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唐旭順其自然

    感謝大聖邀請!自古以來,狀元文采超群,列為耪首,三年出其一,實為難得!然而:古代的狀元能留下文化遺產的,卻是少之又少!原因何在?根據本人愚見,作出如下幾點分析:一、高中後,名聲、身份顯赫,各種應酬隨之而來。二、自古狀元者,不是被皇上選為附馬,就是被皇親國戚、或王公大臣看中,擇為東床快婿。三、在老丈人的監督下,傾向了權勢,整日想著怎麼把官做大、坐穩,因而荒廢了原本學業。其實,中華的文學瑰寶,就是連二、三流的榜眼、探花,也極少有人留下!縱觀歷朝,今天的文化精髓大多是進士出身的人和那些不重名、閒雲野鶴的才子留下來的。因為進士的官職大多數從基層,他們能接觸到鄉土氣息,深知民間疾苦。才能寫出更好的東西來。唐、宋兩代的文化名人大家都知道。明代才子解縉進士出身。被稱為吳中四子,以唐伯虎為首的閒士。清代紀曉嵐,劉庸、鄭板橋等都是進士出身。僅本人陋見,請大家交流指教!謝謝!

  • 2 # 王曉漁

    魯迅祖父周福清是在同治十年(1871年)的辛末科會試中了進士,並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魯迅的父親周伯宜是周福清的長子,讀書至秀才,1893年鄉試時,魯迅祖父周福清託請同科進士段如璋為其子及幾位親友子弟打通關節,從而取得舉人身份,事發後周福清被判斬監候(今死緩)8年後死於獄中,而魯迅父親被革去秀才功名貶為庶民,僅35歲就抑鬱而死,那時魯迅還很小,這是科舉時代的著名悲劇。

    科舉之路有很多很多名落孫山卻能另鑄輝煌的勵志的人物。著名“落榜生”就有蒲松齡,吳承恩,李時珍,馮夢龍等,他們都是才華橫溢文才出眾,很小的時候就以優異的成績中了秀才,李時珍考中秀才時只有14歲,但他們卻不拘行文規矩和八股文套路等原因,屢次鄉試皆名落孫山,之後縱橫科場幾十年終無斬獲,然而他們卻另闢蹊徑,成為中國古代小說的大家,留芳百世的醫學家。

  • 3 # 文文mm4545

    留芳的都是窮書生(象李白,杜甫,),或抗倭英雄,抗金英雄(比如岳飛)狀元大把銀子,前半生努力,後半生享福了,能留下什麼芳名。?

  • 4 # 一枚明粉

    其實你這個問題換成,恢復高考以來,為什麼沒有一個省狀元名滿天下的?也說的過去。

    進而可以推出,你看沒成為狀元也可以名滿天下。這種一般比較腦殘,甚至反智。

    但換個問題:為什麼科舉以來,流芳百世的多是進士,而不是其他人?還說的過去。

    我們看明代

    前七子

    李夢陽:1493年,二甲17名;

    何景明:1502年,三甲n名;

    徐禎卿:1505年,二甲n名;

    邊貢:1496年,三甲n名;

    康海:1502年,一甲狀元

    王九思:1496年,三甲n名

    王廷相:1502年,三甲n名;

    後七子:

    後七子是: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由進士出身任職於京師的李攀龍、王世貞相結交討論文學,決定重揭李夢陽、何景明等人學復古的“旗鼓”。後二年,徐中行、梁有譽、宗臣中進士,與李、王結成詩社,遂有“五子”之稱。後又增謝榛、吳國倫。後謝榛與李交惡,被黜,餘日德、張佳胤加入。

    李攀龍:1544,三甲n名

    王世貞:1547,二甲n名

    徐中行:1550,二甲n名

    梁有譽:1550,二甲n名

    宗臣:1550,二甲第三

    謝榛:明代布衣詩人

    吳國倫:1550,三甲第n;

    餘日德:1550,進士

    張佳胤:1553,三甲

    (吳中四子,多研究下他們的關係網和家世背景)

    如果你今天研究文學、或者略知一點明代文壇,他們的名字最少能讀上來五六個。而且有趣的是,前後七子總共16個人,只有一個不是進士,而且還被剔出圈子。名聲哪能有在的大呢。

    什麼是道理,這就是道理。引領時代潮流的未必一定是狀元(但也有),但肯定是進士。

    今天名滿天下的

    馬雲:杭州師範大學;

    馬化騰:深圳大學

    李彥宏:北京大學

    俞敏洪:北京大學

    劉強東:華人民大學

    張一鳴:南開大學

    (男神)

    你會發現這些引領潮流的人,未必是省狀元(但也有),但基本是大學生。以後會越來越明顯。除非你有劉漢的手段。

    洋洋灑灑講了這麼多,就是告訴你歷史趨勢在哪裡。就是你崇拜的明星,一多半也是北影、中戲畢業的。

  • 5 # RM2333

    考中狀元的,有才華,不稀奇。

    就是那些考不中,還偏偏有才華的,才稀奇啊。

    而且這些人都是很好的例子。

    可以給自己甩鍋。

    你別看我學歷低,xxx不也大學沒畢業麼?

    xxx學問那麼高,不也沒學歷麼?我和他一樣,這是體制的問題。

    使用頻率高了,自然就出名了。

  • 6 # 心亂了沉默

    除了能力和平臺,還有運氣和社會形勢的原因在裡面。狀元,平臺雖沒皇親國戚牛逼,但平臺至少有,能力也更不用說,不然咋考上的狀元郎,沒做出一番事業,問題在於運氣和社會大勢!有的人雖沒多大能力也沒平臺,但她能抓住機遇,這就是問題。至於其他人說文化不重要的,大部分嫉妒而已

  • 7 # 使用者5854938104

    自隋朝科舉制成立以來,至最後一屆科舉,一千多年的時間裡,也不過就誕生了幾百個狀元,而這些狀元們,雖說不上個個流芳百世,但他們的名字大多數記錄在冊流傳下來,也算得上名傳千古了。

    而要說這幾年有名的就一個文天祥?有句話我對很多無知的人說過,那就是你不知道並不代表就沒有,除了中小學課本以及一些知名小說裡的人物,你們還知道幾個歷史上的名人?你們看了幾本史書瞭解過多少歷史?或者你們覺得只有你們知道的才叫有名氣才叫流芳百世?另外有名氣就一定牛逼?那麼小學課本里那個治鄴的西門豹,怕是比中國兩千年來大半數的皇帝更牛逼。

    還有一點,就算這幾百個狀元裡就出了一個有名的文天祥,在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狀元也不過就幾百人,而一千多年裡整個中國存在的人數怕是有幾百億,按照比例來算,普通人中出現流芳百世的人的機率可以忽略不計,而狀元裡出現名人的機率卻有幾百分之一。

  • 8 # 朵朵佬爺

    跟高考狀元一樣,流芳百世的是以天地為學校的,一張考卷求的是公平,考出的不是真實的水平。公平與效益二者難以兼得。我幹了近二十年考試院長,深知考試的實質,又是命題老師,如果出有探究性試題,答案各異,不便判分,會有失公平。

  • 9 # 傍徨的魚

    狀元流芳百世的確實不多,但你換個角度去查,狀元官至一品的有多少,就會發現問題所在了。

    無論哪朝哪代,狀元都是當時讀書人的標杆,那個當權朝代都知道榜樣的力量,所以狀元只要不做死,犯什麼大錯都不是什麼大問題。(明朝楊慎就是典型,雖說是狀元,可帶頭和嘉靖死磕,能有好下場?而且因為家庭背景和狀元身份,政治上犯這麼大錯誤都沒丟官,只是貶低。)開科舉以來歷代朝廷講究的都是讀書才是正業,狀元是官方樹立的讀書人榜樣,所以官方會盡可能的發揮狀元的作用,說白了就是考上狀元特別容易當大官。相應朝廷會特別維護狀元,凡是棘手的活很少交給狀元幹,輕鬆且容易嘉獎的事狀元是跑不了的(別以為古代關係戶才能攤上好活,真碰上狀元做競爭對手,八成都是搶不過的),這是狀元難留流芳的主要原因。沒有多少棘手政務經驗和機會,不容易幹大事的。

    再一個原因主要是狀元自身的,古代的人都知道考進士主要是自身水平,殿試出狀元基本上是考運氣的,這時發揮的是綜合能力,相應的歷代選出來的狀元沒有一個是書呆子,也沒一個是特別世俗圓滑的,多數狀元都是精英且重於立業而不是立功的,加上狀元最容易攤上修史的活,這導致其他百事留名的事情基本上輪不到他參與,只能在史書上默默留言了。其實狀元出身的官員是很特殊且有護身符的,是真正的天子門生(只要不跟皇帝對著幹,皇帝就是最大靠山,跟誰有對錯了皇帝都會偏向狀元的),古代黨爭時候最喜歡利用狀元打頭炮了,因為出點事狀元出身根本不可能重罰,最多貶到地方去,結果就是黨爭激烈的時候一般沒狀元啥事,早被利用完了,這到後面有結果了也和狀元沒多大關係,除了少數政治水平高的狀元外,其他多數都是在朝廷上存在感比較低的,顧狀元想百世流芳還真不容易。

    最後一個原因是還是因為狀元是科舉樣板,古代官場是分清流和濁流、京官和地方的,狀元天生就是清流的,且必定是京官,清流的職位很少有幹實事的,加上是京官,所以狀元就是想做點實事也很難有合適位置的。(知府知縣這類地方官都是地方官,雖然容易幹出成績,但這類官位對狀元來說代表貶低,除非狀元犯錯,否則是當不了這類官的)所以說狀元就是想幹出成績,也沒多少地方可以發揮的。

    另外再糾正一個大多數人的錯誤觀念,狀元容易被皇親國戚和高官貴族招去當女婿,其實這事兒自唐朝以後是很少見的。因為只有隋唐時候科舉不嚴謹,高官大族家的未婚青年容易中狀元,那時才會出現招狀元為婿的。宋朝以後科舉可是國家級大工程,肚子裡墨水不足是很難高中的,而這肚子裡的墨水是需要時間去積存的。君不見歷代狀元的平均年齡是多少,宋朝以後狀元有幾個是未婚的?真出現個未婚狀元,那滿朝的牛鬼蛇神鐵定瘋搶的,招個狀元女婿可比出個駙馬之類的牛逼的多,說出去可不是一般的有面子。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未婚狀元的稀有性。(其實古代很多時候都是有招狀元為婿,但這多是為了拉關係和充門面的,狀元本身是有正妻的,送個女兒為妾而已。宋代以後真出個年輕未婚狀元,只要自己不反對,百分百是要做駙馬的,畢竟這對皇家也很稀罕的,而且誰家敢和皇家搶女婿啊!)

  • 10 # HannibalLecter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選拔的並不是最優秀,最具有創造力的人才,而是最符合封建社會宗法、體制、規矩、 傳統的無腦傭人。在古代,中國幾個重要的封建王朝一向重視八股取士,不重視科學,所以選出來的所謂的三甲只不過是從小熟讀四書五經,只會舞文弄墨,手無縛雞之力的“職業八股寫手”。

    狀元的稱號,只不過是封建王朝對擁護封建帝制統治,擅長寫八股文、應試文的人的肯定和認可,科舉制度能夠選拔出聽話的老實的符合統治階級意願的好苗子,過後這些人還要經過宦海沉浮去歷練考驗,培養能力,積累經驗,還要倚仗各種背景和靠山化險為夷,並且在各種勢力之間帷幄周旋,謹慎求生,歷經千難萬險才能冒頭。

    科舉和八股看起來是面對大多數平庸的人的一種相對公平的選拔方式。然而在封建社會,人生來就不平等。真正的權貴並不需要走這個過程。

    隋唐時期有了科舉制度,在此之前,都是靠姻親和關係選拔人才,唐、宋、明、清採用科舉制從社會的基層選拔封建士大夫,使得固化的階級得以流動,人才擁有了上升渠道,社會更加穩定,王朝的智囊更加充足,這一直持續了1300多年,但是,在這1300多年中,真正優秀的人才,只產生於特殊的歷史時期,並非科舉之功。

    實際上,科舉選拔的是封建王朝的公務員,並不是謀士,英雄和決策者,歷來留名青史的並不是那些埋頭於具體事務,默默無聞的行政工作人員,而是那些在國難當頭挺身而出的奇才,或者是身居高位,指點江山的領袖。

    宋、明、清三朝是科舉和八股達到鼎盛的時期,宋朝養仕天下皆知,也確實出了很多大儒,然而透過科舉上位最後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有點名氣的有王堯臣、鄭獬、鄒應龍、徐元傑、文天祥、陳文龍等,前面幾個都沒有做到太高官職,而文天祥、陳文龍是國難當頭挺身而出才因為氣節換得美名。《水滸》中蔡京、高俅等都並不是靠科舉上位,而是單憑奇特的機遇得到皇帝喜歡。

    明朝八股達到鼎盛變態的地步,這套極端的制度也逼出來很多變態計程車大夫,然而明朝的皇帝都比較逗逼,面對得理不饒人計程車大夫集團,很多明朝皇帝感到反感,所以後來才有了皇帝一手締造的太監集團,特務集團,專門鉗制文官集團。明朝的滅亡,也和各集團的糾葛有關。

    清朝依然沿用科舉,但是這個只不過是針對中國漢族文人的套路而已,國家的大政方針的決策,財政,兵權,都是由旗人及胞衣奴才及其世襲後代決定的。一般從社會底層選起來的狀元,憑藉自己的才華混一輩子,也比不過人家祖上就是隨努爾哈赤入關的皇親國戚。清末,世界潮流大變,當“狀元”們還沉迷於封建八股的時候,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在科舉中並非最優,然而能順應時代潮流,把握天下大勢,最後創造豐功偉績,永載史冊。

    只要有選拔制度,有第一名,那麼就有了限制,而人的能力和潛力是無限的,知識的疆界是無限的,一時的金榜題名能夠證明一個人學習應試的能力,然而人生一世還有若干標準界定成功。

    一句話,向來時代造英豪,科舉不過是鐐銬。

  • 11 # 蘭闍藝文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科舉制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科舉制由隋代創立,完備興盛於唐朝,衰落於明、清。1905年,開始推行學校教育,科舉制度徹底被廢除。從科舉制誕生以來,歷朝誕生的狀元似乎的確很少留名。文天祥和張謇,這二人因為局勢比較動盪,一個以詩歌、一個以工程建設留名,也算是狀元中比較出色的。科舉制度現在看來很落後,但在當時,相比於朝廷中的重要職位被門閥大族壟斷,進步意義不必多說。在外華人看來也是十分了不起的。

    但壞就壞在,這個制度後來日漸僵化、腐敗,不能再為中央輸送人才。明清兩代,科舉制度變得十分嚴密,各種弊端也愈發嚴重。明清時期科舉制的最大變化是考試內容和形式的變化。鄉試和會試,專取《四書》《五經》命題,考生答題有固定的程式和一系列清規戒律。規定一篇文章在開始的破題、承題之後,必須有起講、領題(入手)、提比(起股)、中比(中股)、後比(後股)、束比(束股)、落下等部分。這種嚴格的文體又稱八股文。即“八股取士”。這時的科舉已經不再是考察考生的才學、智力,判斷問題的能力的路徑,而變成侷限於儒家經典,考試形式的死記硬背,一切有用的知識都不涉及。

    現在看,哪怕文官也不能只會讀書,不會處理具體事務。無論最初的科舉,還是腐化後的科舉,都不是判斷一個人是否能有所作為的絕對條件。人的能力是綜合的,狀元們或許很會考試,但一個人會考試只能說他可能擅長理論。歷史上留下的,是真正有才華或能做出一番事業的人。

  • 12 # 農村妞說事兒

    首先這是一個機率問題,基數不同。先看一組資料

    歷代狀元人數

    唐 139人

    五代十國 11人

    宋 118人

    元代 32人

    明 90人

    清 114人

    這一共就是504人,當然還有一些沒有算上,科舉時代總共的狀元也就五百多。

    你要用五百多人,與歷史上沒有中狀元的廣大人群相比,這機率就不一樣啊,至少中狀元,史書上還留名了,那廣大的沒有中狀元的人,可不能保證人人有名,你計算下機率就知道,還是中狀元的人機率更高。比如,在宋朝,四十萬人中才一個狀元,含金量很高的。

    第二,多讀書。

    大多數的狀元學識才華都不錯,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王維詩畫成就高,“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學課本有;柳公權書法,和顏真卿齊名,楷書寫的好,現在也有很多字帖啊;唐代張又新對茶道有研究,流傳後世;宋代狀元宋庠、張九成,元代狀元王鄂,明代狀元楊慎,清代狀元馬世俊、戴有祺等人,在中國古代學術史和文學史上有重要成就。

    再說說離我們近的清朝,狀元翁同龢支援康有為的變法,對政治影響大吧。洪鈞是外交使臣,出使了俄、德、荷、奧諸國,在當時開啟的新紀元。張謇是近代非常著名的實業家。

    文天祥是非常出名,也被稱為“狀元中的狀元”,這不也證明了狀元的含金量高嘛。

    所以還是要多看書,增長知識。

  • 13 # 豆子人民藝術家

    這是一個機率統計問題。

    所謂的“流芳百世”,必須是人們公認的,比較有名的賢者、聖人。因為說的是科舉時代,因此我們也只能看隋唐及隋唐以後的。我們以明代為例,直接拉出“明代名人列表”來看,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是科舉出身,又到底有多少人是狀元、進士、舉人。不要以為舉人很好考,還是那句話,舉人全省每三年就只有五十個名額。進士更難考,每二十名舉人才可能有一個能考上進士,注意,是從舉人考進士,不是普通人直接就能考進士。

    耳熟能詳者:

    第一名,王陽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

    第二名,于謙,永樂十九年(1421年)進士。

    第三名,張居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進士,庶吉士。

    第四名,楊漣,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進士。

    第五名,鄭和,宦官,不是進士。

    第六名,史可法,崇禎元年(1628年)進士。

    第七名,海瑞,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舉人。

    第八名,湯顯祖,萬曆十一年(1583)進士。

    第九名,李時珍,14歲中秀才,後沒考中舉人,棄文學醫。

    第十名,袁崇煥,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

    我說的這些人,是從一個知名度列表上扒下來的。乍一看,基本都是進士,除了太監鄭和以外,最次的也是個秀才,且是十四歲考中秀才,後來棄文從醫的李時珍,然後就是舉人海瑞。

    不要小瞧舉人。

    然後就是舉人接著往上考,才能考中進士。狀元、榜眼、探花,也是進士,是進士第一等,統共就這三個名額,然後是進士二甲,在清代這有七個人,再往下是三甲,二百多個人,同進士出身。

    你要說狀元裡頭咋不出名人呢?

    你說為啥?

    因為整個朝代統共才幾十次會試,出了個大名鼎鼎的文天祥還不夠多麼?另外,楊慎,你是沒聽說過吧?正德六年(1511年)二十四歲中狀元,文學家、詩人、書法家、畫家。實在不知道,“滾滾長江東逝水”聽說過麼?楊慎寫的。其他已經做出卓越貢獻,位居高位而普通人不知道的,更是多了去了。你要是不信,你自己再去扒宋代和清代的進士榜,再取進士第一名(狀元),看看對比普通人,出名率是不是超級高。

    所以我們回頭看這個問題的提法:

    還紛紛都是進士、舉人甚至名落孫山者……其他狀元只不過是進他們本家祠堂罷了。

    我的天哪,還“罷了”。

    狀元名垂千古的機率是三十分之一,看起來是很少。可整個進士的名垂千古率大略是千分之一(明代有兩萬五千名進士),舉人名垂千古的機率是萬分之一(歷史上出現了數百萬名舉人)。普通人名垂千古的機率,無限接近於零。

    來,你來大聲告訴我,考上進士第一等(狀元、榜眼、探花)到底意味著什麼?

  • 14 # 布夫舟

    我覺得人有時候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比如這個問題就告訴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歷史和機率論。首先說中國近兩千年的科舉時代,我認為是不大準確的。科舉時代是興起於隋朝公元605年,滅亡於清朝1905年,大概1300年,不知道近兩千年是怎麼算出來的。另外,大概產生了幾百名狀元,根據資料統計,2004年的資料是886人,可知姓名人數為674人;2008年的統計資料應該是914人,可知姓名的大概682人。畢竟資料在不斷完善,未來超過一千人其實也是有可能的。下圖是2002年的統計資料:

    最後留名後代的也不單僅僅是文天祥。列舉幾個大家熟悉的吧:

    王維,唐朝狀元,唐朝著名詩人、畫家。上學的時候大家應該都背過他的詩。

    柳公權,唐朝的狀元。歷經七朝,一代書法名家,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並稱“楷書四大家”。

    郭子儀,應該可以算是個武狀元。平定安史之亂,有再造大唐之功。

    楊慎,明朝的狀元,明代三才子之首,東閣大學士楊廷和之子。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三國演義》開頭的那首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成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翁同龢,清朝狀元,一代帝師,雖然最後還是變法失敗了。

    張謇,清朝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

    另外,古代進祠堂其實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古代能進祠堂的讀書人,放到現在至少也是清華北大這種。讀過書的,都應該知道能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是什麼水平。

  • 15 # 仁勇校尉

    以宋代狀元為例,狀元做高官的比例遠高於普通進士,流芳百世的機會也大得多。

    整個宋代,有118位狀元,在今天大眾知名度比較高的有三位,文天祥、陳亮、黃裳。文天祥基本無人不知,毫無疑義的流芳百世;陳亮是著名詞人和思想家,文學家在大眾知名度上當然有優勢的多;黃裳在今天有大眾知名度則完全是一個意外,金庸的小說把黃裳設定為九陰真經的作者,因流行小說偶然知名。

    (文天祥)

    三人中,文天祥肯定是毫無疑義的流芳百世,整個中國歷史上能和文天祥知名度及美譽度相比的頂多幾十人。宋代狀元有百分之一的比例達到這種等級的流芳百世,其實比例已經高的恐怖。

    如果陳亮這類知名文人也算的話,整個中國歷史知名度相當的大概有幾百人,宋代狀元則有六十分之一的比例達到這個級別的流芳百世。黃裳則純粹是一個偶然的意外,可以忽略不計入。

    (陳亮)

    宋代118個狀元的仕途,則遠好於普通進士。118人中,有8人做到了宰相,18人做到了副宰相等級的高官,共計26人位列宰輔,佔狀元比例的22%。類比今天的話,就是狀元有五分之一的機會坐到最高七人的位置。

    當然,狀元只是做官起點比其它進士高點,仕途中有狀元光環升任高官的機率更大些。種種因素仕途不順官位不算高的狀元也有,像陳亮就是一位比較特殊的狀元。陳亮50歲才中狀元,51歲就去世了,自然沒啥仕途可言,生前官位也不高。

  • 16 # 鬼山楓語

    正在高考,回答一下這個相關問題,因為很多答案都不能解決問題。

    什麼是流芳百世?

    流芳百世有道德上的要求,我們標準放低一點,看看狀元裡面有多少人成為眾人皆知的歷史名人。成為狀元后當高官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即便你成為宰相,也未必是歷史名人,舉個例子,誰知道明朝的曹鼐?他在正統年間當過首輔,官是大了,但不是眾人皆知的歷史名人。

    狀元成為名人的機率

    根據百度的統計,現在可知的有姓有名的狀元共有599人,其中唐代141人,五代十國16人,兩宋118人,遼代54人,金代31人,元代32人,明代89人,清代114人,張獻忠大西國1人,太平天國3人。

    我把狀元名單仔細看了一遍,發現可能眾人皆知的是以下這些人:

    柳公權 王維 張孝祥 文天祥 陳亮 王十朋 商輅 謝遷 楊慎 翁同龢 張謇 洪鈞

    其中柳公權、王維和文天祥最知名,一般人都知道,剩下來的就需要更多的知識才能瞭解,比如宋詞愛好者就會知道張孝祥和陳亮。

    (柳公權、王維和文天祥畫像)

    名人大約是五十分之一,如果再刪減幾個比例就更低了。

    機率高嗎?其實不高,要知道他們都是當時的大名人,考榜一出天下知,很多人後來成為當朝高官,但只有區區十幾個成為眾人皆知的歷史名人,數量一點都不算多。

    歷史上中過進士的名人,明朝隨便就能列舉幾十個。

    為何絕大多數狀元不能成為歷史名人

    首先要肯定進士的能力和影響。能中進士,絕對說明智商是夠用的,學問也很不錯,總之都是一幫很聰明的人,所以他們很多能成為國家的棟樑,成為名臣、名家甚至名將。

    狀元是進士中的第一名,所有榮耀集於一身,出來就名動一時、萬眾矚目,很多在當時也做到了高官,並不默默無聞,但最終不能在歷史上成為千古名人,原因何在?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答案就是,想成為非常之人,必定要做非常之事,做非常之事由人的能力、志向、品格以及意志決定,即便狀元之才,也未必能具備這些條件。

    舉例說明。

    明朝瓦刺帶著明英宗進攻北京,于謙挺身而出,打響北京保衛戰,由此他一舉成名,成為中國歷史上流芳千古的人物,當時朝廷那麼多文武大臣,包括狀元,為何只有他成就大名?因為他有高遠廣闊的志向,有運籌帷幄的能力,有捨己為國的品格,有堅定不移的意志。

    大臣有的貪生怕死,有的手足無措,想他那樣的能有幾個?

    面對艱難困苦,你選擇逃避、投降還是迎頭還擊?面對錯綜複雜的問題,你是否有能力解決?在脆弱的時候,你是否有足夠的意志堅持下去?一切都是問題。

    成為狀元需要具備兩個條件,深厚的學問和很好的運氣,但是國難並不需要你的學問和運氣,你讀書最好,不代表你有勇氣面對瓦刺大軍,或者你有辦法保衛北京。

    明朝末年,面對滿清的進攻,誰有能力保衛大明?很多人被歷史淘汰,留下英明的只有孫承宗、熊廷弼和袁崇煥,狀元們沒有去山海關,三個進士挺身而出,把他們的名字留在史冊上。

    絕大多數科舉狀元沒有做非常之事的膽略或者能力,在讀書之外,他們並不十分突出,所以不能流芳千古也屬正常。。

    (孫承宗、熊廷弼和袁崇煥像)

  • 17 # 四十五度說

    批次化生產,不保證質量

    科舉考試的演變

    從科舉考試誕生以來,促進了整個社會階級人口的流動。特別是到了宋代之後不論出身,無論貧富貴賤都可以參加這場最大的人才選拔制。這對特別是處於社會中下層階級的知識分子來講,是巨大的福音只要他們努力就可以有機會拿到通往上流社會的門票。這對當時促進整個社會的平衡與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科舉制度是一種籠絡讀書人鞏固階級統治的重要工具。

    教育體系

    由於科舉考試是為國家選擇預備役人才,這些人才必須要讀書。那麼就會在整個社會上形成一種尊師重道崇尚讀書的社會風氣。科舉考試也帶動了中國古代教育的發展,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考試製度中一共選擇了近士近十萬人,這十萬人有很多都擔任了國家棟梁。這些人如果家庭複數的情況下都會送到私塾去進行教育或者是請先生大儒來給孩子灌輸思想教育。如果家庭條件一般或者是家境貧寒的人一般都只能去外地求學或者是自學成才。私塾裡的老師一般都是秀才,秀才佔的民間教育的主幹骨。

    到了明清時期,國家一共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口都在讀書,整個社會形成了崇尚學習的風氣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體系。讀書的第一步就從做童生做起,之後可以考秀才,考中秀才接著是舉人,在後面步步高昇進入官僚體系。進入官僚體系基本上可以光耀門楣,在這種制度下對知識的普及有了很大的作用。大家都是科舉制度下的人,學習的都是一樣的思想,維持了中國各地文化的統一性和向心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機械電子很感興趣,動手能力也還可以,手工做過航模,可以找個什麼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