不合適。

    1、外觀:買的是蜘蛛俠配色,感覺夏天這樣的紅藍配特別吸眼球,也不會很俗氣。相比之下,我覺得毒液太低調,不太喜歡。這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就不打分了。

    2、包裹 9分:剛上腳這雙鞋時,是沒繫鞋帶的,後跟兩個大****位置可以說是毫無作用,一發力整個後跟就起飛了。

    不過實戰的時候繫緊鞋帶,才發現之前的擔心都是多餘的,繫緊鞋帶後整雙鞋可以很牢的鎖住腳,後跟完全不會出現打滑現象,而且這雙鞋的前掌並不是很寬,我之前穿的基本都是歐文系列,前掌寬如海的毛病讓我的腳在鞋裡滑動,那種鞋帶系得很緊腳踝鎖得死死的但前掌一直滑動的感覺真的很絕望。

    不過米切爾1這雙鞋在包裹上真的做得很好,鞋帶繫緊不會勒腳踝,腳也不會在裡面產生相對滑動,整雙鞋和我的腳就是一體的,非常舒服。

    3、抓地 9分:這雙鞋的抓地真的非常棒。採用經典的人字紋,每一步都能緊緊的抓住地面,(目前只在外場實戰過,木地板不知道),浙江這邊前段時間一直下雨,天氣很溼,連地板都覆著一層水汽,我之前穿kobe nxt 360去打木地板真的是在溜冰。但這雙鞋的抓地絕對屬於頂級,在有很多灰的外場表現依然完美

    4、防側翻 9分:防側翻是這雙鞋最大的亮點。超大的底盤基本杜絕的側翻的可能性,我去店裡試穿的時候就是被這安全的底盤征服的

    5、緩震 6.5分:個人對緩震的要求不太高,不喜歡太軟的球鞋,前掌發力不舒服(如aj32)。這雙鞋的緩震對我來說挺好的,突破不拖沓,落地不震腳。不過lz打法略暴力,前掌發力較猛,之前的螺絲7 歐文4基本一個多月前掌就被我踩塌了,完全感覺不到緩震了。這雙鞋實戰得較少,不知道bounce的耐用性怎麼樣

    6、耐磨:實戰的地比較粗糙,比水泥地好一點,比塑膠地略差,我的鞋基本都是後掌外側磨損,這雙鞋目前看不到磨損,不過畢竟實戰次數少,就不評價了

  • 2 # 妠伱

    一,外觀方面,看上去讓人眼前一亮,可算是上半年最讓人眼前一亮,配色是漫威蜘蛛俠聯名,前衛的科幻造型,也散發著強烈的戰鬥慾望!

    二,緩震方面,中底搭載 adidas Bounce 緩震科技,已經收穫了良好口碑,兼顧出色的舒適性和充分的緩震反饋。

    三,包裹方面,我感覺這雙鞋在同價鞋裡包裹性名列前茅。採用雙層鞋帶結構,並在鞋舌加入牢固的鞋舌穿孔補強,避免跑偏。鞋身外側追加有鞋底延伸出的藍色護翼,採用紗網和邊緣的布料補強一同構成,提升輕量化和牢靠程度。當你係緊鞋帶的時候,能夠明顯感受到更大範圍收縮,搭配半掌內靴,牢牢鎖定雙腳。

    四,支撐方面,前掌外側增加額外的 TPU 支撐補強,搭配向外延展的前掌防側翻外底、後跟內建環繞 TPU 穩定片。

    五,耐磨方面,搭配依據外底受力而設計的縱橫人字紋,耐磨近乎完美!適合水泥地及外場!

    綜合來看米切爾一代,各方面表現均衡,價格在600-800元,價效比不錯,值得入手!

  • 3 # 廣昌木子

    外觀方面可算是上半年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實戰新品,不僅配色是漫威蜘蛛俠聯名,前衛的科幻造型,也散發著強烈的戰鬥慾望!中底搭載 adidas Bounce 緩震科技,在利拉德此前的簽名鞋中已經收穫了良好口碑,兼顧出色的舒適性和充分的緩震反饋。

    在鞋身的包裹方面,這雙鞋還有額外驚喜!採用雙層鞋帶結構,並在鞋舌加入牢固的鞋舌穿孔補強,避免跑偏。鞋身外側追加有鞋底延伸出的藍色護翼,採用紗網和邊緣的布料補強一同構成,提升輕量化和牢靠程度。當你係緊鞋帶的時候,能夠明顯感受到更大範圍收縮,搭配半掌內靴,牢牢鎖定雙腳。

    前掌外側增加額外的 TPU 支撐補強,搭配向外延展的前掌防側翻外底、後跟內建環繞 TPU 穩定片。搭配依據外底受力而設計的縱橫人字紋,穩定性的配置方面,近乎完美!

  • 4 # 邊線發春

    米切爾一代最早出的幾個配色被瘋狂搶購,在很久的時間裡保持不打折扣,風頭幾乎蓋過哈登系列。當然阿迪下半年放出大貨,但是即使這樣,價格依然很堅挺,折扣非常小,甚至蜘蛛俠配色還漲價了。我購買後就遇到疫情,還沒多少實戰體會,個人感覺這雙鞋就和米切爾很貼切,屬於比較穩健風格,大底寬得能停航母,安全感滿分,Bounce的材質減震表現得體,雖然不如boost軟彈。米切爾一代這麼被市場追捧,二代應該會有升級,中底應該會換上boost,成為比肩哈登的阿迪頂級簽名鞋,希望價格不要漲太多。最後祝米切爾新冠肺炎早日康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非常時期冠狀病毒期間,信用卡導致逾期第三方多次催收威脅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