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麻麻

    別以“長見識”的名義,被旅遊給“綁架”了。世界那麼大,我得帶孩子一起出去多看看,見識多廣的孩子一定更加聰明自信!他們在旅行中感受各種地方,各種人,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不過在旅行中,很多家長都有幾個誤區,請繞開!

    1、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早早見世面

    孩子性格不同,有的外向活潑,能很快跟人玩到一塊,有的喜歡安靜,膽子小,不願意說話。

    正因如此,很多家長覺得多帶孩子出去見世面,自然而然的孩子膽子就大了,很快便能合群了!可外向性格真的靠見世面就能鍛鍊嗎?

    其實不然,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不是說每個孩子都適合早早的出去見世面。見世面的事是急不來的,只有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時,帶他們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環境,他們才可以很快跟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也不會降低自己的安全感。

    在孩子比較抗拒,沒有安全感的時候,不要強迫孩子去他們不願意不想去的陌生地方。以免打破了孩子的安全屏障!

    2、旅遊和“長見識”,真不是一回事

    很多家長跟小墨說話,其實每次帶孩子出去玩,多多少少有點失望。

    孩子從小生活在城市,見多了鋼筋水泥,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很少。於是在假期的時候,都想多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感受不同的鄉土人情,彌補孩子的成長缺憾。

    可去到很多地方會發現,商業資訊很重,有時候在一些古香古色的建築中,裡面只有小賣鋪,讓你選購紀念品。真的很失望!

    很多所謂看起來很古老的建築,只不過是新建不久的!

    還有很多時候,經常在導遊的催促下,每個景點的時間都非常趕,大多時候就是到一個景點,大家咔咔拍一下照片就走人!幾天的辛苦旅行,最終沒有太多深刻的印象!

    如此“走馬觀花的旅遊”和“長見識”,並不能直接劃等號,意義並不大!

    3、旅遊,不是去越多的地方越好

    孩子的世界總是充滿好奇心,對所有未知的事物總有十萬個為什麼。在帶他們外出旅行時,沒有很好的教孩子認識他們感興趣的陌生事物,對他們旅行的意義也一樣不大,以後對此次旅行印象也不深刻。

    有一次外出時,曾親眼見到兩位家長的同一件事不同處理方式。兩個孩子看到蒲公英好興奮,都在問這是什麼呀,怎麼一直在飄。

    A家長:不就是野花野草嗎,有什麼好看的。

    B家長:寶貝,這是蒲公英,隨風飄的就是它們的種子,種子落到哪,他們就在哪生長......

    耐心跟孩子講越多,他們懂得也就越多!

    帶孩子出去旅行不要只在乎帶他們去了多少地方,用數量計算孩子見過的世面。而是每去一個地方讓孩子多享受此次的旅行,深入體驗人文風俗。所以說旅行,不在乎你去了多少地方,最主要是要深度旅行,精細旅行。

    4、沒錢沒時間,就不帶孩子出去玩

    很多家長覺得每天工作已經很忙很累了,收入也不高,沒辦法帶孩子去見世面。

    帶孩子出去玩,不一定需要長假期,不一定需要很多錢才做得到。最主要還是提現在家長的教育觀念和遠見中!

    作家龍應臺曾說:“上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控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他在市場裡頭弄髒自己的褲腳。”

    除了家裡,學校,很多地方都可以帶孩子去體驗,不同的公園,不同的市場,不同的街頭巷尾......只要你捨得花時間只要你願意,都可以陪孩子體驗不同的風景。

    旅行的選擇地,這3個地方值得帶孩子去

    1、大型圖書館,帶孩子走近知識的海洋,主動探索知識!圖書館藏書多,能給孩子帶來很大的震撼。帶孩子去圖書館,讓他們知識是學無止境的,非常有幫助的。

    2、農村鄉下,很多山區的孩子因父母外出工作,在家就撐起了整個家。知道父母賺錢來之不易,有機會帶孩子體驗一下,讓他們更加懂得珍惜生活和擁有。經歷過困難的生活,才更懂得現在擁有的可貴和幸福。

    3、福利院,與福利院的孩子相比,自己有爸媽有家人疼愛,他們會更加珍惜明白親人的愛。

    旅行,不是炫耀給誰看,也不是讓孩子純粹去消費享樂。而是滿足孩子的探索慾望,讓他們知道感恩,懂得珍惜

  • 2 # 思培爸爸

    自從旅遊盛行之後,越來越多的家長想要帶著孩子出門見世面,增長見識 。有條件的家長則選擇了國外,讓孩子感受異國的風情;或者是自駕周邊遊,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順便放鬆一下……

    但是,很多家長在帶孩子見世面上,存在3個誤區,家長一定要繞過去,才能幫孩子更好地開拓眼界!

    1

    帶孩子見世面,去的地方越多越好

    如果你的孩子處在6到12歲之間,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帶孩子出去見世面,並不是去的越多越好。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有很強的好奇心,對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抱有“十萬個為什麼”的心態,但是他們對很多事物沒有清晰的概念。

    如果在旅行過程中,家長只是帶孩子玩了一遍,而沒有教孩子認識更多他感興趣的陌生事物,孩子很容易產生混淆,以後遺忘這次旅行經歷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比如很多孩子會問“這棵樹怎麼像一隻手?”此時有的家長會選擇忽視,認為帶孩子來過就夠了,那就大錯特錯了。而有的家長就會清晰明白地告訴孩子“這叫迎客松,這是它的標誌性動作,是為了歡迎你的到來。”孩子就會記住這種形態的就是迎客松,以後對世界探索的越多,孩子比一般同齡人也就懂得更多,機遇也就更大。

    因此,旅行中家長不要只在乎去了多少地方、看過多少風景,用數量來計算孩子見過的世面,而是要真切地帶孩子享受這次旅行。我們提倡旅行:不在於多,而在於精細。

    2

    沒錢沒時間,就不能帶孩子出去玩了

    很多父母朝九晚五忙著工作,光是處理工作上的事情就已經焦頭爛額了,每天的幸福就是盼著節假日可以舒舒服服躺家裡休息。況且在他們看來,帶孩子出去見世面,一定要有有很長假期和大把的金錢,兩者缺一不可。

    其實,讓孩子見世面,並不是讓她去享受奢華的旅行生活,而是帶她見識與日常生活不一樣的世界,讓孩子知道除了學校、家裡,你還可以去往更廣闊的天地,那裡有不一樣的風土人情、特色小吃、民俗工藝……

    大自然、市場裡、街頭巷尾,只要你願意,都可以引領你的孩子,開拓出更加廣闊的視野,陪著孩子體味人生的每一道風景。

    比起書本上了無生機的圖片來說,親臨現場感受要真實許多,也更能豐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孩子將來的作文素材提供了不少庫存,同時也能開闊孩子的眼界,激發孩子征服世界的野心,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3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早早見世面

    有的孩子活潑外向,逢人都能玩成一片,像個交際小達人;有的孩子安靜內向,遇到陌生人不喜歡說話,喜歡一個人待著……

    正因為孩子過於內向,很多媽媽非常擔心孩子,於是想方設法帶孩子出去見世面,覺得孩子多出去看看,多和同齡人接觸,就可以讓孩子變得外向合群。

    其實不然,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不是每一個內向的孩子都適合早早帶出去見世面,畢竟膽大外向又不是靠見世面就能鍛煉出來的。

    只有當一個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時,他才能對陌生的環境、人不感到害怕,才能自如的和更多的孩子玩一起。

    所以,當孩子十分抵抗出去玩時,家長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去他不想去的地方,容易打破孩子自己建立的安全屏障,孩子會更加厭惡出去玩這種行為,以後再想帶出去就會難上加難,甚至因此“恨”上父母!

    4

    這三個地方一定要帶孩子去

    有人說,親子旅行重在陪伴,去哪裡沒那麼重要。其實不是這樣子,旅行地的選擇也很重要,這三個地方多帶孩子去,比見多大的世面都重要!

    1.落後的山區

    要知道山區的孩子,因為爸爸媽媽在外面打工,他要自己肩負起照顧整個家庭的重擔。他們有些自己還沒有桌子高,就要墊著磚,準備一家人的飯;明明自己還只是個孩子,就要擔負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

    如果能人為的製造一些這樣的機會讓孩子體檢和見識,相信他們能更好的理解和珍惜幸福的生活。

    沒有經歷過貧苦的生活,又怎麼懂得珍惜眼下的幸福呢?

    2.兒童福利院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遺憾的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爸爸媽媽,有一群人,因為各種原因被拋棄,只能依靠社會救助生活。

    他們就是兒童福利院的孩子!他們的家--福利院,也值得帶孩子看一看。

    相信孩子一定會有所感觸:跟他們相比,自己有爸爸媽媽的呵護,爺爺奶奶的疼愛,還有什麼不知足呢?

    對於親人的愛,他一定會明白珍惜,也會更加尊敬疼愛自己的爺爺奶奶,感恩為自己付出的父母。

    3.大型圖書館

    這個世界上無窮無盡的除了時間,還有知識。不同的是,時間流逝抵擋不住,知識卻可以主動去探求。知識,學問,使人通達,使人平靜。

    圖書館,孩子一日遊的最佳選擇。藏書越多,給孩子的震撼越大!

    孩子不愛學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覺得讀書沒什麼樂趣,覺得學習沒什麼用。任何事情,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

    成千上萬的藏書本身,就是一場教育--它讓孩子知道知識是無窮的,小有成就也不能驕傲!對知識的敬畏會是他們一輩子的財富!

    在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下,讓孩子出去見世面,知道一些困境,會讓他懂得珍惜,學會感恩。況且,你不給孩子吃一點苦,將來世界會讓他很苦!

  • 3 # 家有女寶初長成

    出去見世面能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我想得辯證地去看待這個問題。關鍵在父母的態度和引導。

    孩子見識廣眼界開闊,看待問題的高度也會有所提升,對孩子一生的發展都有很大的益處。不過,所謂的出去見世面也不僅僅就是旅遊看風景,讓孩子去炫耀去過哪些地方等成為談資這麼簡單。重要的是體驗和了解不同的文化和風土人情,以及自己對所見所聞的事物用心去思考。

    首先,這就要求家長具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不一定非得大富大貴,工薪階層也可以做到,省下來充面子的費用,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不只是孩子有攀比的心理,有時候家長更甚。鄰居家孩子或者是孩子回來反映同學買了什麼高檔文具或玩具,再不就是穿什麼名牌等,那麼有很多家長也會在孩子的督促下去買同樣的東西,為了讓孩子不委屈。這種事情比比皆是。當初我上大學實習的時候,一個宿舍的人都有電腦,只有我沒有,爸媽來看我瞭解了這個情況,回家就給我也買了一臺電腦。而實際上,我並沒有覺得不方便或者心理不平衡。所以,把這樣一些不必要的費用省下來,帶孩子去不一樣的城市體驗,長見識的同時增加彼此的相處時間,可以增進感情,這樣更好。

    其次,父母要在旅行之前做好功課,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而不是隻是帶上錢就可以了。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城市文化和性格,這就與人差不多。即使鄰近的城市或者地區也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在出發之前一定要查一下相關資料,或者可以和孩子一起動手規劃線路,查詢一些衣食住行的相關資訊,這樣記憶更深刻。當去一些宗教信仰特別的地方,更要去明白一些禁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想要出去讓孩子長見識,家長起碼在態度上要重視,給孩子的感覺是很慎重,需要用心做的一件事。如果只是大大咧咧地帶著錢不帶心,教育的目的怕是很難達到。更可怕的是孩子還會盲目炫耀自己的經歷,養成虛榮的壞毛病,以後也難有認真用心的態度,這才是更壞的影響。如果是這樣的結果,還不如不出去。井底之蛙也好過狂妄自大吧~

  • 4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李 娜,多倫多國際心理中心認證的情緒管理師,中國心理學會認證的情緒管理師,高階家庭教育導師,正面管教家長課高階導師;從事兒童心理教育研究和實踐工作十餘年,全國進行線上、線下數百場家庭教育講座,讓數萬家庭受益。

    假期旅遊熱,從這一現象我們就直接得到了答案。家長會在孩子假期帶他們去外面見世面,這本身就是一種教育。

    參觀名勝古蹟

    我們知道歷史、地理、生物是一個人文化底蘊的直接體現,但在課本中歷史就變成了圖畫、文字。缺乏整體感知度,課中所講述的人、事、物又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很遙遠,讓孩子感覺到很陌生,提不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也更不理解,為什麼要去學那些過去的東西,感覺沒有實用性。

    如果我們帶著孩子去參觀這些名勝古蹟時,當孩子身處其中,眼見此景,手觸期物時,他們會感到新奇,勾起孩子無盡的興趣與疑問。長城怎麼建築起來的?當時沒有起重機、沒有吊車一切都是人工。故宮是怎麼建造的?一個釘子沒有房子卻千年不倒,比現代高科技建造的高樓大廈還堅固耐用。這一切與現實的明顯反差對比,都讓孩子充滿探索好奇心。

    在這種強烈的求知慾的驅使下,他們會主動找尋答案,回到學校也對相關課程提起學習的興趣來。

    參觀明校

    一到假期,參觀北大,清華這些國內高等學府的人群排成長龍,普遍都是家長帶著孩子進行參觀。其意明顯,就是為孩子樹立擇校的目標與方向。

    透過孩子對明校的參觀,加深他們的認知,對全國頂尖學霸的零距離接觸感受他們的踏實、認真、謙卑的精神,同時也為孩子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參觀自然風貌

    透過對自然天成風景的參觀,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敬畏與探索之心。增強孩子對環境的保護意識。

    愛護環境,愛護地球,愛護我們共同的家,這些意識都會在旅遊中為孩子輔墊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9蛇女與89蛇男婚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