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牽手教育
-
2 # 美食旅遊博主吃貨雨神
多陪伴和多理解和信任!
但不要過度干涉和維護,做錯要講道理和孩子分析原因,做對了要鼓勵,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
-
3 # 花捲槓饅頭
高質量的陪伴是參與而不是目睹全程
深入交流
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感受
用心解答他的十萬個為什麼
向他提出你的十萬個為什麼
-
4 # 橘子皮老師
高質量的地陪伴孩子,我覺得要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走心
第二、豐富
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可以一起做孩子愛做的遊戲,可以陪孩子運動,可以一起去公園,去郊遊,去看電影。豐富多彩質量高。
第三、看見
高質量的陪伴應該是看見,看見孩子的情緒,看見孩子的內在需求,看見孩子的渴望。看得見才能交流、分享、引導,才能言之高質量的陪伴啊。
-
5 # 健康好文
我們都知道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怎麼陪伴孩子比較好?什麼樣的陪伴才是真正的陪伴呢?
1、全身心的陪伴
真正的陪伴需要父母放下手機,暫時忘記生活與工作中的事情,讓身體和心靈一致,專注、認真的陪伴孩子。或玩耍、或畫畫、或讀繪本,與孩子互動、交流,在陪伴的過程中讓孩子學會溝通、學會關愛、學會信任。父母透過陪伴傳遞給孩子的愛和信任將會影響孩子一生。
2、親密的陪伴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肢體語言的力量是不可小覷的,因為父母語言上的愛並不會給孩子帶來太多的真切感受,如果不時地給予孩子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親切的擁抱,一個甜蜜的吻,會讓孩子內心綻放出充滿愛的花朵。親密的舉止不僅增加孩子的愉悅度,還能夠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的內心充滿力量。
3、有趣的陪伴
單一且枯燥的陪伴會讓孩子心生厭倦、覺得無聊、無趣,所以父母要讓自己變得“有趣”起來。我們可以從電視上、書上學習一些簡單有趣的親子游戲,在與孩子玩耍的過程中提升感情,同時促進孩子的動手和動腦能力。例如與孩子進行“你畫我猜”的遊戲,讓孩子發揮想象力畫畫,然後由你猜,猜對了就說明孩子畫的像,獎勵孩子一個擁抱或小禮物。
4、平和的陪伴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保證平靜溫和的情緒,不能因為心情不好就把脾氣發在孩子身上,這樣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不好的影響。如果生活上不順心或身體不適,我們可以直接告訴孩子,儘量不要為了完成任務而與孩子互動,或對孩子發脾氣。
以上幾點的陪伴是家長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但是我認為高質量的陪伴是家長一生必須要學的,我們肯定聽說過“好父母勝過好老師”。聰明的父母也許並沒有“刻意”的陪伴孩子,他們只是把知識、教育融入在了平常的生活中,帶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給大家舉個例子,有位母親經常帶著三歲的孩子去市場買菜,在去市場前,她就與孩子商量要買什麼菜,然後讓孩子用心記著。在去市場的路上,母親會與每一位熟人打招呼。到了市場,孩子會憑著記憶力告訴母親要買什麼菜,母親在買菜的過程中會告訴孩子怎樣挑選蔬菜,等到結賬時,母親還會與孩子一起計算需要找的錢。時間久了,孩子學會了蔬菜的品種,挑選的要點,簡單的計算和見人打招呼的禮貌。
其實生活處處皆教育,只要用心就可以將教育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
-
6 # 草兒蘭
愛不是轟轟烈烈,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愛不是物質豐盛,更多的是精神豐盛。孩子的教育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內心、關注並重視他的需要,抓住時間的尾巴,陪著他,哪怕是共享一本好書、一部好電影、一頓美食、一個遊戲……
首先大家得知道高質量的陪伴,是眼裡有有對方,不挑剔、不指揮。孩子玩水,嫌孩子浪費水;孩子玩土,嫌孩子弄髒衣服;孩子自己吃飯,嫌孩子吃得慢,指揮孩子多吃青菜。孩子開心的跑過來要媽媽抱,媽媽卻要孩子先去洗手,才能碰媽媽。這樣的陪伴,就像綁架,彼此都很累、不開心。那怎樣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呢?
一、你要放下你的工作,放下你的手機。現在的人很多不是沒時間陪孩子,而是沒耐心,拿著手機陪孩子,任由孩子自己玩,這種陪伴的方式不可取。有些父母自己在工作或玩手機,任由孩子自己玩,這樣的陪伴只能說是看護。
二、陪孩子玩,真正意義上地和孩子一起玩,放下家長的架子,和孩子親密相處,共同完成一項任務,孩子會非常開心的。例如堆積木、角色扮演、運動等。親子閱讀是一種非常好的親子陪伴。在看書的時候,孩子能夠充分傾聽父母,父母也能夠更好地瞭解孩子,陶醉在美好的親子共讀時光。
三、高質量的親子陪伴,離不開家長的愛。如:用輕吻或輕拍喚醒孩子,專注傾聽孩子的分享,不輕易打斷並積極迴應,.在孩子睡覺前講一些輕鬆美好的故事,親吻孩子道晚安等,都是表達愛的方式,也能更好促進親子關係。
童年只有一次,孩子的成長時光一去不復返,無論怎麼忙碌,我們都需要給孩子多一點點時間、多一點點空間,把對孩子的關心和愛滿滿地表達出來,多高質量地陪陪孩子吧!
-
7 # 實事求是才是正能量
我是一名普通的農村數學教師,由於自己的工作、貪玩還有“抱著讓孩子自由成長的意識形態”等原因,在孩子小的時候疏於對他的管教,導致他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到他到七年級下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我發現他成天吊兒郎當,出口成“髒”,在學校裡和那些不求上進的調皮搗蛋的學生混在一起,逃課、上網咖玩遊戲。成績也一落千丈,從初一入學時班裡的第九名混到四五十名,語文一般八、九十分,數學100分左右(原來一直是他最強的學科,有一次還沒考及格),英語40分左右。
在我發現他兩次半夜偷跑出去“通宵上網”後,我狠狠的揍了他一頓,過了幾天後我給他做了深入的思想工作。第三次又偷跑出去後,我把他趕出了家門,他在同學家吃住了半個月,沒辦法又把他接回家裡,跟他溝通。他說他不想讀書,想出去打工,我同意了,在初一結束後的暑假我把他送到了老表的工地學手藝。半個月後他打電話回家,說想回家讀書了。
在我的因(wei)勢(bi)利(li)導(you)下,他決定到他的姑媽(我的姑姑是英語教師)家補習英語,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一直補到現在。從那以後他學習態度有了轉變,雖然不願意學,但知道學習是重要的。
開學時,我把他由市重點中學轉到了我的學校(我們的鎮中)我的班。我為了給他做榜樣,去除了幾乎一切娛樂活動,每天晚睡早起,處處想著怎樣改變自身的毛病。每天給他講道理,督促他學習(每晚學到11點多接近12點),他的態度也慢慢有了轉變,不再滿口髒話了,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起色。第一次月考英語考了70多分,(這是他進入初中以來第一次考及格),總分全年級300多人第40名;第二次月考英語83分(語文一般90多分,數學110以上,物理57~60),總分全年級第20名。這個時候我覺得他基本趕得差不多了,也害怕他的身體吃不消,就取消了晚上的學習,然後他也放鬆了自己,一直保持著比學渣強比學霸差的態度,成績穩定在了年級30名左右。
如今九年級了,他英語每次能考到90多分了,但排名並沒有什麼上升,因為很多學生的態度都有了轉變,而他還是那種不死不活的狀態,最為讓人意外的是我居然又發現了他多次偷跑出去上網的情況,他說他知道這樣不好,但控制不住自己。沒辦法,我又開啟了地獄模式,希望他能最終戰勝自己的心魔吧!如何才能解除網癮呢?我試過堵、也試過疏,到現在都沒找到好辦法。也渴望得到您的幫助。
-
8 # 愛畫畫的小麵包8
兩年前因為工作早出晚歸,無法照看孩子,錯過很多成長。後來終於頂著壓力,辭去工作,創業稍微正軌後,重心轉到陪娃。這一年多的陪伴也稍稍有點感悟,不過每個人理解的高質量都略有不同,適合就好。
1.我們和你在一起。爸爸媽媽在孩子成長中都有不可取代的影響,高質量的陪伴,誰也不能缺席。生活的壓力迫使我們要不停的努力工作,最好的狀態是爸爸媽媽有一個多些時間給孩子,定期全家來一個親子時光:可以玩一場遊戲,來一次野餐,去一次遊樂場,逛一次公園,泡一次圖書館,來一次旅行等,相信只要在一起的美好時光,都讓寶貝興奮不已。
2.我在你視線裡。高質量陪伴不是時時刻刻都在身邊,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天地,他們偶爾也需要獨處,鍛鍊他們的獨立能力。父母可以在他們視線內忙碌,等小傢伙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視情況引導。通常小麵包的獨處時間一是繪畫,這時候的她極為專注,不允許任何人打擾,等到畫完後,才會拿給大人欣賞。二是運動,上躥下跳,騎車、輪滑,她都玩得不亦樂乎。大人都會保持距離的看著,保證安全。
3.我在你的行為裡。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會學習身邊人的行為習慣。因此父母時刻以身作則,嚴格規範自己,正面影響孩子。從前聽“長大後我便成了你”,尚不解其意,自己長大才發現,父母的影響深深烙在心裡,現在很多好的習慣我又在影響我的孩子。人生如此奇妙。
-
9 # 眼萌萌的新世界1
我覺得,“高質量地陪伴孩子”指的是不論陪伴時間長短,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是在做積極的、正面的事情,能給予孩子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或者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陪伴,能讓他擁有被陪伴過的滿足感。
首先,要以孩子的感受為準,如果孩子覺得你你雖然只陪伴了他們十分鐘,但是這十分鐘裡,你充分地關注到了孩子的感受,認真地傾聽了他的表達,或者即使是抱著他不說話,也讓他得到了來自你的安慰,那麼這就是在高質量地陪伴孩子。而有的家長,每天也許在孩子面前晃的時間長達好幾個小時,可是這幾個小時卻是在看自己感興趣的電視節目,球賽、電視劇或者綜藝節目,根本就不關心孩子此刻在幹什麼,在想什麼。可是,陪伴不是“近在眼前”就可以的。
其次,即使陪伴孩子的時候沒有實際的互動,但能從心理上給予孩子積極正面的影響,也是高質量的陪伴。在書籍《好孩子的成功99%靠媽媽》中也提到,陪伴孩子不一定是非要陪孩子一起做事情,父母可以做自己的事,比如做家務、看書等等,如果這些行為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在為家庭做建設、學習、在職場上尋求進步,那麼這也是高質量的陪伴。可是,在孩子面前放縱娛樂,放縱娛樂是絕對不算的。
-
10 # 甲骨遊學
父母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在哪裡?
1、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孩子在學前,老師(當然包括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在哪裡。美國有所學校經過近10多年的持續跟蹤發現:孩子在學齡前與老師(父母)的關係,能直接影響到孩子初中畢業的學習與行為表現。換句話說,如果想預測孩子在初中時的表現,看看現在孩子與老師(父母)的關係,就可以預測出來了。甚至對於有嚴重行為問題的孩子,父母、老師與孩子良好的關係,都能為他們帶來有效的轉變與提升。
這是多麼震驚的結論!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責任人,陪伴孩子,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對孩子一生的影響何其大,甚至連父母自己都還沒有意識到。
2、還有更讓人震撼的事實。在教育心理學研究中發現,教學效果有積累性、延續性。說得簡單點,如果孩子長大後,即便有幸遇到優秀教師,幫助學業發展,也無法彌補在年幼時,老師與父母對孩子帶來劣質教育對孩子的缺憾!這裡的研究結論,給所有的父母深深地提個醒,從孩子一出生,就要盡上父母的責任,身體力行的好好教育孩子,不要讓自己與孩子在日後都後悔。
3、父母的付出,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在哪裡?
孩子在初中階段,基本打下了人生基礎。高中階段是為後續人生轉折而預備的。全美調查結果是:高中畢業比沒有畢業的學生,一生多賺10萬美元;大學畢業的會多賺110萬美元;博士畢業的多賺240萬美元;專業學位(律師、醫生)多賺340萬美元。學業有成就的人,通常會有更高的社會地位和工作。
這裡的資料提醒我們,父母要盡全力幫助孩子成長,他們的未來與父母的付出有極強的聯絡。
父母該如何做呢?透過上面的資料分析,我們看到父母與老師,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的影響力是多麼巨大!具體父母花多少時間陪伴孩子,仁者見仁,看父母自身的條件與價值觀了。 每個家庭都不一樣,都有自身的特點。不過,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心腸都是一樣的。
下面,父母如何為孩子提高優質的陪伴與教育呢?
有一個調研,從孩子的口中,我們發現答案如下:
1)認真聽我們說話;
2)尊重我們;
3)多給我們微笑;
4)帶我們出去玩;
5)多表揚我們;
6)讀書給我們聽;
7)幫助我們做正確的事情;
8)讓我們時刻找到家的感覺......
最後,祝福天下的父母!
-
11 # 左飛Jacky
我的孩子3歲,但是已經上幼兒園。但是我跟題主有著共同的難題:
【每天睡前一小時如何和孩子高質量的度過?】我看了上面的回答,無非就是體育運動、遊戲、樂高。我也想到過這些選項,但是我都不是很滿意,因為這些太平淡,而且總有一個難點沒有解決:
【有的遊戲是我喜歡的但是孩子不喜歡,有的活動是孩子喜歡的但是我又覺得太幼稚】
我覺得,能高效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的活動應該具備以下幾點:
1️⃣大人小孩子都應該覺得好玩別說我自私,帶孩子真的是個很累的體力後,誰帶誰知道,如果拋棄自己的興趣和時間單純是為了陪孩子耗著,我寧願去上班~~~~而且相信我,當你自己覺得這個活動很無聊的時候,孩子也能感受到,也不會覺得你是在真心陪伴她的。
有趣是動力,也是剛需!如果一個活動雖然有意義,但是陪伴的家長覺得無聊,那也不會堅持很久的,不是嗎?
2️⃣可操作性強陪伴不是高知或者高收入家庭的特權,我們總應該能找到一種簡單接地氣的陪伴方法,讓大家樂在其中。不然生活真的就太沒希望了~
3️⃣要有持久度我曾經想帶孩子去跑步,但是……陪孩子跑幾分鐘,身為老父親的我就感覺體力不支了~孩子是挺開心,但是讓我一個小時陪她瘋跑,還要每天堅持,還不如殺了我吧~~~
4️⃣最好要有教育意義天天瘋玩的話,其實不用我們陪,讓孩子到泥地裡撒泡尿和稀泥,跟30年前的孩子們一樣玩不就好了?!
不不不,我們現在是文明社會,教育進步了,肯定要找個好玩又有教育意義的好活動了!
總結上面4點,皇天不負苦心人,這個活動終於讓我找到了!不多說,看影片:
對的!我從上個月開始每天跟番茄醬做一個科學小實驗,好玩、接地氣、有意義、永續性還強,一眨眼一小時就過去了!完美
回覆列表
錯誤的陪伴,會加速孩子的叛逆。專家:三個方法,讓孩子崇拜你
現在的各種育兒教育一直在告誡我們要給予孩子陪伴。越來越多的家庭都選擇了“全職媽媽”或“全職爸爸”模式。但你真的知道怎麼才是正確的陪伴嗎?錯誤的陪伴,會加速孩子的叛逆,把你氣個半死。
樂樂媽媽在樂樂上幼兒園的年齡,害怕孩子感受到孤獨,便把自己的銷售工作辭了,專注的做一個全職媽媽。有一次媽媽去參加她的家長會,在和老師單獨交流的過程中,老師對樂樂媽媽說:“樂樂有點膽小,上課發言也不主動,不容易融入集體中。”老師略帶審視地看著樂樂媽媽說:“是不是這段時間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當老師說到這裡的時候,原來一直附和老師的樂樂媽媽,就沒有辦法認同了。因為害怕樂樂感到孤獨,她已經把工作辭了,專心陪伴,難道說自己的付出白費了?
其實這是一個常見的育兒誤區,認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陪伴其實是一個複雜的概念,最重要的的,要懂得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參與到他的成長中去,才是有效陪伴。
為了找到原因,老師讓樂樂媽媽回憶一下,樂樂在家的時光,怎麼和媽媽一起度過的。許多個夜晚,樂樂在自己的身邊翻滾,或是看電視,或是玩遊戲,媽媽則永遠將手機握在手裡,刷抖音、刷朋友圈、看直播。也會提示孩子,“你該做看看書了”、“你不準玩遊戲了”、“你別看動畫片了”。用老師剛剛說的標準,真的不算是有效陪伴。
這樣的“偽陪伴”,在生活中很常見。許多父母認為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很長,一天到晚就是在家裡照顧家庭和孩子,但是這樣的陪伴真的是有效陪伴嗎?有效陪伴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更多需要的是溝通,這種溝通不是孩子寫作業你的指責,不是孩子頑皮時你跟在他後面不斷嘮叨,不是孩子無聊時候你給他個手機(雖然當時他也挺開心),而是你要花心思和孩子相處,和孩子多進行一些“走心”的對話。那怎麼樣才是正確的陪伴呢?有什麼方法,能快速和孩子建立正確的陪伴,讓孩子願意開啟心扉,和你做朋友?
正確的陪伴,讓你和孩子做朋友,和你無話不說的三個方法:分別是和孩子一起玩遊戲、聊聊二次元(動畫片)和共同閱讀一本書。
第一個方法,玩遊戲,什麼遊戲?不是手機遊戲吧!我說的就是手遊或是電腦遊戲。為什麼要和孩子一起玩遊戲,既然我們生活的時代,遊戲已經是我們不能阻止孩子接觸的事情,還不如利用好它,為我所用。和孩子一起在遊戲中組隊,一起完成任務,讓孩子重新建立起對你的崇拜。也能更好的瞭解孩子的智力成長水平,為孩子過濾不良資訊。與其把孩子交個一個陌生的遊戲環境,不如自己和孩子一起面對遊戲誘惑,一起戰勝它。在遊戲中和孩子形成”戰友“關係,真正的陪伴就不遠了。畢竟願意和戰友交心的人多,和父母交心的人少。
第三個方法,共同閱讀一本書,這個方法對什麼年齡的孩子都適用。共同看繪本,還是別的,取決於孩子的興趣。在《見識》中,有這樣一個方法能讓你提升和孩子的有效陪伴。
事情發生在一天下午,作者在圖書館遇到一位老奶奶,她借了一本《哈利·波特》,作者問她:“您也喜歡看這種書?還是給您的孫子或孫女借的?”她告訴作者,是她自己想讀一讀。原來,她發現自己,已經和過去疼愛有加的孫子陷入了“無話可說”的尷尬境地。每當她打電話詢問孫子的生活情況,對方的回答只有三個字:挺好的。
有一天,她問孫子在看什麼書,孫子說自己剛開始看《哈利·波特》。這位奶奶決定看看這本書,於是就借了第一冊。看完之後,他們之間的談話多少有了些話題,於是她決定再看第二冊,以便今後能以此作為聊天的話題。
因為在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活動中,孩子能更多地從父母身上看到優點,在孩子的世界中,父母就是自己的榜樣,而這份榜樣的力量在生活中尤為明顯。我們會發現,學校中那些各方面都很優秀或者均衡發展的孩子,他們的家庭大多都是幸福的。他們的父母也許賺的不多,但從來不會缺席孩子的成長階段,他們會鼓勵孩子接觸新事物,幫助孩子克服困難,並且經常和孩子交流心得。
最好的陪伴是心靈的陪伴,父母和孩子之間要建立有效陪伴。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心靈陪伴傳遞給孩子的愛和信任將會影響孩子一生。請在忙碌中抽出一點兒時間用心去陪伴孩子,和他交心、談話,說學校的趣事,說他們的苦惱,和他們成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