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鄜延路節度使李
安史之亂平定之後,唐朝面臨著以下一個問題,人口、藩鎮、宦官、外部威脅等等方面。
首先是人口方面安史之亂之前的一百多年間,唐朝人口一直是不斷增長的。經過隋末戰亂,唐朝建立時天下戶數只有二百多萬。此後隨著社會的安定,人口逐漸增長。至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達到高峰。天寶十三載(754年),即戰亂髮生的前一年,戶部向朝廷的報告中提到,全國一共有九百零六萬九千一百五十四戶,五千二百八十八萬四百八十八口。唐朝建立以來,“戶口之盛,極於此”(《資治通鑑》卷217)。
這是登記在冊的戶口數,也就是戶部掌握的人口數,實際的戶口數要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因為據中唐時的宰相杜佑所說,唐代戶口的統計存在“隱漏”問題。由於殘酷的賦役壓迫和剝削,造成許多農民逃亡,流落他鄉,依附豪族地主,這些人是不被政府登記在冊的。
安史之亂爆發,人口增長的勢頭中斷。經過七八年戰亂,人口大量減耗。據《通典》卷7《食貨志》“歷代盛衰戶口”條,代宗大曆年間,政府掌握的著籍戶數只有一百二十萬。誠如唐長孺先生所指出的,這當然只是戶部計帳上的數字,當時不申報的州必定非常多,申報戶口諸州由於流亡遷移,也很難核實,實際減耗不會如此之多。但減耗總是事實,而且是全國性的。
首都長安附近,人口減耗大半,說明許多人死於兵荒馬亂之中,另有不少人則遠離家鄉逃亡。而以東都為中心的黃河流域和中原地區,歷史上一直是國家的經濟重心,而遭受戰亂的破壞最為嚴重,北方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製約。於是開始以來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當國家仰賴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把沉重的賦役負擔強加給這一地區的百姓時,則又加速了這一地區人民的破產。
柳宗元的《捕蛇者說》寫的是永州地區的事,永州便屬於上述八道之一的湖南道。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發出“苛政猛於虎”、“賦斂之毒有甚是蛇”的強烈呼聲,讓我們聽到了重壓之下百姓們的痛苦呻吟。
官逼民反,唐末農民起義首先發生在浙東地區,正是因為這裡的農民不堪官府的壓迫和剝削,才揭竿而起。裘甫領導的浙東農民起義揭開了唐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唐王朝的統治根基開始動搖。
尾大不掉的藩鎮,成為唐朝的掘墓人藩鎮,字面上的意思是拱衛中央的軍鎮。“藩”本義是籬笆,籬笆是起屏障、遮蔽作用的,古代天子、朝廷裂土封侯,其目的是讓四方諸侯王作為中央的屏障,所以稱諸侯王和他們的領地為藩、藩王、藩地、藩國等
唐代在邊境地區駐兵的地方,根據兵力多少,分別稱為軍、鎮、戍,所以,“鎮”便代指駐軍之所。唐初,在軍事要地各州置都督府,睿宗時在邊境地區開始設定大軍區,長官稱節度使。至玄宗時,在沿邊設定十個大軍區,其長官分別稱為節度使、經略使,通稱“藩鎮”,或“方鎮”。
起初,各藩鎮只統領所屬各州的甲兵,後來,藩鎮長官又兼按察使、安撫使、度支使、採訪使等,便掌握了轄區內全部軍政大權。安史之亂髮生,為了防止安史叛軍向四面擴充套件,保證各軍事、經濟要地和交通要道的安全,對付周邊各族的侵擾,唐朝在全國各地陸續設定觀察使和節度使,這些觀察使、節度使統領之地稱為“道”,一道就是一個藩鎮。唐後期全國藩鎮發展到四十多個,形成藩鎮林立的格局。“自國門之外,皆分裂於方鎮”(《新唐書·兵志》)。
朝廷與藩鎮是相互依賴的,藩鎮是朝廷的藩籬,就是保護朝廷的。大部分藩鎮是在中央統一政權領導下運作的,而且在安史之亂結束後一百多年間,對維護社會安定和國家統一發揮了屏障作用。但是唐後期中央力量大為削弱,中央與地方的矛盾非常尖銳,各藩鎮擁有軍隊,掌握著一方行政、經濟和軍事大權,具有強大的獨立性。有的藩鎮抗命朝廷,自行其是,與朝廷離心離德。
安史之亂以後,國家的整個趨勢是由統一走向分裂,地方分裂勢力主要表現為藩鎮跋扈和割據。就是在這樣的對峙狀態下,維持了約半個世紀的平衡。如果沒有第三者的介入,唐朝廷可能還會與地方分裂勢力再繼續維持這種平衡。唐末爆發了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為了鎮壓農民起義,特別是黃巢起義,朝廷賦予藩鎮更多的權力。
藩鎮勢力在平息農民起義過程中惡性膨脹起來。為了對付黃巢的大軍,朝廷要組織數道兵力,就要任命一個統一的元帥,於是便出現了兼統數道節度使的元帥,這就是我們說的唐末大鎮,從而形成了尾大不掉的更大的尾巴。唐王朝在組織消滅黃巢大軍的力量的同時,也在黃巢失敗後唐朝出現了藩鎮混戰的局面,朱溫在混戰中不斷擴大地盤,被封為魏王。唐天子便成了他的掌上玩物,終於代唐稱帝,建立了後梁。
與朱溫同樣,在唐末鎮壓黃巢起義和藩鎮混戰中崛起,擁有數鎮或數州的大鎮,還有河東李克用、淮南楊行密、劍南王建、嶺南劉隱、湖南馬殷、浙江錢鏐、福州王審知、荊南高季興,他們先後割據稱王,大唐帝國終於四分五裂,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
外援,不是免費的午餐在唐王朝平息叛亂的過程中,回紇的軍事援助發揮過重要作用,特別是回紇精騎的投入戰場,令漁陽突騎遇到剋星。但必須知道,這種援肋絕不是無償的,沒有免費的午餐。唐肅宗即位靈武,遣人求援,回紇可汗、吐蕃贊普便派出使團,與新皇帝接頭,表示願意出兵援助唐王朝。
當時肅宗急需組織平叛的軍事力量,可是令我們不解的是,肅宗並沒有接受他們的軍援,在盛宴招待一番後,就打發他們回去了。推測一定是兩家提出的條件過於苛刻。根據後來事態的發展,可以知道,吐蕃是希望得到河西、安西的土地,回紇則是想得到唐朝的子女金帛。
回紇就是北魏時的鐵勒部落,“其俗驍強”,“人性兇惡,善騎射”後依附突厥,改稱特勒,隋時叛離突厥,又改稱回紇。唐朝建立時,回紇依附薛延陀,地處突厥之北,曾南擊突厥。突厥滅亡後,薛延陀、回紇成為唐朝北部最強盛的民族,不久回紇“破薛延陀,遂並其部曲,奄有其地”。太宗貞觀末年,回紇遣使入貢,與唐朝建立了通貢關係,太宗接受了回紇歸附的請求,置燕然都護府以統之。
唐玄宗開元年間,回紇勢力越來越強盛,曾與唐朝發生軍事衝突,殺唐涼州都督,“斷安西諸國入長安路”。玄宗命將出徵,回紇退保鳥德健山,即今蒙古西部杭愛山之北山。天寶初,其酋長遣使入唐求和,玄宗冊封其酋長頡利吐發為懷仁可汗。安史之亂髮生後,肅宗在靈武,遣使如方沿有使至回紇修好徵兵。
但回紇使節見到肅宗,雙方卻沒有達成協議。第二年,即至德二載(757年)九月,為了收復長安,肅宗聽從郭子儀的建議,再次遣使到回紇求援。其時朝廷正值艱難之際,哪裡能拿出子女金帛來做酬謝?便採用了指雞下蛋的辦法,即許諾打下長安、洛陽,兩都的子女金帛歸回紇所有,任其搶掠。這是極沒有心肝的決策,實際上是犧牲百姓的骨肉財產以換取回紇的援助。
回紇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兵的。在回紇兵參與的情況下,唐軍收復長安,回紇兵立刻就要進入長安進行搶掠,廣平王李俶跪地相求,回紇勉強停止了行動。廣平王並不是出於對百姓的愛戴才屈膝下跪的,他是擔心回紇搶了長安百姓,洛陽百姓會支援叛軍死守洛陽。
回紇所以同意了他的請求,並不是出於對唐王朝的同情,而是因為廣平王有新的許諾,一是打下洛陽後,允許回紇大搶;二是“歲送馬十萬匹,酬以縑帛百餘萬匹”(《新唐書·食貨志一》)。即用百餘萬匹縑帛換取回紇十萬匹馬。及至打下洛陽,回紇進行了一番搶掠,洛陽百姓主動拿出上萬匹羅錦送給回紇,回紇才停止行動。
回紇首領葉護回到長安,肅宗又答應每年贈送回紇兩萬匹絹,讓他們到朔方軍支取。寶應元年(762年),回紇再次出兵助唐,收復史朝義佔領的洛陽,唐朝又與回紇約定,取勝後唐每年向回紇收買數萬至十萬匹馬,每匹馬付絹四十匹,病弱馬照數從唐朝取得的酬勞。豈止是酬勞,到後來簡直就是敲詐。
其實,唐與回紇的絹馬貿易早在安史之亂前已經存在。玄宗時回紇懷仁可汗在烏德健山和溫昆河之間建立牙帳,回紇政權受唐冊封。雙方經濟往來密切,回紇經常以大批馬匹換取唐的絲絹和茶葉,因此被稱為“絹馬貿易”。這種交易起初是於雙方都有利的經濟活動。但安史之亂後,唐與回紇的絹馬貿易已經不是互利互惠的平等交易,而是回紇付價。
這就是所謂的“絹馬貿易”。換意味著唐以高價收購回紇的馬匹,而以低價售出自己的絲綢,輸入回紇的大量絲綢不抵回紇的那些老弱病馬的價錢,所以唐朝一直欠賬,“中國財力屈竭,歲負馬價”(《新唐書·食貨志一》)。
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唐積欠馬價絹達180萬匹。直到憲宗元和二年(807年),唐才還清歷年積欠,可是第二年回鶻(唐德宗貞元四年即788年,回紇改名為回鶻)又送來許多病弱馬匹,以後每年如此,唐朝不能如數支付馬價絹,於是繼續欠債。直到武宗會昌二年(842年)回鶻亡國,這筆賬才算了結。
危機重重的邊患安史之亂髮生以後,唐朝邊防形勢發生了嚴重危機。哥舒翰失守潼關,肅宗北上靈武,“河洛阻兵,於是盡徵河隴、朔方之將鎮兵入靖國難,謂之行營”(《舊唐書·吐蕃傳上》)。隴右、河西、安西的精兵相繼被調入中原,與安史叛軍作戰,西北邊防空虛。持續了七八年的安史之亂牽掣了唐王朝的兵力和注意力,使其無暇顧及對西北邊地的駐守和經營,這給一直有進犯之心卻懾於唐朝強大國力的少數民族政權以可乘之機。邊兵內調平叛,
“曩時軍營邊州無備禦矣”(《舊唐書·吐蕃傳上》)。對付少數民族政權的軍營邊州防守藩籬拆除,為周邊少數民族的侵擾打開了大門。安史之亂中,各族趁機侵擾、蠶食唐之邊境的事件不斷髮生,唐王朝的邊防形勢越來越嚴峻。亂後唐朝國力日衰,外患越來越嚴重。東北地區的奚和契丹,由於地隔河北三鎮,因此與朝廷不再發生直接衝突。吐蕃、党項和南詔的侵犯是唐後期主要的邊患。
佔便宜最大的是吐蕃。吐蕃是古代藏族政權之名,七世紀時在青藏高原建立。安史之亂爆發後,安西、河西、隴右兵馬調入中原平叛,吐蕃乘唐王朝西北邊防空虛,不斷蠶食唐朝西北和西南地區。至德元載(756年),吐蕃陷雋州、威武、神威、安戎、宣威、制勝、金天、天成等軍,佔領石堡城、百穀城、雕窠城。第二年十月,吐蕃乘亂攻陷西平郡。
乾元元年(758年),吐蕃陷河源軍。上元元年(760年),攻陷廓州。此後吐蕃完全佔據了新疆南疆、河西走廊及隴右,兵逼長安,形成白居易詩“往昔安西萬里疆,而今邊防在鳳翔”描寫的局面。代宗時吐蕃兵一度攻入長安,代宗倉皇東逃。德宗時吐蕃北上,攻陷北庭,勢力到達新疆北疆。
吐蕃的侵擾還發生在西南地區,劍南西川節度使、東川節度使統率的軍隊長期與吐蕃周旋,在松州、維州、保州、岷州等地進行拉鋸戰。唐王朝與吐蕃的一百多年的持續戰爭,導致雙方兩敗俱傷。
安史之亂髮生後,党項羌越來越成為帝國西北和北部的邊患。党項羌,本西羌諸部之一,羌人原來生活在今青海河曲一帶,早在西漢時就大量遷徙至河隴及關中地區,而遺留原居地的羌族,後來為吐谷渾所統治。安史之亂爆發,党項人乘亂背叛唐朝,史載乾元元年(758年),党項羌反,這年九月,招討党項使王仲升斬党項酋長拓跋戎德,傳首至長安。
此後党項對西北邊地的入侵便接連發生。上元元年(760年)六月,鳳翔節度使崔光遠奏破涇、隴羌、渾十餘萬眾;十一月,涇州破党項。十二月,党項羌進犯美原縣、同官縣,搶掠大量財物而去。其將郭愔等聯絡諸羌、胡兵,打敗秦隴防禦使韋倫,殺死監軍使。
上元二年(761年)二月,奴刺(西羌種落之名)党項進犯寶雞縣,焚大散關,南侵鳳州,殺刺史蕭曳,搶掠大量財物後西去。鳳翔節度使李鼎率軍追擊,大敗奴、党項羌的軍隊。五月,党項侵犯寶雞。六月,党項進犯好畤縣。十二月,西羌種落奴剌、党項入侵寶雞。党項常聯合吐谷渾侵擾西北諸州,同時派遣使者向唐朝“朝貢”。
黃巢起義軍攻陷長安,僖宗逃至鳳翔,召集天下各路兵馬入援勤王,党項首領李思恭出兵救駕,朝廷任命他為夏州節度使,不久又贈夏州節度使“定難軍節度使”之號,此後党項人成為割據夏州的政治勢力,並逐步擴張,至北宋寶元元年(1038年)建立西夏。
西南地區的南詔和蠻族不斷地發起對邊境地區的侵犯,蠶食唐朝的國土,消耗唐朝的國力和兵力。隋唐時期,在今雲南地區散居著許多部落,主要有烏蠻和白蠻。唐初,烏蠻部落向洱海地區遷移,征服當地的白蠻,建立起六個王國,烏蠻稱王為詔,故稱六詔,其中蒙舍詔地居最南,又稱南詔。
安史之亂髮生後,南詔乘機北侵。至德元載(756年),南詔乘亂陷越州、雋州和會同軍,據清溪關與南詔北侵的同時,西南地區的蠻族連年發動叛亂。這年十月,邛、嘉、眉、瀘、戎等州蠻反叛。上元元年六月,桂州經略使邢濟奏:破西原蠻二十萬眾,斬其帥黃乾曜等人。
鹹通四年(863年),南詔攻下安南,朝廷在徐泗地區募兵兩千赴援,分八百人駐防桂林,戍期三年。結果徐泗兵駐防六年不得歸,兵士譁變,在龐勳領導下打回徐州。後來起義被唐王朝鎮壓下去,但義軍殘部分散各地,成為農民反抗的火種。因此關於唐朝滅亡,也有“亡於西南”之說,指此而言。
-
3 # 四川達州人
回不去了。
一、北方經濟殘破
安史之亂前北方始終是核心區域,華北關中山東是糧食人口集中地,安史之亂破壞了這些地方,關中更是被叛軍與異族客軍反覆摧殘,已經失去經濟活力。
二、藩鎮割據與宦官專權
安史之亂後,外部藩鎮林立,基本控制本地軍事財政,中央沒錢啊。
內部則是宦官專權,李牛黨爭。沒有內部凝聚力,自然無法恢復威德。
三、周邊壓力
盛唐:
唐朝末期疆域:
尤其吞併吐谷渾的吐蕃,已成為唐朝最大的敵人,兵鋒時刻威脅長安。回鵠、南詔分離出去,與吐蕃勾結,進行騷擾。
四、黃巢暴動
黃巢徹底摧毀中南部世家,佔據長安。唐朝唯一依靠的江南賦稅日減。
回覆列表
唐朝中期安史之亂雖被唐代宗歷盡艱難平定,但唐朝己徹底走向腐敗深淵,大唐國力己再難恢復如初,大唐再也無法回到盛世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