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農學谷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中國農業用水量需求較大,但在許多農村,仍沿用傳統的地面灌水技術,灌溉水的利用率極低,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那麼農作物灌溉如何節約用水呢?這裡於農民朋友分享幾招。

    一、掌握作物分水臨界期進行灌溉

    農作物在不同生育期間,對缺水的敏感程度不同,植物生理學上,把作物一生中對缺水最敏感,對產量影響最大的時期,稱為分水臨界期。不同作物分水臨界期完全不同,禾本科作物有兩個臨界期,即拔節初期至抽穗期和灌漿期至蠟熟末期。大豆的分水臨界期是,花芽分化至開花期,棉花的分水臨界期是花鈴期和盛花期,馬鈴薯的分水臨界期是開花至塊莖形成期,番茄的分水臨界期是結石至果實成熟期,瓜類的分水臨界期是開花至成熟期,向日葵的分水臨界期是花盤形成至開花期,果樹的分水臨界期是開花和果實生長的初期。生產上,在水源充足,灌溉條件較好的情況下,應及時滿足作物的水分需要,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水源不足時,應該首先保證作物臨界期的需要用水,以維持其正常的生長髮育。

    二、土壤合理深耕

    深耕一寸土,能耐十天汗。深耕土壤可以打破犁底層,增加透水性,加大蓄水量,並能促進根系下扎和擴大根系吸收範圍,提高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

    三、管灌或噴灌

    推廣灌溉新技術。使用管灌,利用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澆地靈活,澆水均勻,受土地不平影響較小。一般每次灌水量,可比透灌,減少三分之一。噴灌。噴灌是水流透過管道,噴頭等機械裝置,把有壓水噴射到空中,分分散成細小的水滴,降落到地面,達到補充土壤水分的目的。噴灌,可以按照作物生長不同階段的需水特點,隨時調整灌溉量,使得土壤水分經常保持在適合作物生長的範圍內,而且,不產生地面徑流和地下滲漏,一般比渠道灌溉節約用水百分之五十。

  • 2 # 手機使用者51470112018

    謝謝邀請!節約用水灌溉的問題在我們國家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國家是缺水的國家,而且中國又是農業大國,所以節約用水對中國的農業發展十分重要。說到節約用水我覺得要因地制宜。可以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採取不同的方法,比如說在乾旱缺水地區,種地時要用澆坑坐水種的辦法保證出苗還節水,苗期乾旱時要用打深井滴灌的辦法,即節水又保證苗的生長。山區半山區可採取引水膜下滴灌的方法。總之節水辦法很多,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辦法。

  • 3 # 愷易物聯網

    節水型農業就是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獲得最大的產量或者收益。它的基本要求就是採取最有效的節水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單位灌溉水量的農作物產量和產值。

    水肥一體化是被世界公認的迄今為止農業生產最為節水節肥的技術之一。

    它將灌溉和施肥融合到一起,具有明顯的資源節約、自動高效的優勢,從而被譽為現代農業的“一號技術”。

    水肥一體化技術有何優勢?

    水肥一體化利用管道灌溉系統,將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時進行灌溉與施肥,適時、適量地滿足農作物對水分和養分的需求,實現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

    相比傳統的大水漫灌,水肥一體化可以節水30%以上,省肥30%-50%,人工成本降低70%左右,水和肥料利用率可達90%以上。

    加之施肥速度變快,千畝面積的施肥可以在1天內完成,病蟲害傳播特別是隨水傳播的病害機率降低,從而提升作物產量和品質。

    愷易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系統,依託部署在種植現場的各種感測節點(環境溫溼度、土壤水分等),以及水肥一體化裝置和無線通訊網路,可實現萬畝農場一鍵管理、水肥一鍵灌溉、狀態實時知曉、作物生長全程記錄、異常預警等功能。

    透過對種植過程進行精細化管理,為農場主們帶來萬畝農場一手掌握、隨時隨地盡知農場事的便捷智控與高效管理新體驗。

    “一省水二省肥,三省農藥四省工,五省成本六增收,放水不用扛鋤頭。”無錫的藍莓明星種植戶小朱用這個順口溜表達了使用愷易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系統後內心的喜悅。

    他說:“和以前比,精準灌溉節水省力,都不用守在這裡,我用手機就能控制澆水,抽出的時間還能去學習怎麼種植新品種。”

    水肥一體化是大勢所趨。實現水分和養分的綜合協調和一體化管理,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對中國農業轉變發展方式,走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之路具有重要意義。

  • 4 # 雲種養

    節水灌溉

    節水灌溉(water-saving irrigation)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獲得最大的產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單位灌溉水量的農作物產量和產值的灌溉措施。

    主要措施有:渠道防滲、低壓管灌、噴灌、微灌和灌溉管理制度。

    歸納起來,目前在中國的灌溉型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噴灌技術:大田農作物機械化節水灌溉的主要技術,其研究方向是進一步節能及綜合利用。不同噴灌機型有各自的優缺點,要因地制宜綜合考慮。絞盤式噴灌機及管道移動式噴灌比較適合中國國情。

    (2)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認是一種最有發展前景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儘管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應用推廣速度 較慢,但隨著關鍵技術的解決,今後將會得到一定的發展。

    (3)地面灌溉:仍是當今世界占主導地位的灌水技術。隨著高效田間灌水技術的成熟,輸配水有低壓管道化方向發展的趨勢。

    節水灌溉的發展方向:

    節水綜合技術的開發利用,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徑,也是今後節水灌溉發展的方向。

    農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管理水平越來越高。應用專家系統、計算機網路技術、控制技術資源資料庫、模擬模型等技術的整合,達到時,空、量、質上的精確灌水,是今後攻關的重點。

    節水灌溉新技術:

    滴灌、膜下滴灌、中心支軸式噴灌、平移式噴灌、微噴灌等都是灌溉水利用係數較高的灌溉形式,其中滴灌、膜下滴灌在中國部分地區技術已成型。

  • 5 # E生態eco

    不請自來!看了前面各位的答案,告訴了大家核心答案:按需供水。

    然並卵!

    答案告訴你,沒有給你筆,請問你怎麼抄!沒有告訴大家實現方法的答案都是耍流氓!

    如何實現按需供水,才能達到節水的效果?!

    實現按需供水,首先需要了解你所種作物的需水規律,得知它的需水量,根據它的需求進行灌溉,即需要多少就給多少,不需要就不給。

    這裡注意一個問題:瞭解作物的需水規律後,需要結合作物不同生育期的農藝要求進行灌溉,比如說,果實膨大期,按照需求顯示它可能需要5方水,但靠譜的農藝師傅就知道,要灌到8方水,這樣才能保證果實的品質。

    那麼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獲取作物的需水量?

    作物需水量獲取

    作物需水量是在正常生育狀況和最佳水,肥條件下,作物整個生育期中,農田消耗於蒸散的水量。一般以可能蒸散量表示,即植株蒸騰量與株間土壤蒸發量之和,以毫米或立方米/畝計。作物需水量是一個理論值,作用是在實際作物耗水量發生之前告知人們理論上需要多少水。

    在沒有降雨,灌溉,地下水補充的條件下,土壤水分的減少主要由作物蒸發蒸騰導致,ET根系以上的土壤水分變化量則等於作物的日耗水量。

    將智慧土壤水分儀(以智墒土壤水分儀為例)安裝在作物旁邊,智墒透過對目標地土壤水分的動態監測,可獲知作物根系每天從土壤中吸收了多少毫米的水分。

    智墒自動選定根系以上的所有土層,對早,晚兩個時間點的水分值進行差值彙總計算,即為該日的作物日耗水量(降雨,灌溉除外)。

    如上圖典型作物水分曲線可以看出,8月9日0點開始至8月9日24點,10釐米土壤水分曲線呈下降趨勢,水分含量從25毫米降至23.5毫米,那麼該日該作物10釐米位置根系的耗水量為1.5毫米;這樣便可以得出作物的耗水量,即作物的需水量。

    作物不同發育期的需水量差別很大。一般在整個生育期中,前期小,中期達最高峰,後期又減少。作物的關鍵生育期,往往是需水臨界期。如禾穀類作物的孕穗期,對缺水最為敏感,此期缺水,對生長髮育極為不利,常造成大幅度減產。

    獲知作物不同生育期內需水量之後,還需要掌握作物根系生長狀況,從而獲得灌溉深度,把灌溉水送到作物需要的根系去;同時還需要結合合適的灌溉時間;也就是說在合適的時間將水灌溉到作物合適的地方。

    掌握灌溉時間,灌溉深度

    基於智墒上傳的土壤含水量資料,採用人工智慧ET根系深度識別,在È生態資料平臺中展示了自種植日期起始的一個生長週期的根系深度變化趨勢,同時將ET根系/分層耗水圖與YH圖結合,兩個圖的聯動變化展示了作物是否需要灌溉以及灌溉深度多少合適。

    智蘊每天上傳12/24組土壤分層含水量資料,如左圖YH圖中綠色曲線所示,1H / 2H時間間隔內的分層含水量變化量,可以認為是該時間間隔內作物根系的耗水量。耗水量的變化,是目前判斷根系是否存在的依據。

    左圖YH圖中表示當前土壤含水量的綠色線越靠近紅色線,表明作物正處於缺水脅迫,需要灌溉;如果綠色線長時間靠近藍色線,則表明作物存在水澇的危險根據YH圖綠色區域有效儲水量面積的變化,使用者可以掌握作物的灌溉時間。

    右圖ET根系分層耗水圖所展示的根系深度為目前該作物根系的實際生長深度,也是指導灌溉深度;但在現實土壤深度中,200cm處可能會有地下水補充,所以在實際的灌溉深度中,只需灌到耗水量的60%-80%即可。

    綜上,透過智慧土壤水分儀對目標作物的監測,獲得了該作物灌溉量,灌溉時間,灌溉深度,制定了科學合理的灌溉決策;根據作物的實際需求,將水輸送到作物最需要的地方,從根本上最大化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了,那必然是達到節水的效果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時候被同齡人孤立排擠過的人長大會不會留下心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