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藍淺綠gd
-
2 # 記者見證
最好別喝吧,因為保質期的界定應該是比較嚴格的,具體天數的制定肯定也是專業推敲出來的。
現在社會上,白血病、尿毒症、胎兒病症等疑難雜病越來越多,而且低齡化趨勢增強。個人覺得與現在的環境汙染、食品藥品不安全有很大關係。毫不客氣地說,如果人們不再注重環境保護的話,地球早晚要毀在人類自己手裡。不要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利益了,從長遠來看,這是昧著良心在賺滴血的錢,是在斷送子孫後代的性命!!
-
3 # 黍米說
保質期其實就是一個最佳口感期,過去了這個時間,牛奶的口感會有些變化。畢竟食品的保質期到期日就是一個臨界點,不一定過了保質期就不能喝了,為了不出現意外的情況,還是儘量在保質期內飲用,如果出現問題還可以獲得法律的保障,如果在保質期外飲用出現健康問題,尋求保護的時候會比較麻煩。謝謝
-
4 # 媽咪業兒育兒手記
我曾經在女兒六歲的一個暑假,和她一起做過一個實驗:就是把買回的新鮮牛奶,放在常溫下,觀察它的變化。
我們居住在南方,七月中旬,室溫達到了32℃以上。女兒觀察後發現,三個小時過去了,牛奶就變成“水豆腐花”了。她很詫異,也很奇怪,特別想知道為何牛奶壞了會變成這樣,顏色還會變的清黃色?她當時說:“媽媽,感覺水和奶分開了。”
其實,做這個實驗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讓她明白,我們在超市買的一切食品中都放了“新增劑”,它們是一個族群,有各種功效:防腐、著色、增加口感誘惑、漂白等等,如果少量攝入對身體沒有傷害,如果大量每天接觸這些含有多種“新增劑”的食品,就一定對身體有傷害,特別會傷害人的肝臟腎臟。
女兒透過百度翻書,告訴我剛剛成“豆腐花”的奶可以吃,只要高溫消毒煮開,但是營養成分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如果放了一天兩天就不能吃了。
後來有一天,上初三的女兒一回家告訴我:“今天我們化學老師說,牛奶盒子上寫的不含防腐劑字樣打死他不相信。”我又拆開了一袋盒裝液體鮮奶,告訴女兒:“這個不是你六歲時做實驗的奶,它做過處理的,防腐是必須的,我們來觀察它的變化。”
也是在暑假常溫下,女兒發現如果絕對保證衛生,不讓其他細菌進入,僅僅在空氣狀態,它能保持三五天不壞,女兒馬上說:“如果冬天,沒準還能喝吧?”
我告訴她:既然你知道了沒有做過處理的牛奶夏天保質期是按“小時”計算的。那麼經過處理盒裝開啟後的牛奶,也不容易壞掉,那麼剛剛過了保質期,儲存完好無損的盒裝奶可以喝嗎?她非常肯定地說:“保質期過了一週二週一定沒有問題,但是,過了一個月我不會喝的。”
當然,那些原本保質期就只有7天、21天的盒裝牛奶,過了保質期兩三天,我就不建議喝了,特別不要給嬰幼兒喝。
那些原本保質期就有半年三個月的盒裝奶,冬天可以延長一個月,其他季節最好能在過期後十天半月的喝完。畢竟是牛奶,變質分解速度很快,如果喝下去沒有任何“營養”可言,那還不如喝白開水好。
所以,作為營養師,不建議喝過期牛奶,一定在期限內喝完。我們原本面對的食品空氣等生存環境就比較惡劣了,規避風險只能靠自己。
回覆列表
採用巴氏殺菌的鮮牛奶營養損失少,但保質期短,只有幾天,也更容易變質,過期一、二天儲存條件好,不變質食用應無問題。市面大量無菌磚牛奶因採用高溫瞬時殺菌消毒,雖會損失部分營養,但保質期可長但一年,因而被大量不太發達地區使用,儲存條件好過期不久不變質食用也不會有什麼問題,但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