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天都要三農啊
-
2 # 農事小咖
黃瓜是華人餐桌上最常出現的蔬菜之一,無論是用作炒菜、涼拌、煲湯還是直接洗乾淨後生吃都不是不錯的選擇,而且黃瓜還具有美容養顏,減肥強體、緩解衰老的功效,被稱作是“廚房中的美容劑”因此無論是將黃瓜用作減肥餐還是將黃瓜切成片敷臉,又或者是製成飲品都是上上之選,深受年輕女性朋友們的喜愛。但是黃瓜無論是種植地區還是種植數量都極為龐大,因此正常月份種植的黃瓜其實經濟效益並不高,而反季節種植,錯開上市的高峰期,可以有效的提高種植戶的效益。那反季節種植黃瓜應該如何科學的栽培管理,又有那些注意事項?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在現代的科學管理之下,幾乎一整年都可以種植黃瓜,但是經濟效益最高的反季節種植黃瓜,還是秋季逐漸開始播種,到冬季開始收穫,一直到第二年夏初結束的越冬茬黃瓜,雖然是經濟效益最好的一茬,但是越冬茬的黃瓜要經歷一年中日照最差並且溫度最低的季節,無論對於種植戶還是黃瓜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
越冬茬種植黃瓜要明確三個要點,分別是先進的設施,科學的管理水平,以及加上好的天氣是成功的關鍵。
品種的選擇越冬茬的黃瓜不同於傳統時間種植的黃瓜,一般選用的都是嫁接苗,而且對嫁接苗的要求比較嚴格,不但要求在低溫和弱光下都能正常結果,而且要耐高溫、高溼的環境,同時還要早熟、抗病、接回頭瓜多、高產、不良條件的恢復能力強。推薦博傑008/3號/8號/21號/30號,津優30/35/36/38,津綠3號等。
播種日期的選擇為確保種植戶的最大經濟效益,將黃瓜第一茬收穫的收穫日期定於春節前後,而越冬茬的黃瓜從播種到收穫一般時間為70天左右,其中苗齡40天左右,定植後30天左右開始收穫,根據各地的天氣冷暖的不同,日期選擇稍微不同,東北以及華北地區的種植日期應在9月上旬到10月上旬,用營養缽育苗並進行嫁接換根,到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開始定植,12月上旬至春節即可採收。
栽培設施該茬黃瓜栽培主要在日光溫室中進行,利用日光增溫,因地域不同,棚室的結構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是要記住三點,一要建造單斜的向陽棚,三面建牆,而且根據當時凍土厚度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牆體厚度,大於凍土厚度20釐米以上,後坡仰角要大於當地冬至太陽高度角且保溫層也應該大於當地的凍土層。二要採用透光率的塑膠薄膜作為前坡覆蓋材料。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室內的溫度。三多層內外保溫覆蓋。室內地膜或再加一層保溫膜,透明面再加蓋紙被、草墊或者再加蓋一層農膜。
種子處理質量上乘的種子是黃瓜種植的基礎,播種之前選擇晴朗的天氣,將種子放在太陽底下暴曬2~3天,以殺死種子表面的細菌,提高種子的活力。
隨後將種子放入50℃~55℃恆溫的熱水中,進行浸泡處理,撈出後用30℃的溼毛巾包好,放置在28℃~30℃的室溫下進行催芽處理。
嫁接育苗建議用嫁接育苗壯苗。嫁接育苗用直徑8~10釐米的營養缽最適合,既可以保證根系不受損傷,防治病菌侵染,而且緩苗快,成活率比較高。
尤其注意嫁接苗介面癒合期的溫度控制,一般嫁接苗的癒合期為8~9天,要求白天氣溫在25℃左右,夜間氣溫在18℃左右,最高不能超過27℃,最低不能低於15℃。
定植黃瓜苗長到3葉一心、苗齡35天左右,即可定植。
一整地施肥
土壤是作物種植的根本,在播種前一個月既要進行整地施肥,儘量要確保土地疏鬆、無病、無蟲。根據計劃產量要施以足夠的肥料,每畝施撒腐熟的有機肥5000~7000千克,優質複合肥50~70千克。每畝使用3%正地丹顆粒4~5千克細沙拌勻,將肥藥施撒後深翻30釐米後充分混合。
二大棚處理
首先在地面開溝後,澆透水每平方米施用1.5%菌線威可溼性粉劑0.3~0.5克稀釋3500~7000倍液後,均勻噴灑於地面後,覆蓋地膜。密封棚室後再讓太陽暴曬7天左右,可有效將土壤中的病蟲殺害。育苗前1周要進行通風換氣。
三做畦
在前期整地施肥的基礎上。採用大壟雙行栽培,大行距80釐米,小行距40釐米,當地氣溫在12℃以上即可定植。
四定植
黃瓜的定植日期要看室溫是否達到了定植的要求及秧苗是否達到了要求的苗齡。定植必須選擇晴暖的天氣進行,力爭在下午兩點前結束,定植後3~5天個晴天最為理想。首先在大壟兩邊開10釐米左右深的定植溝,按每畝定植4000株,株距27釐米,將苗坨定植於溝內,隨後覆土封溝 ,使苗坨上面與壟面持平,介面不要埋入土中,以防接穗產生不定根。兩行中間要製成10釐米的壟溝,單株澆20℃以上的溫度定坨,載後只穴澆穩苗水,不能順溝滿澆水,水溫不能低於20℃。嚴禁用室外坑塘、河流和渠水,特別是不要用帶冰塊的水來澆灌。
田間管理一溫度管理
定植後的首要任務就是保溫,以促進緩苗,白天氣溫保持28℃~32℃,夜間20℃~24℃,地溫要保持在20℃以上。緩苗後白天的氣溫可以稍微降低,但溫度也要保持在25℃~30℃,以促根壯秧,防止徒長。
進入結瓜期以後逐漸進入深冬季節,對棚室採取變溫管理,8~13時室溫25℃~30℃,最高不超過35℃,13~17時室溫20℃~25℃,17~24時室溫15℃~20℃。0~8時室溫保持10℃~13℃,不得低於8℃。
二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總的原則是“少量多次”。定植後應澆大水使苗土與畦土結合緊實,黃瓜緩苗後心葉開始伸展,新根開始發育,應在膜下澆1次透水。
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以促進發棵。根瓜採收以前儘量不要澆水,適當蹲苗,以促進根向土壤深處生長。採收黃瓜以後每隔10~20天,結合澆水再每畝追施三元複合肥30千克左右,並適當補充鉀肥。
三空氣管理
1二氧化碳的管理
二氧化碳對植物的作用不言而喻,僅僅透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成的產量就佔到總產量的9成以上。黃瓜正常光合作用所需要空氣的二氧化碳濃度為1000~3000微升/升。大棚中由於是密閉的空間,到中午因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濃度會逐漸降至85微升/升,尤其是黃瓜的花果初期,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會急劇增加,因此大棚中施用氣肥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對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有著特殊的意義。
2有毒氣體
大棚中施用大量的有機肥料和化學肥料會產生大量亞硝酸氣體、氨氣和二氧化碳。而加溫時使用柴草、煤炭燃燒不完全時則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氣體。因此當這樣氣體濃度超過2~3毫克/千克時,對人和黃瓜均有害,易造成莖葉壞死,影響產量,因此要注意有害氣體的濃度,及時通風換氣。
3水汽
澆灌時水分的蒸發,植株的蒸騰作用都會產生大量的水汽,大棚溼度的增加,易導致多種病害的發生,因此也要進行通風換氣。
四植株的調整
由於黃瓜的特殊性,屬蔓生植物,因此合理的綁架及整枝,對充分利用空間,提高光合效率和調節營養,增加產量有重要作用。棚室黃瓜一般採用吊蔓,當黃瓜植株長到5~6片葉時開始吊蔓,並且以後每隔3~4片葉再繞蔓一次,同時要注意對比較高植株要採取彎曲繞蔓,使“龍頭”頂部始終處於一個水平面,這樣措施可以使長勢不同的植株都可以平等的享受日光。在生長過程中發現雄花和卷鬚要隨時去掉以及在結果的中後期逐步摘除病葉和50天以上的老葉。
留瓜時以主蔓為主,再根據瓜碼的多少合理進行管理,瓜碼較多時,要進行疏瓜,防止養分散失,出現只有數量沒有質量的情況。瓜碼過少時,對中、上部長出的側枝,可留一個雌花,雌花以上留2片葉摘心。若側枝3片葉內無雌花應及時將側枝打掉,以防止葉片過多造成鬱閉。
災害性天氣的管理天氣是三個要注意的要點之一,由於大棚的特殊性除不可抗拒的嚴重惡劣天氣,主要的惡劣性天氣是指深冬季節連續陰雪天氣,這樣的天氣嚴重影響了大棚了熱源和光源。遇到了這樣的天氣可以使用光肥燈補充二氧化碳,同時還可以將棚中空氣中的細菌孢子、病毒、飛蟲徹底燒死。在每晚最冷時點亮一個小時左右。
如果是連陰多天突然放晴,千萬不要馬上全部揭開草被,防治出現“閃苗”,逐漸間隔揭開草被,讓植株逐漸適應Sunny。大棚積雪後,要隨時清除,防止積雪過重而造成棚面坍塌。
主要病蟲害防治大棚冬春種植黃瓜的主要病蟲害有霜黴病、枯萎病、白粉病、蚜蟲等。
1霜黴病
(1)主要症狀
苗期子葉最開始出現呈枯黃色不規則的病斑,早晨的水浸狀角狀病斑最明顯,中午稍微隱退,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逐漸連成片,最後子葉逐漸枯萎變幹,嚴重時可導致植株枯死。
(2)防治方法
a 選用抗霜黴病的種,例如中農4號、中農7號、東方明珠等。
b 加強水肥管理,調控平衡營養,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
c 可以使用5%百菌清粉塵劑、10%防黴靈粉塵劑在早晚按照每畝用藥1千克的量進行噴粉防治。
2白粉病
(1)主要症狀
黃瓜生長的中後期易發白粉病,植株染病時,葉子正面出現白色的圓斑,逐漸擴充套件成邊緣不明顯的大圓斑,嚴重時可佈滿整個葉片,嚴重影響黃瓜的產量。
(2) 防治方法
a 選用抗白粉病的品種例如中農201/10號、津春3號/4號。
b 加強水肥管理,增施鉀肥、磷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c 發病初期可以選用20%三唑酮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強力苯菌靈乳劑800~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3枯萎病
(1)主要症狀
枯萎病的典型症狀是萎蔫,好像缺水樣,發病初期萎蔫中午最為明顯,早晚恢復正常,隨著病情的發展,植株不再恢復正常,最後逐漸枯死。
(3)防治方法
a 加強田間管理,農家肥使用時要充分腐熟,及時剷除病株,不要大水漫灌。
b 藥物防治可以使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80%精碘水劑1000倍液進行防治。
4蚜蟲
(1)主要症狀
蚜蟲老百姓俗稱膩蟲,體積較小,一般為黃綠色,蟲體近末端有1對黑色角狀管。蚜蟲一般生活在葉面的植株的葉片背面、嫩芽以幼莖上,可導致葉片皺縮,變形,植株發育緩慢,甚至停止生長。
(2) 防治方法
a 清潔棚室,拔出雜草,減少蟲卵,及時摘除含有蟲體或者蟲卵的葉片。
b 藥物防治時可以使用70%滅蚜松可溼性粉劑2500倍液、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3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
3 # 毛驢講三農
秋季氣溫逐漸下降,利用大棚保溫繼續種植黃瓜,黃瓜生長前期處於高溫季節,而生長後期溫度會急劇下降,生長環境差異較大,在栽培管理上和春季栽培有很大的區別,所以要獲得較高的產量,必須要掌握好以下幾點:
一、播前準備;1、溫度和溼度;適宜黃瓜生長的溫度範圍在15至31℃,適宜種子發芽的溫度在25至30℃,黃瓜幼苗期溫度控制在12至30℃;黃瓜生長髮育期間空氣的溼度要保持在60%至90%,黃瓜幼苗其對空氣的溼度要求低,而開花結果期對要求高,黃瓜是一種喜溼作物,但怕積水、怕乾旱。
2、選種;由於秋季大棚種植黃瓜,後期溫度下降快,所以要選擇耐低溫、分枝少、抗病性強、瓜形適中、產量高的品種;推薦栽培長春密刺、津春四號、津優三號等優良品種。
3、浸種;先把種子嵌入55℃的溫水中浸泡五分鐘後,把水溫調至30℃左右繼續侵種5個小時,撈出後放入用甲醇配製的100倍藥液中浸泡30分鐘;消毒後的種子用紗布包裹起來,置入30℃的恆溫環境中進行催芽,當種子露白後即可播種。
4、播種時間;秋季大棚種植黃瓜可採取育苗移植,也可以採取直接播種;必須要選擇適當的時間播種,播種過早,黃瓜幼苗期高溫多雨,易發生病蟲害危害,播種過晚,黃瓜生長後期溫度難以保證,嚴重影響產量。
二、栽培育種;
1、育苗;黃瓜在1月中下旬播種育苗,波動是直接播在營養缽內,定植時帶土移植,播種後到出苗,大棚的溫度要控制在25至30℃,促使盡快出苗。
2、控溫;當幼苗長出第一片真葉時,就要及時降溫,棚內溫度控制在較低的狀態,白天控制20℃左右,晚上溫度保持在12至15℃。
3、定植;黃瓜定植前要施足基肥,由於黃瓜根系淺不易深栽,定植後要澆足定根水。
三、田間管理;1、水肥管理;黃瓜苗期要經常保持土壤溼潤,嚴格控制澆水次數,澆水後要加強通風,降低棚內空氣溼度,黃瓜生長期以施基肥為主,合施追肥。
黃瓜澆水要控兩頭兩頭促中間,在結瓜期以前,以提高地溫為主,做到見幹見溼;黃瓜結瓜期,對水分的需求量大,每7至10天就要澆水一次;頂瓜收完後要控制澆水,並結合澆水進行中耕,促進新根發生,黃瓜生育後期溫度低,黃瓜生長緩慢,對養分的需求量少,為降低棚內溼度要嚴格控制澆水,一般情況下十至15天澆水一次。
2、溫度、溼度管理;黃瓜生長髮育期間適宜的溫度範圍在25至30℃,溫度過高植株容易瘋長,生長髮育期間空氣溼度要控制在60%至80%,溼度過高易引發各種病害、蟲害。3、棚膜管理;適當的增加大棚溫度。經常保持棚膜清潔,減少灰塵汙染,增加棚膜透光度;氣溫高時棚內的溫度也逐漸升高,這時就要開啟棚門或先開棚膜通風降溫;根據黃瓜對空氣溼度的要求,幼苗定植後至開花期,一般不需要施肥水,要定時通風排溼,經常清理。蓬勃內部的水滴,降低棚內溼度。
4、植株管理;黃瓜幼苗長至2至3片葉子時,用乙烯利12g兌水10kg配製藥液,每星期噴灑一次,連續噴灑三次,可以誘導雌花形成;當植株找到30cm左右時,在大棚內採用吊繩,繩的一端系在頂架上,小的用小木棍固定或直接記在黃瓜根部,用細繩將黃瓜的藤蔓與吊繩捆在一起,並隨著黃瓜的生長,十天左右捆綁一次。
5、適時採收;黃瓜達到上市標準,頂花帶刺、瓜條顯稜時就要及時採收。
四、病蟲害防治;黃瓜病蟲害防治要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利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態防治相結合的方法,儘量少用或者不用藥劑防治。
-
4 # 塔羅小清哥
看什麼地方了,如果在北方天冷,最適合蔬菜大棚了,因為大棚裡溫度基本穩定,白天把草簾子拉開可以曬太陽,晚上把簾子蓋上可以防寒,晚上大棚還可以燒爐子,這樣可以有效的保證棚內溫度的變化,跟好的環境讓蔬菜茁壯的成長。
每一樣反季節蔬菜都有它自己適合的溫度溼度,還有肥料的用料這些都是關鍵,只要把最基本的方法掌握好了才能有個好的收入。
-
5 # 雲霧大金竹
反季栽培黃瓜的話,那麼在秋天就開始育苗了,所以這個時候的溫度還比較的高,就要選擇比較耐熱的品種,比如津村4號等等。栽培的地塊最好距離自然水源比較的近,有比較好的保水效果,提前10天就要把地塊正好。在7月開始進行播種,使用溫水處理過之後,直接使用藥劑來處理,在28度的條件下進行催芽,有利於更快的出苗。
因為播種的時期還比較的熱,所以操作的時候,最好是做好降溫措施,可以使用遮陽網來覆蓋,讓出苗更加的整齊,也能減少日光的危害,出苗之後可以去掉遮陽網,然後使用扣棚來處理,並且更加當地的天氣來選擇合適開棚。
在定植黃瓜的時候,要在大田中作出高壟溝,有利於管理也方便排水,每個栽培坑可以種植兩個苗,一畝大概5000株左右,行距在40cm。這樣移栽之後,需要比較多的水來灌水,讓幼苗儘快的定根。因為做了深溝,所以灌水可以多一些,不會給幼苗帶來影響。
這個階段的黃瓜生長是很快的,生長期比較的短,所以消耗的肥料很多。要保證足夠的基肥之外,平時也要多次的進行追肥,而且每次追肥不要太多,儘量的間隔開來。在一開始對於氮肥的需求是最多的,但是也要注意控制,避免有旺長的情況出現。
等到坐果的時候,就要多補充鉀肥了,可以如今坐果,也能減少病害。如果補充不及時,或者是補充的不夠,就會有畸形瓜發生了,甚至風味也會受到影響,就不好銷售了。
黃瓜是有卷鬚的,可以自己攀爬,不過它的卷鬚很弱,爬藤的速度很慢,要想提前的開始掛瓜,就要進行人工操作了。在幼苗長高到30cm左右的時候,就開始搭架子,把藤蔓人工的引上架,並且每隔一段距離綁縛一下,避免它的脫落,但是操作的時候不能傷害到藤蔓。綁縛結束之後,把頂端的芽打掉,不能讓它繼續發育了,可以促進下部的開花,讓養分也集中地提供給花。
如果瓜田裡有徒長的情況,不利於坐瓜,可以提前的使用乙烯利來處理,能夠增加雌花的數量,也能方便更多的坐瓜。一般一週噴灑一次,效果會好很多,但是濃度要控制好。
黃瓜反季種植依然有很多的病害,要提前開始預防,做好保瓜工作,並且積極地進行輪作,減少地裡的病菌積累,也是防病的基礎。
-
6 # 陽江小黎哥
每一樣反季節蔬菜都有它自己適合的溫度溼度,還有肥料的用料這些都是關鍵,只要把最基本的方法掌握好了才能有個好的收入
-
7 # 農民工村村
催芽將浸種後的種子用28?,30?溫水淘洗一遍~再用溼毛巾包好~置於容器內~容器的底部必須墊一層浸溼後的蕎皮~種子放入後再上蓋一層溼蕎皮~置於28?,30?恆溫條件下催芽。催芽期間~早晚用溫水將種子淘洗1次,2次。南瓜種子在催芽前要先將浸種後的種子置於12?,14?恆溫下晾種18h~然後再催芽。
騾馬糞育苗材料。曬乾的騾馬糞、200W燈泡、聚乙烯塑膠薄膜。材料與營養土的鋪設。先在苗床底部均勻鋪一層曬乾的騾馬糞~厚度10cm,15cm~踩實。再在騾馬糞的上面鋪聚乙烯塑膠薄膜~塑膠薄膜必須完好無損~不能漏水~且要超出苗床的四壁並延伸至地面。然後在塑膠薄膜之上鋪營養土~厚度10cm,15cm~灌透水。灌水時要嚴防水流入底部的幹騾馬糞上。最後~覆蓋聚乙烯塑膠薄膜增溫保溼~並搭建小搭棚~於小搭棚內兩端分裝200W燈泡2只。燈泡距地面30cm左右~通電增溫。,5d後播種。播種。開啟小搭棚~揭去苗床上塑膠薄膜~點播~黃瓜種子播種間距3cm,覆營養土1cm,1.5cm。南瓜種子播種間距5cm,覆營養土2cm,2.5cm。覆土後重新蓋塑膠薄膜~扣上小搭棚~開啟燈泡~增溫。
-
8 # 鄉里鄉韻
黃瓜的反季節栽培就是人們常說的塑膠大棚種植,也叫保護地栽培,黃瓜是溫室大棚最常見的瓜果蔬菜之一,它不但產量高,相對其它蔬菜的反季節種植效益要高出很多,在我們這裡一個佔地一畝地的大棚產量可以達到七八千斤,對於蔬菜種植戶來說是一種經濟效益很高的種植模式。但是相對來說,蔬菜反季節種植在技術上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無論在溫度的保持上,還是如何利用光合作用,以及肥水的管理都有很高的技術要求。
首先確定反季節種植黃瓜的季節,反季節溫室大棚種植黃瓜有冬春及秋冬兩茬,冬春茬黃瓜是12月下旬至來年的一月下旬播種,40-50天進行定植,定植以後30天可以開始收穫,如果溫室大棚效能及生產條件好的,有一定的種植技術,可於9月下旬播種,30-40天定植,進行一年一大茬栽培。秋冬栽培可以於8月上旬至9月下旬播種,在苗齡達到30天定植,30天以後就可以收穫,一直持續到12月下旬至來年的1月下旬。
其二就是品種的選擇和栽植的問題,溫室栽培的黃瓜在品種的選擇上,一定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和菜農的種植習慣而定,選擇一些早熟、苗期抗寒,耐熱、耐高溼、抗病的特點,如中農21號、26號、津優5號、津優35號以及津優36號等品種。由於種植反季節黃瓜,正值低溫、弱光季節,在種植密度上要控制在每畝2000-3000棵為宜。
其三在管理上為了能夠更好的獲得高效益,要採用一些綜合的先進技術,首先在底肥上每畝要達到優質有機肥5000公斤以上,同時增加餅肥200公斤,或者氮磷鉀複合肥100公斤以上,在育苗當中最好採用專用的營養基質,每平方米加三元素複合肥2公斤,播種覆土蓋地膜,定植最好使用嫁接苗及培育的無病蟲苗來定植。
第四在管理上要控制好肥水的管理,供水最好使用滴灌技術,大型的溫室可以採用噴灌技術,方便溫度偏高的時候噴水降溫,在追肥上要看地力以及黃瓜的長勢而定,有條件的可以定期分析土壤養分的含量,然後制定施肥方案,尤其是苗期可以使用高氮肥,待開花結瓜可以增施高鉀肥,然後配合葉面肥的使用,效果都很好,也可以採用二氧化碳施肥。
第五要掌握好溫室大棚的溫度,掌握好溫室大棚溫度就是種植反季節黃瓜的基礎,是成功的一半。溫度調節要分四個時段進行,分別是8-12點要由20度迅速提高到26-27度,12-18點有26度可以降到16度,18-22點,要維持住15-16度的溫度,22點到第二天早上6點,溫度要保持到11度左右。
-
9 # 壯鄉小美
黃瓜在我們的餐桌上很常見,也叫青瓜、吊瓜、刺瓜等,而且做法也多,有涼拌黃瓜,有黃瓜炒肉等等。黃瓜果實有長圓形或者圓柱形,成熟了果實顏色是綠色,表面粗糙。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種植,除了露地種植外,不少地方都會在溫室大棚裡種植呢。在旺季的時候,黃瓜價格不是很貴,淡季的時候才賣得價格,所以人們就會反季節栽培黃瓜,這樣經濟效益就高了。所謂的反季節栽培,就是在不是種植它的季節裡種植,那要如何反季節栽培黃瓜呢?我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要反季節種植黃瓜,那就需要了解黃瓜在種植過程中對溫度、水分、光照等方面的需求,只有瞭解了,在反季節種植的時候滿足了它的生長需求,才能種出好的青瓜,品質好了才能賣得好價錢。
1,黃瓜對溫度的需求。黃瓜是喜暖作物,不耐寒冷,所以在冬季的時候幾乎看不到露地種植,要種植也是在溫室大棚裡。生育溫度範圍為10-32℃,溫度過高過低,對它的生長都有影響。所以在種植的時候能在這個溫度範圍內對它的生長是有利的。
2,黃瓜對光照的要求。黃瓜對光照的要求並不是很高,但是充足的光照對它的生長還是有作用的,能充分進行光合作用,黃瓜的品質也會更好。
3,黃瓜對水分的要求。黃瓜對水分需求量很大,所以在種植的時候要保持土壤溼潤。但不可漫灌,導致它根部一直處於潮溼狀態,就會導致爛根等狀況發生,這樣就會減產了。在澆水的時候,看土壤溼潤度來澆。
4,黃瓜對土壤的要求。黃瓜喜溼潤但不耐澇,喜歡肥沃的土壤,所以在種植的時候可以選擇肥沃的土壤。雖說不是肥沃的土壤也可以種植,但是種出來就沒有那麼好了,肥料方面也會需要更多。
瞭解了黃瓜對溫度、水分、光照、土壤的要求,那要反季節種植,心裡就有底了。而露地黃瓜種植時間一般是1-3月份和6-8月份。
二,反季節種植黃瓜的準備工作
1,選擇肥沃土壤並做好消毒殺菌。選擇合適的土壤,在種之前要先殺菌處理,減少土壤中的細菌,這樣種下黃瓜後才利於它生長。在晴天的時候可選擇生石灰或者高錳酸鉀進行消毒。不過也有的人不消毒,這個根據個人習慣而定。
2,搭建大棚。在反季節種植黃瓜,溫度不適合它生長的時候就需要搭建溫室大棚了,滿足黃瓜生長所需要的溫度,也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就如冬季不搭建大棚,直接露地種植,那黃瓜就沒法過冬了(除非是氣候很溫和的地方)。所以說反季節種植就需要搭建溫室大棚,控制合適的溫度才能保證黃瓜正常生長。
3,深耕土壤。在種植之前肯定要深耕土壤了,這樣利於它根系的生長,吸收更多的養分。同時要起壟,這樣方便管理。
4,選擇一塊土地進行深耕細作,作為育苗床。育苗床做好後,施放足量底肥,等候播種。
三,種植黃瓜
1,選擇黃瓜品種並浸種。選擇好黃瓜種子後,將它們放到25-30℃左右的水浸泡6-8個小時,然後撈起來準備播種。
2,播種育苗。將種子均勻撒到育苗床上,並覆蓋一層細土壤,而後淋上適量水分,保證土壤溼度。在澆水的時候不可用大水,避免種子被沖刷掉。
3,苗期管理。播種好後一般每隔3天左右淋水一次,待它出苗後,根據它的密度進行間苗,保證每棵幼苗有足夠的空間生長。如果幼苗太密,就會出現弱小或者死苗等現象,所以要合理間苗。
4,移栽。黃瓜苗長到10-20cm的時候就可以移栽了,株距25-30cm,行距50-80cm,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在移栽的時候,每個坑裡要適當足量的底肥,種好後再淋水即可。在取幼苗的時候最好是先淋水,這樣拔起來後不容易傷到它根部,還順帶一些泥土,利於它生長。選擇的幼苗是健壯哦,避免弱苗、病苗。
5,緩苗期管理。種了四五天後入地裡看看有沒死苗,有的話就需要及時補苗了。
6,給黃瓜苗插架子。定植後就要給黃瓜苗插架子了,離黃瓜苗的根部10cm左右,可以做成人字形或者花架,主要是為了讓黃瓜苗爬上去,利於管理、開花結果等等。在它生長一個月左右的時候,可進行摘心處理,還需要剪掉一些病枝、枯枝,讓它生長更旺盛。
7,肥水管理。黃瓜對水分要求高,所以水分要充足。在它幼年期、生長期、開花期、結果期等都需要施肥,如催熟的農家肥或者氮磷鉀肥等,為了避免植株缺少一些微量元素,可適當噴葉面肥。具體施肥就根據黃瓜各個生長階段對肥料的要求。
8,病蟲害防治。種植黃瓜的時候也有病蟲害,如霜黴病、灰黴病等,這時候就要合理治療了。
四,反季節種植黃瓜要注意的問題
1,在溫室大棚裡種植,要控制好適合黃瓜生長需要的溫度。在大棚內安裝溫度計,每隔4個小時左右看摘溫度,特別是凌晨和中午,溫差比較大,要多注意了。
2,根據天氣,給大棚適當放風。給大棚放風,能排出大棚裡的溼氣和有害的氣體,進來一些氧氣等。放風應該根據天氣情況進行,一般在中午左右進行。如果溫度太低,就不適合放風了,會把它凍壞的。
3,遇到連續陰雨天,要及時補光,增加光合作用。雖說黃瓜對光照要求不高,但是光照過弱,對它生長也有一定的影響,這時候可適當補光,如使用反光膜。
4,施肥方面。如果施用農家肥,那一定要催熟了再施放。是磷肥鉀肥等,在施放的時候離根部有一定的距離,避免燒根。
總結:對於反季節種植黃瓜,以上是我對它種植方法及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的見解。
-
10 # 星哥說農
黃瓜是喜溫蔬菜,既不耐寒,又不耐高溫,適宜攝生長的溫度一般為15~32℃,地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黃瓜的生長,氣溫低於12℃時黃瓜生長髮育緩慢,低於5℃停止生長受到冷害,因此反季節可採用保護地栽培方法,透過營造小氣候形成適應黃瓜生長的氣候條件,可達到高產的目的。
一、品種選擇
選用早熟、耐寒性較強的品種,如白絲條、湘黃瓜2號等,黃瓜育苗播種前,要進行種子消毒處理,可採用溫湯浸種和藥劑消毒,消毒後的種子在28~30℃的溫度下催芽,露白後即可播種。
二、播種育苗
早春栽培在1月中下旬播種育苗,播種時直接播在營養缽中,定植時帶土移栽,播種至出苗,溫度應控制為25~30℃,促使快出苗。從部分出苗至第1片真葉顯露 (即破心) 要及時降溫,控制較低的溫度,一般白天20℃左右、夜間12~15℃。從破心至移栽定植前7~10天,白天可保持20~25℃、夜間15~18℃,定植前7~10天應進行低溫鍛鍊。
三、定植
黃瓜栽培宜選擇土層深厚、排水效能好、保水保肥力強的地塊建大棚生產,黃瓜定植前先將土按1.3m開廂,定植前10~15天施足底肥,黃瓜根系淺,不宜深栽,定植後澆足定根水。
四、田間管理
定植後要控制肥水的施用,促進幼苗的成活,開花前少施輕施氮肥防止徒長,坐果後施一次追肥,促進瓜的生長,黃瓜喜光,春季光照不足時,適當增加棚溫,增加光合作用,日常注意保持棚膜清潔,減少灰塵汙染,以增加透光度,幼苗定植後至緩苗前一般不通風,以提高棚內的地溫和氣溫,根據黃瓜各生長髮育階段最適宜的溫度範圍,可以採用加地膜、小拱棚等措施達到增溫保溫效果,促進幼苗的成活和生長,幼苗定植至開花一般不施肥水,陰天、晴天中午要適當通風排溼,堅持經常颳去棚膜內側的水珠或在棚內放置一些石灰等吸潮物質,降低棚內溼度。
五、病蟲害防治
黃瓜的主要病害是霜黴病、枯萎病、白粉病,主要蟲害是黃守瓜,在防治上,不用種過瓜類的土壤作苗床土,選抗病品種,降低床內溼度。必須選擇使用無公害蔬菜生產可以使用的農藥,嚴禁施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並且嚴格注意農藥使用的安全間隔期。常用藥劑:50%溶菌靈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58%雷多米爾可溼性粉劑500~700倍液、20%病毒A可溼性粉劑400~600倍液等,用辛硫磷1500倍液或菊酯類藥2000~3000倍液防治黃守瓜害蟲。
綜上,農戶要因地制宜,合理搭建大棚,保證黃瓜生長的溫溼度,選用優良品種,科學育苗及田間管理,及時預防病蟲害,就可在栽培出高產的反季節黃瓜。
-
11 # 鄉村螢火蟲
◆ 栽培設施及時間選擇
黃瓜是喜溫作物,在整個生長期內氣溫都不宜低於8℃。就北方地區來說,在嚴冬季節裡,室外氣溫很低,能夠為黃瓜提供正常生長氣溫環境的只有保溫效能相對較好的日光溫室。因此,進行反季節越冬黃瓜栽培,也只能是在有草苫的日光溫室內進行。
中國的東西環境和南北差異很大,地方不同可選用的栽培設施並不一定要相同,經濟實用的就是最好的。不同地方具體的播種定植時間也需要依據地方實際合理確定。就華北地區來說,一般越冬栽培的播種期為9月下旬到10月上旬。
◆ 品種選擇
越冬黃瓜在生育期內需要經歷整個嚴冬的低溫環境考驗。在外界氣溫低、日照弱的冬季種植黃瓜,必須選用耐低溫弱光的優良品種。
根據有關資料介紹,華北地區在栽培越冬黃瓜時,可選擇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選育的中農16號、中農21號、中農106號,天津黃瓜研究所選育的津春4號、津春5號、津優1號、津綠4號,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育成的秋棚1號,天津市科潤黃瓜研究所育成的津優36號,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北京402等普通黃瓜優良品種。其他地區的菜農也需要考慮地方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品種。
◆ 播種育苗
1、育苗床的設定
越冬黃瓜育苗時間在10月中下旬到11月上旬,此時外界氣溫已經很低,為了育成適栽的壯苗,需要選擇在日光溫室內完成育苗過程。以現今普遍採用的黃瓜嫁接栽培來說,自育苗建設苗床時,需要分播種床和分苗床2種。
播種床多用育苗盤或育苗箱,內鋪3.5釐米厚的河沙,也可以在平地作畦。播種床用於對接穗黃瓜和砧木黒籽南瓜的播種。
分苗床是移栽嫁接苗的處所,平地苗床內需要放營養土10——12釐米。如今多數地區的菜農是把嫁接苗移入營養缽中,進行容器育苗,把營養缽擺放在分苗床上。
2、浸種與催芽
用作培育接穗和砧木的黃瓜種子與黒籽南瓜種子都要進行浸種和催芽。浸種時使用55℃溫水浸泡15分鐘,再將黃瓜種子放入30℃溫水中浸泡4——6小時,把黒籽南瓜種子放到30℃溫水中浸泡6——8小時。
浸種完成後,用溼毛巾包裹種子,放置到室溫28——30℃的適宜環境下催芽。黃瓜種子大約24小時左右就可以出芽,黒籽南瓜種子大約30小時左右也會出芽。當芽長達到2.4毫米左右時,就可以進行播種了。
3、播種
播種前,在播種床上澆足透水,將黃瓜或黒籽南瓜的種子均勻撒在床面上,覆蓋細沙1——1.5釐米。
後期準備採用插接的黒籽南瓜種子,可以直接播種在營養缽或分苗床上。準備採用靠接的,兩種種子都需要播種在播種床上。
嫁接時準備採用靠接的,黃瓜種子要比黒籽南瓜種子早播3——5天。而準備使用插接的,黃瓜種子就要比黒籽南瓜種子晚播3——5天。
4、播種後到嫁接前的管理
播種後的苗床溫度,白天需要保持25——30℃,夜間保持18——20℃。在適宜溫度下,大約3天幼苗即可出土。當70——80%的種芽露頭出土後,需要把苗床溫度逐漸降低到白天22——26℃,夜間15——18℃,以防止幼苗徒長。幼苗嫁接前,1——2天澆水1次。
一般情況下,黃瓜播種13——14天,子葉展平,第一真葉開始破心。此時,就是嫁接黃瓜苗的嫁接適期。利用插接法嫁接的要在黒籽南瓜第一片真葉展平時進行。利用靠接法嫁接的則需要在黒籽南瓜的第一片真葉半展開時進行。
5、嫁接
①採用插接法嫁接。嫁接時,除去黒籽南瓜的生長點,用一根削尖、光滑的竹籤從南瓜子葉基部的一側向胚軸中斜插成0.5——0.7釐米深的洞。把黃瓜苗從子葉的下方斜切一刀,將苗切下,切面長0.5——0.7釐米。隨後,把黃瓜苗插入南瓜苗的小洞中,使切口密切結合,並使黃瓜與南瓜的子葉著生的方向呈交叉十字形。
②採用舍形靠接法嫁接。嫁接前2——3天內,將育苗溫室內的溫度降低2——3℃。嫁接時,在黃瓜子葉下1釐米左右處,朝第一片真葉的方向,向上呈15——20º角斜切一刀,深達胚軸直徑的2/3處。隨後除去南瓜苗的生長點,在南瓜子葉的下方1釐米左右處,向下呈20——30º角斜切一刀,深達胚軸直徑的2/3處,切口長達5——7毫米。將黃瓜與南瓜的切口相互接合好,用嫁接莢固定。嫁接時介面要比地面稍高,防止黃瓜長出不定根或被侵染性病菌從傷口侵入,失去利用價值。
嫁接後的2——3天內,苗床需要保持高溼狀態,苗床溫度白天應當保持25——30℃,夜間保持23℃,中午適當遮陰。10天后嫁接苗的嫁介面癒合,可以進行一般管理。
6、嫁接後的管理
①溫度管理。白天保持20——25℃,夜間保持15——18℃。定植前7——10天,需要進行低溫煉苗。煉苗時使育苗畦內與定植田的溫度儘量相同,提高黃瓜秧苗的適應能力,一般白天保持15——20℃,夜間保持12——14℃。
②光照管理。黃瓜屬短日照作物,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對黃瓜幼苗雌雄花形成的比例有很大的影響。在黃瓜的2葉期,幼苗的花芽分化到10節時,雌雄花尚未確定。此時,給於黃瓜苗8——10小時較強的短日照,夜間控制適當的低溫,有利於雌花的形成,降低坐瓜節位。在苗床管理中,應早揭、晚蓋草苫,延長光照時間,在苗床北側張掛鍍鋁反光幕,以增加光照強度。在連陰雨天,應採用人工補光措施。
③澆水管理。黃瓜苗應保持土壤溼潤,一般5——7天澆水1次,切記不能用控制澆水的辦法抑制幼苗徒長。但澆水也是以適度為宜,否則會降低地溫,誘發病害。澆水時,應選擇晴天上午進行,澆水後立即通風排溼,降低空氣溼度。
7、壯苗的判斷
越冬栽培的黃瓜秧苗以35天苗齡為好。正常育出的秧苗,此時正是3——4葉1心,苗高10——13釐米。葉片肥厚,葉色深綠,莖粗、節間短,子葉完整的秧苗就已經達到了壯苗的標準,可以用於定植了。
◆ 定植
1、定植前的準備
日光溫室栽培越冬黃瓜,定植前15——20天,要扣嚴塑膠薄膜,夜間加蓋草苫,儘量提高溫室內的地溫和氣溫。
定植前1周灌大水造墒,以減少定植後寒冬澆水的次數,防止降低地溫和增加空氣溼度。待地面見幹後,每畝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10000公斤,並混入硝酸磷型複合肥600公斤,深翻整平,做成1米寬的平畦。
2、定植方法
華北地區越冬黃瓜的定植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定植時要求土壤10釐米深處的地溫在12℃以上。具體定植時,需要選擇晴天的上午進行。
定植的株行距一般為,大行距75——80釐米,小行距50釐米,平均行距65釐米。株距25——26釐米,每畝保苗4000——6000株。
定植後澆透水,待水滲下後封穴,把每行都培成10釐米高的壟。
◆ 冬季管理
1、溫度調節
越冬黃瓜定植後,已進入冬季,需要立即扣嚴塑膠薄膜,夜間加蓋草苫,提高溫室內的溫度。白天保持25——30℃,夜間保持15——18℃。經5——7天緩苗後,適當降低溫室內的溫度。晴天白天保持23——25℃,夜間保持10——12℃。陰天光照不足時,白天保持20℃左右,夜間保持8——10℃,儘量保持晝夜溫差在8℃以上。當晴天Sunny照到溫室棚面時,應當揭開草苫,下午4——5時,當室內氣溫降到18——20℃時及時覆蓋草苫。上午室溫超過30℃,應立即通小風,一方面降溫排溼,另一方面透過空氣流通,補充二氧化碳。
在當年12月到翌年1月中下旬,華北地區時常有寒流侵襲,溫室內應採取保溫措施,以保持溫度,防止夜間最低溫度降至5℃以下,避免黃瓜發生冷害。此時,草苫應該晚揭早蓋,儘量不通風。如果室內連續出現氣溫低於5℃時,應採用電爐等加溫裝置加溫,以防治冷害和凍害。
2、光照調節
黃瓜喜溫,但冬季光照不強,再加上溫室覆蓋物、骨架等遮陰,溫室內的光照會更顯不足。增加光照對越冬黃瓜豐產有明顯作用。
冬季溫室增加光照,可以採取的措施有:早揭、晚蓋草苫,延長光照時間;清潔棚膜;把溫室內牆全部塗白,或在牆上張掛鍍鋁反光幕,把照到牆上的Sunny反射到後排黃瓜植株上,以此增加光照強度;有電力條件的地方,應當安裝生物效應燈,進行人工補光。
3、水肥管理
黃瓜定植後3——5天,可再澆1次緩苗水,緩苗後可每畝追施硝酸磷鉀肥15公斤。深冬季節以前,一定要控制水肥,防止植株生長過旺,降低抗寒能力。
一般情況下,越冬黃瓜12月份到翌年1月底不追肥。如有缺肥現象,可結合噴施藥劑,根外追施0.2%的磷酸二氫鉀2——3次。與此同時,一般也不澆水,目的是防治降低地溫,規避病害。如果土壤乾旱,可選“暖頭寒尾”的晴天上午,開溝澆小水。澆水後下午早蓋草苫,翌日應通風,加強排溼。為防止病害流行,澆水前可先行噴施易發病害的預防性藥劑。
4、支架與綁蔓
越冬黃瓜一甩蔓,應當即支架和綁蔓。如今棚室種植的菜農多采用塑膠扁絲作支架和綁蔓材料。黃瓜上架時,只需要把瓜蔓纏繞在扁絲上就可以了。一般綁蔓採用“之”字形或“S”形綁蔓法,以抑制植株過旺生長。綁蔓時及時打掉下部老葉、黃葉、雄花和卷鬚,節省養分。
5、保花保果,提高抗寒力
12月份,當黃瓜植株生長過旺時,可噴施100毫克/千克乙烯利溶液1次。當溫室內11——12月份溫度過高,黃瓜植株生長過旺,節間太長。生長細弱,有徒長跡象時,可噴施200毫克/千克矮壯素溶液。為防止化瓜,促進瓜條生長,在結瓜期,可使用100毫克/千克赤黴素溶液噴花。
在結瓜期,正至寒冬,溫室內沒有昆蟲傳粉,需要進行人工授粉。每天上午8——9時進行,採集雄花,逐一為雌花授粉。
6、採收
冬季黃瓜的市場行情很好,應到適當早收,提高經濟效益。對根瓜早收,也可以防止墜秧。春節前對瓜條20釐米以上的應全部採收上市。
華北地區的越冬黃瓜,一般在12月中下旬開始採收。初期每2——3天採收1次,結瓜盛期,1——2天採收1次。
◆ 春季管理
1、溫度管理
翌年2月份以後,天氣開始逐漸溫暖,越冬黃瓜進入旺盛生長髮育。但此時,華北地區的天氣並不穩定,在管理中,不僅需要注意防寒防凍,還要注意通風降溫,防止溫室內溫度過高。此時的黃瓜因為生長過快,抗寒能力反而下降,如果遭遇早春強寒流侵襲,冷害和凍害的損失會更嚴重。需要特別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採取保溫措施。一般白天保持28℃,室溫升到30℃開始放風,夜間保持10——15℃。
2、澆水管理
隨著黃瓜生長量的加大,對水分的需求也會相應加大,再加上溫度高,蒸發量大,需要補充大量水分彌補散失。前期每5——7天澆水1次,後期增加到每1——2天澆水1次。澆水在晴天早上進行。原則是保持土壤溼潤,不宜大水漫灌。
3、追肥管理
一般每10——15天追肥1次。前期可先行每畝追施腐熟的有機肥500公斤,以後只追施硝酸磷型複合肥,每次每畝15——20公斤,追肥後及時澆水。2——3月份的結瓜盛期,每3——5天進行一次根外追肥,可使用0.2%磷酸二氫鉀或0.1%尿素溶液噴霧葉面。
4、植株調整
結瓜盛期應及時整枝、綁蔓。莖蔓每伸長30釐米,應綁縛1次,可運用“S”形綁蔓方法,使龍頭高度一致。當瓜蔓長到架頂時,及時摘心,促使側蔓發生。側蔓長出雌花後,在花前留2片葉摘心。蔓下部的黃葉、老葉、病葉,應及時摘除,以利於通風透光。
總結:黃瓜反季節種植效益的確不錯,但卻是個精細活,從種到收,一點一滴都需要用精心換取。菜農對大棚黃瓜付出了多少心血,大棚黃瓜也都會記在心裡。心換心,就是菜農得到的收益。
-
12 # 雲朵在鄉村
一說到黃瓜,就想到了炎熱的夏天。而現在不同了,無論哪個季節,都可以隨時吃到爽口的黃瓜。這就提到了一個名詞,反季栽培。我們最常見的反季栽培,就是在低溫季節利用塑膠大棚保溫的方式繼續種植黃瓜。在夏天,溫度適宜,適合露天種植,種的比較多,價格都比較親民;相反,到了不適宜種植的季節,透過大棚種植,價格會有大幅度提高。所以人們就會透過反季栽培,獲取更好的經濟效益。不過相比露地栽培,反季栽培的技術要求更高,更嚴格,需得掌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品種的選擇。黃瓜是喜溫作物,既不耐寒,又不耐高溫,適宜生長的溫度一般是15℃--30℃,溫度過低過高都會影響它的正常發育與生長。
大棚栽培在黃瓜品種的選擇上,一定要適應本地氣候特點和種植習慣,選擇一些早熟、耐寒能力強的品種。
第二,種子的處理與播種。大棚黃瓜栽培,可以育苗栽培,也可以直接種植。一般黃瓜種子先用溫水浸泡一段時間,而後用配製好的藥液浸泡半個小時左右,把泡好的種子包裹在紗布裡進行催芽處理,種子露白即可使用。
種子播種時,應掌握好時間。太早,易發病蟲害,太遲,不利於生長髮育。
第三,育苗。黃瓜育苗一般要在1月份的中下旬進行。將種子種植在有營養液的容器裡,作為育苗,一定要控制好它的溫度,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的。在出苗前,溫度可以掌握在20多℃,這樣的溫度適宜出苗。移栽黃瓜苗,可以帶土移栽,有利於提高成活率。
當幼苗長出第一片葉子時,記得及時降溫,使溫度保持在較之以前稍低的範圍內。
第四,定植。選擇土質深厚肥沃且排灌性良好的地塊作為大棚建造的地點,定植前施足底肥,這是黃瓜可以持續吸收營養的基礎。
黃瓜是淺根系作物,不宜深栽,定植後千萬要澆一次定植水,對作物根系生長有利。
第五,管理。黃瓜種植之後,澆過第一次定植水,雖然要保持土壤溼潤,但一定要控制好澆水次數,不可貪多,有了積水容易發生腐爛病,可以適度通通風,通透性好了,有利於幼苗的生長髮育。
黃瓜在開花之前,少施氮肥,因為徒長會影響生長髮育及開花。在坐果前,可以施次肥,保證足夠的營養供給,提高坐果率。促進黃瓜生長。
黃瓜是喜光作物,保證足夠的光照,可以增加光合作用,促進養分吸收,有利於黃瓜增產增收。
在生長過程中,黃瓜會遇到惱人的病蟲害,像霜黴病,枯萎病等,應首先遵循“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儘量少用或者不用藥物殘留的農藥,除非已經到了物理治療無法控制的地步。
回覆列表
如今黃瓜已經成為人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為了更好的保證生產的有效性,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反季節黃瓜的高產栽培技術慢慢興起,不斷的促進黃瓜向著一個高產的方向發展,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對於這項技術,首先要注意品種選擇與種子的處理。在春季,氣溫一般還比較低,因此,在春季播種的過程中,應該選擇一些耐寒性較好的品種。在播種之前,也要對種子進行處理。而一般情況下,主要採用的方式是用溫水來浸泡種子或者用藥劑來進行消毒。
第二點是播種育苗。播種時,可以直接的將種子在營養液中進行播種和栽培,在幼苗達到一定程度時,再將其連土移栽出來。一般情況下,可以將溫度適當的控制在30攝氏度左右,以保證幼苗能夠很快的出苗。但是也要注意在部分出苗到第一片真葉顯露的過程中要做到及時的進行降溫,以保證溫度較低,在白天溫度可以達到20攝氏度左右,在夜間,溫度則大概在15攝氏度左右。在定植前,應該有效的進行低溫鍛鍊,儘可能的要使育苗床的溫度和定植田塊的溫度相近,以促進黃瓜秧苗的適應性,提高它們的成活率。因此在育苗的過程中,溫度的把控是極其重要的,而且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黃瓜的生長適宜溫度在20-28攝氏度,超過30攝氏度則會生長不良, 並且溫度不能夠低於10攝氏度,否則就會停止生長。而且在黃瓜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供應。還有就是黃瓜定植時需要充足的底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還要澆足定植水,以利於緩苗。生長期要保持土壤溼潤,開花期要控水。結果期要結合澆水施肥等等,任何事都有它的不容易之處,所以幹每一件事情都要認真細心且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