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兒童骨科姚京輝主任
-
2 # 春雨醫生
骨頭看似穩定,但其實每天都在悄無聲息地執行著新生與退化,當新生速度比退化速度慢時,骨頭就會逐漸出現多孔疏鬆的情況,這時骨質疏鬆就發生了。
跟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骨質疏鬆症,美國骨質疏鬆症男女患病比例大約為1:4(估計約有200萬男性和800萬女性)。
一、為什麼女性更容易患骨質疏鬆症呢?骨質疏鬆症可以分為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特發骨質疏鬆症三種,其中超過95%的女性和80%的男性都是原發性的。
1、雌激素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發生與雌激素有關:缺乏雌激素會增加骨的溶解並導致快速的骨量丟失。
進入更年期的女性體內雌激素越來越少,因此她們患骨質疏鬆症的可能性更大,並且隨著年齡逐漸增大,骨質流失越快,患骨質疏鬆的風險更大。
2、遺傳因素
如果母親患有骨質疏鬆症,那麼一般這種女性遺傳此病的機率會更高。
3、身材體格
女性的體格較男性相比,往往更瘦弱,骨架也更小,這使得她們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更易流失。
4、飲食習慣
上面說了,體格較瘦是骨質疏鬆症的一個高危因素,但當下為了追求“苗條骨幹”而去節食的女性千千萬萬——她們食物吃得少,肉蛋奶吃得更少,而這些食物能夠提供鈣和維生素D,人體中這兩種物質的缺乏,也會引發骨質的流失。
5、身體活動
運動有“強身健骨”的效果,如果缺乏運動,骨骼的生長速度也會減慢。女性的運動量往往比男性少,因而更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症。
二、預防骨質疏鬆,要避免這些高危因素骨質疏鬆會導致骨骼組織退化、變脆且容易斷裂,骨折的風險也大大增加,尤其是髖骨、手腕及尾椎部位。
為了避免年紀輕輕就骨質酥鬆、影響生活質量,各位女性們就要儘量避免一些發生骨質疏鬆的高危因素,比如缺乏運動,體格較瘦,飲食中鈣和維生素D攝入不足,吸菸,經常飲酒、飲濃茶和咖啡,長期使用類固醇或過量的甲狀腺激素等藥物等。
當然這些高危因素對男同胞們也一樣適用,也應該儘量避免。
參考文獻
1.骨骼、關節和肌肉,《哈佛家庭醫學全書》
2.骨質疏鬆症,《默克家庭醫學手冊》(第3版)
-
3 # 骨科袁鋒
骨質疏鬆 是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的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微結構破壞,造成骨脆性增加,從而容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質疏鬆症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大類。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又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Ⅰ型)、老年性骨質疏鬆症(Ⅱ型)和特發性骨質疏鬆(包括青少年型)三種。絕經後骨質疏鬆症一般發生在婦女絕經後5~10年內;老年性骨質疏鬆症一般指老人70歲後發生的骨質疏鬆;而特發性骨質疏鬆主要發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對於老年人的骨質疏鬆,其實主要有2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攝入鈣不夠,第二個方面就是吸收鈣太差。而對於老年人一旦發生骨質疏鬆,尤其是嚴重的骨質疏鬆,那麼每次摔跤,都很容易導致骨折,比如說股骨頸骨折,橈骨遠端骨折等等。
那麼對於這種人,老年人的骨質疏鬆,首先就是鈣攝入量要增加,比如說每天補充鈣片,一些含鈣的食物也要多補充一點。第二個方面就是,要促進鈣吸收,可以口服一些骨質疏鬆的藥物,比如說福美加,或者打密蓋息。還有就是很多老年人由於走路不方便,或者走路的時候膝關節疼痛,一直躺在床上,這種情況也是會產生廢用性骨質疏鬆,所以我們一般建議,對於老年人,還是要適當走走路,對骨頭有一定的壓力,也能很好的避免骨質疏鬆的加重。還有就是每天可以讓老年人,曬曬太陽,因為每天曬曬太陽也有利於促進鈣吸收。
-
4 # 醫數
骨質疏鬆: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先讓我們來聽一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骨科主任張偉濱對預防骨質疏鬆的建議。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調整生活方式1. 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飲食
2. 適當戶外活動和日照,有助於骨健康的體育鍛煉和康復治療
3. 避免嗜煙、酗酒,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4. 採取防止跌倒的各種措施,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的疾病和藥物。
5. 加強自身和環境的保護措施(各種關節保護器)等。
骨健康基本補充劑鈣劑
中國營養協會制定成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800mg(元素鈣)時獲得理想骨峰值維護骨骼健康的適宜劑量,如果飲食中鈣供給不足可選用鈣劑補充;絕經後婦女和老年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1000mg。目前的膳食營養調查顯示中國老年人平均每日從飲食中獲得鈣400mg,故平均每日應補充鈣劑約500~600mg。鈣攝入可減緩骨的丟失,改善骨礦化。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時,應與其他藥物聯合應用。目前尚無充分的證據表明單純補鈣可替代其他抗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鈣劑選擇要考慮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對骨骼健康、維持肌力、改善身體穩定性、降低骨折風險有益。維生素D缺乏會引起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增加骨吸收,從而引起和加重骨質疏鬆。成年人推薦劑量200IU/d;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攝入和吸收障礙,故推薦劑量為 400~800IU/d。維生素D用於治療骨質疏鬆時,劑量應該為800~1200IU/d,還可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
建議到有條件的醫院檢測-25OH D血濃度,以瞭解患者維生素D的營養狀態,適當補充維生素D。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建議老年人血清-25OH D水平等於或高於30ng/mL(75nmol/L)以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風險。
-
5 # 營養海賊團
【2017.12.11本題正文文字:1127】
骨質疏鬆的診斷標準有兩種,一種是透過雙能X線檢測,當T值小於-2.5就直接診斷為骨質疏鬆,當T值介於-2.5和-1之間為骨量減低。另一種辦法就是隻要發生脆性骨折直接就斷定的骨質疏鬆,發生兩次骨質疏鬆就是嚴重骨質疏鬆。像你奶奶這樣,發生多次骨質應該是嚴重之中的嚴重骨質疏鬆了。像她這樣,在她這個階段,預防骨質疏鬆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防止跌倒、碰撞、受壓,甚至防止劇烈的咳嗽,以防止再次發生骨折了。
預防骨質疏鬆在不同有年齡階段有不同的測重點。通常在20歲之前是骨骼長長的階段,這段時期,鈣質充足,同鈣缺乏的人群比,相對要長高得多。
20~30歲這個階段,用我的話說就是為骨掙錢的階段,這段時間骨密度增長最多時期。這段時期鈣質充足可以使骨質結構更密實,而過了30歲,這種增長的機會就沒有了,骨密度會相對穩定在這一數值後然後逐漸減少。
30~40歲這個階段,用我的話說就是“別敗家”,別讓一些不良因素破壞骨密度,導致骨質流失大於他人,如吸菸、喝酒、過度節食、肥胖、營養不良、熬夜、意外骨折、胃腸道疾病、內分泌失調等都是破壞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40~50歲這個階段,就是要防止“營業外支出”,這時期,尤其是女性是從成人期向更年期過渡的重要時期,也是骨鈣流失逐漸加大的時期,也是上有老,下有小,既有顧家又要顧工作的重要緊張時期,如果這個時期不注意飲食,不注意體育鍛煉,其發生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甲減、甲亢、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失調的危險因素就會增加,而這些慢病又是阻礙骨鈣形成,影響維生素D的轉化的重要因素。減少這些不良因素也就意味著為骨鈣減少“營業外支出”。
50~60歲,這個階段,要做好檢測、排查骨質疏鬆危險因素,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對於骨質疏鬆的治療不僅僅體現在藥物治療上,飲食調整也是重要手段。同時,從這個時期開始,要多做負重抗阻運動,以增加肌肉,讓自己的腰腿更有力,也時還可以起到相對減少體脂率的作用。與此同時還要堅持做有氧運動,讓身體更靈活。一個靈活、有力量的身體自然跌倒的機率會小很多。
這個時期,尤其是65歲以後的老人不能太瘦,適當的脂肪也是自身的“保持墊”,磕磕碰碰地也能扛一下,起到一個反衝回彈的保護作用。
3. 綠葉蔬菜,有些綠葉蔬菜的含鈣量超過牛奶
4. 芝麻醬、蝦等等食物因多油多鹽不能作為補鈣佳品,但作為調味之用完全可以起來“錦上添花”之用
5. 補鈣也離不開維生素D,牛奶、蛋黃、魚肝油、曬太陽,必要時還可以補充維生素AD補充劑
6. 補鈣離不開維生素C,促進骨膠原形成
7. 補鈣離不開魚、禽、肉、蛋、奶等優質蛋白質,這是鈣的載運體。
-
6 # 法瀾秀健康視界
我同事小張的奶奶今年70多歲了,也跟題主碰到了一樣的問題。就在前兩天,他奶奶打了個噴嚏骨折了,小張就火急火燎的請假回了老家。
打個噴嚏就骨折了?會不會太誇張?這真的不是誇張!
原來,張奶奶患上了骨質疏鬆,非常容易骨折。
人體在大約35歲左右達到骨量最高峰,之後人體的成骨細胞活性降低,膠原蛋白不斷流失,鈣、磷等礦物質無法沉積在骨骼中,從而造成骨量不斷丟失。
特別是在女性絕經以後及男性65歲以後,骨量丟失嚴重,極易造成骨質疏鬆。當骨量丟失20%以上極易發生骨折,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後果。
由於骨強度降低,輕微損傷如:摔倒、咳嗽、甚至打噴嚏等都有可能會引起骨折,骨折後骨膜撕裂,骨骼出現斷裂或裂隙,常伴隨軟組織損傷,劇烈疼痛,影響正常活動。
骨質疏鬆常見部位骨折有哪些?
常見的骨折部位是椎體、髖部、肱骨近端、橈骨遠端、踝關節等。最常見的有如下三種:
1、椎體骨折
這類骨折好發於腰椎及胸腰段部位,如脊椎骨折、肋骨骨折。張奶奶肋骨骨折也屬於這種。
椎體骨折會後產生駝背、變矮、疼痛等,還會影響心肺功能,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上了年紀的人,為了防止椎體骨折,請注意避免負重,同時注意保持正確的睡眠姿勢。
2、髖部骨折
這類骨折主要是由摔倒引起的,主要為股骨粗隆間骨折和股骨頸骨折。
骨折時患者出現髖部疼痛、活動受限,患肢呈外旋翻畸形。這類骨折非常嚴重,容易引起各種併發症,比如:肺炎、泌尿系統感染等,且此類骨折致死率很高。
有資料統計,發生髖部骨折的患者,一年內因併發症致死的有20%。
3、腕部骨折
當人要摔倒時,第一反應肯定會用手腕去支撐來保護身體,因此腕部骨折也是老年人骨質疏鬆性骨折中最常見的一種。
骨質疏鬆骨折如何防治?1、預防摔跤
切記!上了年紀,尤其是明確知道自己患有骨質疏鬆的患者,一定要儘量減少摔倒機率,以減少髖骨骨折以及腕部骨折。
2、外科治療
骨質疏鬆骨折的治療原則和一般骨折一樣也是復位,固定,功能鍛鍊。
3、加強骨營養
良好的營養對於骨折後骨骼的恢復預防骨質疏鬆症具有重要意義,包括足量的鈣、維生素D、膠原蛋白等。
膠原蛋白:修復骨膜、加快骨折癒合,鎖住鈣質、促進鈣吸收、提高骨密度
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
寫在最後人上了年紀以後,由於機能退化,骨量丟失,一旦骨折後很難癒合。因此關注骨骼健康要從娃娃抓起哦!
-
7 # 脊樑修理工
我嘗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骨質疏鬆症是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破壞,骨骼脆性增加和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質疏鬆可導致腰背痛或全身骨骼疼痛,嚴重者可有身高降低和駝背,脊柱出現畸形,甚至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脊柱、手臂、股骨頸脆性骨折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我注意到你描述的情況,老人家80多歲,多次發生骨折,這意味著骨質疏鬆症已經十分嚴重。手術只是針對區域性骨折的部位,而全身骨骼發生骨折的風險並未得到改變。而曾經發生過骨折的骨質疏鬆患者再發骨折的風險比其他人更高。因此,在積極治療骨折的同時,也要針對骨質疏鬆做相應處理,防止再次發生骨折。具體的措施我覺得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平衡的飲食結構
保持合理的飲食結構非常重要,一般老年人推薦鈣攝入量為1200mg左右,日常飲食中的奶類(牛奶、酸奶、乳酪)、豆製品(石膏豆腐、豆腐乾等)、 深綠色青菜、帶骨小魚和蝦貝類等都是含鈣比較豐富的食品。如果平時飲食中奶類攝入充足(300 毫升以上)、深綠色蔬菜攝入多,再配合其他日常飲食,是可以達到日推薦鈣的攝入量的,無需額外補鈣。如果食物中攝入不足,可以適當補充。最好選擇 100~300毫克的小量鈣片,一天分2-3次吃,不建議一次補500毫克以上的鈣。
2、補充維生素D中國成年人推薦劑量為 200 IU/d,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攝入和吸收障礙常有維生素D缺乏,推薦劑量為 400~800IU/d。
3、抗骨質疏鬆治療
3.1雙磷酸鹽類:增加骨密度,抑制破骨細胞活性,降低骨轉換,預防骨折。
腎功能尚可的情況下,如經濟條件許可,推薦進口唑來膦酸注射液靜脈滴注,每年一次(5 mg,3千多一支);如經濟條件不允許,也可使用中國產的唑來膦酸注射液(4 mg,一支400元左右),效果可能差一點。當然,也可以選擇口服的雙磷酸鹽,如阿侖膦酸鈉,不過口服過於麻煩,食道、胃腸道副作用大。現在也有阿侖膦酸鈉和維生素 D 的複方製劑,一週只用服用一次,比較方便。
3.2 降鈣素類
降鈣素可以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減少破骨細胞數量,預防骨量丟失、增加骨量,預防椎體骨折,可能預防非脊柱骨折,有效緩解疼痛。現在有些可以鼻噴劑,運用也比較方便。
3.3 甲狀旁腺素類
特立帕肽是這類藥物中的代表,它是人甲狀旁腺素(PTH)的重組片段,每日 20 μg 皮下注射,能增加成骨細胞的數量和活性,對治療骨質疏鬆具有比較大的價值。然而,特立帕肽價格比較昂貴,經濟條件好的可以考慮。
3.4 雌激素替代療法
相對運用較少,如果要用的話需要諮詢內分泌科醫生。
4、規律的體育活動
體育鍛煉對於防止骨質疏鬆具有積極作用。如果缺乏鍛鍊,肌力會減退,對骨骼的刺激進一步減少。這不僅會加快骨質疏鬆的發展,還會影響關節的靈活性,容易跌摔傷引起骨折。
5、避免一些可能引起骨質疏鬆的因素
如吸菸、酒精攝入,咖啡因,抗凝藥、利尿劑、過多磷酸鹽的攝入等。另外,長期運用激素也會引起骨質疏鬆。
6、日常生活注意動作細節,避免跌倒和摔傷
下圖中列出了日常生活和鍛鍊常見動作的正確和錯誤示範,供參考。
-
8 # 生命召集令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代謝水平慢慢減退,骨骼的骨量也會慢慢流失,尤其是女性絕經之後,體內雌激素含量驟減,導致骨量流失更快,骨量流失到一定程度,使得骨骼的易脆性增加,容易骨折,這就是骨質疏鬆症,它是一種代謝性骨病,有原發和繼發兩種原因。
原發性骨質疏鬆一般沒有沒有明確的原因,繼發性骨質疏鬆一般可以找到明確的繼發因素,比如內分泌疾病引起的骨代謝異常,或者是服用某些藥物導致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的老年人很容易在摔倒、意外的情況下出現病理性骨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
對於已經發生過多次病理性骨折的患者,如果有原發病的存在,首先需要治療或者控制原發病。其次,要進行藥物治療,目前臨床上常用二磷酸鹽治療,同時服用鈣劑及活性維生素D藥物。除此之外,日常防護也很重要,改善生活方式,低鈉、低脂、高鈣、高鉀飲食對於骨質疏鬆患者是有好處的,適當的鍛鍊也必不可少,尤其對於能夠增加身體平衡和耐力的運動,應該著重進行,這有利於降低摔倒和骨折的風險。
總的來說,骨質疏鬆是臨床比較常見的疾病,對於骨質疏鬆的患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防止病理性骨折,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日常的預防也很重要,此外,很多藥物具有導致或者加重骨質疏鬆的作用,應該儘量避免服用,比如糖皮質激素、抗癲癇藥物等。
本期答主:陳泳淼,醫學碩士
-
9 # 練瑜伽伴侶
老年人多骨折,大多數都是因為骨質疏鬆,趁年輕早點練瑜伽鍛鍊。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聽說過骨質疏鬆,甚至還有人在為骨質疏鬆所煩惱,骨質疏鬆是指骨頭髮生病變造成骨頭密度和骨頭質量下降的疾病簡稱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會帶來身體的壓迫,很容易骨折,而且骨頭很脆。多發作於老年人,但是很多時候你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情況。所以大家要趁年輕多多注意,接下來小密教大家幾招來改善骨質疏鬆。
一、半月式
第一個體式叫做半月式,這個體式透過對雙腿的拉伸來鍛鍊雙腿的骨骼以及肌肉,增強雙腿骨骼的密度性,能有效改善骨質疏鬆。右腿伸直單腿站立在地面上,上半身前傾,右手伸直去撐住右腳的腳踝,左腿向後上方伸直上舉,左手從背部繞過去撐在右腿大腿上,保持平衡這個體式就完成了。
二、犁式
犁式體式可以充分的拉伸整個背部,它有拉直脊柱,舒展背部肌肉的功效,同時還能提高身體的柔韌性,提高身體的年輕度。首先我們整個人平躺在地面上,雙腿伸直上舉,臀部抬起,雙腿繼續向後,撐在頭頂上方的地面上,注意身體要用肩部撐地保持平衡,將左腿小腿彎曲豎直上舉,雙手扶住腰部即可。
三、平板支撐變式
接下來的這個體式就比較考驗大家的支撐能力,這個體式和健身中的平板支撐體式非常的相像,它主要鍛鍊腹部的肌肉,以及提高手臂的支撐力量。我們身體伏下,右手用手掌撐地,左手用手肘撐地,左腿向後伸直,用腳尖撐地,右腳彎曲踩在右手手臂上,身體保持平衡,可以左右腳交換撐地。
四、虎式
虎式體式是一個鍛鍊腰部肌肉的體式,透過對腰背的拉伸,來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同時它還有鍛鍊臀部肌肉,修飾臀部線條,達到提臀的功效。雙腿跪立在地面上,身體前傾,雙手伸直手掌撐地,右腿向後抬起,右手上舉去抓住右腳的腳尖。
五、弓式變式
接下來的這個弓式變式可就厲害了,又鍛鍊腰部柔韌性又鍛鍊韌帶,總而言之就是鍛鍊身體的柔韌性。身體伏在地面上,左腿伸直向左抬起貼在地面上,右腿向後彎曲,上半身後仰,雙手上舉向後去握住右腳的腳尖,頭部直立,保持身體平衡。
骨質疏鬆在鍛鍊的同時還需要一些藥物的輔助治療,但是效果最好的還是多加鍛鍊,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希望大家早日解決骨質疏鬆或者永遠的別接觸它。雖然是老年人高發的骨折疾病,但是年輕時如果能夠多多鍛鍊,還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奶奶十年前手腕摔斷,近幾年八十多歲了,連續幾次摔倒導致手腕再次骨折,大腿也骨折了,做了手術。很慶幸的是恢復良好,又能下床走路了。可我該如何幫助她防治骨質疏鬆呢?
回覆列表
你奶奶的情況正是符合骨質疏鬆症的情況,今天剛好是國際骨質疏鬆日,我將用大白話的方式解讀《防治骨質疏鬆知識要點》中的最核心部分。你和你的父母看看這篇文章會對老奶奶疾病的治療和老人的骨質疏鬆防治有很大的好處。
一、骨質疏鬆防治的11點重要認知專家解讀
(一)骨質疏鬆症是可以預防,可以治療的慢性病。它也是每一個人躲不過去的疾病。
(二)從嬰幼兒開始,人的生活、飲食、鍛鍊習慣、基因等等都會決定著他年老時自身骨質疏鬆的狀況。
(三)預防骨質疏鬆需要多補充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飲食,如青菜豆類、肉和全脂奶製品等。
(四)吸菸可以加大骨質疏鬆風險。
(五)過量飲酒加大骨質疏鬆風險。
(六)常規的體育運動如慢跑、跳繩、游泳、騎車等均可增加骨量,提高骨強度。
(七)維生素D(建議補充維生素D3)對鈣質吸收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光補鈣,不補充維生素D是不行的。每天曬太陽大於20分鐘或補充維生素D藥物可提升效果。
(八)負重運動(老年人不適宜)可增強骨骼強度,但應循序漸進,適度。
(九)防止跌倒,扶拐或使用其他保護裝置。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
(十)父母有相關疾病、長期酗酒吸菸者、肥胖、極少鍛鍊者應儘早前往正規醫院進行骨質疏鬆檢測,早診斷,早治療。
(十一)任何時候開始治療都比不治療要好得多,儘早開始,避免後半生痛苦相伴。
你奶奶的情況就是如此。
建議多曬太陽,買魚肝油或者含有維生素D3的鈣片,仙靈骨葆、骨化三醇等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進行針對性治療。適當的散步體育鍛煉,扶拐保護。進食均衡,早晚一杯牛奶。祝奶奶身體早日康復,天天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