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泌尿男科醫生羅松濤

    痛風病程分期。

    一、無症狀高尿酸血癥期

    患者血尿酸濃度增高,但沒有關節炎導致的關節疼痛,稱為無症狀性高尿酸血癥。從血尿酸增高至症狀出現可長達數年至數十年,一般來說。尿酸水平越高,出現痛風的風險就越高,只有在發生關節炎時才稱為痛風。部分高尿酸血癥患者終生不出現症狀。

    二、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發作期)

    如果高尿酸血癥持續存在,未引起重視,就會進入痛風發作期,誘因包括暴飲暴食、過度勞累和應激狀態,常常突然起病,數個小時內就會出現受累關節的紅、腫、熱、痛活動受限。初次發作時多為單關節,隨後累及到多個關節。單側拇趾及第1蹠趾關節(拇趾和腳掌之間的關節)最常見,其餘依次為踝、膝、腕、指、肘。可伴有發熱、頭痛、白細胞升高等全身症狀。

    三、痛風發作間歇期

    痛風發作初期症狀持續數天至數週後自然緩解,不留後遺症,進入無症狀階段稱間歇期。如間歇期不降低血尿酸濃度到理想值(<300μmol/L或 <360μmol/L),隨著時間的推移,痛風發作次數會越來越頻繁,且疼痛持續時間更長,程度更加嚴重。一半以上的患者第一年以內會復發,僅極少數的病人終生只發作一次,因此,在此階段不應僥倖和麻痺,應該積極降低尿酸阻止痛風的發作。

    四、痛風石與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期

    如果早期透過藥物和飲食防止高尿酸血癥持續升高的患者可以避免進入這一期在此期的患者多見於沒有經治療或治療效果差的患者。長期的高尿酸血癥會形成尿酸結晶,沉積在軟骨、滑膜、肌腱和軟組織中,形成像芝麻大到雞蛋大黃白色痛風結節,叫痛風石。痛風石多見於耳廓和四肢的關節部位。隨著病程的延長,過多痛風石形成和痛風的反覆發作會導致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和畸形。病變到後期,間歇期縮短,疼痛日漸加劇,甚至發作之後不能完全緩解。

    五、腎臟病變

     1/3的痛風患者因反覆發作可累及腎臟,出現腎臟病變。引起腎臟病變的型別包括:

    1、尿酸性腎病由尿酸鹽在腎間質組織沉積所致。早期可僅表現為間歇性蛋白尿和鏡下血尿。隨病變進展,可出現腎臟濃縮功能受損、慢性腎功能不全和腎功能衰竭(尿毒症)。部分患者以尿酸性腎病為首發臨床表現。

    2、腎尿酸結石原發性痛風患者20%~25%出現腎尿酸結石。細小泥沙樣結石可隨尿液排出而無症狀,較大結石則可引起腎絞痛、血尿及尿路感染。腎尿酸結石可為部分患者的首發臨床表現。繼發性痛風中腫瘤播散或接受放化療的患者腎尿酸結石的發生率更高。

    3、急性腎功能衰竭大量尿酸鹽結晶阻塞尿路(腎小管、腎盂或輸尿管),患者突然出現少尿、甚至無尿,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

  • 2 # 天下無症

    痛風日常飲食構架

    一 多吃水果

    二 多吃蔬菜

    三 適度吃動植物蛋白

    四 少吃碳水化合物

  • 3 # 我眼中的健康

    看到這個問題,我相信,身邊好多人都被痛風困擾。

    首先,我們為什麼要區分痛風是急性期還是慢性期呢?

    因為在治療時候痛風急性期與無症狀期治療是有一定差別的。

    痛風是指單鈉尿素鹽沉積於骨關節、腎臟和皮下等部位,引發的急、慢性炎症和組織損失,與嘌呤代謝紊亂和尿酸排洩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屬於代謝性風溼病範疇。

    痛風的病理為---關節腔炎症。

    高尿酸血癥:男性和絕經後女性血尿酸>420umol/L,絕經期前女性>358umol/L。

    痛風有哪些分期呢?

    1.無症狀期:僅有高尿酸血癥,可終生無症狀,隨年齡增長,痛風的患病率增加;

    2.急性關節炎期:

    ①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關節劇痛,呈撕裂樣、刀割樣或咬噬樣,難忍受;數小時內出現受累關節的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②單側第1蹠趾關節最常見,其餘為趾、踝、膝、腕、指、肘關節;

    ④可伴高尿酸血癥,但部分患者急性發作時血尿酸水平正常;

    ⑤關節液或下痛風石抽吸物中發現雙摺光的針形尿酸鹽結晶是確診本病的依據;

    ⑥秋水仙鹼可以迅速解關節症狀;

    ⑦可有發熱等。常見的發病誘因有受寒、勞累、飲酒、高蛋白高嘌呤飲食、外傷手術、感染等。

    3.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期:

    痛風石是痛風的特徵性臨床表現,典型部位在耳廓,也常見於反覆發作的關節周圍,以及嘴、跟腱髕骨滑囊等處。外觀為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黃白色贅生物,表面菲薄,破潰後排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物經久不愈,但較少繼發感染。關節內大量沉積的痛風石可造成關節骨質破壞、關節周圍組織纖維化、繼發退行性改變等,臨床表現為持續關節腫痛、壓痛、畸形、關節功能障礙。

    4.腎臟病變:主要表現為痛風性腎病和尿酸性腎結石。

    如果出現特徵性關節炎表現、尿路結石、腎絞痛發作,伴高尿酸血癥應考慮痛風。

  • 4 # 神農日記

    痛風是因血尿酸水平過高導致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內而引發的一種疾病,沉積的結晶導致關節內和關節周圍出現疼痛性炎症發作的疾病。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飲食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痛風的發生呈逐年上升趨勢,也逐步趨年輕化,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同時痛風有分為急性痛風與慢性痛風,而且急性痛風又可以轉變為慢性痛風,下面分別從急性痛風與慢性痛風區別、發生痛風的誘發因素、如何及早發現痛風,以及如何預防痛風等方面來作答。

    對於痛風這種疾病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但是大家可能很少接觸過痛風。在臨床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患有痛風的患者,在我接診的患者中遇到過最小的痛風患者為26歲的小夥,其病情已經發展到了慢性痛風結石形成的前驅狀態了。如下圖所示就是為該患者關節腔內所抽出來的在形成痛風結石前驅狀態的白色液態物質,這還是我從事臨床工作以來第一次見到過的這種痛風患者,所以分享給大家。

    急性痛風與慢性痛風的區別

    如何區分急性痛風與慢性痛風,我們首先要從兩者所表現的症狀上來區分。那麼急性痛風與慢性痛風在症狀上有什麼區別呢?

    1、顧名思意,急性痛風就是發病比較急驟,發病比較突然。一般急性痛風在發作前往往沒有任何的症狀表現,通常在夜間是突然間的發作,患者會在睡夢中被突然間的痛醒,不能入睡。該階段的痛風症狀常表現為腳踝關節或腳指,手臂、手指關節處疼痛、腫脹、發紅,伴有劇烈疼痛。有60%的痛風患者第一次痛風發作的部位是在腳的第一大拇指蹠趾關節,或腳踝關節處。有時患者的症狀表現不僅僅在某一關節處,在關節周圍的組織還會出現紅腫、疼痛的表現,甚至有些患者還會出現關節周圍的組織出現強烈的壓痛感覺。如果急性痛風在得不到很好的有效治療或控制,後面如果不斷的復發,就會轉變為多關節炎,發展為慢性痛風。

    2、慢性痛風最典型的表現為痛風石、慢性關節炎、尿路結石及痛風性腎病。在這一時期往往是急性期關節炎由於沒有進行良好的治療,進入慢性期,引起骨質的侵蝕或者破壞,以及周圍軟組織關節發生僵硬、畸形等。痛風發生的部位是全身性的,比如可以發生於耳廓、拇指指關節、腕關節、膝關節、肘關節等。少數也可以出現在鼻軟骨、眼瞼主動脈和心瓣膜心肌等處,還有一些慢性痛風的患者表現為腎臟的病變,叫痛風性腎炎腎病,痛風性腎病最終可以出現腎功能不全。

    痛風發生的誘發因素有哪些?

    1、肥胖:生活飲食不合理,長期肥甘厚味或大魚大肉,容易造成營養過剩,導致體重超標,發生肥胖,而肥胖是發生痛風的一大誘因。有資料顯示大約有50%的肥胖者容易發生痛風,而痛風患者的平均體重超過標準體重17.8%,而且人體表面積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肥胖者減輕體重後,血尿酸水平可以下降。這說明長期攝入過多和體重超重與血尿酸水平的持續升高有關。

    2、飲酒:大量或者長期飲酒,或長期應酬的人群,尤其是大量飲用啤酒。因酒中含有乙醇,乙醇進入到體內,可以使人體代謝加快,使得尿酸產生增多,同時還會使體內的血液乳酸濃度增加,而乳酸具有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出。另外過度飲酒還可能會造成血酮症,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洩或者乙醇刺激體內嘌呤增加而引起尿酸生成量增多。

    3、高脂血症: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癥的人或高膽固醇血癥也比較容易患上痛風。在臨床中大約有75%~84%的痛風患者有高甘油三脂。這主要是因為高脂血症或高甘油三酯血癥與血尿酸增高具有相關性。高血脂通常是由於經常吃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同時又缺乏適當的運動而導致的,同時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含有的嘌呤物質也是比較多的,如果經常食用也會導致尿酸偏高。而痛風患者與個人飲食也有很大關係,通常患有痛風的人群喜歡高脂肪與高熱量的飲食,這也是導致痛風併發高脂血症的一個重要因素。反過來,高脂血症也會引發痛風。

    4、高尿酸血癥:高尿酸血癥是痛風最重要的生化基礎和最直接的病因。血尿酸水平的增高,痛風的患病率也會增高,也就是血尿酸水平越高發生痛風的機率也就越高。有研究證實血尿酸大於等於0.6mmol/L時痛風的發生率為30.5%,血尿酸小於0.42mmol/L時痛風的發生率僅為0.6%。同時高尿酸血癥的程度也與痛風的發作年齡密切相關,血尿酸小於0.42mmol/L時痛風發作的平均年齡為55歲,血尿酸大於等於0.52mmol/L時發作的平均年齡為39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血尿酸水平增高不一定就是容易造成痛風,只有尿酸鹽結晶沉澱在機體組織中造成機體組織損害才會出現痛風。還有少部分急性期痛風患者血尿酸也會維持在正常的範圍之內,所以說高尿酸血癥並不等於痛風,他只是誘發痛風的一個原因。

    5、飲食不合理:飲食不當也是痛風的病因,比如過多的食用動物內臟如動物肝臟、腎、腦、腸,魚蝦蟹;過多食用肉類,特別是牛羊肉,還有過多的食用豆製品如豆腐、豆奶、豆漿等等都會誘發痛風。這是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嘌呤,而尿酸是一種人體內嘌呤的代謝產物,當人體吃進去嘌呤成分高的食物,可以引起嘌呤代謝的異常,喝酒可能會導致尿酸增多,當人體尿酸增多以後就可能會引起痛風,導致痛風性關節炎等。

    6.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利尿劑、左旋多巴、乙醯丁醇、吡嗪醯胺、煙醯胺、環保素等藥物,還有某些疾病如腎功能衰竭或不全、高血壓病、酸中毒、等等都會使腎臟對機體內尿酸鹽的排除減少,容易造成尿酸鹽的積多從而易誘發痛風。

    如何及早的發現痛風?

    痛風的及早發現處理臨床表現的症狀諸如夜間或清晨突然出現的關節疼痛、紅腫、發熱、活動受限外,還需要進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來進一步明確。

    1.血尿酸的測定:成年男性血尿酸的值為150~380umol/L,女性為100~300umol/L,更年期後接近男性。

    2.尿尿酸測定:在限制含有嘌呤食物5天后,每日尿酸排出超過3.57mmol/L,可認為為尿酸生成增多。

    3.X線片檢查:通常在X線片上表現為早期關節內非對稱性腫脹,後期為受累關節可發現軟骨緣鄰近關節的骨質有圓形或不整齊的穿鑿樣透亮缺損區,系由尿酸鹽浸蝕骨質所致,這為痛風的X線特徵。

    4、CT與MRI的檢查:CT掃描受累部位可見不均勻的斑點狀痛風石影像,而MRI掃描表象的是MRI的T1與T2加權影象呈斑點狀低訊號。

    5.超聲檢查:B超檢查也是一個手段,透過超聲探查受累部位可以發現痛風結晶石或其他的情況。

    6、關節滑膜液活檢:可發現尿酸鹽結晶,具有診斷特異性。

    如何預防痛風?趙醫生給出了以下十點建議,僅供參考。

    1、對於肥胖者,首先要積極的控制體重,多運動或活動,禁止久坐或長期宅在家不運動等。

    2、科學合理的進行膳食,飲食上要少食動物內臟、魚類和含有嘌呤高的食物如牛羊肉、燒烤、菠菜、豆製品等,要做到膳食合理,營養搭配。

    3、積極預防高脂血症,飲食應清淡,低鹽低脂,平時多食富含維生素與纖維的蔬菜水果。

    4、杜絕過量飲酒,尤其是啤酒與海鮮不能或減少同時食用。

    5、適度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時避免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所產生的乳酸可抑制腎小管排洩尿酸而使血中尿酸升高,同時劇烈運動出汗增多容易使血容量下降導致腎臟排酸量下降而誘發痛風。

    6.積極治療或控制原發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7、合理用藥,不能濫用或亂用藥物。如果長期服用某種藥物應定期檢查血尿酸或肝腎功等。

    8、防止受累受寒,注意對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9、禁忌濃茶或濃咖啡,平時多飲水,充足飲水可以使尿酸或其他代謝物排出體內。

    10.如果發現關節在夜間或清晨有突然間的疼痛不適或體檢發現尿酸升高等情況要及時的就醫。

    總結:急性痛風發病比較突然,比較急驟,往往在夜間突然間的發作出現關節的疼痛、紅腫等不適。如果急性痛風得不到很好或有效的治療就會發展成為了慢性痛風,出現多發的關節腫脹、疼痛或痛風石、痛風性腎病等。同時導致或誘發痛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肥胖、大量飲酒、飲食的不合理、高尿酸血癥、服用某些藥物或者是某些疾病等等。在痛風的預防方面生活中我們應該要積極的控制誘發痛風的原發疾病,還應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不暴飲暴食,不大量飲酒,多參與體育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遠離痛風,減少痛風的發生或不發生,健康快樂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曲面屏的5G手機哪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