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諮詢師李雄姿

    網上不是一直都可以說嗎?

    今天5.17是國際不再恐同,恐誇,恐雙日。

    這裡的恐同、恐跨、恐雙,分別指的是對同性戀的恐懼、對跨性別的恐懼,和對雙性戀的恐懼。

    恐同的實質,是恐懼不同。

    “我是怪物、變態嗎?”“是不是全世界只有我這樣?”無關生活在何處,每一個在前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度過青春期的性少數者,面對當時社會上有形無形的歧視、孤立與霸凌,大抵都有過這種漫長又痛苦的自我身份認同過程。這份深入骨髓的恥感伴隨著很多同人。

    去病理化既是個轉折點,也是個起點,這意味著人類依然有機會對自身做出更深入、更現實的理解,也依然有機會去正視曾經犯下的錯誤與造成的傷害,去創造一個更友善的世界。

    2005年,加拿大大學教授和社會活動家路易斯-喬治·汀發起倡議,將每年的5月17日設立為國際不再恐同日。這一紀念日旨在呼籲人們關注因為恐懼同性戀、歧視性傾向而產生的一切生理和精神暴力以及不公平對待。

    “國際不再恐同日”的設立是希望喚醒世人關注對同性戀的恐懼,因性傾向及性別認同,而產生一切加在肉體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對待。

    2015年6月26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五票贊成、四票反對,裁定憲法保障同性戀結婚的權利,地方政府(包括州政府)不可以繼續禁止同性戀婚姻。

    目前全球大多數同性婚姻合法國家是歐美髮達國家,主要包括同性婚姻和民事結合/民事伴侶兩種模式。根據媒體報道,截至2019年5月26日,全球已經有30個國家和部分地區、海外領地立法承認同性婚姻,其中歐洲18國,北美洲4國,南美洲4國,大洋洲2國,亞洲1國加1區,非洲1國。

    但在世界不少地方,人們仍因性傾向而遭受暴力、被判有罪。

  • 2 # 以為有我

    同性戀邪知邪見到不可復加的地步。還敢發出來惑亂視聽,不知羞恥。對同性戀大家要批判,不能認由發展。這是國外敵對勢力對中華兒女發動的倫理病毒攻擊。

  • 3 # 人生海海HH

    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有句話說的是存在即合理,說的就是不管存在什麼樣的現象,只要出現了一定有它合理的一面,同性戀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加的堅強,他們需要的僅僅是人們的理解和尊重,生活方式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而己。

  • 4 # 望塵w

    同性戀的話題時不時的出現在媒體和現實中,人們多采取避而不談的態度。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我願意尊重作為人的每個個體,願意與他或她們和諧相處。

    最早對同性戀有模糊認識的,是在少年時看的書裡,典型的是《紅樓夢》裡的薛蟠對柳湘蓮,當時看不出個所以然,只是好奇。看到柳湘蓮給薛蟠一頓暴揍,覺得柳湘蓮不畏強權,薛蟠罪有應得。從這些故事裡的點滴情節可以看出,同性戀古已有之,並不是社會發展帶來的所謂現代病。

    2014年情人節,曾在《盜夢空間》裡飾演“築夢師”的艾倫·佩吉,在參加人權活動上演講時說:“我今天來到這裡,是因為,我是同性戀。”、“我一直都在試圖改變,變得忠於自我,追隨內心,但……這真的很不容易。”

    一句“真的很不容易”道出了所有同性戀人的焦慮、壓抑和辛酸。

    同性戀的不容易,來自於自我認知矛盾和得不到社會認同兩方面。我們從小建立的認知認為,男人喜愛女人、女人喜愛男人才是正常。

    每一個在青春期的同性戀人,一定經歷過自我懷疑和否定,以及自卑、躲藏或是負罪感。都經歷過靈魂的煎熬和感情的磨難,對有些人來說,這種折磨會持續一生。

    對於社會極少數群體來說,同性戀無法符合人們設定的正常人標準,無法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不認同,必然會引起側目和歧視,甚至遭到流言蜚語和人身攻擊。

    同性戀遭到不同等對待和歧視的原因同樣來自於兩方面。

    一是受社會傳統文化和已經建立的普遍認知影響。這些念頭已深深根植在人的腦海中,人們對於另類從來都是另眼相看,接受需要漫長的時間和過程。

    二是來自於同性戀個體的思想和言行。我們在看到一些同性戀人美好的同時,也會看到“艾滋病”、“形婚”這些詞彙,無論形成的是什麼原因,因其引起的傷害都是詬病的理由。

    所有的戀情都是基於愛,愛情是心靈的溝通。我們應該同等看待彼此,互相尊重,共同沐浴在Sunny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中哥哥結婚,長姐很有錢要送一萬,自己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