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小小倩

    之前我在英語機構工作的時候,後期我們開了少兒英語班,針對三歲以上的孩子,也就是幼兒園階段的小朋友。

    我們採用的方法主要是寓教於樂,以做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記住英語和單詞。

    幼兒園的小朋友,不需要學習寫英語,不需要會背單詞,只需要會說就可以。

    所以,幼兒園的小朋友一般透過有圖片的單詞卡,讓小朋友認圖片上的物體然後告訴他這個英語叫什麼。

    比如:蘋果 蘋果 Apple 小狗 小狗 Dog

    同時,小朋友在家或者出去玩的時候,見到什麼就和小朋友說那個東西的英語,次數多了,小朋友有記憶了,就可以採用簡單的提問,讓孩子回答。

    我們家月月兩歲半的時候,我帶她出去玩的時候就經常指著一些東西,教她。時間久了,她自己看見就會自己說。

    比如,在小區了看到花,我會告訴她:小花小花flower ,孩子都喜歡跟讀,時間久了她自己看到花就會說了。

    再比如出去坐飛機,我會教她飛機飛機plane

    等月月上幼兒園的時候,她已經可以說幾十個英語單詞和短句了。

    幼兒園時,月月開始說更多短句的英語時,我們就採用對話的方式,讓孩子覺得好玩又記憶深刻。

    現在月月上中班,我會經常說:媽媽現在英語不好了,因為媽媽沒去上學了,月月學了英語可以教教媽媽嗎?

    小孩子一般喜歡當老師呀醫生呀,所以她很願意教你的。在教的同時,她的記憶會更深刻。

    有些媽媽可能會說,我們不會英語怎麼辦?

    其實小朋友的英語比較簡單,學學就會,這就看我們懶不懶啦。

    我覺得不會也沒事,能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孩子看到媽媽也在學習,會受到很好的影響的。

    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英語吧!

  • 2 # 劉廣昌Coach

    孩子學英語,幾歲學比較好?孩子具體學啥?

    新東方劉廣昌老師,奉上淺見,一起幫孩子成長

  • 3 # 山外山人

    幼教英語,也就是啟蒙英語。很重要,但也很沒有被重視。

    說到幼教英語的方法,個人認為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個方法是: 圖片法,或者叫卡片法。

    因為小孩子還在成長階段,智力也是在一個慢慢形成的階段。導致他們對於稍微複雜的東西就不太明白。而圖片法或者卡片法,就是以最直觀,最簡單的方法讓小孩子認識,瞭解,熟悉。比如說我們教小朋友認識星星star這個單詞,那就先教小朋友剪一個星星,然後再教他們在上面寫上這個單詞,可以用各種顏色,各種圖案,各種線條。然後再教讀認識這個單詞。。。

    小朋友的智力發育還在形成階段,所以量要控制好。每天一個單詞就好。然後複習,手工製作,遊戲加在一起也差不多了。

    圖片,卡片,手工,遊戲,姿體結合在一起,讓小朋友快樂的學習,快樂的成長!

  • 4 # 手機使用者59186717141

    我覺得其實小孩子學英語就跟我們學中文一樣的,有專家指出,孩子在3-12歲是最佳學習英語的時候,那個時候孩子的記憶力和接受能力是最好的。

    孩子的天性是玩,如果能在玩耍中學習到是最合適了。孩子喜歡看動畫片,可以給他看英文的動畫片,孩子的好奇心強,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融入到英語中。前提是家長自己要懂英語,如果不懂,不要亂交,口音會教亂,影響很大。

    像明星的孩子為什麼英語這麼好,是因為有很好的學習環境,有好的老師教,當然那種學校不是一般家庭上的起的。你也可以選擇線上(我圖片中的),或許會更好。

  • 5 # 全職二胎媽媽育兒

    現在很多幼兒園都會教孩子一些英語,甚至有些幼兒園還有外教,可見,越來越好的幼兒園開始重視幼兒園的英語啟蒙。

    2到4歲是幼兒的語言敏感階段,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可以對孩子進行興趣啟蒙。一般的方法如下:

    多聽,選擇純正的英語兒歌,反覆聽,在家作為背景音樂聽。充分的磨耳朵。

    多看,選擇適合幼兒的繪本。有些繪本帶走點讀筆。

    利用閃卡。

    如果有條件,接觸外教是個不錯的方法。

  • 6 # 喬爸的教育LAB

    幼兒園英語的啟蒙方法,有兩個模組,一個是家庭教育的模組,老師的課程模組。這主要講講家庭教育方面的內容。

    家庭教育跟父母相關,個人結合自己兩個孩子以及新東方優秀學生的特點,英語好的學生,父母有兩個因素做得不錯。

    1. 陪伴閱讀:有的人會說,我英語不好怎麼辦?陪伴閱讀最關鍵的不是閱讀而是陪伴。英語不好可以用ipad,點讀筆各種方式來解決。尋找的過程都是費時費力,所以很多父母都放棄了而堅持下來的就成就了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英文的基本素養。

    2. 英文環境:我們把熊出沒拿掉。很多時候父母為了讓孩子不干擾到自己經常一個下午孩子浸泡在熊出沒的環境中。久而久之,沒有習慣自然就成了熊孩子。在語言環境中,家長注意影片的選擇,大廠家,經典永遠不為過。另外,控制電視時間20分鐘作為為宜,過猶不及看任何電影聽任何音樂都是一樣。喜歡不能變成沉迷,沉溺。

    孩子熱愛一件事情很簡單,所以選擇熱愛什麼,熱愛到什麼程度很重要。

  • 7 # 妮兒媽咪育兒

    1.多說、多說、多說 儘可能的多說

    日常的任何對話都是英語學習的好時機,吃飯、穿衣服、和寶寶一起做家務的時候,你都可以嘗試和寶寶英語對話——告訴他每樣東西的名稱、喊他起床、請他幫忙等等。

    2.適當“磨耳朵”

    關於磨耳朵有雖然有很多爭議,但毫無疑問的是,語言學習一定是建立在大量的聽力積累的基礎上的。

    每次帶小妞出去玩的時候,我就會隨時隨地的教些簡單的單詞,在她邊玩的時候邊學,這種方法還是挺有效的。

    3.讓寶寶“看到”英語

    平時在家裡我都會適當讓寶寶跟著電視學習,只要控制好寶寶觀看電視節目的時間,利用很多優秀的原版英文繪本、英語節目、情景動畫,例如《小豬佩奇》、《芝麻街》、《愛探險的朵拉》,都能讓寶寶愛上英語。

    4.用音樂開啟全腦

    語言和音樂都充滿了節奏和韻律,音樂能刺激全腦記憶的開發。所以英文兒歌的學習能讓寶寶印象深刻。比如《Down By The Station》、《The Wheels on the Bus》、《I am the Music Man》,都是好聽又朗朗上口的英文歌曲。

    還可以報些輔導班,我報了一個網上的輔導班,挺好的,自己學習了之後教孩子,跟著她一起進步。

  • 8 # 小樟樹媽咪

    我兒子是3歲以後開始啟蒙的,英語啟蒙方法五花八門,關鍵是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我在孩子英語啟蒙的路上走了不少彎路,下面分享一些我覺得不錯的方法:

    1.英語兒歌啟蒙

    我相信英語兒歌啟蒙都被推爛,但我們要如何有效輸入呢!可理解性,孩子要在理解90%以上,才達到有效輸入。建議父母陪同孩子一起聽,然後加上一些肢體動作幫助孩子理解歌曲內容。例如我和孩子聽一首英文歌的時候,有eating sugar,open your mouth;剛好他正在吃蘋果,我就改eating apple,open your mouth,孩子非常喜歡,然後哈哈大笑,這樣也加深對這首歌的理解。

    2.理解文化背景。在孩子讀各種型別的繪本的時候,如果孩子對某類事物有深入瞭解,可能對次類繪本更感興趣。每次和孩子讀繪本前,我都會和他查次主題的相關知識,再讀繪本,孩子就不會出現排斥英文繪本。

    3.多看看外面世界。我暑假就帶孩子去旅遊一趟,他接觸了不同語言環境,回來主動要求讀英語繪本。不同語言環境,有助於孩子對英語的興趣。

  • 9 # 做老師的二孩兒媽媽

    幼兒園英語啟蒙應該有很多的方法,對於幼兒園老師和家長應該是根據自己幼兒園和孩子自身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

    第一:最好的方法當然是給孩子創造一個類似母語的環境。在孩子游戲的過程當中和老師的互動用英文進行互動,這倆孩子是在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況下學習英語。當然,如果這個過程老師是英語,作為母語的外教應該更好,因為這樣孩子會學到比較地道的發音。

    其次,在不具備這種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給孩子提供有規律的英文課。當然,我認為英文課上不應該像學校一樣,孩子坐在那,老師講課也應該是以一個孩子和老師的互動以英文的方式溝通來進行。

    作為老師要有效的利用英語學習的資源,我個人認為最好的資源就是英文原版的動畫片,因為在英語國家有很多低幼的動畫片。不僅內容引人入勝,語言的使用也非常適合低幼兒童,那麼對於英文不是母語的孩子作為英語啟蒙我認為也是非常合適的。所以如果說幼兒園可以不定期的組織小朋友一起看一看英文動畫,也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10 # 昱昕媽日記

    幼兒園時期,的確實孩子啟蒙英語的好時期。下面說說我個人的一些觀點。

    幼兒園時期的寶寶,在3-6歲,正是第二外語的啟蒙最佳時期,這時候的孩子對第一母語已經基本可以表達清晰,正式接收第二外語的最佳時期。

    下面提供幾種方法:

    1,聽,儘量每天固定時間,週期性的收聽英文音訊,比如廖彩杏的方法,每週聽三本書,每天分早中晚聽至少三遍,一週下來每本書都聽了21遍,孩子會比較熟悉。

    把聽放在第一位,是因為聽對於孩子學習第二外語來說相當的重要,只有大量的輸入在不久的將來才會有輸出,這個過程也許很久,有的孩子需要兩三年的時間,這個過程也許不算長,有的孩子需要半年就可以脫口而出一兩個短語,或者簡單的句子。這個要因人而異,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拿著一把尺子去衡量自己的孩子,學習語言需要一個漫長的輸入過程。一定要耐心,耐心,再耐心。

    2,看,動畫和繪本。對於大一點的小朋友,每天可以看20-30分鐘英文動畫片。家長可以把動畫片音訊提取出來反覆播放給孩子聽,看動畫的好處就是了解一下語言環境下的運用。對孩子瞭解如果運用這門語言很有幫助。有一些經典動畫片,還會有配套的繪本,孩子們可以在看過動畫片之後,結合繪本聽音訊,目前有一寫英文繪本的書籍,也都有配套的音訊,

    3,說,在透過漫長的聽,看等輸入之後,孩子會在不經意間突然就冒出一兩句話,或者一兩個片語。爸爸媽媽聽到的時候,一定要及時鼓勵寶寶,鼓勵他們繼續聽和看,但是這時候千萬不要讓寶寶反覆表演,這時候爸爸媽媽一定要忍住。要冷靜。孩子需要平穩上升,這時候家長可以做的是加大孩子聽的量,看的繪本的量也可以增加。點影片的時間不建議加長。不利於孩子視力發育。

    對於幼兒園時期的寶寶,我的個人建議就是,多聽音訊,多看繪本,少看影片,孩子偶爾說的時候可以及時給予表揚。經過幼兒園三年的積累等到孩子入學時,基本可以順利學習自然拼讀了,到那時,孩子就可以逐漸過渡到讀和寫了。學習語言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家長們千萬不要著急。

  • 11 # 陪伴成長

    1. 聽英語兒歌。

    播放兒歌注意聲音不要太大,做個背景音就好,播放時間在10-20分鐘內。雖然孩子們可能還不明白聽到的是什麼,但他們對聲音的記憶確是十分驚人的。

    2. 聽英文繪本。

    只聽英語兒歌不能幫助寶寶習得語言,但聽讀英文繪本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因為聽讀的過程需要互動,需要在聲音和形象間建立聯絡。聽看英語繪本和聽英文兒歌可以同步進行。

  • 12 # 英語小熊

    各個階段有各個階段的學習重點,不太一樣! 12歲之前就是語言學習的黃金期,12歲之前的所有語言都會被當成母語來學習!

    要把握幾個階段 0-2歲的語言靜默期,最重要的是聽聲音訊號,聽英文兒歌、英語韻文,完成大量輸入。

    2-4歲的階段,解決聲音訊號極其意義之間的對應,透過看英文動畫片就能解決!

    4歲以上就要進入閱讀階段,不能只聽一種材料,看一些動畫片,4歲以上的孩子來說,閱讀是學習第二語言的最好辦法,沒有之一。這三個階段把握好了,少兒英語學習的問題就引刃而解了!

  • 13 # 動聽有聲

    多看分級繪本,多聽適合的英文動畫。海尼曼,牛津閱讀樹,raz-kids等。強烈推薦一個APP,khan academy kids。

  • 14 # 奇度青少兒英語

    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杜絕中文,直接使用圖片、繪本啟蒙!

    像我們現在說出蘋果兩個字,自覺就會想到蘋果圖案。

    但當我們想到單詞Apple時,卻要反應成中文蘋果,再轉變到蘋果圖案,中間要經過一道英文翻譯。

    這其中的原因,就是我們中文使用中文時是母語思維,而使用英文時是第二語言思維。

    這不僅僅會導致我們反應過慢,而且在後天的運用中,很難直接將英文說出口。

    但是現在孩子還小,還沒有將中文根深蒂固的當成中文,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使用圖片培養孩子英文,讓孩子從小養成中文、英語雙母語思維,才能真正的幫孩子打下英語學習基礎。

  • 15 # 黃黃66336

    英語是一種語言,是交流工具,孩子越早啟蒙越好。我家的寶寶是剛上幼兒園時三歲三個月,我給他報了個英語培訓班,每週兩次課,孩子挺喜歡上,從那時一直到上小學,我們一直沒有停過他的英語班,回到家裡就用培訓班的課件給他磨耳朵,他的英語發音很標準,而且性格變得很大膽Sunny,敢說能說英語,我感覺我的目的達到了。現在很多幼兒園都有英語課,但是孩子比較多,能發言的機會比較少,同時幼兒園沒有專門的課程體系,孩子學的效果不是很好。同時,現在也有線上培訓,我給我家孩子試過,他比較調皮,喜歡和老師課堂互動,專注時間少,效果沒有線下的好。如果寶貝專注時間能達到二十五分鐘左右,同時比較喜歡安靜,也可以給寶貝嘗試下線上培訓。家長如果英語發音不好的話,不要去教孩子,一旦語音形成再糾正比較麻煩。可以多給孩子看點英文版的動畫片,多聽歌曲,讓孩子在日常自然中習得英語。

  • 16 # 滿天星媽媽

    英語作為一種需要其實是越早接觸越好。我家大寶在剛開始一歲半牙牙學語的時候我就是漢語和英語一起說的,針對一個東西,我會用漢語說一遍,然後在告訴他英語怎麼說,有可能權威人士會覺得這樣很笨的方法,但是的確收效不錯,他在兩歲的時候詞彙量就在300個左右,當然這個詞彙量僅限名詞性質的居多,像動物,食物,顏色,數字,物品,等等這一類的。

    在他大一點能更好的進行情緒表達和語句表達時,我就開始刻意的讓他去說句子讓他學會用他知道的這些詞。在入園之前,我給他報了一個英語班,他在裡面很有成就感,很開心的學習而且沒有任何壓力,所以特別有興趣。在家裡的時候從小我就給他聽英語兒歌磨耳朵,每天堅持英語繪本的閱讀,現在會給他自己安排時間看一些英語app,還會跟他比賽看誰讀的好(當然媽媽必須要放水才能讓他有信心)。

    我本人不太主張低幼階段就上一些線上的課程,這樣一方面會讓孩子沒辦法感受集體課堂氛圍,另一方面,小孩子自控力差,會養成對電腦的依賴,對視力也不好。目前我家大寶剛幼兒園小班,經測試英語水平達到了母語為英語國家的小朋友幼兒園水平,發音也很標準,希望繼續保持吧。

  • 17 # 源源寶媽

    語言能力是在主動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同時還強調“幼兒語言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透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充套件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

    那麼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引導幼兒接觸英語?怎樣讓幼兒掌握英語並促進他們的語言發展呢?

    1、環境薰陶法

    研究表明,幼兒的語言學習是在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作用中發展起來的,幼兒要透過主動積極的與周圍環境中的語言和非語言資訊、材料互動作用來發展他們的語言。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彼得·克萊恩說:“兒童與生俱來的智慧,使他們不需要別人的指導,就能將聽到的聲調、詞彙組成文法複雜的句型,他們需要的只是去聽並且練習說出來。”很顯然,最有效的語言學習是在一定的環境中自然而然的耳濡目染。因此,為幼兒創設一個模擬的充滿英語的環境是至關重要的。

    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人際交往環境。英語物質環境的創設是指活動室的環境佈置、玩具材料的提供應與國外英語幼兒的活動環境相同或相似,應與 幼兒當前的英語學習內容相聯絡。人際交往環境是指教師在組織幼兒的日常生活和正式學習英語活動以及教師之間對話時應儘量使用英語,給幼兒提供更多的接觸、模仿、內化英語的機會。

    在生活環境中,我們充分利用幼兒的各種生活經驗,為幼兒提供運用語言的機會。幼兒在自然、和諧、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不需要一問一答,教師鼓勵幼兒說出來,和幼兒處於平等的地位,並參與他們的談話,抓住孩子們某種生活體驗或興趣點作為切入口,將英語生活情境貫穿幼兒一日生活中,不斷用雙語與他們交流,使幼兒做到在生活情境中自如地運用英語,這樣,幼兒學英語是自然的、無意識的潛移默化的習得過程,而且是無壓力、無負擔的,孩子們漸漸地感到雙語交流的樂趣。

    2、形象直觀法

    誇美紐斯曾說:“在可能的範圍內,一切事物都應該儘量放到感官跟前。”根據幼兒認知發展具體形象的特點,我們把教育內容以最直觀、最生動的方式呈現給幼兒, ,讓其直接作用於幼兒各種感官,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使具體感知與英語發音相結合,在語音和所表達的事物之間建立起直接聯絡,以減少幼兒掌握抽象語言的困難,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我們針對幼兒的有意注意、堅持性及自制力發展較差的特點,製作了很多色彩鮮豔、外形誇張、可活動的直觀形象的教具。這些教具不僅形象逼真、幼兒易於理解、接受、有助於記憶,而且適合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幼兒參與英語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增強了求知慾。另外我們利用電視、電腦等現代媒體輔助教學,給幼兒以生動、形象、逼真的感官刺激,使幼兒滿懷濃厚的情趣去接觸語言符號,接受英語教育。

    3、情緒激勵法

    為了幫助幼兒形成英語的思維,在雙語活動中,是儘量不說漢語的。這對於剛剛接觸英語的幼兒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此,為了幫助幼兒理解、接受教學內容,教師要用誇張的表情、動作,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帶動幼兒,讓幼兒藉助教師的動作和表情以及當時的情境來理解老師說的英語,以保證英語識記的穩定性。

    這一方法對教師的要求較高,需要教師有投入的情緒、誇張形象的表演、細膩的感情,用自己的誇張表現去刺激幼兒的感受,引起他們的共鳴,從而真正理解英語的內涵,準確表達。

    4、音樂感染法

    音樂沒有國界,沒有人能拒絕音樂的魅力。大人是這樣,孩子更是這樣。聽到音樂,孩子們會流露出快樂的表情;聽到音樂,孩子們會不由自主地手足舞蹈;聽到音樂,孩子們會情不自禁地模仿學唱。以音樂為中介,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英語並不難,英語是可以“唱”會的。

    在音樂的陪伴下,幼兒很自然地張開自己的小嘴,模仿學唱,對他們來說,學習英語已不可怕,而是一件快樂而美妙的事情。當熟悉的旋律響起的時候,熟練的英文從孩子們的嘴裡脫口而出。

    5、全身反應法

    美國加里福尼亞聖何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創立了一種學習語言的方法—全身反應法。它是透過語言與行為的協調來教語言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充分利用了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讓孩子先用身體做出反應,而後再學會用語言進行反應。“聽—做動作”是全身反應法的最明顯的特徵。我們在學習運用這種方法的基礎上又加以拓展,即“做動作—說”。讓幼兒邊做動作邊說,用動作幫助幼兒理解語言。幼兒喜歡邊反覆做動作,邊說出單詞句型,不知不覺中便掌握了所學的知識。

    6、遊戲習得法

    “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之中”是《幼兒園工作規程》中的一個基本思想。遊戲是兒童學習的基本方式和獲得發展的最佳途徑。遊戲給予快樂,由內在動機引發,是相對自由的。兒童對遊戲非常感興趣,他們離不開遊戲。雙語教育也不例外,也要藉助於遊戲情境來激發幼兒學習雙語的興趣。從而使幼兒嚮往雙語學習,覺得雙語學習是快樂的。我們在探索中儘量使幼兒園英語活動形式遊戲化,使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學得輕鬆、活潑,發揮出幼兒學習的內在動力和智慧潛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號是不是越用越不能輕易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