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永科38
-
2 # 月淡風青
《封神演義》是部小說,小說本身是可以虛構的。
雖然《封神演義》寫的是商末周初的事兒,但作者是明朝人。作者很不講究,他根本就不考慮老子的問題。一切都是從明朝出發,行頭、習慣、地名、稱謂,全是明朝的。只有這個故事的框架是武王伐紂,這還算靠譜的。不靠譜的作者會怎樣?直接把封神的故事安到隋朝。當然,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故事是講給老百姓的,大家關心的是內容精不精彩,而不關心時間老子怎麼提前出世了這樣無聊的問題。就像大家看《長安十二時辰》看的是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誰會關心“管家叫主人叫六郎,會不會是以下犯上”這樣的小問題。當然,這並不是問題,因為唐代奴才就是這麼稱呼主人的。然而,既然問題來了,就要說說。
大環境是崇道,老子自然得捧得高高。《封神演義》是明朝後期作品。嘉靖皇帝好道。因此,在皇帝的帶領下,各地大肆修道觀,傳道法,一時全國道氣瀰漫。上有所好,下必甚之。為了迎合這種氛圍,當時的書商開始大批次的出版以道教神仙為主的圖書。這本《封神演義》表面上看,就是宣揚道教一統天下的書籍。既然是宣揚道教,那麼書中自然少不了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沒錯,在這本書中“老子”一共出現了113次。而作為道教名義上祖師的“太上老君”只出現了一次,在七十七回 老子一氣化三清。
在書中太上老君只出現了一次,其餘都是以“老子”的名字出場的。那又怎樣?不怎樣,只是說明作者不是道門中人。
作者不是道家門人。道家經典中,老子必然不能稱為老子,得稱“太上老君”,最起碼也得稱為“老君”,因為他是道教最高神靈。正因為作者不是道家傳人,才在老子之上,又弄了個拄柺棍的老頭——鴻鈞老祖。一個門外漢要幹什麼?抬高道教地位?從表面看是的。佛教的重要人物,準提道人和道祖接引道人兩位沒有門人,才來幫忙,順便收點門人擴充下隊伍。那時三大士還在闡教,也就是道教。有鴻鈞老祖管著,孔宣等人原來也屬於道教。準提道人和道祖接引道人和元始天尊平輩,明擺著是說道教先於佛教,高於佛教。
可是骨子裡呢,作者宣揚的是忠君,孝親,存天理,去人慾。這是程朱理學的觀點,是儒教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道教才不管誰是君呢。
正因為作者是文人,不是出家人,深受理學毒害,才想著借道家外衣,宣傳程朱理學的儒家思想。所以書中才只有一次“太上老君”。不僅是小說虛構問題,更重要的是宣傳那個教的問題。
-
3 # 自由史話
《封神演義》寫的商周時期的事,但太上老君是春秋時期的人,但他也出現在裡面,為啥? 就這個問題也值得用長篇大論來回答,簡直是不當人子了,這個只要瞭解一點歷史知識,誰不知道呀。
封神演義的作者是誰呀,是許仲琳。人家是明朝人,所以寫的小說有濃濃的明朝風格,包括裡面的人物話語,風土邏輯等等。
你這麼一問,我舉一反三,還能列出這麼一個問題呢?
怎麼封神演義不是說的商周時候的事情嗎?為什麼小說用的不是甲骨文呢?你說我這麼問是不是讓人笑掉大牙!
封神演義是一本明朝人寫的小說,屬於今人想象古人的作品,它不是在記錄當時當代的事情。不自然的,作者就會帶入一點本時代的事情,畢竟人家也不瞭解幾千年前的商周呀,他寫的不是明實錄,不是記載現實的。
類似的還有很多例子,就以同時代的西遊記來說,作者也是明代人和許仲琳同時代人,可是西遊記寫的是唐代,我記得有一章的內容,裡面還記載了唐僧在異國聽說錦衣衛的事情呢?類似例子不勝列舉,金庸的諸多小說也是如此以今訪古,難免就會有現代的影子。
三藏合掌笑道:“萬歲,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矣。貧僧昨晚到於天府,一進城門,就見十數個枷紐之僧。問及何罪,他道是金光寺負冤屈者。因到寺細審,更不幹本寺僧人之事。貧僧入夜掃塔,已獲那偷寶之妖賊矣。”國王大喜道:“妖賊安在?”三藏道:“現被小徒鎖在金光寺裡。”那國王急降金牌:“著錦衣衛快到金光寺取妖賊來,寡人親審。”三藏又奏道:“萬歲,雖有錦衣衛,還得小徒去方可。”(第六十二回《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這個不只是在中國,在異國也出現過,就比如著名的小說一千零一夜,其中有一個故事就是阿拉丁和神燈,你們知道阿拉丁是哪裡人麼?在作者的描述中阿拉丁是華人,可是他的行為語言,一點也不像當時的古代華人,矛盾就在於此。
故事敘述一名來自“極東之地”唐帝國的年輕貧窮混混,名叫阿拉丁受一名來自“極西之地”馬格里布的魔法師之邀(他冒充為阿拉丁的叔叔),前往一個設有陷阱的洞穴中拿取一隻神奇的油燈。魔法師正要進一步利用阿拉丁的時候,阿拉丁發現他被困在洞穴裡。幸運的是,阿拉丁還留著魔法師借給他的一隻魔戒。阿拉丁絕望地摩擦雙手,正巧擦到了戒指,迸發出一個精靈。這個精靈還帶他返家,而阿拉丁則帶回了油燈。正當他母親要清理油燈的時候,突然間油燈迸發出一個威力更強大的精靈,隨時等待主人的使喚。在精靈的幫助下,阿拉丁變得有錢有勢,還娶了公主巴德羅巴朵爾。精靈更為阿拉丁建造一座美輪美奐的宮殿,甚至比皇帝的皇宮還要壯麗。後來魔法師回到了阿拉丁所居住的城市,並且以詐術騙走了巴德羅巴朵爾的神燈。當時她沒留意到那盞特別的油燈,交給了那個魔術師,以“舊燈換新燈”。魔術師命令精靈把阿拉丁的宮殿搬到馬格里布。還好阿拉丁還保有那隻魔戒指,因此還有威力較小的精靈可供使喚。雖然戒指精靈無法直接破解神燈精靈的法力,但他還是能夠將阿拉丁帶往馬格里布,幫助他救回妻子並擊敗了魔法師。再回到你說的封神演義這裡,其中太上老君真身是東周春秋時期的老子所神化而來,老子距離商末周初至少也有幾百年,所以不是今人描寫怎麼會出這個大烏龍呢?
如果是甲骨文記載有太上老君,還差不多,這個就是後人已經把老子神化成一位開天闢地就存在的大神了,所以才描寫他出現的很早,穿鑿附會而已。
實際情況是,據甲骨文記載商朝人信仰的神,叫做帝。這個帝神秘莫測記載很少,只知道管理商朝人的征戰,祭祀,風雨等等,除了帝之外就是一些自然神祖先神和圖騰崇拜了,我們所謂的太上老君是道教藉由老子編出來的。
先秦的神話沒有太上老君這個人。
希望大家能夠了解這之間的前後曲折,不要犯了我自己怎麼樣,這世界就怎麼樣的錯誤。 -
4 # 天淞子
太上老君已經不能被說成是春秋時期的人了,他已經不是人了,他是神,雖然公論道教也扯上老子認作始祖而稱為臺上老君,但一旦進入神話或者道教的語境中,你就不能再扯上老子,更不能把太上老君說成是“春秋時期的人”——
太上老君的出生日期:無始無終;逝世日期:永生不滅。
不過歷史上仍然有關於太上老君的一些記載說明其生辰八字之類的東東:
道教認為,在殷商以前,老君即分身下降,隨世立教,事竟則隱。這就是說,太上老君在殷商之前已經誕生,但不經常現身,有事情要做就會出手,事情做完立刻隱身,所以沒人知道太上老君的具體生辰時間,直到春秋時期,太上老君才化身老子,著作《道德經》:“西過函谷關,度關令尹喜、僕徐甲,授以《道德經》五千言,此後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
太上老君就是太上老君,老子就是老子。前者是神,後者是人。談論後者這個人,中國歷史學家們已經證實確有此人,寫過一本叫《道德經》的書;而談論前者,中國歷史學家沒有興趣,任何一本正經的歷史書都不可能記載太上老君,但宗教史書上倒是寫的很清楚,道教創始人和一些道教天師,個個自說自話的“擅自”將老子認作道教的創始人,並尊其為太上老君,還為其編寫了一個“無始無終、永生不滅”的生卒時間,並且還硬將老子說成是太上老君變化而成的,神嘛,變化成一個人還不是很容易?誰能反駁?反駁的人拿出證據來。
太上老君是什麼樣子的?有這樣的記載文字描寫太上老君的形象是:身長九尺,黃色,鳥喙,隆鼻,秀眉長五寸,耳長七寸,額有三理,足有八卦。居金樓玉堂,穿五彩雲衣,有十二條青龍、二十六隻白虎、二十四隻朱雀、七十二隻玄武、十二隻窮奇、三十六隻辟邪護衛在身旁——這個樣子果然很有神界大佬的風範。
老子又是什麼樣子的?一是老聃,擔任東周的守藏史藏書室官員,在洛陽管理周室的藏書及檔案。二是老萊子,因老聃與老萊子的出生地相同。三是太史儋,司馬遷在其《史記》中曾懷疑太史儋就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太史儋曾出任周朝史官,故稱“太史儋”或“周太史儋”。《史記正義》中記載,“老子,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字伯陽。一名重耳,外字聃。身長八尺八寸,黃色美眉,長耳大目,廣額疏齒,方口厚唇,日月角懸,鼻有雙柱。周時人,李母懷胎八十一年而生。”——這個樣子的人雖然還是寫的誇張不少,懷胎八十一年才生下來?開玩笑,但描寫上總算比較接近凡人了。
——所以,談太上老君就談神話中的那個老兒,談老子,就談凡人老子,兩者攪和在一起談論,道教也不是這樣談的。
好吧,現在針對問題回答:《封神演義》是明代許仲琳(存在爭議)創作的一部長篇神話小說,約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而明代時,道教早已深入民間、深入人心,小說必定又採用了很多流傳於民間的神話傳說素材,全書的主要宗教體系是道教無異,書中人物不是神就是候選神,太上老君會出現在小說裡很正常,而至於生卒年是否與現實歷史人物又衝突,我上面已經說了,談論太上老君就不要談論老子,談論老子就不要談論太上老君,太上老君的生卒年是“無始無終、永生不滅”的,哪怕有小說時代背景是炎黃大戰時期,弄一個太上老君進去都不違和,或者如果有人以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寫成的神話小說,弄來太上老君湊個熱鬧也不違和。所以,看神話小說卻去糾結其中人物和歷史人物之間的問題,實在是有點搞笑的。
-
5 # 謎語君之探秘哪吒城
封神裡不僅有春秋時代的老子,還有秦國李冰之子,即二郎神,同時他的楊戩一名又與宋代奸臣楊戩同名且有同源關係;還有唐代大將李靖。
為什麼這些人物會穿越?答曰:這就是神話。
神話人物既能穿越回古代,也能向後世穿越。比如唐代的呂洞賓漢代鍾離權一起左右了宋和遼國的戰爭(見《楊家將演義》),關羽在宋徽宗時代打敗了蚩尤(見元雜劇)。歷史人物一旦成為神話人物,他就變成了一個不死的角色,相當於一個功能符號,在文字中起到的文化象徵含義而不是講述史實。
這就是人格和神格的區別。在所謂神仙世界中,歷史人物多已成為具有隱喻象徵含義的符號。
比如老子在封神中作為符號代表的是“至道”,他手持太極圖,即太極含至道。老子“一氣化三清”,即表示道有上清,太清,玉清三種狀態。當然,神話故事中人物與年代不符這種情況不能出現得規模過“猛”,假如所有人物全穿越而來,歷代人物放在一起“亂燉”,那就破壞了整個敘事,讓讀者讀得太累難以理解了。
-
6 # 雪流星落
首先我們要說,《封神演義》是一本神話小說,也就是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別說關羽戰秦瓊,就算孫悟空大戰奧特曼也不在話下!開個玩笑,迴歸這個問題,其實這樣寫也是合理的,《封神演義》寫的是商周時期的事,但是太上老君可是天地初開就存在的,那個時候別說夏商周王朝,連人都還沒出現呢,其次,春秋時期的是老子,不是太上老君,只是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的化身罷了,不是真身!就像天庭燒鍋爐的太上老君,就是高高在上的三清之一的本體?
封神之戰發生在商周時期,其中道門實力最強,但是裡面還有一個教派不容小覷,那就是西方教,天地間的聖人就那幾位,西方教佔了兩位,雖然書中沒有說明西方教就是日後的佛教,但是二者之間有太多相通的地方,所以現在也有很多封神愛好者討論西方教是不是就是佛教,我個人還是偏向於是的,西天極樂淨土,方位是不錯的,接引準提聖人的武器法寶七寶妙樹、十二品蓮臺、八寶功德池……這不是妥妥的佛門法器嗎?十二金仙中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這完全對應了佛門四大菩薩,這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巧合可以解釋的!所以,西方教應該就是佛教的前身,只是作者也考慮商周時期佛教還沒創立,用了西方教代替,這一點還是很嚴謹的!
搞清楚這件事情,再回頭看太上老君和老子的關係就很好理解了,時間從封神大戰來到春秋戰國時期,幾百年過去了,佛教漸漸興起,道門更是有很多大能化佛而去,眼看佛門興起之勢不可阻擋,道門大佬太上老君派下分身化名老子,老子眼看時機成熟,西行化佛,分化佛門氣運,再往後就引出了西遊記的故事!
所以,在這一點上,《封神演義》的作者還是很用心編排的,是合理的!盤古可以一氣化三清,身為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分身術一定也很精通,分幾個分身還不是小菜一碟嗎?
-
7 # 李扶搖呀
不請自來
首先,我在開頭先說明,這篇文章可能會顛覆一些人的以往的觀念,但是這才是,真正的太上老君,或者說我華夏本土宗教,道教的體系
太上老君是公認的道教始祖,在道教中具有開天創世與救贖教化之唯一大能
太上老君是“道”的體現
道:無始無終,無形無名,無邊無際,無師無上(道:沒有開始也沒有終結,沒有形狀,沒有名字,其意義深廣,難以說清,沒有師父,也沒有比道更早的了,所以太上老君沒有師父,鴻鈞不是太上老君的師父,這個是誤區)。
“道”者,虛無自然,難名之神,強名曰道,尊稱太上(道是散佈於自然之中的,不能用名字去概括,如果非要取個名字概括的話,就是‘道’了,敬稱為,太上)。
太上老君曾有八十一世化身,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次化身,也是八十一次化身中最出名的一位,這世化身著有震古爍今的可以說是萬經之王的《道德經》其中最出名的那幾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在這裡明確一點,太上老君不是春秋時代的人,太上老君的第十八次化身老子是春秋時代的人,太上老君顯現於未有天地之時,那時候什麼都沒有隻有老君,具體可詳見《太上老君開天經》
以下為延展性介紹
太上老君,創世,創神,開創諸天世界,是一切有的沒的的祖先,曾化名,盤古神王,靈寶天尊,廣成子,老子等稱號
道教把宇宙的行成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洪元,這個時段無天無地,任何事物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對立規則
第二階段,太初,這時天地才分,萬事萬物都有了與之相對的規則,例如,天地,陰陽,黑白,雌雄
第三階段,太始,自這個時代起,便有了陰陽交合,萬物繁衍,這個階段就是真正開始的階段,有了質的始變
老君的化身老子,曾西行開化,化胡為佛後返回華夏,遊歷大地,以自然之勢作三法,第一法是“太上無極大道”,第二法是“無上正真之道”,第三法是“太平清約之道”,後於周莊王九年四月初八夜晚子時,令釋迦牟尼降生,授予“無上正真之道”,使其成無上正等正覺之位,後老子又傳孔子“太平清約之道”,使其建立儒家學說,老君八十一次世化身,都在不同的時代立下不同的宗教,即隨世立教
老君的每一世化身均為大能的老師,這個寫下來的話就太多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翻查史書記載,可查閱“太上老君,屢世為王者之師”,這句話,可以查的到的,也可以同時查閱“老君八十一化”
-
8 # 董江波
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封神演義是一本神魔小說,而不是歷史小說,太上老君李耳在裡邊是一位神仙,人教教主,而不僅是李耳。
商周的歷史交替,在封神演義中,只是歷史大背景罷了。這本書,主要還是寫神魔故事的。
-
9 # 小小二哥
題主可能不太瞭解封神演義的背景,我這裡就稍微說一下,說的不對,請別見怪!
封神演義其實可以看成是諸天聖人下的一盤棋,這盤棋的主題便是“人族當興,妖族隱而巫族滅”,用聖人的話來說,這便是天數,天數不可違!
所以封神榜看似講述封神演義中的各路神仙大顯神通,其實也只是聖人手中的棋子,真正的主角只有天數。
為什麼要說這些看似和題主的問題沒有太大關係的話呢?
這主要是為了引出一個人,一個聖人,他便是太上老君,題主所說太上老君是春秋時期的人物,指的應該是老子,其實若是按照我們歷史來說的確沒錯,太上老君的原型的確就是老子,但是在封神演義中的太上老君則是天地初開的時候就誕生了,乃是四大先天聖人,他的存在比之老子那是久遠了許多。
而在中國神話中,老子其實是太上老君下凡,也就是說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分身。所以往往很多神話小說中的人物都能找到原型,但是我們卻不能將他們混為一談。
說完老子的問題,我們繼續說說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中共有十位聖人,他們分別是鴻鈞老祖、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女媧娘娘、接引道人、準提道人,其中鴻鈞老祖、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四位是先天聖人,實力最強,而這四人中自然是以身合道的鴻鈞老祖最厲害,鴻鈞老祖不但是其餘聖人的老師,更是天數的代言人,說他便是天道也可以。
十位聖人真正能下封神這盤棋的,也只有鴻鈞老祖,其他人只能是配合,就像通天教主,他座下高手如雲,可最終也只能配合著一個個死絕,就連他自己最終也不得不隱退,而這一切的一切為的便是天數,也叫劫數。
都是吹牛皮的,大家看看就好!
-
10 # 王事情
原著黨答一波。活躍於春秋末期(春秋結束於公元前476年)的老子,何以成了武王伐紂時(公元前1046年)的超級大佬?其實很簡單,你看原著中這場戰爭又叫什麼就知道了。
記住這四個字:封神大戰。
封神封神,封的是神。有神便有仙,便有一個不能以正常眼光揣度的光怪陸離的世界。
一、神魔《封神》、《西遊》這型別的小說,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第16篇中,將之命名為“神魔小說”,所謂:
歷來三教之爭,都無解決,互相容受,乃曰“同源”,所謂義利邪正善惡是非真妄諸端,皆混而又析之,統於二元,雖無專名,謂之神魔,蓋可賅括矣。
三教就是儒、釋、道,三教之爭在上層建築是爭奪世俗信仰和皇權的榮寵,表現在下層老百姓中,就是典型的“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你打我、我打他、他打你,一頓PK下來,看誰厲害,誰就是老大。
但老打來打去也畢竟不是個辦法,最好只好來個三教並談。封神中有句詩,叫:
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元來是一家。
大家認一個共同的老祖宗,高高興興都是一家人,多好啊!
在西、東晉之交,天師道祭酒王浮常與沙門帛運爭邪正,遂編排了一本《老子化胡經》,裡面對三教源起作出了“三教並談,惟道獨尊”的解釋。
道:太上老君以殷王湯甲庚申之歲建子之月……寄胎為人。
說老子的降世。
釋:便即西度,經歷流沙,至於闐國毗摩城所。爾時老君舉如來節,招諸從人。
說老子西函谷關後,西度流沙至西域于闐國,易名如來,化胡為佛,成為佛家始祖。
至於釋迦牟尼,則是出在時遇到的關令尹喜降世託生:
我令尹喜……降中天竺國入乎白淨夫人口中託蔭而生。號為悉達。舍太子位,入山修道,成無上道,號為佛陀。儒:襄王(周襄王,卒於前619年)之時,其歲乙酉,我還中國。教化天人,乃授孔丘仁義等法。
這是說老子在化胡為佛後,復回到中土,在周襄王之時收孔丘為徒,開創了儒家一脈。
二、聖人原著中,老君所居的玄都洞八景宮外有一副對聯,下聯為:
鴻濛傳法,又將胡人西度出函關。說的正是“化胡為佛”之事,既然寫到,就透露了封神大戰的背景。
老子既是儒釋道三教始祖,那麼可想而知,他的境界又當如何?
封神中的實力劃分,按品階遞進可分為:普通修士<人仙<金仙<準聖<聖人<聖人巔峰。
萬仙陣上的截教炮灰自然最低,鴻鈞最高。
老子的境界是聖人,略低於鴻鈞而居於封神世界的巔峰。
三、聖人之力第50回,元始天尊下界破黃河陣,有一讚詩說聖人之威,中有兩句。
其一:太極兩儀並四象,天開於子任為之。說明聖人能縱橫萬年,從開天闢地之後,太極時代、兩儀時代、四象時代任意穿梭來去。
其二:二指降龍能伏虎,目運祥光天地移。聖人僅用二指之力便能降龍伏虎,這不算最厲害的。恐怖的是他們的聖人之威,目運祥光,其威壓便足以使天地移位。
無獨有偶,老子誅仙陣上一氣化三清大戰通天教主時,玉清道人吟道:
我體本同天地老,須彌山倒性還存。
聖人之體與天地偕老,天地壽算幾何,聖人壽元便有幾何,即使山崩海枯、滄海桑田,聖人之身體及魂魄仍得以存在。
那麼現在答案就很明顯了:《封神演義》雖寫的是商周間事,但是春秋時期的老子也居於其間,兩者相差了接近600年,為啥?
原因就是:聖人能在時間長河中穿行,也能以大法力挪移乾坤,既然如此,老子把時間長河中獨屬於自己那一部分往前挪幾百年自然並非難事。
其實將時間長河挪到封神時代根本顯不出聖人的通天手段。老子道判於混元,又曾以太極圖勘定天地四象,可見所謂“天開於子任為之”,並不只是吹噓。
而那是幾萬年以前的事了。
-
11 # 東北虎男323
希望你明白,四大名著,最早叫,四大奇書,是明朝四部經典小說,包括,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
後來到了清朝,金瓶梅禁燬太多,紅樓夢代替了金瓶梅成為四大名著,當然,後來紅樓夢被評為天下淫書之首,清朝因為紅樓夢太淫也給禁了
從來就沒有封神演義,從來都沒有,因為它不夠真實,同樣型別的神話魔幻小說西遊記,是唐僧玄奘的自傳改編,女兒國火焰山都有真實背景的。
-
12 # 鄞粵強
《封神演義》寫的是商末的故事,主體人物與歷史基本相符,如紂王,妲己,姜尚,等歷史人物,但是,神魔小說不是歷史故事,作者自然可以天馬行空,可以穿越時空,引用其它時代的人物。老子是春秋的,李靖是唐朝的,楊戩是宋代的,一旦帶上神的帽子,出現在哪個時空都有可能,因此,不要用歷史故事來評價神魔小說。
-
13 # 四十五度說
首先要說的是,這本小說雖然和中國史上特定的歷史時間段有著很大的關聯,但是其題材還是小說。既然是小說,那麼其中自然就有一些虛構的成分。
《封神演義》這本小說之中被一些文人稱為神魔小說,那麼這本小說之中的人物和部分故事就帶有虛構的成分了。在這一點上,早在古代就為人所知了。
那為何這位“春秋時期的神人”會在這個小說之中出現呢?這位神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實他不僅出現在這部小說之中,在我們所熟知的其他小說之中,也有這個人物。很多人認為太上老君和道教有著很大的聯絡,因此就會將一個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而且和這個虛構出來的神話人物做過相似事情的太上老君聯絡起來。正好,老子所生活的年代,正好是春秋時期,因此才會出現這樣的疑問,但是實際上,這兩個人是在是沒有什麼聯絡,就算是有聯絡,也是後人強拉硬扯上的。
根據史書的記載,老子是一位史官,他根據自己所掌握的道教傳統與歷史觀,加以自己的思想,建立了百家之中的道教,因此被成為是道教的創始人。就是因為這個成就,他才被不少人認為是太上老君,雖然有些史書上確實有這樣的說法,不過這確實不切實際,一個是神,一個是人,一個是虛構的,一個是真實存在過的。有些朋友可能說了,那麼太上老君是否借用了老子的原型呢?
這個確實是存在的,但是這不能就將這兩個人劃等號,因為這兩個人物所處的背景是完全不一樣的,“太上”意思就是在沒有天地之前,顯然那個時候老子是不存在的,不過在這一點上,就見仁見智,但是這兩個人物確實是不能劃等號的。
-
14 # 葉之秋
神話不是歷史,但神話之所以能夠被大眾認可,是因為其中有著嚴密的邏輯性,與隨意編造大不相同。
如標題所問,《封神演義》展現的是商亡周興,朝代更替的故事。文中也有許多神話人物出現,比如道教傳統神話中的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也有小說獨創的虛構神話人物鴻鈞老祖、通天教主等等。
其中,太上老君在《封神演義》中大多數地方被稱為老子。
在歷史上,老子一般被斷代為春秋時期人,與孔子同時代,生卒年比孔子略早,姓李名耳。孔子曾經向這位李耳問道。
為何老子會穿越到了商朝末年,周朝初年的《封神演義》故事中呢?
這是因為,春秋時期寫下《道德經》的老子李耳,是歷史人物。因其影響力太大,在漢朝末年,張道陵創立五斗米教的時候,就被尊奉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
在魏晉時期,對於老子的崇拜進一步擴大。老子不但被尊為太上老君,更被尊為三清之一,成為道教至高無上的神。
唐宋時期,隨著朝廷的推崇,以及通俗文化的推廣,太上老君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在《西遊記》《封神演義》中,老君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不知不覺間,神話人物太上老君與歷史人物老子,既有交叉,又有不同。
換言之,在中國的神話體系中認為,太上老君是先天地而生,是萬仙道祖,早在有人類之前就已經出現。太上老君神通廣大,曾經施展八十一化,衍化出天地萬物。
其中,有一化就是化生為春秋時期的老子。老子是太上老君化身之一。
因此,在《封神演義》中出現的老子,是大神太上老君,周朝建立四百年後出現的老子,只是太上老君的一個化身。
-
15 # 山會長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關鍵看作者是誰?因為,小說是作者寫的。
《封神演義》的作者是許仲琳(1560年—1630年),明朝小說家。太上老君是老子的傳說,即是傳說中的老子(姓李名聃)。
許仲琳寫商周時期的事,關聯到老子,沒有什麼奇怪的,原因並不是作者分不清楚歷史前後,顛倒了時間順序,而在於《封神演義》是一本寫神的書,而且是一本演義,不是史書,所以寫上春秋時期的老子,無可厚非。
大家看《西遊記》,寫的是唐朝的是,其中也有太上老君(老子的化身),按理說也是奇怪的,其實,沒有多少人去深究,因為他也是一本神話小說。
所以,《封神演義》寫的是商周時期的事,但太上老君是春秋時期的人,但他也出現在裡面,不必大驚小怪。
神話小說,小說是神化,就當這種穿越也是個神話吧?不必認真。
-
16 # 微洪範
拆解這個其實很簡單:因為太上老君可以是老子,老子是太上老君的一個化身。就是那麼簡單。
題目的疑惑不解,因為這個悖誤在於以人的角度與邏輯去思考、去硬套神的世界。
道教傳說…混元無極大道太上老君為炁氣(即先天元氣),在太虛的三清聖境化為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是謂老君一氣化三清。
而三清之一的道德天尊(也有將其沿用太上老君之名)每過數載就再次降臨凡間,傳播大道。
而其中的一次就是降於東周春秋時期楚國的老子了。稍後的一次就是降於東漢晚期,傳張道陵之師于吉《太平清領書》,此經與《道德經》均為道教的最高母經。
這個就是神的世界的邏輯。好比一神教的基督教,怎樣解釋神耶蘇與上帝耶和華的關係呢?明明是一神宗教呢?
其實耶穌即上帝,基督教是三靈本一體,在這個上:多神教的中國土生宗教道教是否有點與一神教的基督教頗為相似呢?
彼是一氣化三清,此是三靈本一體。
由此耶穌基督是上帝在人間的存在而已,這個與道教太上老君於人間的存在是為老子有異曲同工之妙。
由此,太上老君既然可以降於春秋,又可降於東漢,那理所當然也可以降於,神魔大戰的商周之交了…
-
17 # 燭影斧聲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春秋人,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即便如此,一個春秋時期的人物,為何會出現在以殷商為時間背景的《封神演義》中呢?
出現這種情況,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被選中的道祖老子存在的真實性是毋庸置疑的,不過他的生卒年不詳,出生地也不詳,同時又極有學問,道德高深,是諸子百家中道家的創始人。
凡是有關老子的記載,全部都很傳奇。之後道教為了與佛教抗衡,開始物色比肩甚至超過釋迦牟尼的人物來奉為祖師,於是,神秘又著有《道德經》的老子成為了道教創始人,尊號“太上老君”。實際上,道家所說的道和道教的道並不是一回事。
這樣一來,原本就很神秘的老子,更加神秘,由人化神。《封神演義》中無論闡教還是截教都歸於道教,自然而然的,作為道祖的老子被寫進書中。
歷史人物的神化可是,即便是神仙,也不能在出生之前就存在,那麼如何解釋這個問題呢?其實很簡單,繼續神化老子就可以了。
傳說老子是人非人,也就是說他雖然是人類的形態,但本體並非是人類,因為在鴻蒙初開,女媧造人之前,老子就已經存在了。
老子是德高望重的聖人之尊,自然要教化世人,導人向善,於是乎,他多次幻化臨凡,甚至轉世重生,以度世人。
比如軒轅黃帝有受廣成子點化的故事,這個廣成子並非闡教十二金仙之首的那個,而是由老子幻化而成的。而春秋時期的老子與廣成子相似,但又不同,他是道祖經過轉世重生的,而非單純的臨凡化身。
這樣一來,也就幾乎完美的解釋了春秋的老子為何會出現在殷商,因為他們是一個人,卻又不是一個人。
在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太上老君更是曾化身女媧補天造人,同時,開天闢地的也不再是盤古,同樣是道祖太上老君。
作者所處年代造成的常識性錯誤說實話,上述的解釋不過是為了圓這種常識性錯誤的欲蓋彌彰,造成這一現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明代的作者忽略了時間的先後順序。
由於老子被神化,所以讓人不由自主的忘記了他曾經也是一個凡人,而且是出生在春秋時期的凡人,於是,以殷商為時代背景的《封神演義》中出現了跨時代的老子。
那麼會不會是作者故意而為之呢?我覺得不會,因為這類的問題全書不僅僅一個老子。黃天化的法寶莫邪、木吒的法寶吳鉤……甚至於騎馬戰鬥為戰場主旋律,也都是時間性的錯誤。
當然了,如果強行解釋,這個或許還解釋的通,但是另外一個卻怎麼也說不過去,就是有關賽太歲,也就是觀音坐騎金毛犼的章節。
書中金毛犼掠走了朱紫國的金聖宮娘娘,紫陽真人為了金聖宮不被妖精玷汙,於是暗中送給金聖宮一件寶衣,使賽太歲近不得身。而這個紫陽真人出現的就很讓人驚訝。
這類的問題,其實在很多古典小說中都存在,如果真的找時間線上的bug,實在多不勝數。
讀小說也好,做學問也罷,總是會遇見各種問題,如果我們只糾結於此,那麼就失去了讀書的初衷和它所帶來的樂趣。
在通訊、網路發達的今天,也免不了出現類似的錯誤,更何況在資源匱乏的古代呢?
-
18 # 北京掃葉
老子是道家中神化般的人物。
《史記》曰:老子,楚國苦縣瀨鄉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陽,一名重耳,字聃。出生時手指李樹,因而姓李。
《列仙傳》說,老子生於殷商時代,在周做柱下史,轉為守藏史。都是官名。藏書室之史,相當於圖書館館長。
孔子至周,見老子,知其是聖人,乃以之為師。後來周德衰,老子乃乘青牛出函谷關,一說出散關。關令尹喜,知其是真人,乃強求老子著書。老子於是著《道德經》二卷,出關西去,不知所蹤,時老子二百多歲。
《老子內傳》更誇張,說:老子在伏羲時號鬱華子,在神農時號傳豫子,在祝融時號廣壽子,在黃帝時號廣成子,在顓頊帝時號赤精子,在帝嚳時號錄圖子,在堯時號務成子,在舜時號尹壽子,在大禹時號寧真子,在商湯時號錫則子,在周文王、武王時是柱下守藏史,是這十二帝王之師。
另外,老子也是周公的老師。出函谷關西去以後,遊歷西極、天竺等國,號古先生點化西方各國胡人。
到了秦獻公時代,周太史儋見秦獻公,預言說,秦與周分分合合,最終稱霸,一統天下。於是傳說太史儋就是老子化身。到了秦漢時期,老子又化身黃石公傳授張良兵書。如此下來幾千歲。
葛洪曾說:老子體於自然,生乎大始之先,經歷天地終始,不可稱載。也就是說老子與天地同壽,無法估量他的歲數。
神奇的老子!呵呵!
-
19 # 會說話的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提個問題:為什麼一說到曹操,人們都認為他是壞蛋,或者說是“奸雄”?很顯然是因為這些人只知道《三國演義》,卻不知道《三國志》;只知小說,不知歷史,卻把小說當歷史。當小說時空混入歷史時空的時候,這樣的誤解也就產生了!
題主的這道題也是把兩種時空混為一談了,如此怎麼能不產生如此滑稽的問題?真是不知道題主是無知了,還是存心的?把《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與真實歷史的人物混為一談,是因為《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以歷史為基礎,與真實的歷史極其相似,學力不夠的人混為一談,這還情有可原。但將《封神演義》與真實歷史混為一談,真是不可思議。
《封神演義》雖然也有歷史的影子,但它與真正的歷史相去甚遠。《封神演義》是一部神話小說,講的是神話故事。神話故事產生於人們的想象,離現實有很大的一段距離。孔子都不語怪力亂神,況且在科學思想深入人心,科技異常發達的今日,怎麼還會有人把想象出來的東西跟真實發生的事情分不清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只能去神話時空中尋找,歷史時空裡是無法找到原因的。
神話世界是從盤古開天闢地開始的,但天地開闢之後並沒有人,是後來的女蝸大神創造了人類。這裡邊存在著一個神話時空的邏輯:神仙早於人類。而且按照《封神演義》的講述,神仙的壽命是極長的(不是說不死)。《封神演義》裡出現神農氏就是明證,而且創造人類的大神女蝸也在,這也是鐵證。
老子,即道教神仙太上老君。它是道教至高無上的三清之神,肯定不是後起之神,即後來的人類透過修煉得道成仙的。所以他的出現肯定是早於人類的,法力又高,壽命又長。他在幫助周武王奪取天下後,又在後來的東周(東周前期為春秋,後期為戰國)下凡點化凡人,留下一部《道德經》那就是完全有可能的。
-
20 # 銀繼承
太上老君可能幾萬年前就存在了,只是在春秋時期下界投胎,成為老子 ,然後寫了 道德經 ,流傳後世 。再然後就回到天上去了 !
回覆列表
你的提間既天真但又有吸引力!只好簡要作答:〇〇首先須弄明白什麼叫演義:以一定的歷史事蹟為背景,以史書或傳說的材料為基礎,增添或虛構某些人物情節,用章回體寫成的小說就叫“演義"。一比如《三國演義》《隋唐演義》《三俠五義》《封神演義》等等。〇〇既然是演義,作者就可以藉助某些歷史事蹟,根據需要,隨意增添或虛構其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在《封神演義》中,作者藉助了武王伐紂,最後建立周朝的這段真實歷史,以姜子牙(呂望)扶佐武王伐紂為主線,以申公豹請來三山五嶽的道士幫助成湯作張本,從而引入神話故事。書中有真實人物,如文王,武王,紂王,姜尚等等。而書中的神話人物,有的是借用了其它歷史階段上存在的人物,如神農,伏羲,女媧,老子(春秋時人物李聃)等等。但大多數神話中的人物都是作者隨意虛構的!根本不是真的!就像《水滸傳》,其中的宋江起義中的幾個人是歷史上存在的真人真事,一百單八將中的很多人都是虛構的!!!金庸的武俠小說中,真的人物不幾個,都是作者編的!那麼,為什麼春秋時期的老子,在《封神演義》中變成了太上老君呢?原來在東漢時期,張道陵創道教,後來道教教徒稱張道陵為天師,為擴大道教的影響力,又尊奉老子為教主,尊稱他為“太上老君”。於是到了明朝許仲琳著書時,又把他搬到書中!搖身一變成為鴻鈞的大弟子!最後一句話,因為是演義,是小說,所以,書中的人物,只要不違規,作者可根據需要,可隨便編,隨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