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福福福福福
-
2 # PM宋先生
問這個問提前,咱們還是先問問自己每年到底畫了多少錢在網費上面吧......
兩種國際網路傳輸方式全球有7大洲,除了南極洲之外,其他幾大洲都有國家,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分佈在剩下的6個洲裡面,而這6大洲又被5大洋隔開。目前的網際網路想要連結全球各地的伺服器,想要實現全球各地幾十億人網上進行溝通,是如何實現的?
主流的方案無非就是兩種:
第一種是海底電纜連結各大洲的資訊通訊。每個洲通過幾千公里長的海底電纜作為連結,這是目前最常用,最經濟,速度最快的連結方式。各位連結到海外的網路全部都是透過海底電纜實現資訊間的傳遞的。舉個例子,當時使用某軟體看油管影片的時候,傳輸路徑大致應該是:油管伺服器-海外運營商伺服器-海底電纜-中國運營商伺服器-小區光貓-你家的電腦。
第二種是洲際衛星之間通訊。摩托羅拉在上個世紀末期成為通訊行業巨頭之後,開始了一項宏偉的計劃“銥星計劃”,目標是發射77顆人造衛星,覆蓋全球,實現各大洲透過衛星傳輸資料。最後摩托羅拉發射了總計66顆衛星,組成了全球衛星通訊網路,也就是我們如今常說的“衛星電話”使用的服務。但你使用衛星電話通話時,傳輸路徑大致應該是:衛星電話-衛星A-中繼衛星-衛星B-地面接收站-運營商伺服器-基站-你要通話的人。
但是,由於衛星成本高昂,並且在當時設計的頻寬只夠進行文字和語音的傳送,無法實現正常的網路資料傳輸。因此,直到如今,衛星上網也是一個並沒有實現的事情。當然,目前馬斯克的“StarLink”計劃,發射4000枚衛星形成全新的通訊網路,並且頻寬設計在1TB/s,可以實現正常的網際網路資訊傳輸。目前已經開始鋪設前期2000顆衛星過程中,期待可以早日建設完成吧。
延遲的幾個原因那麼我們說為什麼網速會延遲?哪些原因導致了網速的延遲?其實從宏觀層面來講,原因不僅僅是大家所說的網速慢這個角度。其實一方面還取決於應用裝置本身層面上的處理速度,很簡單一個問題,你的網速很快,但是電腦和手機的配置跟不上,不管你跑什麼應用軟體,該慢還是照樣會慢的;另一方面就是頻寬的問題,或者說同時線上的人數問題,你的小區確實可以給你提供千兆光纖,白天大家都上班去了,你獨自享受整個小區的資源,爽歪歪,但是一到了晚上大家回來,同時使用網路的人多了,自然你感覺網速變慢了。
單純說網路速度本身的影響因素,其實主要有三個:傳輸速度、傳播速度、列隊。
傳輸速度,其實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你開通的網速是多少多少兆每妙的,這個速度不是運營商自己說了算,而是國家的電信局來制定的,那個城市,那個地區,網速需要達到多少,國家制定,然後再給到運營商建設任務。而傳輸速度,就直接決定了你下載一個軟體所需要的時間。
傳播速度,這個確實沒辦法改變,光的傳播速度本身就是恆定的,並且光在光纜中是透過折線傳輸的。那麼也就意味著實際上光傳輸的距離,要比光纖本身要長一些,光纖越長,那麼光需要走過的距離也就越長。一般來說,目前從美國西海岸拉一根光纜到中國,在傳播速度上面的延遲至少也是38ms。
列隊這個東西就不多解釋了,你可以理解成為從光纖到你家的光貓再到你家的電腦,整個通道是需要排隊的。也就說但你一次性在下載多個資源的時候,有先後關係,先到的資源先傳輸,後到的資源後傳輸。
錢就是有效的解決方案那麼很多人說,目前網速足夠快了呀!即便是檢視海外的網站,用付費工具延遲也就一百多ms,完全夠用了,為什麼還要提高網路速度?是的,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夠用了,但是對於某些特殊行業,比如說證券行業和電子商業行業,這種延遲還是太高了,因為你的網速慢了1ms,訂單就被別人拿走了,如果是大宗交易來說,損失就是成百上千萬。
但是目前光纜傳輸,在實驗室階段其實已經到達了20TB/s的速度,不過你有錢建設嗎?建設完之後的維護費用出得起嗎?能夠找到這麼多買家和你共同分擔這些運營費用嗎?其實這個都是問題,核心還是錢的問題。
再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即便你是某特殊人物,允許給你獨自批一條100G/s的光纖線路,但是你想要接收這樣的資料,普通家庭的貓就不管用了,你需要搭建伺服器來接收這樣的資料,單臺裝置花費至少在十幾萬美元,還不算後續的維護費用。那麼你就要想一想為了上網花費十幾萬美元,值不值了。
總而言之就是,解決的方案有,都在實驗室裡面,就看哪位有錢的爺拿來變成現實了。
回覆列表
“太平洋海底光纜網”(Pacific Light Cable Network,PLCN),兩端分別連線美國洛杉磯和中國香港,全長達12800千米。距離12800千米除以30萬千米/秒是0.0426秒。一秒等於1000毫秒ms。就是42毫秒。
目前的國際網路間延遲也差不多就是看光纜的長度說話吧,除非有突破性的新傳輸技術,不然這個瓶頸應該很難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