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零零漆Qi
-
2 # 五嶽掩赤城
先是注意區分手下,一種是下屬,只是官職上是你下屬,合則來,不合則去。另一種是類似家臣,其效忠於你個人,往往你是他的恩主或者舉主,其通常稱呼你為“主公”。
這種報效是一種宣誓,漢代古風猶存,非常重視名節,一諾輕生死,一諾重千城。當時的世風就是,他們可以對你的邀請不聞不問,但一旦決定出仕於你,就絕不輕言背棄。除非你失德,違背其價值觀,否則絕不輕言背棄,這類事蹟在兩漢三國時期層出不窮,整個社會輿論走向都鼓勵積極報恩。
比如公孫瓚,當年他的恩主太守犯事被髮配交州日南,從北京發配到廣西,公孫瓚就辭官一路假扮充當護衛,這一事蹟受到大家一致好評,馬上被舉為孝廉。
還有就是許貢的三個門客,在許貢被孫策絞殺後,為思報仇,決死射殺了孫策這個江東小霸王。
所以,當劉備失利後,那些願意跟他繼續流浪的人,實際上就是已經在心裡對劉備宣誓效忠的人。
其次,劉備個人魅力很強。劉備自身出身微末,其待人接物姿態非常低,不問出處,都可以禮賢下士,一視同仁。
其出任平原令時,縣中一大族劉平看不起劉備,恥為其下,請了個刺客去刺殺劉備,但刺客求見劉備時,劉備還熱情的招待對方,最後刺客不忍下手,據實相告。
劉備還非常善於識人用人,平衡手下。曹操手下文以潁川,武以譙沛這兩大集團為主,輔以其他。袁紹就老夥計豫州派和最大地盤的冀州派矛盾弄不好,最後玩爆了。但劉備真的不簡單,手下有涿郡老夥計、公孫瓚那邊過來的幽州朋友、徐州跟過來的、汝南跟過來的。直到官渡之戰後,佔據荊州,才開始系統的收攏荊州人才,形成荊州派,到佔據益州後,又有益州派。那麼多團體都能其樂融融,共舟共濟,很不簡單。要知道,劉備死後,諸葛亮就駕馭不了,只能搞荊州派壓益州派。
-
3 # 理寬師兄
說的好像,沒人追隨曹操一樣。
曹操不服,曹操說:我手下武將稱得上,上將的成千上萬。謀士多的數也數不清。
劉備問諸葛亮,諸葛亮說,曹操確實號稱百萬雄師。我等只有五虎上將。怎麼敵的過。
劉備說:趕緊找丈母孃借兵去,所以派諸葛亮前去,舌戰群儒。
劉備找大舅哥借兵
-
4 # 我要嘗試一下
在當時人的潛意識裡,他們時大漢的臣民,要忠於大漢,而大漢已經病入膏肓,急需有人來整治。這個人會是誰呢?有這樣一個人嗎?大家不知道,只是茫然的等待。
劉備說自己是漢室宗親,且得到了漢獻帝的認可,漢獻帝還稱他為皇叔呢。劉備以興復漢室為己任,他的出現無疑給了那些在黑暗中行走,整日憂心國家局勢的漢朝忠臣們以希望!
這面旗幟真的很有號召力,很快劉備身邊就聚集了一幫文人武將,他們為他出謀劃策,為他東征西戰,不辭辛苦,不求回報,因為他們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標,那就是扶助弱漢!
劉備本人為此不惜拋妻棄子,各處奔波尋求資助,他從來不為自己謀求任何舒適的生活,哪怕被曹操長坂坡掠走了女兒,被曹操攆的無處安身,仁義之名已傳播四海,人們自發地心甘情願地聽他指揮,幫他興復漢室!
所以你看,他都沒路走了,十多萬老百姓都願意跟他走,他老婆孩子可以不顧,但是這些自願跟他一起走的老百姓卻不能不顧,於是劉備攜民渡江,感動了多少人啊!
他的仁義的名聲更加響亮,投奔他的仁人志士更多了,這種勢頭都快像個帝王了,所以他一定會成為帝王,那也正是他的目標,至於忠不忠漢,只有他自己知道。
那些忠於他的人們都以為他是最忠於漢朝的了,所以就是他稱帝也沒人怪他,反而會找出許多理由為他開脫,說他是忠於漢朝的,他們也是自我安慰自我麻醉罷了?!
-
5 # 亢奮的韭菜
劉備起先信奉得民心者得天下,再加上後來劉皇叔的稱號以扶漢之名 最主要是跟隨劉備的大多數自認為不凡的人物 自己腦補
-
6 # 心不用則不痛1
如果只能用一個詞形容劉備,我想說:遊俠。彼時司馬遷有言:
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在時人看來,劉備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世說新語》有:
曹公問裴潛曰:“卿昔與劉備共在荊州,卿以備才如何?”潛曰:“使居中國,能亂人,不能為治;若乘邊守險,足為一方之主。”
對於中原士人而言,劉備所為並不合於他們的正義。這是一個士家大族興起的時代,他們的家法、他們的倫理將在之後興盛近千年。荀彧寧可為以漢臣而死,也不會想到他本可以成為漢室復興的股肱。劉備並不屬於此時士人、大族的世界。在裴潛眼中、在南朝名士的世界裡,劉備這樣的遊俠只能去守邊疆而已。於是就不難理解曹植的名作,《白馬篇》: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的詩裡有漢樂府的敘事傳統,也有中原人對燕趙俠士一以貫之的想象。遊俠的世界在邊境,遊俠的使命是去與蠻夷搏鬥。事實上,這不僅是名流的想象,這也是遊俠間的自我認同與自我標榜。再讀《英雄記》,便有別一種明晰:無論對於中州名士裴潛,還是赳赳武夫呂布,劉備都有同一個形象:“邊地人”。劉備是涿郡人,古燕地,張飛亦然,故有“燕人張飛”之稱。呂布是幷州五原人,古趙國分野。呂布初見劉備,就知道他們是一種人,是一種燕趙古風浸潤下的俠。事實上,關羽初見劉備時恐怕也是如此。劉備是遊俠世界的領袖。正因為此,無論他多麼落魄,都會有同樣重義輕生的古風之士追隨他。中原從來不乏豪俠之士。而事實上,俠的精神,浸透著他早年的社交網路。公孫瓚是劉備早年的恩主。公孫瓚是另一個當世的遊俠,他不僅不容於士人的世界,他還憎惡士人,他寧可用商販傭兒出任官吏,也不願意任用士人。陳登是他的知己。但世人說:“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陳登的豪俠之氣讓他在士人的世界中成了一個另類,但對於劉備來說,這恰恰是他的可交之處。徐庶是劉備第一個謀士。而我們恰恰知道,此時的謀士徐庶正是那個當年短刀快馬、怒殺仇人的少年。徐庶的俠氣,與劉關張不謀而後。但陳登與徐庶,畢竟是士人世界中的人物。他們的行事,不能只追求自己的快意。他們和家族捆綁在一起,和另一種倫理與價值捆綁在一起——無論他們曾經放達,無論他們與劉備之間有怎一種意氣相投,他們不可能拋家棄子,追隨劉備闖蕩江湖。好在,徐庶開啟了劉備團隊新的時代。在這個亦士亦俠的人物之後,劉備的北方遊俠團隊和荊州計程車人團
-
7 # Tchanshilam
與其說劉備落魄,不如說他前期一直都不顯眼。
東漢末年全華人口頂多不超過5000萬,這5000萬人分佈到那麼廣大的地區,可見每個地方人都不多人。不多有個好處,就是稍微有點能耐或鬧出點動靜就很多人知道。不管劉備小時候是不是有大志,但他好動不喜靜,然後又不是混混,這很容易惹人注意和稱讚。所以他能師從盧植是有基礎的。只要師從盧植了,就相當於是高階知識分子了,自然也就不愁去處了。
不過劉備顯然不是那種只追求好去處的人,所以跟公孫瓚沒多久就想辦法自己獨立了。從此時一直到他入主西川,基本一直都是流浪狀態。不過他的流浪可不是如喪家之犬,而是把自己的雪球越滾越大。
他是怎麼越滾越大的呢?一是地盤。劉備跟人從來不做幕僚,都會獨立負責一塊地盤。甭管地盤大小,有地盤就有財富,有財富就能養人,所以他首先是有經濟基礎薅一堆人在身邊。二是策略。除了搶西川,劉備幾乎沒有強取豪奪過別人的地盤、財富和人才,所以別人對他還比較放心。即便是把他當槍使,也好過老被人猜忌。三是路線。劉備從來沒有提出過很激烈的政治路線或主張,都是順勢而為,基本沒有做過出頭鳥。同期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就老被人罵成賊,袁術妄自稱帝死得最慘,孫堅強烈地據江東以裂土結果被多家諸侯圍獵而亡。同時劉備還很積極地尋找與皇室對接的機會,被稱皇叔就是成果,其政治影響力也因此大增。
但是,他的這種低調狀態也有兩個問題,第一是沒有穩定的地盤,這個確實很要命,因為這樣很難形成穩定得勢力並不斷做大。第二是隨著各路諸侯都被曹操搞定,他已經不可能再低調下去了,因為最後就剩他和東吳孫權是大麻煩了(張魯劉璋等人均不足慮)。這就是赤壁之戰的大背景。可能有人會想為什麼赤壁之戰之前劉備那麼弱,為何孫權還要聯合他。其實這是個三方遊戲。當曹操和孫權搏命時,他劉備那幾萬人馬幾乎可以決定誰勝誰敗,因為他在暗處可以隨時捅兩家刀子而兩家難有招架之力。所以兩家其實都有爭取他的必要。只是曹操志在統一,劉備知道即使暫時可以與孟德合作,合作完了自己也會被以各種形式被曹操滅掉。但孫權不一樣,孫權只是想保有自己的地盤,並無統一疆土的訴求,所以他跟孫權合作不用擔心自己事後被滅。這就是孫劉兩家能聯盟的原因。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敗曹操、搶西川、爭漢中。這個時候劉備的節奏就和之前不一樣了,因為形勢不同了。
-
8 # 此人推出頭調
我個人的想法一共有一下幾點:
1、對於劉備的認識大家似乎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比較大,所以大家一直覺得劉備很落魄,而且走到那都有人跟隨,其實這都是作者把劉備當成正面影響來寫的緣故我個人覺得,縱觀劉備前期的這些經歷,劉備並不落魄,而是比較平穩,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上去的!
2、首先,我們說一下年少時的劉備,這段時期的劉備雖然家境貧寒,但並不落魄,甚至可以說這是劉備運氣最好的時候,大家想一想,劉備家裡窮從哪來的讀書呢!自然是有一個好叔叔無常的資助,甚至遭到了老婆的反對,理由是整個家族就劉備看起來有點出息,大家看看這是什麼樣的人家族擔當,也許家庭並不什麼樣,但是從沒忘記復興家族的責任!
看到這裡有人覺得我說的重點是運氣好,其實不是,重點是劉備家有良好的家風,父親是孝廉,連叔叔都深明大義,從這樣家庭環境出去的孩子,在品質上就差不了!
3、劉備的人格品質確實給他帶來了很多好事,比如他去投靠公孫瓚,公孫瓚看他忠厚老實非常信任他,與此同時他也結交了不少俠義之士!大家看到劉備這當官的沒有什麼架子而且勤政愛民,所以不管他在哪做官大家都很支援他。
4、可是大家看看劉備,沒見他在一個地方安穩過,這一榔頭那一榔頭的感覺一直在漂泊居無定所,其實不然,這個階段的劉備其實一直在升官,這時天下雖然打亂,但還是有人在指揮的,劉備其實每次都是奉命前行的!
5、不得不說劉備的保密工作做的確實可以,直到劉備公然站出來和曹操叫板,曹操才發現劉備確實是個狠人!
綜上所述:其實劉備一直在悄悄發現自己的勢力,有識之士也是慢慢看到劉備實力的壯大才去依附他的,另外再加上他宅心仁厚的自己劉皇叔匡扶正義的加持,光環可謂耀眼到令人發暈!
所以大家也要切記,仁者無敵;偷奸耍滑玩小心眼雖然能得到一點利益,但並不長久,做人一定要正派
-
9 # 讀書芽聊情感
讀書芽,來回答。
創業初期,劉備草根一個,要錢沒錢要隊伍沒隊伍,為什麼就是有人願意追隨?
三位雄主中,他是起點最低的一個——曾和母親一起織蓆販履。曹操是個官二代,祖上為官,父親變賣家業鼎力支援他創立事業。孫權是江東有名的大戶子女,其父兄為他早早打下基業。唯有劉備,一窮二白。但是後來,他身邊擁躉了一大批文人武士,誓死追隨。
為何劉備不管多落魄都有人跟隨?綜合分析,有這麼幾個原因。
丨精神引領,統一思想。
東漢未年,當朝暴政加上天災,民不聊生,天下大亂。國不國,家不家。人如困獸鬥,度過今日,不知明日……
在這樣一種狀態下,出現一個漢室之後,且胸存大志的男子,無疑如真神降臨。不管他的身世如何,他就是國之希望,靈魂寄託。
“匡扶漢室,一統天下”!劉備的雄心壯志,喚起眾熱血志士的擁護與追隨。這一如行動綱領,統一思想,牢牢把握方向。
丨聚合人心,攻心為上 。
無錢無人拉不到隊伍,怎麼辦?找合夥人!諸葛亮、張飛、關羽走到一起,是靠“志同道合”,其實更是說明劉備具備個人魅力。能把本來有美妻有飯吃,家庭條件還不錯的人拉過來一起闖事業,這也說明劉備的說服能力是很強的。張飛就把自己的家產貢獻出來幫劉備召募兵勇。
劉備少時,便有長者看出他與眾不同。他與同學也是同宗劉德然還有遼西公孫瓚一起在盧植手下讀書時,劉德然的父親元起常常資助他。元起給劉備的錢和自己兒子一樣多,元起妻子不大高興。元起說“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
漢靈帝末期,黃巾軍起義爆發。劉備由於本人說話少善於謙讓,結交不少商販,有很多人都願意資助他招攬隊伍。爾後因討伐黃巾軍有功,朝廷封賞縣尉(相當於公安局長)。後來,因為痛扁督郵(類似於檢察官)棄官。
但這並沒有結束。人心聚合,不僅靠人格魅力,更因真情實意。
與張飛關羽,同吃同睡,情如兄弟;於諸葛亮,放下身段,三顧茅廬,誠摯相邀。
雖然有人說劉備的情深意重,有表演的成分,也說是一種手段,但在一無所有的當時,劉備就是用這種方式為自己贏得人心以至於民心。
據說在兼任平原相時,劉備手下有一個叫劉平的派刺客去殺他。結果,刺客見到他後,不忍心下手,反而把自己來行刺的前因後果都告訴了他。劉備得人心到這種地步,是不是令人感嘆。
丨倚仗強者,資源擴張
倚仗實力!每一次投靠,都不是為做“跟班”,而是不顯露自己,謙遜做人,贏得擁護與賞識。
這有點類似於剛參加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是,只要能從中學習,自身能力得到提升,後期的發展上到一定高度,收入得到提升自然不是太難。
在闖蕩過程中,劉備數易其主。每一次都能為自己積攢資源,充實實力。一旦發現情勢不對,果斷離開,不輕易戀戰。其實從這點可以看出來,讀書芽認為,他是很理性的一個人,不會無謂的情深意重、兒女情長。消耗自己的事情是不會主動去幹的。
在他的價值觀裡,生存大於一切。其實這跟他的實際情況相符。如果沒有這樣的理念,別說事業做大,就是自身能否生存下來,都是個問題。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有點類似這個道理。雖然沒有本錢,慢慢積累,一切都會有。
從討伐黃巾軍到任平原相,中間不斷積累兵力,手裡有了一點點小商小販還有流民組成的隊伍。曹操出兵征伐徐州時,劉備出手救下徐州牧。徐州牧陶謙把四千丹楊兵(歷史上以勇猛著稱)交給劉備,加上前面已經積累的數千人,可能是七八千不到一萬人。
接下來,劉備又得到一個人賞識。他叫陳登,下邳人,為前徐州牧陶謙所提拔。在他的主張下,劉備再三推辭後,出任徐州牧,並接管徐州步兵騎兵十萬餘人。之後又不斷拉人進來,隊伍進一步擴大。之後歸順曹操,曹操也給加撥了一些兵力,後面越發得到厚愛……至於後來二人如何反目,那就是後話了。
實力越來越強,這一切看得是不是血脈賁張!
思想統領,聚合人心,實力擴張,外加識人 善任,等等這些,“匡扶漢室”這一理想,實現大有希望!這樣,劉備身邊能夠聚攏各種各樣的人才,並誓死追隨,也就不足為怪了。
回覆列表
因為劉備有仁愛之心,萬民擁戴。火燒新野後,老百姓都跟隨他出城逃跑,劉備本可以帶著兵將逃跑,但為了百姓,不得不放慢行軍速度。老百姓和士兵都很感動,因此傳出仁德美名,再一個,劉備愛才,也善於用人,因此手下猛將很多,後呂布時代,最厲害的五虎大將都在他賬下。謀士有孔明、龐統、法正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