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華哲學原理

    請問:什麼樣的教育無測試?問題在於:教育不能只是為了測試!測試不是目的,測試是為了啟發並督促學習和奮發前進……!

  • 2 # 老張的後院

    什麼是應試教育

    首先因為“中國的教育學家”們對於應試教育的分析,目前我們對於應試教育已經的理解已經扭曲了。

    與應試相對的是考試,有考試才有應試。

    只要是用“考試”選拔人才,自然就存在“應試”問題。只要存在“應試”問題,就會存在“應試教育”。

    不只是中國如此,全世界任何國家都一樣。

    所以,只要沒找到比“考試”更好的選拔辦法,“應試教育”就會根深蒂固於這些國家,這不是中國一家之特色。就算是在西方國家,也有許多K12培訓班,也是為“應試”服務的。

    哪怕在職人員,也有職業考試。無論中國還是歐美,這類認證考試都需要提前準備,都需要“應試”。各種應試應考班並不是中國獨有。

    問:應試教育根深蒂固到了什麼程度?

    答:無論厭惡還是認可,都必須面對的程度,並且不僅僅是在中國。

    其實,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應試”

    填鴨刷題是“應試”

    找規律尋技巧玩模型也是“應試”

    追本溯源一切從基礎做起同樣可以是“應試”

    “應試教育”的具體手段很豐富,誰能真正有效的提高考生成績,就應該好好使用。

    又因為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巨大,所以實際教學中不存在“垃圾手段”。

    比如最為人詬病的填鴨式教育,對於那些面臨大考但是過去沒有好好學習的學生來說,這種方式就很合適。

    總而言之,應試教育無法避免,應試教育也需要因材施教。

    應試教育在社會工作中的實際效果

    應試教育這種“高度細分”的思維模式已經把那些既已和應試教育無關的人給塑造成型了。

    考試可以透過分數很輕易地將人分等,而且可以高度細分,695分的人和694分的人都不是同一等。這種將人高度細分的思維對人的改造是非常深的。我們知道,現實中的人當然也是分等的,但是不會細分。比如他是資本家,你是員工,你倆肯定是兩等人。但其實同樣作為員工,你們就是同一等,不會因為他比你高半級,你倆就是兩等人了。但是應試教育的思維慣性就是要將人細分,在無產階級內部還要分出一百多等來。

    從我們父母那一代人小時候,到我們小時候,應試教育還被宣傳為一種為了應對稀缺資源的分配問題的無奈之舉。應試教育存續的邏輯是這樣的:這種方式本身不科學,而且很殘忍,你花很多時間精力去學一些沒有用的知識,但是沒有辦法,因為上大學的名額就那麼少,總要有人上不了,所以必須有應試教育進行選拔,屬於“必要之惡”。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對應試教育本身都是持負面態度的,更別說生性貪玩的小孩子了。

    結果我不知道這幾年,怎麼回事應試教育還被包裝成了“階級跨越的偉大工具”,“社會公平的保障器”。當年應試教育的存續,是因為高等教育資源的稀缺,迫不得已。可隨著社會發展,高等教育資源已經越來越不那麼稀缺了,現在一個普通211的教學科研水平以及經費可能比三十年前的清華還多。怎麼資源越來越豐富,競爭壓力反而越來越大了呢?

    顯然是一些人在沒有稀缺製造稀缺。比如高等教育資源不稀缺了,那好,什麼仍然是稀缺的並且永遠都會稀缺呢?“好”的高等教育。那廢話,能上985的當然永遠都是極少數,清華不可能一年招十萬人。有應試教育這個大篩選器在,用人單位也正好搭了個順風車,直接把第一學歷放選人要求裡唄。你要985的,其實你那工作211的就幹不了嗎?本科生不稀缺了,那就創造研究生的需求,博士的需求。張嘴就要博士,你那工作本科生幹不了嗎?但是他們的門檻就在那裡,你怎麼辦?

    當年窮,大家過得普遍不像個人,當個人的資源是稀缺的,這時候大家都想當個人,所以要有競爭,這可以理解。可是現在這個年代,大家已經過得普遍像個人了,那怎麼製造稀缺?沒錯,就是當人上人。不管所有人的生活有多麼優越,即使像加拿大人一樣人人開皮卡住大house,那人上人也仍然是稀缺的。

    在很多人的心裡,只要有人上人的存在,他就要當一個人上人。當了人上人之後,還要繼續努力當一個人上人上人,永無止境。

    這就是典型的應試教育影響既已與應試教育無關的人。

    應試教育對個體的影響

    中國的應試教育已經根深蒂固到民眾普遍把接受教育作為個人發展的必要手段了。

    中國的應試教育可以追溯到隋唐時代,科舉制度實施之後,考試成本階層跨越、政治發展的一條可靠途徑。由此,應試教育也就開始了。

    多少年來的應試教育傳統,讓中國形成了“要想有前途,必須接受良好教育”的傳統文化。歐洲武勳貴族體系帶來的是強調勇武而輕視教育的文化,時至今日在歐美底層仍然十分流行,造就了西方全面發展的思路。

    有人講,應試教育會導致內卷。大家會展開教育軍備競賽,不如素質教育能給一個人帶來更好的素養。

    這個論調並不完全準確的。

    應試教育的核心是考試,考試分兩種目的。

    第一種考試的目的在於分配某種並不稀缺的資格。為了確保相關人員具有足夠的素質,不會造成顯著的社會損失,必須利用考試來鑑定人員在這個領域的水平。這種考試的典型就是駕照考試、司法考試等。這種考試就是以考試內容為指揮棒,強制相關人員去學習相關的知識技能。對於這種考試來說,這些相關的知識技能就是目的。由於資格並不稀缺,它不會出現內卷。問題只在於考試的指揮棒是不是足夠精準,是不是能確保透過考試人確實具備合格的素質。這種考試一般比較少受人詬病。

    第二種考試的目的在於分配某種稀缺的資源。由於這種資源的稀缺,必定會導致只有有限的人能夠得到這種資源。如果想要公平的分配,就必須把人用某種條件分為三六九等。這類的典型就是高考。這種考試就比較容易受人詬病。

    很多人說高考導致內卷,導致教育軍備競賽,其實都是沒看到背後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

    高等教育資源現在不是稀缺的了,但好的教育都是稀缺的。

    我經常能看到有人列舉應試教育的缺點,這些缺點常常都是現實存在的。但是就有人給出方案是要用一種更完善的教育來取代應試教育,比如要給孩子人生的目標、傳授能讓孩子受益一輩子的人生哲學。那麼問題就來了,在中國目前這類更完善的初等教育在現階段根本就是比良好的高等教育更加稀缺的一種教育。期望用這種教育去取代高考和應試教育來解決應試教育現存問題無異於緣木求魚。

    很多其他反對應試教育的人,他們提出來用來替代應試教育的方案,要麼就是比好的高等教育更加稀缺的教育形式,更加無法實現公平分配;要麼就是可能引起更加嚴重的內卷或者更加嚴重的不公平。

    高考好歹還是個“你投入更多資源就可能有更多回報”的方案,有些替代方案很容易就會滑坡到“你投入再多資源也不會有什麼結果”,這也是現階段很多家長在做的事情,當然可以說家長對孩子的投入是不計回報的,那麼在不計回報的投入時,有個兜底不好嗎?

    要看到,內卷不是應試教育的必然結果。它只是資源稀缺的一種表現。資源足夠稀缺的時候,大家都想要得到,那就只有付出足夠的成本。資源越稀缺,收益越高,那麼在強烈競爭之下需要投入的資源就越多。

    香港大學的入學率大概在20%左右。與香港人均GDP類似的發達國家,大學入學率都在60%以上。中國大陸,平均也在40%以上,一線城市幾乎可以和發達國家相比。

    所以在應試教育這個問題上,香港比中國大陸內卷得更厲害,中國大陸比美國內卷得更厲害。

    有人覺得如今的高等教育資源比當年多多了,為什麼感覺如今比當年還內卷,競爭還要激烈。

    首先,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有資格來角逐這些資源了。二三十年前,多少青少年還沒上到高中/中專就輟學打工去了。真正進入高考賽場的比例遠沒有今天這麼多。有資格進入高考的人群比例不斷提高,這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是好事。

    第二,如今我們資源多了,但整個社會的資源“梯度”並沒有發生顯著變化。我們國家的大學與大學之間的差距,還非常大。而由於初等教育資源的分佈不均,初等教育畢業生之間的差距也非常大。這兩個巨大差距之下,就造成了中國高等教育畢業生之間的差距極大。而高考,作為現存的最廣泛和相對最公平的評測手段,就會被用來衡量這種差距。企業、事業單位招聘,廣泛用第一學歷作為初篩標準,這就是這種差距的體現。

    社會資源分配梯度越大(也就是大學與大學之間差距越大,初等教育分佈越不均),第一學歷就會越被重視。在高等教育上整個社會就會越內卷。

    應試教育只是個結果,而不是原因。單純拼命抨擊應試教育,要求減負,要求用素質教育替代應試教育,在目前的國情下是不能夠實現的,除非你選擇不在這裡接受教育。

    要解決應試教育的危局,核心是要解決社會資源分配問題,是要降低大學和大學之間的資金差距和管理能力差距,是要解決初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 3 # 盡宇326

    應試教育是相對於素質教育而提出來的一個概念。它是對過去一段時間,中國家庭、學校和社會只重視學生成績、忽視德育、輕視藝體、缺失勞動、不重視實操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等功利問題,給學校教育貼的標籤,甚至把培養不出“大家”也歸罪給學校教育。更有甚者說中國是應試教育,酉方發達國家是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就是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一是面向全體學生,以人為本、尊重差異,使每個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二是對每個學生負責,因材施教、揚長避短,凸顯學生美好個性和特長;特別注重培養健全人格和創新精神。可見,就是“應試教育”同樣包含能力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素質教育包含“應試教育”,應試能力是素質教育文化基礎的主要體現,素質教育同樣需要考試來測評質量。

    中國是最早實施素質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國家。

    我們老祖宗“科舉制度”就是素質教育和終身教育的體現。

    新中國建立以來都是實的素質教育。最早黨國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專政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等幾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革命事業接班人。

    進入中國新時代,我們應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任務,把開智培能作為教育的核心任務,把挖潛突特作為教育的創新任務,把勞動教育貫穿整個教育全程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我們一定教育自信。充分認識和肯定中國教育的取得輝煌成就,改進我們的不足和補齊短板,走自已的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 4 # 竹亓子

    應試教育有錯嗎?駕駛教育,就是應試考駕照,並沒覺得不妥,因為這是技能。教育如目的在技能習得,“應試”無可厚非,是最為公正的做法;教育如目的在心智養成,“應試”無計可施,自然會被鄙視和排斥。與其糾結提法,不如在意心態。你如果是個家長,有兩個幼兒園可供選擇,一個教外語、程式設計、樂器;一個教家務、協作、習慣;你怎麼選?

  • 5 # 寶談教育

    應試教育是指一味追求升學率,考什麼教什麼,怎麼考就怎麼教的一種教育形態。這種提法針對性很強,也很準確。一個時期以來,應試教育的現象很普遍,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也不可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為改變這一現狀,黨和國家提出了素質教育的要求,並進行了第八次課程改革。但目前中小學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素質教育難以落實,培養出的學生往往是高分低能、有才無德、難當重任。

    那麼,有人就要問了,難道對學生能力進行考察沒有必要嗎? 這裡先要釐清考試和應試教育的概念。考試是一種檢測選拔手段,與應試教育不是一回事。考試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一段時間裡,仍然是考察學生學習情況、招生招乾等的必要手段,本身沒有錯;但作為學校不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不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和著力點,一味關注考試分數、圍繞考試實施教學,那就錯了。

    應試教育現狀必須改變,素質教育實施勢在必行,考試方式最佳化非常重要。這些問題的解決既要靠國家大政方針強力推進,也要靠學校師生的紮實奉行,還要靠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否則,教育就只能在“應試教育”的泥潭裡掙扎,甚至越陷越深!

  • 6 # 居士246

    應試教育作為一個描述性專有名詞,不存在對錯。

    應試教育→為了應對考試,而實施的教育內容。這裡的考試,主要特指中國的高考,也有順帶的中考等一系列大小考試。

    對於中國的高考制度,我有不滿意,但不會去詬病它。批評的目的要落實於有效改進。高考篩選選拔制度,目前是最公平的社會制度。當你指責時,能給每年千萬級莘莘學子們,提供可實現的更公平的制度嗎?

    逆向思維一下,如果沒有應試的高考制度,會有多少假斯文、滿嘴高大尚名詞的人,無所不用其極地,使用各種手段和資源,為了一己之私,破壞踐踏公平。那種汙穢場景…………。

    有應試的環境條件,必然產生對應的教育方式和理念,都是為了最後導致直接結果的分數分數分數。

    應試教育,需要直接的分數結果,需要高分,穩定的高分。

    針對某種目的產生的合理行為,對其它目的未見得合理。

    穩定的高分,在學習上,除了學會,更重要的是熟悉,考試時需要很快速在腦海知識庫裡檢索出類似的內容,以便在有限的考試時長裡比劃出正確答案。這種技能,需要訓練training。但練則有傷,練則耗時,練則固化思維。

    應試教育,重要的是,針對已知有明確答案的題目,透過推論判斷給出準確答案。這樣限制了思維能力的拓展。比如數學,一類固定題目,即使學會很多種固化模式去解題,並不能給數學思想ider帶來更多好處。實際中碰到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會木雞般無從下手。做一套有標準答案的試卷,和寫一篇有結論的論文,天差地別,不同不同。

    應試 教育,兩個詞,亦敵亦友,合二為一。

    兩厚取其利兩害權其輕,沒必要偏廢。

    除非,能建立真正的誠信體系,改善現有高考制度。

  • 7 # 頋芝金

    反過來了。

    素質教育的提法是十分錯誤的,什麼是素質教育?很不科學。

    應試教育是永久必須的。媳婦見公婆都要應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董方卓:西班牙人已不適合武磊,轉戰英超更合適,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