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經解經
-
2 # 123ZhouZuDHL
哲學,本來就是出自人手的理論學說罷了,試想,他們同樣是肉體的人,同樣是由父母而生,同樣是自幼長大,同樣是由無知年少到逐漸長大和成熟,都是後天學而知之,在其人生成長過程中,他們起初對於世界上諸多事物同樣是不認識與不理解的,也是有諸多人生疑問需要學習認識的,有的所謂哲學家,他們本人人生歷程與生活都也不是順利如意的,更談不上完美無缺,有的甚至是痛苦悲慘不幸的,他們同樣在人事上會犯錯誤,甚至犯罪。那麼,他們所創立的學說、所寫的理論,又怎麼會是真理?又怎麼會對事物,有正確判斷和透徹瞭解或解說吶?如果說他們的哲學理論是一般見識或道理,這個說法應屬合理些,如果把他們的學說當做真理來看待,那絕對是錯誤的。
-
3 # 北芪2sunguixiang
人類世界(其中包括:我們的感覺世界、物質世界、及我們的精神、思想意識、意識形態),也就是人類及個人所能觸及的一切,哲學家把這些歸納為兩個世界中:既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這兩個世界的對立、統一稱為人類世界。
哲學是以以上為平臺、為根據、為目標進行分析、研究來用以解決人類面臨的不同類別、不同領域、不同層面的問題。
哲學發展與研究的領域大到無所不在,小到無所不在。對於研究者很難掌握,在則,把哲學意識轉化成語言文字也非常考驗哲學家的能力、和綜合素質。
晦澀難懂的哲學作品大多是趨於極端化的作品。真正好的、適用的、傑出的哲學理論是易懂的、適用的、具有趣味性的作品。
-
4 # 冥想學徒
哲學是考究事物運作普遍規律的學問。人類只不過是一種動物罷了,怎麼可能能不受這種規律影響。所以,懂了哲學也許不能知道具體個人的特性,但是絕對可以更懂人類。舉個例子以前心理學爭論人性到底是善的還是惡的。要是哲學家就會說,人性不應該談善惡,只有趨利避害!善惡只是人類意識的主管判斷,是不存在於真實世界的。所有物質存在世界都具有趨利避害的規律。比如戰爭,多數是為了爭奪生存資源而付出的犧牲,有善惡之分嗎?
-
5 # 愚翁良知
你提的問題非常有意思,我也很感興趣,但是我也是個門外漢只能說說自己的看法。我們學習的心理學就是弗洛伊德開創的西方的學問。他的研究是從神經病開始的,想解決人們是如何認識客觀世界的。比如人們怎麼樣從感知,認知到概念,邏輯,分析判斷認識客觀世界。同時也想說明人為什麼會做夢,神經病是怎麼回事。他的所有學問都來源於對人的思維現象的分析。對人思維的大腦至今人們知道的甚少,所以無法真正揭開心理學的秘密。近年英國心理學家寫了一本書叫(怪誕心理學),我們現在常說的正能量就來源於這本書,都不能把心理學的問題說得真正明白。現在由於智慧機器人的需要,對大腦的研究有了新的進步但也還是在表面上,無法對大腦有真正的瞭解。中國最早的心理學應該是周公解夢可是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反而把它看成是封建迷信,錯過了對心理學深入研究的機會。
哲學是要從宏觀上,從根本上來解釋宇宙,世界,社會和人類,要尋求最普遍的規律性,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高度的理論基礎, 對人們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但是他不能夠代替具體學科的研究,只能指導各個學科的前進方向。 所以只學習哲學還是不行的,對各分學科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
-
6 # 水說心理話
個人的一些拙見。最初心理學的形成基礎和哲學有非常大的關係,所以,很多科學家並不認可心理學這門科學,認為它只是攀附於哲學之中。到了近100年心理學才開始走向實驗心理學的階段,就像你說的得以科普化一些了。但是,由於心理學的分支繁多,例如:精神分析、格式塔、人本主義、行為主義等等,這些不同的理論用不同的方法證明了一些相同的結果,無論是哪種理論都有其獨到的實驗過程和結論,但是無論是哪種理論都無法從根本上解釋一些心理過程形成的真正原因,就正是因為這種現象,讓很多人無法在心理學當中找到真正的答案,即使是一些心理學家也一樣,他們到晚年之後,雖然近似瘋狂的研究他們的理論,但是就像一些實驗,例如:小猴和母猴的依戀實驗等等,這些實驗看似解釋了一些行為根本,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實驗就是實驗,它和人類的現實處境又有一些區別,很難用這種實驗來說服人們相信。
心理學到目前為止雖然各流派都有一些主流觀點,但是卻無法形成一種共識來解釋人類根本的心理根源在哪裡。所做實驗也由於人道問題的限制,不能夠像研究小白鼠那樣徹底的去論證。
但是哲學就不一樣,它雖然也包含不同的流派,但是哲學總有一個總系統一樣控制住各個分系統。並且,哲學理論中無論是對人對事還是對宇宙,它所包含的是一個能夠無限衍生的思維,它能夠帶給人們無限的啟發和想象。由於心理學的分支太多,並且每種分支都將心理學的一些理論和人的行為細化了,這就造成了很多人無法在心理學中找到答案。
這是我個人的一些拙見,可能誰也無法給出一個真正的答案。但是我個人認為,哲學是心理學的基礎,但是心理學又將哲學具體化了。沒有可比性。
-
7 # 心立方
哲學是從更高維度去看待人和世界,而心理學則是從具體的角度去研究人的心理,心理學更多的是指導人過好當下的生活,譬如如何成長,如何社交,如何情緒管理,心理學的作用是能夠有實用效果,但哲學不同,哲學更多是抽象的,不可描述的,甚至是虛無的,他是宏觀上對事物本質及內在聯絡的一種思辨。
一個哲學家的眼界遠大於一個心理學家的眼界,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縱觀人類歷史,真正的哲學家人數很少,基本上每一百年能出那麼十幾個幾十個,而其中能夠引領人類歷史思想發展的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心理學不同,任何人透過對心理學的學習都能夠對心理學有所瞭解,甚至應用,成為一名心理工作者也是有可能的。
心理學是從哲學本身分離出來的,哲學的很多思想都可以透過心理學來體現,心理學的人本主義理論來源於哲學的人本主義,日本的森田療法也包含道家無為而治的哲學思想,所以如果你讀懂了哲學,那麼很多心理學的理論在你眼中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所以也就感到索然無味了!
l
-
8 # 快招了吧你就是狐狸
出發點不同。哲學是研究怎麼變聰明的學問,心理學還是重在解決問題。
當你的腦激勵機制集中在智力成長上時,你就喜歡哲學,當你的激勵機制集中到了解決他人痛苦或者窺探他人內心時,你一定專注心理學這個子學科。
-
9 # 離荒之語
因為你看了哲學,你會誤認為自己心靈力量最重要,實際上你只是陷入了感官經驗,你並不沒有達到身心一致,只是給你提供一種動力。而心理學枯燥無味,用簡單事例舉例說明,講解理論,避免“憑感覺”辦事而是根據普遍人類行為規律作出判斷與認知。如果你沒有超強的悟性,哲學運用不上。心理學則是生活大大小小經歷串聯起來,身心更容易憑靠“慧根”達到一致。
-
10 # Iago羽人
哲學,是一種架構性思維,它提供了人類思考的模型和追溯方向。任何一個哲學理論的誕生,都會將人類的認知推向更遠處。它或許沒有任何可見的實際意義。但是它拓展的人類思考空間和架構能力,是無可比擬的。它需要回答經典的西方哲學三個問題:我從哪裡來,我是誰,我到哪裡去?
而事實上,心理學解決的僅僅是第二個問題的部分內容。是一種工具學科,它提供了對人心理運作機制,意識衝突和行為模式的科學探究。從這些角度去看待哲學與心理學,個人覺得有以下三個不同。
其一 人類認知體系的理論大廈中的位置不同?,哲學是原理性系統認知,它提供最基礎層面的對人性,對物質,對關係和對世界的認知框架,在此認知源點,發散出的工具學科,應用學科和思維理論都是對源點的求證和闡述。比如我們會提到哲學的存在主義究竟具有何種本質性的認知。對於提出的`存在先於存在者,存在先於本質,存在即合理`論證和`我思故我在`這種喚醒個體主義思維端點的哲學論述中,總能去用邏輯和理性推導到人類存在的意義,在浩瀚無垠的星空中,人類孤獨地時光中蠕動前行,究於上帝的旨意,還是生命的偶然,這種巨大帷幕下的存在,是一種人類自我身份的渴望。
從認知自我開始,到存在意義,再到存在是否具備時間的鴻溝,都是完整的邏輯鏈。然而心理學只是這個鏈條上重要一環。它的時空架構格局在哲學之下。
其二 學科工具性,心理學是實踐應用學科,它是透過理論的完善和應用體系的銜接,來實現對人的服務。同時助力於哲學的有效思維。這一點,心理學的可見價值遠遠超過哲學,甚至現代流行的意識形態,已經在摒棄哲學,看不見哲學的原理性價值和底層思維拓展能力。而造成人心喪亂,社會糜爛。這跟物質讓人退化,哲學需要聚焦精力和生命時光去思索,去探索有關。
也正是米蘭昆德拉的輕與重,快樂的,飄逸的,享受的,會讓人在感覺中沉湎,而無法具備深邃的思索能力,去承受孤獨的,深刻的,拓荒性的邊界認知。
其三 應用與可見效果。心理學有證可循,具備豐富的操作性和可驗證性。哲學是純思維的,辯駁的,原理的。不具備直觀的應用價值。只是思維解構能力的訓練者。這無疑很難區分哲學的實際價值,也讓更多的芸芸眾生,停留在表象判斷中,找不到哲學的入口。
最後,哲學看多了,未必會覺得心理學無味。只是會發現心理學在做一門體系學科,會在源點上歸正:認識你自己。
而這一命題,也是幾千年前亞里士多德的著名發現,人只有在自我發現,自我反省的路上,才能與真正的哲學相遇!
-
11 # 哲學詩畫
心理學進入的人的細枝末節,就像神經的末端,而哲學講的是人的總體結構,像莊子說的大鵬展翅,扶搖九萬里,兩者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哲學看多了並不一定就覺得心理學無味,而是相反,應該覺得心理學、人類學更有意思才對呀 ,因為哲學囊括了這些。
-
12 # 一兮0
本來呢!是不打算回答的。覺得寫太多會累,寫太少肯定不透過吧!不過,感覺回覆的人都對於心理學有一些誤解。首先呢!催眠,應該算心理學的一個分支了吧?那麼,哲學好像講解過意識對吧!當然,哲學我是不太清楚的。雖然看過幾本書,但也就是看看而已。我覺得,心理學對於意識注重研究,哲學吧!很抽象,感覺有些像理論。催眠對於意識就是一個例子。當然,精神病學、認知神經科學以及認知心理學跟生理心理學,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就很容易區分了。 好吧,不多解釋了。跟異性朋友聊天,就不多說了! 感覺,自己解釋的很爛。不過,本人就是研究心理學的。喜歡的朋友可以交流。就這樣吧!
-
13 # 孖無悔觀教育
所有的哲學都歸於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心態好的人,哲學思想也就越好。心態不好的人,哲學思想可能有問題。所以,如果哲學和心理學,歷史學,文學結合起來一起看,就比單純看哲學要好得多,也沒有疲勞的感覺。
-
14 # 餘之言
這是因為,雖然哲學終極來說,並未能真正解決生命的終極問題,但彷彿可以暫解心靈之些許困惑;而幾乎所有的所謂"心理學″,給人的感覺總是那麼的"動物化"、"機械化″,正所謂"雞湯"喝多了,看見雞都厭煩!.
-
15 # 心理相先生
生理學是母親,哲學是父親,生出了心理學。可以說哲學剛開始包含了心理學,在生理學的幫助下,開始獨立出來,冠以科學心理學,現在得到認可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如腦科學,而哲學是對世界的另一種認識方法,兩者沒有哪一種正確與否的說法。個人反對二元論!
-
16 # 鯨魚小星球
那當然了。哲學理論和心理學理論的區別,前者就像是小說,後者是紀實文學。好看的小說形形色色,科幻、修仙、武俠、穿越、言情,可是紀實文學再跳也跳不出現實這個框。段譽凌波微步、喬峰的降龍十八掌多麼酷炫並充滿浪漫色彩,真實生活中你一拳我一腳的真武術當然沒這麼炫了。
我是這麼理解的,哲學理論不需要是描述我們這個真實世界,甚至可以脫離我們這個真實世界,而且不需要在我們這個世界得到驗證,而心理學理論面向的是在人類行為和精神上發生的真實現象,並且需要經由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內省、問卷、實驗操作)進行驗證。從學科發展上也可以看出,基本上大家都以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建立第一個實驗心理學實驗室,作為心理學誕生,或者說從哲學中脫離開來的標誌。他認為心理學的理論需要經由科學的觀察和測量方法來驗證、修正,否則就脫離了人類的現實。哲學理論應該不需要有這方面的顧慮,至少不需要經過“科學的觀察和測量”來修正。
當然,我不是說“科學的就是好的”,只是,科學方法一定程度上也給心理學理論帶來了一些禁錮。但是正是因為這個科學的遊戲規則,讓心理學在為人類生活的貢獻上,每一步都踏的很紮實。因為當提到為人類做些切實的事情,就像要建造一部汽車或者是機器,必須紮實了,機器才是好用的,汽車才能保障既跑得快又安全。
所以可以這麼說,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侷限性(包括哲學在內,包括心理學在內)。但是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優勢以及最擅長解決的問題。所以說,哲學最擅長解決的就是理論問題,為我們提供有深度的理論,而心理學則主要在於理解人類的精神與行為,並且對人類有切實的幫助作用。就像胳膊和大腿,雖是同根生,但其實並沒有太多可比性。
-
17 # 手機使用者53019216525
那自然了,華人看象先總體繼而才區域性研究(實用,無用就斬棄),所用文字是陰陽,立體的,繼而用哲學指導具體的心理學,除非是專業功此門學業者(另外,中國心理大師早就有,例如,巫師,神婆,師爺啥的就是小爐匠),普通百姓看哲學,吸智慧用於實,沒人願意看玄虛的心學(專家,異士除外)。
-
18 # 春江209237329
前幾無在回答人的"心機"這個問題時,就遇到關乎心理學和哲學兩者之間關係的問題。怎樣看出和判斷人是否有"心機",用一般的心理學解釋不了。心理學總是試圖以實驗和科學依據對行為做剖析,據此來推斷行為的目的和意向,但這些實驗和科學依據相當碎片化,不能完整解釋作為高智商人的一切行為,如"心機"之類,也就是說心理學仍然停留在初級階段,解釋如人痛就哭人喜就笑之類簡單的認知意向。而哲學以近乎詭辯的邏輯來推理,為行為的目的和意向作出詮釋,只要邏輯縝密,還是具有說服力和可信度的。這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大作用的。如法官斷案,除了採納心理學所作的依據,有時也兼顧採納具有哲學性的推理。
回覆列表
其實,哲學培養的是格物致知,洞察世界的能力,培養的是邏輯思維,辯證思維的能力。是從宏觀出發到微觀認識事物,從宇宙來源到人性本能認識人與世界。透過學習哲學,就能夠培養一個人舉一反三的判斷能力和深刻洞察力,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就基本替代了心理學所要達到的目的。所以,心理學就變得猶如小兒科一樣的學問了。哲學的方法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明鏡裡面看真相。心理學是從細節變化入手觀察探索變化的緣由來判斷行為表現。哲學和心理學以及科學都有相通之處。都是尋找真相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