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枯木齋
-
2 # 鄔太狼新家庭教育
肯定是不對的,父母分不清愛的界限,就必然會傷害到兒女,包括他們的婚姻。
父母對兒女的愛應該懂得界限,但是很多父母不明白這一點。
小時候大包大攬,無所不代勞,結果孩子要麼懦弱,要麼叛逆,要麼極其沒有主見,也沒有自信,成為討好型的孩子,逐漸也就失去了自我,長大後不少孩子也就因此成為了“巨嬰”,或者心理不健康的人。
某次,我們全家出去旅遊,景點處有一片許願林。兒子取下一根許願帶,躲到一邊,快速寫上心願,然後避開我們,跑進樹林掛起來。同行的朋友悄悄告訴我:“我剛才看到了,他的許願帶系在第三排第五棵樹上,我等會兒過去幫你看看上面寫了什麼。”我不同意:“那是人家的秘密,不能看!”朋友說:“小孩子家有什麼秘密,再說父母要隨時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但我還是阻止了她。我明白,每個人都擁有隱私權,即使是不諳世事的孩子;任何人都無權剝奪孩子的隱私權,即使是父母。
同樣的道理,兒女都成家了,父母就更需要懂得放手,守住自己的界限,給孩子真正的愛;否則,兒女永遠得不到健康長大成人的機會,怎麼會有能力讓家庭幸福,兒女成才呢?
最後,送你一首紀伯倫寫的詩:
你的孩子
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透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
卻並不屬於你
孩子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他需要尊重和認同,需要單獨的空間來自由呼吸,需要在自己的地盤伸展手腳,需要在親歷中學習,需要在挫折中成長,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愛孩子,就請後退一些,再後退一些,守住你和另一個生命體之間的界限。
“對不對”的另說,矛盾的產生總有其具體原因。不過從“根”子上來說,父母還是脫不了干係,不光是兒女成家後,就算是兒女老了犯事,躺在墳裡的父母也還是要遭人貶褒的。
不過大多數家庭自古就有分枝散葉的安排一一析產、分家。
年老力衰,管不掉了,你去獨頂門戶,自安生業一一意思是從此各過各的,“自負盈虧”,傻子才去當什麼“一家之主”,變老牛啊?
當然,老子義務盡了,就看你小子的了,怎麼養老我不管,不養試試看。
(誰是誰家之主、誰的權力和誰的義務,清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