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馬軒轅
-
2 # 微風之語
慈禧太后是個非常自私霸道的女人,把國家的寶貝作為陪葬品佔為己有,死後落得任人欺負寶貝丟失的“結局”(活著時候欺負別人)因果報應。
挖墳掘墓是事實,其餘一切都是藉口。況且歷代帝王陵寢屬於國家人民的,孫殿英“私人恩怨”為藉口私自挖掘,大量奇珍異寶佔為己有,並用盜來祖宗的財寶投靠幫助日本人做事,在後來戰役中被俘虜,直到死亡。
如果孫殿英盜取了慈禧陵寢是為“祖先報仇”,那後來盜取乾隆陵寢又作何解釋。錯誤就是錯誤,就算找一萬個理由,也掩蓋不了盜墓事實。
孫殿英私自盜取慈禧、乾隆兩座帝王級陵寢,獲取了億萬財富和珍稀文物,沒有得到妥善保管,老祖宗留下的很多寶貝無處查詢(肥了自己,害了別人)。
如果慈禧、乾隆墓地沒有被孫殿英最先私自盜墓,也不至於後來清朝陵寢被盜墓者接二連三的“光顧”。現在後人也可能不用從書本圖片去看那些寶貝,有可能是去博物館近距離的欣賞感觸古人的智慧。
孫殿英以“祖上被清軍所殺”、“反清”等名號盜墓,說的通嗎?
說不通的,這就是掩耳盜鈴的行為,自己糊度別人清楚。
孫殿英之所以說自己祖先被清軍殺害,為祖先報仇。
據說孫殿英口中的老祖先是大明朝名將孫承宗,當時清朝多爾袞率兵攻破高陽城,身為主將的孫承宗寧死不降,學崇禎皇帝一樣自殺身亡,孫家幾十口人全部死亡,有一個小男孩僥倖跑了出去,這個就是孫殿英的祖先。
反過來這是清朝初年的事,到清朝亡國都過去幾百年歷史,孫殿英還能銘記在心為祖先“報仇”——就是挖墳掘墓。
清朝存在兩百多年的時間,為什麼不報仇。還有一點就是清朝雖亡,愛新覺羅的後代還在,薄儀還在,孫殿英有自己的小軍隊,可以找愛新覺羅後代報仇,但卻沒有。
從這點看孫殿英盜慈禧墓是精心計劃,醞釀已久,打著“反清報仇”的口號讓祖先背黑鍋(不過這只是傳說),彰顯自己的高尚。
其真正的原因是:土匪出身的孫殿英不甘心受制於人,想培養自己的勢力做大做強,苦於沒有錢財執行。
剛好駐紮的地方在河北境內,加上聽說當地的土匪馬福田因盜清帝王陵墓發了橫財,孫殿英動了惻隱之心。
其實孫殿英早就對清陵寢垂涎三尺,尤其是慈禧墓聽說財富富可敵國。剛好就以剿匪演習的名義進入清東陵實施盜墓計劃,兩全其美。
孫殿英如償所願,經過很長時間的“演習”,成功盜取慈禧墓中大量財寶,從此一盜成名。
-
3 # 歷史的迴圈
孫殿英(1889--1947),歸德府永城人,今天的河南永城人。行伍出身,也屬於勞苦大眾出身。觀其一生,投靠軍閥,加入國民黨,後來又參加了國民黨,抗日時期又做了漢奸。在和人民解放軍作戰中被俘,後在改造中病死。
孫殿英口口聲中說祖上被清朝所殺,反清、報仇,只不過是他胡藉口,也是為了轉移人們的視線,當時,1928年,他以軍事演習之名對東陵進行了盜掘,獲得了大量財寶,事情發生後,舉國一片譁然,孫殿英是非常狡猾的,他聽從了別人的建議,賣了一些盜墓所獲得的珠寶去賄賂高官,以免被懲處,一方面利用很多老百姓對清政府的仇恨,所以就口口聲聲說,祖上被清朝所殺,這麼做是返青了。孫殿英一生是個投機分子,是沒有什麼政治理念和追求的,說穿了就是逃脫責任,找個藉口罷了。
-
4 # 8553193233434
孫殿英做為一個民國時期的地方軍閥,如何在弱肉強食的軍閥混戰中生存?是他和他手下的那邦窮兄弟的首要問題。不像滿清八旗子弟的不勞而獲,逍遙遊自在,沒有這樣的先天條件,只能在紛繁複雜的亂局中自力更生,為一息生存朝秦暮楚,幾乎所有軍閥都是如此,本也無可厚非,只要有一容身之地,食能果腹,也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
北伐後的蔣介石想借發不展經濟,振興國家,抵抗外敵(俄,日之威脅日甚)的名義裁撤軍隊,按照規定,孫之軍裁撤為師,軍餉按師編制下發。蔣之目的,孫自然明白其削弱異己的用心,中原大戰就因此而起。孫不甘坐以待斃,甘願自身實力削弱,也萬般無奈之下,有人打起了駐軍之地滿清皇陵的主意,可以度過時艱。雖然滿清己遜位,但挖墳掘墓是歷來受到人們譴責的不義之舉,自然不能明目張膽的進行,為俺人耳目,打出“軍事演習”的旗號。對東陵實施了破壞。
事發後,遭到社會各界人士的譴責,然而,在動亂的民國時期,東北淪陷,國共內戰,軍閥混戰的大背景下,此事自然不了了知,其行為自然會有人反對,但須知事出有因,並非剋意為之,當然,這和人的素質有關。那麼,滿清皇陵中的珍寶又是從何而來呢?滿清入關又是為何而來呢?八國聯軍入侵又是為何而來呢?知道了這些人的目的,就知道了事情的結果。當然,只是所用的方法不同罷了。入關也罷,侵略也罷,盜掘也罷。當然,盜掘和侵略有本質的區別。內部矛盾和國破家亡的區別。
-
5 # 孤竹公子
孫殿英盜東陵的理由純屬掩耳盜鈴,欲蓋彌彰。
我的家鄉就在東陵,這事兒從小就聽到過很多人聊,拋開演義的部分,實際情況如下:
1928年,當時孫殿英的軍隊駐紮在薊縣(現天津市薊州區)馬伸橋鎮,和清東陵一山之隔,大家都知道孫殿英其實就是個小軍閥,雖然被國民革命軍收編但軍餉等還需要自己籌措,當時東陵地區適逢奉軍剛剛撤回關外,土匪橫行,有一個叫馬福田的土匪頭子準備盜掘東陵,恰好此訊息被孫殿英得知,所以也動起了盜掘東陵的心思,所以派潭溫江以剿匪和軍事演習的名義開進東陵,趕跑了土匪,而自己卻盜掘了慈禧太后定東陵及乾隆皇帝裕陵。
事發後,孫殿英將大量珍貴文物送給國民政府要員,並以反對滿清、報仇雪恨等等為自己辯解,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反對滿清確實有一定的輿論基礎,加上他四處活動,所以最後孫殿英也沒有實際得到懲處。
所謂以正義的名義盜掘東陵,不過是為了蠱惑手下士兵及盜陵事發後為自己辯解的一種藉口罷了,所謂出師有名就是這個道理。
-
6 # 羅爾斯正義
先搞清楚什麼是正義才行。
盜墓也不見得不正義,為祖宗報仇也不見得多正義。正義不是一個絕對具體的數值和可描述狀態。
提供一個自然主義、進化論的觀點:原始社會,人類進化出團隊合作精神和對同類憐憫之心,進而形成一套有利於基因生存、種族發展的正義標準,又受到各種環境、文化、履歷、心理生理地影響,幾十萬年、幾萬年下來,已經非常複雜和難以描述了——有些約定俗成的規律,但又界限很模糊,不具有確定性。
我們大概只能憑著直覺,爭取最大範圍內的最大共識。
-
7 # 我愛祖國的碧水藍天
孫殿英從來也沒敢認賬過他盜過清陵墓,何來的盜墓藉口?你們這些卑鄙小人太無恥,太齷蹉,扯蛋能扯到這份上也算世界第一了!還有人一本正經的一唱一喝的附合,弄假成真,也算世界第一奇觀了!
-
8 # 獨愛炸醬麵
在我們華夏,提到盜墓古代最出名是曹操,現代則非“東陵大盜”孫殿英莫屬。滿清王朝最著名的一男一女——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墳墓就都是他挖掉的,此人動用軍隊從中挖出了珍寶無數,雖然他盜墓之後遭到社會輿論的口誅筆伐,但依然活的滋潤。
孫殿英(1889年—1947年),歸德府永城(今河南永城馬牧鎮丁辛莊)人。因幼年時出天花臉上落下了麻子,所以人稱“孫大麻子”。
孫殿英自幼性格放蕩不羈,混跡於市井之間,長大以後行走江湖,後來加入河南西部的民間組織廟道會,憑著過人的機靈用了兩年逐漸混到廟道會的頭目。因肯下血本各方打點,他販運各種商品於上海,獲利極豐。孫殿英出身貧寒,闖蕩江湖,廣結流氓惡棍、軍警胥吏。
孫殿英早年投靠盤踞於安徽省亳州城的薑桂題部下。後來,他率部流竄到豫西鞏縣、寶豐、魯山一帶,投奔“廟道會”會首李鳳朝門下,兩年後自己成為“廟道會”會首。1922年,他拉著一批道徒投入河南陸軍第一混成團團長兼豫西鎮守使丁香玲部,從副官升任機關槍連連長。掛名當了營長之後,他獨立山頭,成為土匪頭子,蒐羅教匪,擴充隊伍,自稱旅長,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時,駐豫西直軍開赴前線,利用這個機會,孫殿英獨立出來並招兵買馬,隊伍擴大至數千人。
孫殿英 1925年春,鎮嵩軍將領、豫陝甘剿匪副總司令憨玉昆與國民軍胡景翼部爆發大戰,孫殿英部被憨玉昆收編,編為第五混成旅,孫殿英任旅長,駐防密縣。不久,憨玉昆戰敗,孫殿英改投國民三軍副軍長兼第二師師長葉荃部,任旅長,不久改稱第二師升任師長。隨後,國民三軍由河南開赴陝西,孫殿英不肯離開。孫殿英率部在豫西、皖北一帶到處攻城略地。軍閥孫傳芳、安徽省督軍陳調元對他追緝。
1925年秋,孫殿英率部流竄到山東濟寧後,被奉系軍閥張宗昌收編為第三十五師,他任師長。在改編為“直魯聯軍”時,改稱為第五師,委為第五師師長,下轄兩個旅共五六千人。 1926年春,孫殿英率部在河北滄縣一帶參加了張宗昌與李景林聯合向國民軍反攻的戰鬥,孫殿英襲擊了國民三軍所屬徐永昌部,為張宗昌立下了第一次戰功。事後,張宗昌將孫部改編為直魯聯軍第三十五師,不久又擴編為第十四軍,孫殿英任軍長。
1927年春,孫殿英在直隸軍務幫辦徐源泉的指揮下,在南京附近參加了孫傳芳對北伐軍的戰爭。不久,又調往直隸大名,兼任大名鎮守使。這年秋天,孫殿英又被張宗昌派往豫北,與馮玉祥部交戰。不久,奉軍與直魯聯軍被國民革命軍打敗,向北潰退。孫殿英率殘部退往天津,後又退往薊縣、馬蘭峪一帶。這時,何成浚奉蔣介石之命策動孫殿英投降。1928年5月,奉軍和直魯聯軍阻止不住蔣介石聯合馮玉祥、閻錫山等軍北進,全線敗退。孫殿英率部退至薊縣和遵化一帶,被蔣介石收編,委為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
當時孫殿英的十二軍正駐紮在河北省遵化縣境內,正是清東陵的所在地,聽說裡面珍寶無數,而孫殿英正愁軍餉,於是孫殿英命人到處張貼布告,聲稱部隊要搞軍事演習,開始盜挖清東陵中的乾隆和慈禧的兩個陵墓。孫殿英將東陵清場,一切非自己下屬人員紛紛驅逐,隨即,率眾炸開慈禧和乾隆的陵墓,將裡面的寶物搜刮一空,慈禧遺體全身上下脫得只剩一條內褲,連慈禧太后入殮時吞在嘴裡的夜明珠也不放過傳說,孫殿英從裡面盜走幾十卡車的珍貴文物和財寶。
孫殿英盜挖清東陵候,為了講所盜寶物變成現錢給手下發放軍餉,大肆販賣珍寶財務,於是外面也就知道了這件震驚中外的盜寶事件。
這件事情發生以後,舉國上下都震驚了,輿論都要求嚴厲懲治孫殿英的行為,包括居住在天津日租界(張園)的溥儀等滿請遺老遺少們上告到了蔣那裡。
孫殿英十分聰明,自幼混跡街頭,深知錢可通神的道理。於是在風口浪尖上將自己此次盜墓所得贓物裡拿出一部分打點各個關節,其中一柄九龍寶劍,劍面上嵌有九條金龍,劍柄上嵌有寶石,孫託戴笠送給了蔣介石;另一柄寶劍託戴笠送給了何應欽。乾隆頸項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顆,據說是代表十八羅漢,是無價之寶,那最大的硃紅色的兩顆,孫在天津時送給了戴笠;慈禧的枕頭是一個翡翠西瓜,孫託戴笠送給了宋子文;慈禧嘴裡含的一顆夜明珠最為珍貴,開是兩塊,合攏是一個圓球,分開透明無光,合攏則透出一道綠色的寒光,夜間在百步之內可照見頭髮,孫將這件寶物也託戴笠送給了宋美齡。孔祥熙和宋靄齡見後十分眼紅,孫便又挑選了兩串朝鞋上的寶石送去,才算了事。並將價值50萬元的黃金送給了閻錫山,另外一些價值連城的珍寶送給了高官顯貴,這些人拿人的手短,於是對這件事採取不聞不問,大事化了的態度,最後孫殿英平安無事,平息了這樁盜墓案。
在這件事發生之後,馮玉祥還曾對孫殿英說過:“老弟,你這革命精神十分讓我傾佩!不愧是我的好朋友。在推翻清朝這件事上,我驅逐了溥儀,而你毀了慈禧的陵墓。”
外接對孫殿英的評價大多是負面的,普遍認為孫殿英盜掘清東陵就是為了陵墓中的巨量珍寶財富。但孫殿英也曾對外辯解道:“我之所以盜掘清朝的陵墓,是因為清朝殺了我祖宗三代,此仇不得不報,孫中山革了清朝的命,馮玉祥把滿清皇室趕出了紫禁城,我實力不夠只能去挖陵來報仇了,他們革活人的命,我就革死人的命。”
那麼孫殿英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要說說孫殿英的出身了,孫殿英雖然混跡於草莽市井之間,但其祖上孫承宗可是明末著名抗清將領之一,是明朝末期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孫承宗以76歲高齡堅守城池,與清軍浴血奮戰,其家族後輩約有一百多人戰死,但他誓死不降,城破後被清軍縊死,全族只有第四個兒子孫鎬被保姆偷偷帶出城僥倖逃脫得以延續孫家血脈。
到了孫殿英的父親這一代,仍然和清朝持對立的情緒,在一次和旗人的衝突中因打死旗人被抓進監獄,當天晚上就不明不白的死在牢裡。於是,孫家與清廷的仇恨又增加了一層。孫殿英10 多歲時,他的母親便將新仇舊恨反覆講給他聽,希望他有朝一日能為祖上爭光,為父親報仇雪恨。
孫殿英對外說:“我發掘滿清東陵,有2個好處。第一,滿清入關之時,大興文獄,網殺士人,象呂留良,戴名世這樣的人,都被開棺戮屍,我雖不才,亦知道佛經有言,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二,滿清統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財帛不知多少,今天我發陵,是為通天下財貨,收運轉之利,豐藏國庫。”
另外孫殿英在陵墓裡曾說過八個字:“報仇雪恨,破壞風水”,以他的意思盜墓不僅為財,而是還有任務,替祖先報仇。
由此可見,孫殿英盜掘清東陵最主要還是為了鉅額財富,不過也不順便無為祖先出氣報仇得想法。
回覆列表
這個肯定是不對的,話說清朝取得江山以後,對明朝的陵墓都沒有破壞。首先看孫殿英其人,此人草莽出身,自小性格豪放,與市井無賴為伍。後來被鎮蒿軍憨玉昆收編,兵敗後改投國民三軍副軍長兼第二師師長葉荃部,任旅長,後又被張宗昌收編,任軍長,在南京附近參加了孫傳芳對北伐軍的戰爭。不久,又調往直隸大名,兼任大名鎮守使。不久又與馮玉祥交戰,兵敗後被蔣介石收編,委為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後來又與閻西山取得聯絡,以後孫殿英不斷加官進祿,提任安徽省主席、暫編第五軍軍長。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和龐炳勳投敵組織新五軍。日本投降後,他又成為"曲線救國"的"忠臣",被委派為先遣軍總司令,與人民解放軍為敵,後兵敗被俘,死於戰犯看守所。所以這個人非常複雜,褒貶不一,為什麼呢?中原大戰,孫殿英見反蔣聯軍勢大,便跟隨馮、閻反蔣,結果這次失算了,又投靠了張學良,1933年2月,日軍三萬餘人向熱河進攻,駐守熱河的東北軍湯玉麟部和萬福麟部與敵一觸即潰,孫殿英立率部展開阻擊戰,相持達七晝夜,撤退後又與敵激戰十餘日,非常有血性,這就他的閃光點,後來在日本即將投降之時,又做了漢奸,做為雜牌軍,為了生存,四處投機,為了擴充軍隊,盜挖東陵,而且大言不慚,說挖斷了清朝龍脈,替漢人報了仇。就是這樣一個也可以說抗日英雄,同時又是漢奸,又是政府軍,又是盜墓賊,就是一個什麼都敢做的亡命徒,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