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機永動機
-
2 # 一坑四彈
子彈發射藥我見過,我在部隊的時候每年都有輕武器實彈射擊訓練,我打過54手槍和八一槓自動步槍。
其他的子彈發射藥也差不多,八一槓步槍的子彈可以把彈頭拔掉,就可以倒出來發射藥,發射藥是黑色顆粒,如果把發射藥倒成長長的一條,然後點燃,就會在一眨眼的功夫裡,從頭燒到尾。八一槓步槍子彈的發射藥,是一種雙基炸藥,但是這種炸藥經過了處理,不會發生爆炸,只能迅速的燃燒,燃燒過後也沒有什麼渣滓,但是用手摸的話會摸到一手灰。
至於電視裡和電影裡,將發射藥倒出來,當做引火的材料,或者當做傷口消毒用,這個我也沒試過,但是應該是可以的。比如:如果沒有彈頭,子彈就是空包彈,空包彈裡只有火藥,你可以放在槍裡打響,打空包彈的時候會有半米長的火焰從槍口裡噴出來。所以如果把一發子彈拔掉彈頭,留一半發射藥在子彈殼裡,另一半發射藥放在外面,打一槍的話,應該是可以引燃的。
別的槍我沒摸過,更沒有打過,所以也不知道發射藥是什麼樣子,81槓的子彈和發射藥我是見過的。輕武器射擊的時候,每人兩個彈夾。每個彈夾30發子彈,一共是60發。射擊的時候,每個人都不會數自己打了多少發,但是作為發彈員還是會把每個彈夾全部壓滿,因為我做過發彈員,當時也是因為好奇,所以拆開過這個子彈。當過兵的應該都打過槍,但是估計沒有人像我這樣拆過子彈的。
-
3 # 老何157501439
子彈的火藥分為發射藥和底火藥,發射藥就是子彈未發射前,彈殼裡裝的火藥就是發射藥,顧名思義,底火裡裝的就是底火藥,這兩種火藥是不同的。原諒我不能講得太詳細了,很危險的。
-
4 # 一口紅1
文革時期武鬥意外得到一顆53步騎槍子彈,拆掉彈頭,發射藥是黑灰色小方片,可以點燃,燃燒不是很劇烈,不像炮竹藥那樣,瞬間燒完,火焰一米多高。當兵在高炮部隊,一次實彈射擊前訓練,100炮彈上膛,退彈時彈頭留在了炮膛裡,藥桶退下來了,看到發射藥是像鉛筆芯一樣一簇一簇的。
-
5 # 瘋狗的輕武
發射藥就是一種緩燃炸藥,畢竟他目的是把子彈從膛內推出來,而不是把彈膛給炸了
上邊這個動圖是點燃黑火藥和點燃無煙火藥(現代發射藥)的燃燒速度,煙大燒的快的是黑火藥,慢的是無煙火藥。
可以說黑火藥的燃速比無煙火藥更快,但能量密度比較低,無煙火藥反之
你要問發射藥是個什麼東西...這就很麻煩了,只能說它主要成分是硝化纖維,也就是所謂的火棉,含氮量比較高的就是發射藥,比較低的就是以前用來做膠片和乒乓球的賽璐珞,當然,現在發射藥一般都是雙基的,而且還得加入一些穩定劑之類的,具體配方就不聊了,不然你也不會給我送牢飯不是~
-
6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火藥是在公元142年左右在中國開始出現的,根據它的黑色外觀,現在稱之為黑火藥。黑火藥是硝酸鉀、木炭和硫磺的混合物,理想比例分別為74%、15.5%和10.5%。 無煙火藥誕生於1884年,當時是軍事秘密。到1886年,法國陸軍推出了第一個無煙發射藥彈筒,三年後,瑞士7.5×55施密特-魯本成為第一個從一開始就為無煙火藥設計的彈藥筒。
無煙火藥的威力和燃燒效率比黑火藥大得多,發射子彈的速度是黑火藥的兩到三倍,沒有隨之而來的煙霧和腐蝕殘留物。無煙火藥可以說像火器的發明一樣徹底改變了戰爭。 兩種無煙火藥,單基和雙基。在另外兩種型別中,散裝粉末(用於霰彈)不再生產,含硝基胍的三基粉末價格昂貴。 單基粉以硝化纖維素為主要成分;雙基火藥使用硝化纖維素和硝化甘油。
與雙基粉末相比,單基粉末由於燃燒溫度較低而導致較小的孔蝕。單基發射藥不容易受環境溫度變化的影響,而且更擅長漸進燃燒。雙基火藥中新增硝化甘油,使其威力明顯大於單基火藥,因此我們看到雙基手槍火藥的藥量比步槍子彈中使用的單基火藥的藥量要小。 所有擠出粉末是單基的,用於步槍子彈。球粉是雙基的,可用於手槍子彈或小型步槍子彈。片狀粉末用於手槍子彈和炮彈(片狀粉末和球狀粉末因其顆粒形狀而得名)。
仔細觀察單個粉末顆粒,你可能會看到它有孔——也就是說,它有一個洞——以幫助漸進燃燒。 除了比黑火藥燃燒得更有效、更乾淨、更徹底之外,漸進式燃燒還讓無煙火藥成為歷史上的一個遊戲規則改變者,並在1886年讓其他國家瘋狂追趕法國。 漸進燃燒增加了氣體的產生,而氣體是推動子彈進入膛內的動力。想象一粒黑火藥慢動作燃燒。當它從外部向內燃燒時,顆粒的表面積變小,隨著表面積的縮小,產生的氣體越來越少。這叫遞減燃燒。
現在看一粒漸進無煙火藥燃燒。漸進粉末顆粒繼續輸出最大產氣量,即使其收縮;它透過控制燃燒速率的物理幾何形狀(棒、球、薄片、孔)和/或塗層來實現這一點。 如果儲存得當,發射藥粉末可以儲存幾十年。 一般燃速較慢的火藥適用於較大的口徑和較重的子彈,較快的火藥最適合較小的口徑和較輕的子彈。
彈藥筒長度是粉末燃燒速率的另一個因素。在理想中,子彈到達槍口時,最後一點火藥會燃燒,這就是為什麼大口徑步槍通常使用燃燒最慢的火藥,而大口徑步槍通常有長彈藥筒,也是為什麼手槍子彈在短筒中使用雙基火藥。 現實物理與理想相去甚遠:即使是最有效的情況下,槍械也只能將無煙火藥30%的勢能轉化為動能。其餘的在熱量傳遞到槍管、摩擦和槍口逸出的未用能量(子彈前方逸出的氣體)中損失掉。
無煙火藥還含有其他化學物質,如延長保質期的穩定劑;防靜電塗層(石墨)防止靜電;抗銅汙垢劑(錫)和溶劑,通常是醋酸。 與普遍的誤解相反,子彈發射藥不是炸藥,而是推進劑。區別不僅在於語義,還在於科學定義了它們的物理學行為。炸藥在微秒(百萬分之一秒)內引爆,產生的壓力是發射藥的40倍,不適用於槍械。推進劑燃燒得慢得多,以毫秒(千分之一秒)為單位,產生的壓力比炸藥低得多。
-
7 # 兵器知識譜
不管是子彈還是炮彈,發射藥的主要成分都是棉花,即硝化纖維素,它是一種用優質棉花透過藥水浸泡,然後根據配方和工藝加工而成的化學物質,也稱為“火棉”。
硝化纖維素的發明充滿偶然性,據說是一位化學家不小心將濃硝酸瓶弄倒在桌上,在使用棉質抹布擦拭以後,抹布被蠟燭引燃,引起劇烈爆燃,以此問世的。
這個故事說明這樣一件事——子彈發射藥的製造原理非常簡單。在生產子彈發射藥時,生產工藝流程基本上與這位化學家用抹布擦拭桌子的過程是一樣的,區別在於材料更優質、工藝更復雜。
首先,廠家需要採購大量的優質棉花,將這些棉花進行篩選、乾燥處理得到精製棉,稱好重量以後放置到反應器裡;然後按照工藝要求向反應器內分別倒入合理比例的濃硝酸,當精製棉變成微黃纖維狀態以後濾出多餘的濃硝酸;接著按工藝要求倒入合理比例的濃硫酸,使微黃棉纖維溶解,形成藍色或者深綠色聚合物狀;最後撈出這些像熔化的塑膠一樣的硝化纖維素,在生產機器上拉成一定口徑的條狀物(就像拉麵條),冷卻以後再切成片、粒狀、條形等形態。
▼下圖為從工廠製備完成並打包的硝化棉(二號強棉),它們會被不同廠家採購回去做為不同商品加工的原材料,比如體育用品廠家會拿去造乒乓球,而送進兵工廠的硝化棉就會被加工成子彈或者炮彈的發射藥。
加工完成的硝化棉就可以用來裝填子彈或者炮彈了,根據彈藥對發射藥的不同效能要求,硝化棉還分為單基硝化棉、雙基硝化棉、三基硝化棉三個種類。
單基硝化棉的主要成分就是用棉花做成的硝化纖維素,它的特點是生產成本低、工藝相對簡單,但是發射時燃燒不夠充分,目前已經被淘汰;雙基硝化棉是在硝化纖維素的基礎上再新增一定比例的硝化甘油炸藥,它的燃燒非常充分,是子彈、小口徑炮彈使用最廣泛的發射藥;三基硝化棉是在雙基硝化棉的基礎上新增一定比例的奧克託今炸藥製成,主要應用於100mm以上口徑的炮彈發射藥。
那麼問題就來了:發射藥是否屬於炸藥呢?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人類歷史上第一種實用化炸藥——黑火藥。
黑火藥的特點是燃燒反應十分劇烈,反應過程中會釋放大量能量和煙氣,在密度<1.7克/立方厘米時燃速為500米/秒,並不會發生爆炸,這也是黑火藥被當做發射藥使用了上千年的原因。
當裝填密度>1.7克/立方厘米時,黑火藥才會發生900米/秒~1000米/秒爆速的爆炸,使用雷管引爆時爆速甚至能達到3000米/秒,這就是黑火藥在幾百年間既能當彈藥發射藥,又能當彈藥裝填炸藥使用的原因,因此黑火藥是徹頭徹尾的炸藥。
▼下圖為正在製造鞭炮國內手工作坊,鞭炮就是用黑火藥做為裝藥製造的,因此鞭炮的本質是一種小型炸彈,如果黑火藥的裝填量以及裝填密度足夠大,那麼鞭炮就成為殺傷力極強的爆炸物,這也是國家對鞭炮的生產和燃放規定越來越嚴格的原因。
硝化棉的威力遠遠大於黑火藥,以含氮<11.2%的3號弱棉為例:當受到170℃以上高溫作用時發生燃燒,燃速約1800米/秒(乒乓球就是3號弱棉做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安全地帶做這個實驗)。
當含氮量超過13.3%時(一號強棉),硝化棉將不再發生爆燃,而是發生爆速達到6300米/秒的劇烈爆炸,而且隨著含氮量的上升,其燃點也就越低,當儲存環境溫度>49℃時即可分解自然,引發爆炸,可見子彈發射藥是一種威力堪比TNT的炸藥。
為了確保子彈的絕對安全,人們只能將一號強棉的含氮量降低到11.9%~12%,製成二號強棉,同時加入了一定比例的鈍化劑,進一步降低硝化棉的敏感程度,這就是雙基發射藥,它雖然穩定,但是依舊改變不了它是炸藥的本質。
氮含量的降低提高了硝化棉發射藥的安全性,卻因此降低了它的威力,尤其是大口徑火炮,在使用雙基硝化棉發射藥時膛壓往往達不到要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在雙基硝化棉發射藥的基礎上新增一定比例的奧克託今炸藥,以此來提高火炮膛壓,奧克託今炸藥的特點與黑火藥頗為相似,即可以在高溫下發生劇烈燃燒並釋放大量能量,只有在裝填密度極高的情況下才會發生爆炸。
▼下圖為正在準備用焚燒的方式銷燬過期炮彈發射藥的技術人員,發射藥屬性是炸藥,但是再裝填密度達不到爆炸臨界點時,明火燒灼只會發生劇烈燃燒,而且沒有想象中那麼劇烈,甚至沒有黑火藥劇烈。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第一、子彈發射藥的主要成分是硝化棉,是一種使用優質棉花透過硝化處理後得到的聚合物炸藥,即火棉,子彈和炮彈的發射藥都是硝化棉做的。
第二、硝化棉發按照用途可分為一號強棉、二號強棉、三號弱棉三種,其中一號和二號強棉的主要用途是子彈和炮彈的發射藥,三號弱棉主要用於工業生產。
結語
長期以來,受制於化學工業起步較晚的制約,我國的子彈和炮彈發射藥技術始終落後於西方國家,尤其是用於小口徑步槍彈的發射藥,在研發過程中遇到了當年美國人研發用5.56mm槍彈的WC846發射藥同樣的問題——殘渣多、煙霧大。
WC846發射藥是典型的雙基發射藥,它的配方是這樣的:硝化棉81.4%(一號強棉),硝化甘油10.39%,石墨0.12%,苯二甲酸二丁酯5.16%(鈍化劑),水分0.63%以及還有其他微量新增劑。
為了解決殘渣多、煙霧大的問題,1975年美軍改用新配方子彈發射藥,即WC140發射藥,它在WC846發射藥的基礎上把硝化棉的比例提高到94.5%,另外添加了2%的二硝基甲苯(不是TNT炸藥),硝化甘油比例下調至1%,在保持0.12%的石墨新增量不變的情況下再新增0.4%的二氧化錫,該型發射藥徹底解決上述問題,同時成為美軍子彈發射藥的製造標準。
奇怪的是我國在研發5.8mm槍彈時也按照美軍WC140發射藥仿製了發射藥,但是殘渣多、煙霧大的問題時至今日始終無法解決,以至於嚴重製約了5.8系列槍族的效能發揮,總師對這個事情也只能搖頭嘆息,可見會造和造好真的是兩回事。
▼下圖為我國仿製的美國WC140型球狀發射藥,都說我們善於摸著美軍的石頭過河,但是在美國這樣的傳統化學工業優勢上,我們無法用“抄作業”這一招來實現彎道超車,老老實實搞自主研發才是正道,儘管這樣可能暫時落後。
回覆列表
子彈的發射藥,老早以前是黑火藥,現在大多數都是無煙火藥。這種火藥也可以算作是炸藥的一種,但是與炸藥還是有區別的。
黑火藥
炸藥能以其不同的性質去分類,例如以其爆炸時擴張的速度去劃分。一種物質的爆炸時的速度比音速要快得多(通常是音速十多倍或以上)的,被稱作猛炸藥。這種炸藥就是平時各種武器彈藥中裝填的,用來產生殺傷力。如果一種物質爆炸速度低得多,就被稱作低速炸藥,例如火藥或者發射藥,這類物質通常用來做子彈的發射藥。
先來說說黑火藥。黑火藥由中國發明,一般是由硫磺、木炭和硝石混合而成。其中,木炭是作為燃料,而硫磺和硝石作為氧化劑。由於火藥的燃燒特性,而且還能產生大量氣體和熱量,因此在早期被當做發射藥來使用。由於黑火藥作為子彈發射藥使用時,會產生大量白煙和殘渣(造成裝填困難和產生鏽蝕),所以在19世紀時,被無煙火藥所取代。
無煙火藥
19世紀80年代,法國化學家,工程師P·維埃利最先發明。當時普遍使用的是舍恩拜發明的硝化纖維,這種方式生成的火藥很不穩定,多次發生爆炸事故。P·維埃利將硝化纖維溶解在乙醚和酒精裡,在其中加入適量的穩定劑,成為膠狀物,透過壓成片狀、切條、乾燥硬化,製成了世界上第一種無煙火藥。
無煙火藥基本上由單基的硝化纖維,混合超過五成以上的雙基硝化甘油,或者以硝化甘油混合三基的硝基胍,以溶劑製成球狀、條狀或者是片狀的發射藥,另外還要新增穩定劑與轉化劑。雙基的發射藥,大多數用在小口徑武器上,例如手槍或者自動步槍。三基發射藥由於威力較大,通常運用在大口徑火炮上,例如艦炮、坦克主炮等。
與黑火藥相比,無煙火藥的有以下優點:
1.無煙:無煙火藥燃燒後沒有殘渣,不發生煙霧或者只發生少量煙霧。
2.有三倍的威力:使用無煙火藥可增加彈丸的射程,提高彈道平直性和射擊精度。
無煙火藥
無煙火藥的問世,為彈藥的開發奠定了基礎(一同奠定基礎的還有19世紀早期問世的底火)。從19世紀80年代末開始,歐洲國家的軍用步槍彈,基本上從大口徑黑火藥槍彈演變為較小口徑無煙火藥槍彈。馬克沁機槍也是因為使用了無煙火藥作發射藥,才具有實用的價值。